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丸
白朮白茯苓(去皮)干生姜人参甘草(炙)
上等分,为极细末,炼蜜丸,每两作十丸或五丸。每服一二丸,水少许,煎服之。
问三四日后渐重,必躁乱不宁者,何也?经云:阳盛则发厥,阴盛则发躁,物极则反也。《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欲坐井中。然阴躁一证,汗下后多有之。仲景云:汗下后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内感阴证,饮冷胃寒而躁者,与汗下后烦躁同。厥阴热上冲胸而发躁者,火独炎上故也。
若病重急治者,宜黄汤内每服加干姜重一钱,与仲景理中汤同意。大便结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
人参白朮甘草(炙)干姜(炮,恐热,以干生姜代之)
上等分,炼蜜丸,每两作五丸。白汤化下,水煎服之亦得。缓后失治,急也。
尤急者,若无汗,宜附子干姜甘草汤。若自汗者,宜附子白朮甘草汤。量脉证,可宜四逆汤、真武汤、通脉四逆汤等,宜选用治之。至于用附子,不得已也。若身与四肢俱热,不至于凉,或厥逆,不宜用附子,故理中有四顺。理中汤、丸之名。四顺者,手足自温不厥逆是也。
急则失治,尤急也。
论阴证躁不躁死生二脉
阴证阳从内消,服温热药烦躁极甚,发渴欲饮,是将汗也,人不识此,反以为热,误矣!热上冲胸,服温热药烦躁少宁,反不欲饮,中得和也。人若识此,续汤不已愈矣!一则始病不躁,药而躁,脉当浮之实大,阳气充也。手足温和则生;若浮之损小,阳气走也,手足厥逆则死。一则始病躁,药而不躁,脉沉之实大,阳气回也。手足温和则生;沉之损小,阳气消也,手足厥逆则死。二证服温热药,阳气不能充与不能回者,经云:责其无火也。
问:下之,而其脉反大者,何也?答云:下之而脉小者,理所当然。小犹可生,生之则易。仲景云:下之而脉反大者,虚也,阳将走而变。医若不识而复下之,则气消而成大阴矣!亦有阴躁发热不止,大渴欲饮冷,热上冲胸,火独炎上,亦将尽也。以阴遍身皆寒,惟存胸中火,阴独持权,不相管辖,迫而至此,与下之而脉大同意。下之脉大,别不见热处,阴躁发热,但脉小耳!一则见脉不见证,一则见证不见脉。又经云: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固卤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革为寒,寒虚相搏则肠鸣。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反烦躁,茯苓四逆汤主之。汗下后,白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举古人论阴证辨
若病在少阴,则有面赤,默默不欲语,但欲寐,或四肢厥逆,或身表如冰石,脉沉细。
若病在厥阴,则四肢厥逆,爪甲青,面黧目黑色,或自汗不止,脉沉弦无力。
若病阴毒证,身表如冰石,四肢厥逆,体如被杖,脉沉细而微,或六至以至八至、九至、十至而不可数,此等阴证,易为明辨。
惟太阴一证,手足自温,自利不渴,尺寸脉俱沉而弱。仲景云:宜温之,重则四逆汤。
若脉浮者桂枝汤。惟此一证,与内感外阳内阴相似。外阳内阴者,即前黄理中等汤,理中、调中等丸所治者是也。此等阴证,非古人不言。仲景评脉,首言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非止为外感设,内感之理在其中矣。又云:阳涩而阴弦,腹中急痛者,小建中汤主之,则内外所感明矣!至如所言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此一句即圣人大概之言也。以其阳病见阴脉,故有外阳内阴者,与阳药俱得其生矣。
药当从温,不可遽热,黄汤之类是也。
上此一条,说古人不尽之意。
论元阳中脱有内外
或有人饮冷内伤,一身之阳便从内消,身表凉,四肢冷,脉沉细,是谓阴证,则易知之。若从外走,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医者不察,便与表药双解等,复使汗出,三焦之气绝,以此杀人者多矣!或自服蜜茶及沐浴盖覆,强令汗出,以致变证不救,如此自杀者亦多矣!身冷脉沉,服调中药,阳自内之外,身体温和而愈。脉浮弦细者,服调中药,阳从内生,唤入外热,复得脉平温和而愈。此证不可不察也。故仲景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上此一条,双解、蜜茶、沐浴,阴证皆不可用。
