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普济本事方 >卷第五 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普济本事方》·卷第五 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宋朝 普济本事方 许叔微 著

玉屑丸

治肠风泻血久不止。

槐根白皮(去粗皮)苦楝根白皮(去粗皮各三两)椿根白皮(去粗皮四两三味于九月后二月前取软者日干)天南星半夏(各半两并生)威灵仙(一两去苗洗)寒食面(三两)

上为细末。滴水丸如桐子大。干之。每服三十丸。水八分一盏。煎沸。下丸子煮令浮。

以匙抄取。温温送下。不嚼。空心食前服。

顷年有一人下血几盈盆。顿尔疲。诸药皆不效。予曰:"此正肠风。"令服玉屑丸。

三服止。予苦此疾三十年。蓄下血药方近五十余品。其间或验或否。或始验而久不应。或初不验弃之。再服有验者。未易立谈。大抵此疾品类不同。对病则易愈。如下清血色鲜者。肠风也。血浊而色黯者。脏毒也。肛门射如血线者。虫痔也。亦有一种下部虚。阳气不升。血随气而降者。仲景云: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

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此下部虚而下血者也。若得革脉。却宜服温补药。虫痔宜熏。《千金》用皮艾者佳。予尝作。颇得力。

卷第五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千金》。熏虫痔方。

皮(方三指大切)薰黄(枣大末)熟艾(鸡子大)

上三味。穿地作孔调和取。便熏之口中。薰黄烟气出为佳。火气消尽即停。停三日将息。更熏之。凡三度永瘥。勿犯风冷。羹将补。忌猪鸡等。

卷第五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蒜连丸

治脏毒。

鹰爪黄连末。用独头蒜一颗。煨香烂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陈米饮下。此药神妙。

卷第五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槐花散

治肠风脏毒。

槐花(炒)柏叶(炼杵焙)荆芥穗枳壳(去穣,细切,麸炒黄)

上修事了。方秤等分。细末。用清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

《巢氏病源论》:肠癖为痔。久困饱食过度。房室劳损。血气流溢。渗入大肠。冲发于下。时便清便血性流

卷第五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椿皮丸

臭椿白皮(去粗皮焙干四两)苍术(泔浸一夕去皮日干不见火)枳壳(去穣细切麸炒黄各二两)

上细末。醋糊丸如梧子大。空心食前米饮下三四十丸。

治肠痔在腹内有鼠奶下血方。

卷第五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肠痔下血方

白芜荑贯众(刮去黑皮)野狼牙根椿(东引根白皮)槐(东引根白皮)皮(炙焦各一分)雄黄(半两水飞)白鳝头(一个炙焦)

上细末。腊月猪脂和一丸弹子大。绵裹内下部。日三易。

治痔有鼠乳结核作渴疼痛方。

卷第五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痔有鼠乳方

皂角(去皮弦醋炙)黄(蜜炙)荆芥穗木香露蜂房皮(炙焦黄锉)鳖甲(淡醋煮黄(湿纸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汤下。食前日三服。未知。加至五十丸。

卷第五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黄丸

治远年肠风痔漏。

黄(蜜炙)枳壳(去穣细切麸炒黄)威灵仙(去苗洗各二两)续断(洗推去节锉焙)

槐角黄连翘(炒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三十丸。晁推官方。

卷第五肠风泻血痔漏脏毒

鳖甲丸

治肠痔。

鳖甲(淡醋煮去裙膜洗净酸醋炙黄)皮(炙黄焦锉)穿山甲(锉碎蚌粉炒)白矾(枯)

上细末。研匀。蒸饼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二十丸。食前。日三服。

又方槐花(炒)白矾(枯各一两)附子(半两炮去皮脐)

上细末。蒸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食前。日三服。以上二方庞老方。

卷第五衄血劳瘵吐血咯血

茜梅丸

治衄血无时。

茜草根艾叶(各一两)乌梅肉(焙干半两)

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乌梅汤下三十丸。

经云:天暑地热。经水沸溢。盖血妄行。阳胜阴也。鞠运若茂之尝苦此疾。予授此方。

令服后愈。三黄散亦得。

卷第五衄血劳瘵吐血咯血

三黄散

大黄(一两湿纸裹甑上蒸)黄连(半两去须)黄芩(去皮半两)

上细末。每服二钱。新水调下。蜜水亦得。

卷第五衄血劳瘵吐血咯血

山栀子散

山栀子不拘多少。烧存性。末之,搐入鼻中。立愈。

蔡子渥传云。同官无锡监酒赵无疵。其兄衄血甚。已死。入殓血尚未止。偶一道人过门。闻其家哭。询问其由。道人云:是曾服丹或烧炼药。予有药用之。即括囊间出此药半钱匕。

吹治鼻衄过多。昏冒欲死方。(梅师方)

