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重楼玉钥 >卷三

《重楼玉钥》·卷三

清朝 重楼玉钥 郑梅涧 著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双鹅风

乳鹅红肿在喉间。病者求痊亦不难。角药频施兼服剂。自然取效莫愁烦。

凡咽间红肿似疖毒两枚。而生在两边者。是为双鹅。切勿误用刀。先以摩风膏少许入角药井水调噙。又以鹅翎挑入喉间疖毒上令病患闭目噙良久。俟满口痰来吐出。再吹赤麟散服紫地汤。自然立效。如日久疖毒未平。仍似莲子样。须用消芦散加巴豆七个去壳熏患处。如熏破后只可用吕雪丹。

枢扶氏曰。喉间诸症惟患双单鹅甚多。症候虽轻易治。却难速于平消。迩来庸医不识。欲求速效。每妄用针刀。

反致枉人命者。亦复不少。今附参而订之。俾后世治者。庶不致有误苍生耳。盖此症由肺经积热。受风邪凝结感时而发。致生咽喉之旁。状如蚕蛾。亦有形若枣栗者。红肿疼痛。不能吞咽。然形有双有单。双者轻。单者重。凡初起先用三棱针刺少商少冲留三呼吸入一分。吹赤麟散。以角药调噙。仍服前药缓缓取效。凡针法以男左女右。若要速效。以捷妙丹吹入鼻中即消。然初起神效若日久者。不外消芦散。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单鹅风

左畔虚阳热上攻。乳蛾单重喉旁风。关前易治疗须急。关后生兮施不同。

此症生在帝中之旁。如莲子样。左属心。右属肺。治法与双蛾同。亦不可用刀。

枢扶氏曰。此症有部位之分。有虚实风热气郁之别。凡生于帝中两边者是。双单蛾属关前实症。为易治。若起于咽喉内者。名喉瘤。属关后气郁虚症。却难治。时医不识。概以鹅症治之。安能获效。然喉瘤。由肝肺二经郁热。

更兼多语损气性躁而成。形如圆眼。红丝相裹。或双或单。生于喉内之旁。亦有顶大蒂小者。初起喉间微痛。不恶寒发热。日久形色带白而微硬。不犯不痛。或因醇酒炙爆。或因怒气喊叫。犯之则痛切。忌用针刀。吹以消瘤碧玉散。宜服加味逍遥散。益气清金汤。或用夏枯草同郁金煎汤代茶服之。日久自然消退。若体虚。因忧郁不舒而发是疾者。宜用归脾汤。加柴胡丹皮山栀。至于出入加减之法。又当神而明之可也。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双燕口风

燕口生在帝中旁欲尝饮食不能飧。针刀善施无差误。功效旋收亦不难。

此症生在帝中两边靠于上左右俱有。皆红肿不能吞咽。甚至肿出舌上来连舌亦痛。用刀之法。宜靠肿处将刀轻轻刺破。切不可深。若上中间及燕口形上。切勿将刀误用。先以角药取痰次开风路针。吹回生丹。服紫地汤。

枢扶氏曰。此症初起只须吹赤麟散。胜用角药针刀多多矣。内仍服紫地汤加开关散。火甚。量加石膏。此余屡经收效者也。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单燕口风

单名燕口一边生。治法同前不用更。慎使针刀毋误及。赤麟吹上立奇功。

是症。或生左。或生右。亦有肿上舌来不能饮食者。甚则将帝中挤往一边了。治法与双燕口同。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重风

口内生来上浮。心脾有热积成愁。倘然七窍流脓血。纵遇卢医未必瘳。

此症生在上靠帝中之上位。红肿不能吞咽。症虽重却可治。以角药调噙。内消为贵。如不得消。直肿到牙床边者可用破皮刀轻切出血。若上中间乃七孔相连之处。万勿误用刀。宜吹冰硼散。服紫地汤。开风路针。如口耳鼻中有一处出脓血者。即是病延日久。热毒蕴蓄。以致腐穿七窍。此诚不治之症。

枢扶氏曰。重者。皆由心脾二经积热而成。倘病日久前药治之不效宜用紫雪散治之服黄连解毒汤。即效。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木舌风

口中舌表肿兼红热积心脾发是风。丹散频投根据法治。管教立刻见奇功。

初起舌头红肿不能转动渐至饮食不能迎送。言语不便。可用破皮刀于舌下弦两边无筋处刺之。(筋上不可刺刺伤立死)先用角药加摩风膏少许。吹冰硼散。服紫地汤。自效。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重舌风

