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斋《皇朝经世文编五集》
序
例言
卷一 叙
国朝柔远记叙 或作 王星使柔远记 王之春
国朝柔远记叙 或作 俞太史柔远记 俞樾
盛世危言叙 彭玉麟
[格物入门叙 李鸿章]
盛世危言叙 或作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叙 郑陶斋
洋药茶丝分类表叙 杨楷
杂货衰旺提要表叙 杨楷
庸书叙 宋育仁
庸书内外篇叙 或作 庸书内外篇自叙 陈次亮
危言序 或作 汤氏危言序 [陆学源](汤蛰仙)
重译富国策叙 通正斋生
西学书目表叙[例] [梁启超](缺名)
西学提要农学总叙 [梁启超](缺名)
沈氏音书序 [梁启超](缺名)
变法通议自序 缺名
盛世元音原序 沈学(来)
卷二 富强
总论富国策
三要富国策
人功富国策
资本富国策
分合富国策
以爱力转国运[说](税) 汪康年
中国自强策[上] 汪康年
中国自强策[中] 汪康年
中国自强策[下] 汪康年
论中国求富强宜筹易行之法 汪康年
自强大计举要胪陈折 盛宣怀
振兴中国三大纲论 薛福成
中国富强之策宜推广西学讲[求](水)实际严祛欺蔽论 曾纪年
原强 郭宗宪
民富而后国家富强说 王咏霓
自强 陈次亮
富强策上 江建霞
富强策中 江建霞
富强策下 江建霞
富强求源说 沈敦和
卷三 学术
妇学 陈次亮
育才 陈次亮
西书 陈次亮
[洋务 陈次亮]
西法 陈次亮
图籍 陈次亮
华人宜通西文说 华伯衡
海图 陈次亮
日本名士论经济学 日本人田口
卷四 学校
[学校 陈次亮]
论学校一 [梁启超](陈次亮)
论学校二 梁启超
论学校三 梁启超
论学校四 梁启超
论学校五 梁启超
论学校六 梁启超
论学校七 梁启超
请推广学校折 李端棻
总署议覆李[侍](待)郎请推广学校折
伦敦学校岁报 [张坤德]译西报
太学 陈次亮
中学 汤蛰仙
[考试 汤蛰仙]
卷五 书院 附学堂章程
请变通书院章程折 胡聘之
各省宜建翘材议 孙同康
近年各省书院改课实学得 旨施行并所拟章程
书院 陈次亮
书院 汤蛰仙
奏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
奏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
拟增设女童学塾议 王咏霓
卷六 议院
议院 陈次亮
议院 汤[蛰](垫)仙
英国下议院论土乱及[英](美)国应如何办法 译西报
英国下议院论土乱及[英](美)国应如何办法 译西报
英国下议院论土乱及[英](美)国应如何办法 译西报
古议院考 梁启超
卷七 吏治
名实 陈次亮
尊相 汤蛰仙
[部臣 汤蛰仙]
考绩 陈次亮
停捐 陈次亮
停捐 汤蛰仙
三署 陈次亮
鬻爵 汤蛰仙
保举 汤蛰仙
员 汤蛰仙
限仕 汤蛰仙
公法 陈次亮
使才 陈次亮
刑法 陈次亮
保甲 陈次亮
巡捕 陈次亮
养廉 陈次亮
行取 陈次亮
乡官 陈次亮
翰林 陈次亮
例案 陈次亮
胥役 陈次亮
盗工 汤蛰仙
[罚锾 汤蛰仙]
卷八 兵政 台 海军
兵制 汤蛰仙
勇营 陈次亮
民兵 陈次亮
额兵 陈次亮
遵议武营扣饷缺额罪名折 松溎
湖北兴办洋操奏章公牍章程 张之洞
商战论 汪康年
英法水战论 译西报
行军电线 阙名
测炮线镜 阙名
[墨力那药弹 阙名]
俄国添兵论 阙名
台 陈次亮
慎战 陈次亮
论希土交争实兆欧亚战祸 粤中渔鼓
海军 汤蛰仙
论海军 阙名
论中国再兴海军之得失 阙名
卷九 河工 水利 海防
水田 汤蛰仙
水利 [陈次亮](汤蛰仙)
水利 [汤蛰仙](陈次亮)
(大利 汤蛰仙)
卫屯 汤蛰仙
分河 汤蛰仙
东河 汤蛰仙
[北河 汤蛰仙]
河防 陈次亮
论西伯利亚水利 阙名
海口 陈次亮
卷十 洋税 厘金 钱粮
税则 陈次亮
洋税 汤蛰仙
税司 陈次亮
增加税则论 阙名
论中国税务赢绌 法国人拉卢士
论中国税务赢绌 拉卢士
[论中国厘金弊病 英国领事]
增加税则论 阙名
中国求加税则事二则 阙名
请仿行印税折 陈璧
钱粮 汤蛰仙