用香墨浓研。点入鼻中。

卷第五衄血劳瘵吐血咯血

天门冬丸

润肺安血止嗽。治吐血咯血。

天门冬(一两水去心)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

上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不

卷第五衄血劳瘵吐血咯血

黄散

因嗽咯血成劳。眼睛疼。四肢倦怠。脚无力。

黄(蜜炙)麦门冬(水去心)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秤)桔梗(炒各半两)

甘草(一分炙)白芍药(半两)

上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温服。日三。

卷第五衄血劳瘵吐血咯血

白扁豆散

治久嗽咯血成肺痿。多吐白涎。胸膈满闷不食。

白扁豆(饭上蒸)生姜(各半两)枇杷叶(去毛)半夏(汤浸七次)人参(去芦)白术(各一分)白茅根(三分)

上细锉。水三升。煎至一升。去滓。下槟榔末一钱。和匀分四服。不拘时候。

治劳瘵吐血损肺。及血妄行。神传剪草膏。

剪草一斤,婺台州皆有,惟婺州者可用。状如茜草。又如细辛。每用一斤。洗净为末。

入生蜜一斤,和为膏。以器盛之。不得犯铁。九蒸九曝。日一蒸曝。病患五更起,面东坐。

不得吐或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羊肝丸

镇肝明目。

羯羊肝(一具新瓦盆中爆干更焙之肝若大只用一半)甘菊花(去萼梗)柏子仁(研)

羌活(去芦)细辛(去叶)官桂(不见火)白术五味子(拣各半两)黄连(三分,去须)

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食前,温水下三四十丸。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又方

白羯羊肝(只用子肝一片,薄切,新瓦上爆干)熟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秤一两半)车前子麦门冬(水去心)菟丝子(酒浸,曝干,用纸条子同碾为末)蕤仁决明子枸杞子心(不见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拘时候。

张台卿尝苦目暗,京师医者,令灸肝俞,遂转不见物,因得此方服之遂明。有一男子内障,医治无效,因以余剂遗之,一夕灯下语其家曰:适偶有所见,如隔门缝见火者。及旦视之,眼中翳膜且裂如线。张云:此药灵,勿妄与人,忽之则无验。予隘之,且欲广其传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楮叶散

羌活(去芦)川芎(洗)旋复花(去梗,净)防风(去钗股,各半两)甘草(炙)

苍术(泔浸一夕,去皮,秤以上各一两)甘菊花上木臼中治为末,茶清调下二钱,早晚食后临卧各一服。

暴赤眼亦治,赤眼忌湿面及酒。楮叶须真无实者,余不堪。不尔诸药悉无效,合时不得焙及犯铁器。予观此方。取楮叶必无实者。盖阴阳二物相匹配尔,有实者阳也,无实取叶者阴也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菊花散

治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眼痛。

甘菊花牛蒡子(炒熟,各八两)防风(三两,去钗股)白蒺藜(一两,去刺)甘草(一两半,炙)

上细末,每服二钱,熟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素问》云:久视伤血。血主肝,故勤书则伤肝。主目昏,肝伤则自生风。热气上凑目,其昏亦甚。不可专服补药,须服益血镇肝明目药。地黄丸。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地黄丸

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秤一两半)黄连(一两,去须)决明子(一两)没药(别研)甘菊花防风(去钗股)羌活(去芦)桂心(不见火)光明朱砂(各半两,水飞)

上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后,日三服。

读书之苦,伤肝损目,诚然。晋范宁尝苦目痛,就张湛求方。湛戏之曰:古方宋阳子少得其有目凡远视尺棰之余。长嘲戏。亦奇方也。

治头风冷泪,庞安常二方。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治头风冷泪方

甘菊决明子(各三分)白术羌活(去芦)川芎(洗)细辛(去叶)白芷(不见火)

上细末,每服一钱,温汤调下,食后,日三服。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又方

川芎(洗)甘菊细辛(去叶)白术白芷(各一分不见火)

上细末,蜡丸如黍米大,夜卧纳二丸目中,一时辰换一丸。

荀牧仲顷年尝谓予曰:有一人视一物为两,医者作肝气有余,故见一为二,教服补肝药,皆之虚中者犀角升麻汤。王检正希皋,昔患鼻额间痛,或麻痹不仁,如是者数年。忽一日连口唇颊车发际阳明经皆不上等犀角(镑,一两一分)真川升麻(一两)防风(去钗股)羌活(去芦,各三分)白芷(不见火)