又经云:脉濡而紧,濡则胃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卫气冷,微呕心内烦。医为有大热,解肌又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渴,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
上此仲景濡紧二脉,即外热内寒证也。
论宜灸不宜灸并汤沐四肢法
古人谓少阴、厥阴、阴毒三证则宜灸,或用葱熨等法,皆为身表凉故也。若阴气在内,阳气在外,身表壮热,手足大温或热不等,则不宜灸之。若遇前三证,用热醋炒麸注布袋中,脐下熏蒸熨极妙。又云:三阴证陷骨、歧骨间,三五七壮灸,足温生。
《活人》阴证,诸药不效,并汤水不下,身冷脉绝,气息短,不知人,用葱熨法。本为上热下寒也,二法虽妙。莫若用上醋拌麸炒热,注布袋中,脐下熏蒸,比上二法尤速。若更以葱白煎浆作汤,以沐四肢亦可。若病患服药后,欲作汗时,用汤沐以接四肢阳气尤佳。
外接法干姜二,炮为细末,石决明一,另研细,称拌匀,每服二三钱匕,手心中以津唾调如泥,以手奄其阴,至暖汗出为度。以牡蛎代决明亦可,牡蛎烧粉用。
一法:丁香、荜茇、干姜、牡蛎。
一法:治水偏大,上下不定,疼痛不止,牡蛎不以少多,盐泥固济,炭三斤,令火尽,冷取二两,干姜一两,炮为细末,二味和匀,冷水调得所,涂病处,小便大利即愈。
脐下六穴
神阙一穴,脐中,禁针,刺之令人出恶汁不止。
阴交一穴,脐下一寸。
气海一穴,一名孛央,阴交下五分。
石门一穴,脐下二寸,三焦之募,女子禁灸,恐绝产也。
关元一穴,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为下纪三阴,任脉会。
中极一穴,脐下四寸,为气原。
论谵言妄语有阴阳
举阳证《活人》云: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锦文,或下利黄赤为阳毒者,以其脉洪大而实,或滑或促,故用酸苦之药治之。
成无己云:有汗出谵语,有下利谵语,有下血谵语,有热入血室谵语,有三阳合病而谵语,有过经不解而谵语,皆阳证也。惟有发汗过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柴胡桂枝汤主之。此外感汗多亡阳谵语也。
海藏云:有内感伤冷,语言错乱,世疑作谵语者,神不守舍也,止是阴证,此特脉虚而不实耳!
《内经》云:谵妄悲笑,皆属于热。《难经》谓:面赤,喜笑,烦心,亦属于热。大抵此等证脉皆洪实,按之有力。若此等证脉按之无力,即阴气内充,阳气外游于皮肤之间,是无根之火也。阳气及心火,入于皮肤之间,肺主皮毛,故有谵妄悲笑及面赤喜笑烦心之证。岂特是哉!所有胸背两手斑出者,有唾血丝者,有鼻中微衄者,不当作阳证,当作阴证治之。故《活人》辨证,不取诸于他,而独取诸脉,无如此最为验也。其言可谓尽善矣,可谓尽美矣!
《本草》云:干姜止唾血,硫黄治衄血。孙真人用桂心治唾血。
论下血如豚肝
下血如豚肝者,饮冷太极,脾胃过寒,肺气又寒,心包凝泣,其毒浸渗入于胃中,亦注肠下,所以便血如豚肝,非若热极妄行下血而为鲜色也。此中气分而下行,故令人便血。若中气逆而上行,故令人呕血吐血也。亦非若阳证上行而溢出鲜血也。大抵阴阳二证,上行者为呕为吐为溢,顺行者为下为便为泻,其名虽异,其实则同。
论阴阳二络
《甲乙经》云:经者所不可见者也,络者所可见者也,外之沟渠是已。然络亦有不可见者乎,何以知之?黄帝曰:邪热入于阳络,则为鼻血;邪热入于阴络,则为后血。以是知阴络病也。鼻血者在上,溺与后血者在下也,若吐呕者,是知在中也。至于伤寒上厥下竭之证,或从耳目,或从口鼻,血俱出于上窍,然各随其脏与经也。
扁鹊云:病若谵言妄语,身常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者死也。
又云:假令心病,何以知伤寒得之?然当谵言妄语。何以言之?肺主声,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唾咳。其脉浮大而涩。
仲景云: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又云:谵言妄语,脉涩者死。
以上皆阳证得阴脉也。
又云:发汗多,重发汗者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
上此重发汗亡阳者,变阴也,又得阴脉死也。
论自汗分阴阳
成无己云:伤风自汗,汗出恶风寒者,有表也。汗出不恶风寒者,表解里未和也。有阳明发热汗出,此为热越。有阳明发热汗多者,下之。
海藏云:内感伤冷,自汗,大恶风寒,汗出身凉不热者,阴证也;汗出身热得阴脉者,亦阴证也。
论手足自汗
手少阳之脉,三焦之经,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云云。手背遍多者,三焦之气脱也。经云:手足然汗出,大便硬而谵语,下之则愈。以其热聚胃,津液旁达,故手足汗出也。成无己云:寒聚于胃,有手足汗出者乎?经云:阳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然汗出,欲作痼瘕,即是中寒也。