厘金 陈次亮
包厘 汤蛰仙
盐捐 汤蛰仙
鱼课 汤蛰仙
烟税 陈次亮
卷十一 农政
农政 陈次亮
蚕桑 陈次亮
日本丝业宜整顿论 译日本报
论中国纺缫业 西士日也美崇氏
论杭州缫丝厂 阙名
横滨丝公所缘起 译日报
勤种植以广地利说 录广报
养民要折 录广报
说橙 梁启超
渠树 陈次亮
山林论 译日报
卷十二 工艺
艺科 陈次亮
考工 [陈次亮](汤蛰仙)
华工 [汤蛰仙](应祖锡)
洋匠 [汤蛰仙](应祖锡)
技艺 应祖锡
妇女作工 应祖锡
工作学徒苦 应祖锡
兴工通商 应祖锡
卷十三 天文 电学
天文 陈次亮
电学 陈次亮
电气利于园圃 阙名
太平洋电[](浅)论 阙名
西医 陈次亮
天气利用 译西报
格致 陈次亮
格致源流说 江建霞
变学论 江建霞
卷十四 解释
句股平三角解比例表 詹贵桢
地圆解 莫有镳
西法代数本于中法四原说 姚模
释日月食 徐永铨
释潮 徐永铨
释电气摄力 潘行让
气学浅说 戴儒珍
释热 长庚
以方出圆解 叶尔昌
光气考 叶尔昌
卷十五 算学 地舆
问开正负诸乘方孰为捷法 沈善蒸
乘除误否旧传九减试法其能试之理安在若不用九减任用他数[减]试视九减法孰为难易 沈善蒸
乘除误否旧传九减试法其能试之理安在若不用九减任用他数[减]试视九减法孰为难易 崔有洲
海镜之(立)通句即平三和通股即高三和通弦即皇极三和大差即明三和小差即[](惠)三和[黄](荣)方即太虚三和试为溯其原委 沈善蒸
海镜之(立)通句即平三和通股即高三和通弦即皇极三和大差即明三和小差即[](惠)三和[黄](荣)方即太虚三和试为溯其原委 郑兴森
弦和较羃为一率句股相乘倍之为二率弦羃内减句股较羃为三率求得四率开平方得弦和和以比例之理释之 郑兴森
[名](各)山大泽不以封论 赵贤书
吴伐郯论 赵引修
秦征晋河东论 赵贤书
秦征晋河东论 康[宜](宣)鉴
场池井各盐引地考 朱逢甲
规复淮盐引地议 陈炳
卷十六 铁政 矿务
铁政 陈次亮
遵 旨议奏兴办矿务设法扩充开采折 崧蕃
请通饬开办矿务鼓铸银圆折 王鹏运
[户部议覆王鹏运请通饬开办矿务鼓铸银圆折]
?人 陈次亮
开矿 汤蛰仙
恭读 上谕各直省督抚设法开办矿务谨注 梅鼎铭
卷十七 铁路
铁路条陈 容闳
创造铁路始末 王之春
铁路 陈次亮
铁路 汤蛰仙
中国火车弊病 阙名
论中俄铁路兼及税则事 译西报
俄国理财权术 译西报
西比利亚铁路 英报
论关津铁路 王韬
欧洲各国铁路表 译撙节报
俄国慎重铁路 译撙节报
俄国西比利亚铁路所经各部考 许竹篔
译泰晤士报论铁路便[利] 阙名
日本铁路 译东京报
英报馆与机匠问答节略 泰晤士报
卷十八 商务
通商说古今中外通商源流考附 詹垲
重商论 朱云表
商务议 朱云表
通商宜设立商部以浚利源 应祖锡
中国商务必大兴论 汪振声
论英通中国商务路程 王韬
商务 陈次亮
商部 陈次亮
商局 汤蛰仙
中国议办商务局缘起附总理衙门谨 奏为遵 旨议奏讲求商务折 阙名
牛庄贸易情形论 译西报
论大阪商情 译日本报
中日在韩贸易情形表 译日本报
论英国商务渐衰 钱念祖
论英国商务 英领事湛
上海商务情形论 英领事湛
利源 陈次亮
论英德贸易 泰晤士报
中俄陆路贸易 泰晤士报
论日本商业未必能争英国之利 泰晤士报
日本农商务委员 知新报
卷十九 圜法 银行 国债
圜法 陈次亮
交钞 陈次亮
铸银条陈 阙名
制造局开铸制钱论 王韬
论金银涨落之由 高桥某
币制论 麦见尼氏 日本古城贞吉译
论美国选举总统论及币制附此 博闻报
请创办银行章程 容闳
续拟银行条陈 容闳
户部议 奏各省摊派筹还洋折并附片 阙名
国债 汤蛰仙
官号 汤蛰仙
银货问答 日本贞吉译西捷报
卷二十 船政 轮船 公司
各国船政 西士汉塞尔
请整顿船政折 陈[璧](壁)
轮船 陈次亮
呈请开办江西内河轮船公牍 邹凌瀚
俄拟设太平洋轮船公司 译日本西字捷报
小轮 汤蛰仙
公司 陈次亮
卷二十一 官书局 报馆
都城官书局开设缘由 京都官书局报
官书局奏开办章程 京都官书局报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阙名
报馆 陈次亮
观泰晤士报馆记 译西报