重舌风兮亦不祥。或生左右或中央。专家有诀通元妙。善使针刀割不妨。

凡舌下又生一舌。渐比正舌尤长。以致正舌不能转动。用角药取痰。吹冰硼散。服紫地汤。可用破皮刀须按舌旁边下弦先破一边。如不效。再破一边。

枢扶氏曰。此症无论大人小儿。皆由心脾蕴热循经上冲舌本。遂令舌下血脉胀起如小舌状。故名重舌。用刀之法。先将角药加摩风膏噙久吐出。再将肿患刺破。即吹回生丹或紫雪散并获效。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坐舌莲花风

舌坐莲花六七尖。心家风火抟相炎。莫将斯症寻常看。日久缠绵最可嫌。

舌下浮肿多痰涎初生一二瓣渐至五六瓣形似莲花。凡两边尖瓣者可用刀若中间一瓣尖者。切不可用刀。盖人舌下中间俱有一筋。直连上下。乃心之苗。所以切不可用刀者。恐误伤筋。则枉人命匪浅也。先用角药调敷舌下取痰涎。再将冰硼散挑上。服紫地散。重加连翘。症甚者。外用气针自然取效。

枢扶氏曰。莲花证乃蕴热乘风而发于心。舌本属心。又为心之苗。心火上炎。或思虑太过或酒后当风受寒。以致风痰相搏。而成是症也。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合架风

合架风生齿尽头。牙关紧闭病难休。若还不识针刀法。患者如何得便瘳。

此症生在上下牙床两根头勾合之处。起一红核肿痛。牙关紧闭不能开口先用角药调噙。次用破皮刀切红肿处。

吹冰硼散赤麟散可用消芦散熏之。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角架风

风名角架不为嘉肿痛须知药可加。昧却个中真妙诀。任他肘后秘方夸。

是症生上下牙床尽处。根上浮肿。以致闭口不便两齿难合咀嚼艰难。初起生在一边或延生两边者治法同合架风。

可用破皮刀切肿处。即效。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爆骨搜牙风

爆骨搜牙疾势骄声声痛楚费推敲。金针已度根据方法。功效随收心莫焦。

牙匡之上逐齿红肿骨中极痛不可忍者。名为爆骨搜牙。若通牙床上红肿。或在外牙床肿者。或在内牙床红肿。

口内作烧生痰名搜牙风。若有面红肿者。恐成粟房风症。部位虽分内外。法宜同治。先用角药调噙。吹冰硼散。服紫地汤。次以针挑牙缝中有红紫血管者。即要挑断出血。若爆骨搜牙。每齿肿处俱要用破皮针。针出血即效。如症在牙床内者必须肿起牙上。方可用刀。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牙痈风

牙匡生疖是牙痈上下生兮总共同。但用破皮针出血更加角药有奇功。

凡牙匡生疖毒或满匡红肿或一处红肿。先用冰硼散以角药调噙。服紫地汤。凡牙痈搜牙两症。以牙床高低界为辨。在牙床上高处为搜牙。在牙床下低处为牙痈。此症亦有内外生者。皆可用破皮针。针去脓血自效。

枢扶氏曰。此症由阳明胃热毒所致。初起身发寒热。腮颊浮肿红痛者。当以前法治之。若初起往往有误认牙疼等症。过服寒凉清火之剂。以致坚肿色淡。自破流黄水日久烂至牙根。及延烂咽喉。名曰骨槽风。又名附骨。一名穿珠。法当用二陈汤加阳和丸煎服。或阳和汤消之。倘遇溃者以阳和汤犀黄丸。每日早晚轮服。倘有多骨。以推车散吹入。隔一夜其骨不痛。自行刺出。须俟骨尖退出。摇则内动。方可渐次取下。再吹。次日无骨退出即以生肌散吹入内服保元汤。加肉桂归芎草宜生自然获效收功。而愈矣。

凡骨槽风首。初起牙骨及腮内疼痛。不肿不红。惟肿连脸骨者。是骨槽风也然齿症不一。有齿者。是虫蚀齿至龈。由胃经瘀湿风火凝聚而成。齿根胀痛腐烂时出脓血臭汁也。有齿龋者亦以阳明入风热之邪。抟齿龈气血。腐烂为脓血臭汁。谓之齿龋。(音拒)亦云风龋有齿历蠹者。由骨髓气不能荣盛。故令齿黑黯谓之历齿。皆由阳明之所致而治法各异。俱详注续集焉。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悬风