黄芩(去皮)川芎(洗)白附子(炮,各半两)甘草(炙,一分)

上粗末,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食后临卧,日三四服。

足阳明胃也。《经》云:肠胃为市。又云:阳明多血多气。胃之中,腥膻五味,无所不纳,如市为主,解至额颅。

。稍通医者自能晓。

治鼻塞清涕出,脑冷所致。

通草辛夷(各半两)细辛(去叶)甘遂芎桂心(不见火)附子(各一两,炮,去皮脐)

上细末,蜜丸绵裹纳鼻中,密封塞,勿令气泄,丸如大麻子,稍如微觉小痛,捣姜为丸即愈。

此《千金方》也,治脑冷所致。此疾亦有脑热者,亦有肺寒者。《素问》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又曰:泣涕者脑也,脑渗为涕。又曰:肺之液为涕。其来各有由矣,当审详之。鼻渊者,浊涕下不止,清浊亦自异。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治肺风鼻赤酒方

老山栀为末,溶黄蜡等分,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半月效。忌酒炙爆。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又方

用枇杷叶去毛,焙干末之,茶调下一二钱。日三服。

治心脾壅热,生木舌肿胀。

玄参升麻大黄(湿纸裹甑上蒸)犀角(镑各三分)甘草(半两炙)

上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不拘时候。

治口生疮方。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口疮方

升麻(一两一分)黄连(三分去须)

上细末,绵裹含汁咽。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鱼骨鲠方

治食诸鱼骨鲠久不出方。

皂角末少许吹鼻中,得鲠出,多秘此方。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玄参散

治悬痈肿痛不下食。

玄参(一两)升麻射干大黄(湿纸裹甑上蒸各半两)甘草(一分炙)

上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放温,时时含咽良验。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红绵散

治耳出脓。

白矾成白灰,每用一钱,入胭脂一字,研匀,用绵杖子缠去耳中脓及黄水尽,即别用绵杖子引药入耳中。令到底掺之即干。如壮盛之人,积热上攻,耳出脓水瘥。用无忧散雄黄丸,泻三五行即瘥。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黄丸

治肾虚耳鸣。夜间睡着如打战鼓,觉耳内风吹,更四肢抽掣痛。

黄(独茎者,去芦,一两,蜜炙)白蒺藜(炒瓦擦扬去细碎刺)羌活(去芦,各半两)

上细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晚食前,煨葱盐汤下。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地黄汤

治男子二十岁因疮毒后肾经热,右耳听事不真。每心中不意,则转觉重,虚鸣疼痛。

生干地黄(二两半)桑白皮(洗净,蜜炙黄,一两)磁石(捣碎,水淘二三十次,去尽赤汁为度,二两)枳壳(去穣,细切,麸炒黄)羌活(去芦)防风(去钗股)黄芩(去皮)

上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日二三服,不拘时候。

卷第五眼目头面口齿鼻舌唇耳

黄汤

治口干烦躁生津液,不思食。

黄(蜜炙)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秤)白芍药五味子(拣)麦门冬(各三分,水去心)白茯苓(一分,去皮)甘草(炙,半两)

上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枣乌梅同煎,去滓。

万病散,一名无忧散。此药凡病皆治,若诸风疾,生疮肿,疥癣,宣转三五行自愈。脏腑积攻中风服永肛者服,药,轻目人久食。

黄(蜜炙)木通(去粗皮,锉)桑白皮(净洗,蜜炙黄)陈橘皮(净洗)吴白术(五物,各一两牵牛子(五两上每服用黄散二钱,牵牛子末二钱,拌合令匀。候天色晴明,三更初,以生姜一块拍碎,水一盏煎汤,先用小盏子调药顿服,后更以生姜汤送下。至平明时快宣转三两行,若有蛊脓下多,不妨。应脏腑百病诸风冷滞,悉皆出尽。宜后一日内吃白粥且补。

解毒雄黄丸,解毒。治缠喉风及急喉痹,或然倒仆,失音不语,或牙关紧急,不省人事雄黄(水飞,一分)郁金(一分)巴豆(去皮、膜、心、油,二七粒)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用热茶清下七丸,吐出顽涎,立便苏醒,未吐再服。

如至死者心头犹热,灌药不下,即以刀尺铁匙斡开口灌之,但药下喉咙,无有不活。吐泻些小无妨。又治上膈壅热,痰涎不利,咽喉肿痛,赤眼痈肿。一切毒热,并宜服之。如小儿患喉咽赤肿,及惊热痰涎壅塞,服二丸或三丸,量儿大小加减。

卷外

治重舌方

五灵脂一两,去砂石,为末,用米醋一大碗同煎,遂旋漱之。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