海藏云:故内感阴证,有手足逆冷而自汗者,手足自温而自汗者,厥阴、太阴之异也。
上此一条,虽是三焦四逆温和,关他二经,不可不知。
论四肢振摇
成氏责其为虚寒,欲汗之,其人必虚蒸而振,下后复汗而振者,表里俱虚也,亡血发汗则寒栗而振,气血俱虚也。有振振欲擗地者,有振振动摇,二者皆汗多亡阳,经虚不能自主持,故振也,非振栗之可比也。
经曰:若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二药皆温经益血助气之剂。
海藏云:惟好饮房室之人,真元耗散,血气俱虚,或因劳而振,或不因劳而振,或因内感阴盛阳脱而振者,皆阴证也。
若因房室而得,便有阴阳易条中形状,头重不欲举,目暗生花,热上冲胸,少气,声不出,少腹小腹痛引阴中,或阴入于里,胫寒而痛。此等阴证,四肢故多振摇。始得此病时,脉虽举按有力,不可作阳证治之,若与阴药,变寒必矣!亦不可用太热之药,作阴极治之,热过则转生他证。当以补气温血之药调之,元气渐生,可得而愈。若脉已微,面色眉间变黑,唇吻不收,爪甲微青,当用热药攻之。若经汗下,热药不可热服,当令似温,则阴气不拒。经云热因寒用,此之谓也。
上此一论,自为颇有理,可以发明古人所不言处。
论阴证始终形状杂举例
若病患面赤者,下虚也。手足振摇者,为元气无主持也。腰腿沉重者,三阴经受寒湿也。或恐或悸者,知阴寒之邪在手足少阴也。喜笑则为痴,悲怡则为惨,手少阴、太阴也。头项不甚痛,行步只如旧,知寒邪之气不在经而在里也。若头项痛者,内之外逆上行而至于经矣!或已有冬伏寒邪,始得内感便发,头项痛亦无定也。或时太息者,《灵枢》云:心不足则心系急,心系急故太息以舒之,是知手少阴心火不足也。前人云去声是已。
以上初病时,多有形状如此等类。
身如被杖者,阳气尽而血脉凝涩,不能荣于身也。色青黑,肾肝子母二色,真脏见也。
手足倦而卧者,四肢之阳气尽,而阴气贵收也,卧而面壁者,阴欲静也。恶闻人与语者,阴欲默也。昏昏欲寐者,元气杂绝,邪热攻肺也:或欲寐以自养,及目白睛而赤者,肺受火邪也。
三四日之间,或可行步,不甚觉重者,阳犹在外也。五六日阴盛,热药不能回者,阴主杀而暴绝,非若阳气徘徊不已,而欲其生生也。
初病面赤胀者,下虚故也。至于死,先青而后赤者,阳气不生,温令不行而就北方寒也,其逆行如此。经云: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若阴阳二毒相匿,或只伏阳,此等阴证,或身半以上经汗死,即不青黑者亦有之。
厥阴有遍身青黑如花厥状,何也?答曰:阳气不能营运于四肢,身表经络遏绝,气欲行而不得行,及其得行而遽止之,故行处微紫色,不得行而止处不青则黑也。所以身如被杖,有有处,有无处也。遍身俱黑,阳气全无也。故经络论云:寒多则疑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之谓也。
伤寒发厥有阴阳
夫厥者,有阴有阳。初得病身热,三四日后,热气渐深,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或语言谵妄而反发热者,阳厥也。初得病,身不热,三四日后,阳气渐消,大便软利,小便清白,或语言低微而不发热者,阴厥也。二证人多凝之,以脉皆沉故也。然阳厥而沉者,脉当有力;阴厥而沉者,脉当无力也。若阳厥,爪指有时而温;若阴厥,爪指时时常冷也。仲景云:伤寒三二日、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当下之,宜承气汤。又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仲景云:伤寒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而脉微微者。里有寒也,汗出而厥者同。又云:阴病下利而脉微者,里有寒也,白通汤主之。
一法无脉利不止,白通加猪胆汁,以其咽干而烦也。
以上病急,或尤急,多有此形状等类。
论阴证发渴
夫足少阴肾经,其直行者,上贯肝膈入肺中,系舌本,肾恶燥,故渴而引饮。经云:口燥舌干而渴,尺寸脉俱沉,则知肾受热邪,为阳证也,当下之。
阴证口干舌燥,非热邪侵凌肾经也,乃嗜欲之人,耗散精气,真水涸竭,元气阳中脱(坎内阳爻是也。)饮食伤冷,变为枯阴,阳从内消者,或不渴,阳游于外者,必渴而欲饮也。然欲饮,则饮汤而不饮水,或有饮水者,纵与不任,若不忍戒,误多饮者,变由是而生矣。此等舌干欲饮冷水,抑而与之汤,及得饮汤,胸中快然,其渴即解。若以渴为热,汤能解之乎?不惟不能解其渴,其热从而愈甚矣。以是知为阴证也,夫何疑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