牙床浮肿号悬。外症能疗内症危。烂及咽间妨饮食。蓬莱妙药亦难施。

凡牙匡下浮肿为外悬。起生牙根内为里悬。红肿如蜒蝣样。渐次而长。先用角药调噙。吹冰硼散。服紫地汤。初起可用破皮针。日久不宜针。(刺红肿处出血效若白烂者不可用针)凡外悬属善症。易治。生于内属恶症。却难治。稍医差迟。即能伤人。若白烂延至咽喉。及落尽面颊肉者。不治。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夺食风

(即呛食风)

呛食还将夺食名。舌根喉陡然成。休惊是疾无方法。善使针刀泡立平。

此症或因饮食火物。触动肺胃积热。致陡起斯症。或在喉头上。及舌根左右生一血泡。或数小泡。即变大胀满不能吞咽气息不能出入急以竹针挑破。咯出紫血即吹赤麟散。或回生丹。其泡若起喉内。不能用针刀挑破。只须气针。针百会前顶后顶三穴。内泡自平。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鱼口风

鱼口生来一片浮。心家有热夜啁啾上冲痰气医当急。莫待深沉始怨尤。

凡上唇生小疮或一二枚者。初起红肿渐至下唇。亦肿及面颊俱浮。若初起红赤发热作痒。痒后起小黄泡切勿用破皮针。如生在上唇中间者难治。若上唇赤肿直长出者。名龙唇发可针两鼻角。又一症上唇生小白红疮干燥。常欲以舌舐唇上。亦不可针。又一症唇上直痛入骨连颊俱痛不可忍可针鼻角。又一症不浮肿只口眼斜转过一边。名转风此症宜针合谷颊车二穴。以上诸症。先以角药调敷。吹吕雪丹服紫地汤。加犀角。大凡唇皮生疮。初起者。不可以针妄挑破。若误针之。身必潮热。满身骨节疼痛不治。如用针刀必须根据法律。切勿妄任己意施为。至要至要。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驴嘴风

驴嘴风生在下唇。逐时肿大不堪论。更加作痛如刀刺。敷药频施效自神。初起下唇生一红疮。逐时肿大渐至下唇长出。用消芦散熏。服紫地汤。吹冰硼散。可用破皮针。针破即效。针法须认两旁肿处针之。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鱼腮风

鱼腮疾染在腮颐。肿痛难当只自知。传诀与君根据法治。免教迟慢势难支。

是症生在酒腋边。两腮浮赤红肿。为双鱼腮。一边红肿者。为单鱼腮。治法以角药调敷。或用消芦散熏。服紫地汤。噙冰硼散。如逐日红肿极盛。方可用破皮针。针出血。仍以角药外敷。倘症日久腮穿出脓者。须内服蜡矾丸。

外敷生肌散。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双搭颊风

风名搭颊两边浮。赤肿难当筋似抽。若遇此风非易治。值时敷刺莫移游。

初起面颊两边红肿发热恶寒。须看口内牙上有肿无肿。如牙匡肿者。不是搭颊。乃是牙风。即以牙风法治之。

若属搭颊先用角药外敷。服紫地汤重加连翘桔梗牛蒡子。如肿仍不消。宜用破皮针出血。不可针挑深。外仍不离敷药。加摩风膏少许。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单搭颊风

一边红赤颊名单证治如双毋用参。日久肿浮牙赤肿。外敷角药内噙丹。

面颊一边浮赤肿痛。或日久致牙匡亦肿痛。须以角药外敷内噙。吹回生丹。服紫地汤。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落架风

落架风兮信不良。总因血气暗中伤。搭勾合上方无事。不合匡时费酌量。

此症或因酒后。或偶大笑或大呵欠致脱落下不得合架。口大开而不能咀嚼。虽属上热下虚。实由气血有亏。

以致筋弛而不收。若起于一二日者可治。日久则其筋已纵。恐难安合矣。治用上兜之法先将下轻轻托上。用绸手巾兜住。然后以手揣其搭勾之处。令其勾合。再用老姜一片。置颊车左右穴上。以艾丸置姜上用香点灸一再。即可断根。

枢扶氏曰。此症由内伤所致。宜灸不宜针。当服归脾汤。加熟地。气血虚者。或当归补血汤主之。切勿以喉风诸药妄投。致误人匪浅也。

卷上喉风三十六症

粟房风

粟米疮形满面淫。或成大泡痛难禁。施针用药根据真法。病者舒眉患不侵。

初起发热满面红肿。先如粟米黄疮。日久合成大泡。先用荆芥葱白煎角药频洗。再以角药用荆芥煎水调敷泡上。

服紫地汤。凡初起不可针破。俟合成大泡以针口向下挑出脓血。自效。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