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台湾文献丛刊055 台湾采访册 >城池(臺郡初入版圖,向未建城,由豎柵而植

《台湾文献丛刊055 台湾采访册》·城池(臺郡初入版圖,向未建城,由豎柵而植竹,而建砲臺、城門、望樓、窩鋪。迨乾隆五十三年,方改建土城。前志續修至乾隆二十九年止,故尚未及此。今就續修臺邑志並稽諸檔案,錄呈考核)

台湾文献丛刊055 台湾采访册 佚名 著

臺灣府治,雍正元年邑宰周鍾瑄始創木柵,建七門焉。正東倚龍山寺為大東門,柵自大東門而南,內抱山川壇,亙東南為小南門,度正南拱府學、文廟前為大南門,迤西內控土墼埕,外逼下林仔,北折跨溝為水門,至渡船頭而止。又自大東門而北,亙右營廳,至東北為小東門,正北內逼城守營為大北門,西北內逼烏鬼井為小北門,迆西外逼船廠,南折跨溝為水門,過媽祖樓之西終焉。柵周二千六百六十一丈,獨缺其正西,仍為門以當其缺,曰大西門。雍正十一年,上以鄂彌達請城臺灣,令福建巡撫議奏。時總督郝玉麟、巡撫趙國麟奏請因地制宜,於見定城基之外,周植莿竹,以資捍衛。詔報可。於是,起自小北門,東旋至南水門止,盡植莿竹。其西面衝海波,不植竹,建大砲臺二座(北砲臺一座,在小北門口,臨海。南砲臺一座,在小西門前,隔海)。今損。設敵臺、城門、望樓焉(敵臺凡六座;在西門外,臨海者四;在小北門外,臨海者二)。

  凡周植莿竹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三叢。乾隆元年,始發帑金,令斫石築七門,建樓其上,護以女牆(每門周二十五丈、高二丈八尺)。建窩舖十有五座。由是定例,凡有城柵之役,令四邑分承焉。二十三年,柵缺壞,同知攝縣事宋清源修。二十四年,縣令夏瑚復增植綠珊瑚以為外護。四十年,知府蔣元樞補植竹木。且於砲臺、窩舖多所修葺,建小西門於土墼埕西,為八門焉。元樞欲為永遠計,乃率廳縣公捐得銀萬二千員,逐分銀於四邑。邑三千員,使各買田園,收其租之入為估修費。且歸給夜守者之食(於是,臺灣縣買鳳山港西里園田一百零六甲六分三釐有奇,歲所入榖除完納折耗外,實收租銀四百七十二兩四錢三分二釐。鳳山縣買柳仔林莊園田及戀戀莊租谷,除完納折耗外,實收租銀三百二十一兩一錢四分二釐。嘉義縣買他里霧等莊民田三十四甲四分一釐有奇,除諸費外,實收銀一百九十九兩三錢六分五釐。彰化縣買張厝莊民田五十八甲二分八釐有奇,除諸費外,實收租銀三百六十四兩六釐。合四邑凡收租息銀一千三百六十六兩九錢四分五釐,而城工永有賴焉)。

  五十三年,逆匪林爽文伏誅。臺灣已定。奉旨改建磚石城垣,以資捍禦。維時欽差大學士公福康安、工都侍郎德成、福建巡撫徐嗣曾,履勘舊基形勢,僉同籌度,以臺地磚石之需,難於運致,惟築土為城,最宜地利。奏入,詔報可。於是東、南、北三面悉照舊基修築。惟西面近海,內縮一百五十餘丈,畫自小北門以南至小西門而止。城身通高一丈八尺,頂寬一丈五尺,底寬二丈。新建大西門臺於宮後街之中,建小西門臺於塗墼埕之側,舊城臺六座仍其處,一律加高。大東門(名曰迎春門)、小東門、大南門(名曰寧南門)、小南門、大西門(名曰鎮海門)、小西門(名曰靖波門)、大北門、小北門(名曰鎮北門)共八門,皆有樓焉(其大門樓四座,每座三間,中間寬一丈五尺,兩邊間寬八尺,深一丈,外周圍廊各深三尺。其小門樓四座,每座三間,中間寬一丈五尺,兩邊間寬四尺,深七尺,柱高一丈)。周城雉堞四千零三十個,建卡房十六座、看守兵房八座,經始於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竣於五十六年四月十一日,計費帑金一十二萬四千六十餘兩。城周二千五百二十丈(自小南門山川臺起,由大東門至小東門邊止為一段,系臺邑界管。又自小東門起,由大北門至小北門烏鬼井止為一段,系嘉邑界管。又自小北門烏鬼井起,由大西門至小西門下林仔止,系彰邑界管。又自小西門下林仔起,由大南門至小南門山川臺止,系鳳邑界管。共分為四段,每段計六百三十丈,年間如有損壞,四縣各按分管界內修葺。共修葺工費,系改建土城後,請將蔣前府原置修柵租息留為歲修之用)。弧其東南北,而弦其西,俯瞰臺江,形家以為「半月沉江」之勢。時始終總理城工〔者為〕臺灣府知府楊廷理等。(道光九年十月二十九日楊文顯、吳尚新、葉國香同採)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