鄂督张饬行全省官销时务报扎 阙名
论商务报缘起之故 詹垲
卷二十二 驿传 邮政 电报
驿传 陈次亮
邮政 [汤蛰仙](陈次亮)
奏办邮政 万国公报
邮政 王韬
论邮政将兴 王韬
论宜亟兴邮政之事 夏昌明
邮政上 郑陶斋
邮政下 郑陶斋
电报 郑陶斋
卷二十三 边事
中国边事论 阙名
中国边事论 阙名
中国边事论 阙名
边防 陈次亮
龙江 陈次亮
奉吉 陈次亮
朝鲜 陈次亮
东海 陈次亮
屯田 陈次亮
金山 陈次亮
新疆 陈次亮
河源 陈次亮
青海 陈次亮
西藏 陈次亮
三省 陈次亮
八旗 陈次亮
内旗 汤蛰仙
蒙古 陈次亮
口岸 汤蛰仙
卷二十四 各国边防
暹罗 陈次亮
台湾 陈次亮
南洋 陈次亮
[合](令)从 陈次亮
法美 陈次亮
葱岭 陈次亮
筹暹 汤蛰仙
保朝 汤蛰仙
防俄 汤蛰仙
夷势 汤蛰仙
卷二十五 新政论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梁启超
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 汪康年
俄将论中国财政 俄士铺加脱氏
俄将论中国财政 俄士铺加脱氏
论中俄专约 张坤德译日日新报
中国不能维新论 阙名
[中国度支论 张坤德译英报]
中国实情 译富强报
论中国将来情形 万国公报
挟制中国修理北河论 阙名
(中国度支论 译英报)
卷二十六 日本新政论
美国人观日本情形记 美士扑尔打
美国人观日本情形记 美士扑尔打
论日本宜广增海军 译东京日报
日本大臣新政 译东京日报
美慑日疆 日本贞吉译
日本度支 译美国公论报
某报馆访事与伊藤问答节略 译东京日报
论台湾财政 日本文学士阪谷
论日人经营台湾 译西捷报
论台湾 日相伊藤
论日人经营台湾 译东京日报
卷二十七 英俄政策
俄人论英国海外政策 译俄国日报
俄人论英国海外政策 译俄国报
英俄合从策 译爹尔古[伦](论)古报
英君主治国论 译泰晤士报
论英国首相执政之权 译泰晤士报
英国水师幼童升迁情形 英水师惠尔木
录谏俄皇书 张坤德译
英俄画界条 译英国岁计内政外交成案
英人论俄 译不拉古兜杂志
帕报论俄 译帕尔米尔捷报
论英国爵臣诫英应防俄法
论俄国侯补外务大臣 译沙得得儿的报
俄国外政大臣鲁马能务王事略 刘崇惠译
卷二十八 各国新政论
论太平洋大势 知新报
论欧洲形势 德相俾斯麦
欧洲外交政策 译俄那么是的报
论鏖兵要电 俄国兵事杂志
中日之战六国皆失算论 阙名
土耳其论 知新报
美国共和党宣论新政 泰晤士报
论波兰[灭亡](减云)记 阙名
过波兰记 译国民新报
电新法 译法国报
卷二十九 养民 机器
养民 陈次亮
教养 陈次亮
论用机器之法须明其理然后能知[其]利弊 失名
造就人才与制器利用同源论 瘦腰生
英人论机器不宜进中国 某白人
驳英人论机器不宜进中国 阙名
教民 陈次亮
教民 汤蛰仙
卷三十 ?事
为伍星使期效说 五羊爱余生
英文宜通行地球说 阙名
论莺粟始末弊端 [阙名]
[治始于道路说] 梁启超
仓储 陈次亮
和籴 陈次亮
游历 陈次亮
虞衡 陈次亮
赛会 陈次亮
编审 陈次亮
善堂 陈次亮
旅人 陈次亮
渔团 陈次亮
自立 陈次亮
审机 陈次亮
圣道 陈次亮
卷三十一 策议
问前明以来屡有倭警近复觊觎朝鲜断我左臂考中国兵力财饷数十倍于日本今宜急筹者计有几端英俄调处之说尚可恃否诸生读有用书有年其各摅所见着于篇 高铎
问前明以来屡有倭警近复觊觎朝鲜断我左臂考中国兵力财饷数十倍于日本今宜急筹者计有几端英俄调处之说尚可恃否诸生读有用书有年其各摅所见着于篇 叶尔昌
问北洋既冰防倭南下南洋海口甚多应扼要者何处南洋兵轮素弱应更置者何[端](瑞)台为定物敌在界外则无用船为动物利于迎追故船犹之翼足而管驾者又为船司命北洋管驾都[由](山)学生出身乃临阵鲜效其故安在利械[首](久)推火泰西制造最精者几家用弹药设有二十六生的及十七生的二以开花弹放之弹重药重各应若干试类举之最远界五十里以[攻](考)距我二十七里之船应用何角度能测之欤弹之穿甲深数视其重积力能推之欤有明戚继光为剿倭名将所撰纪效新书有可行于今日者几端诸生学究中西其各胪列以对毋隐 詹贵桢
长江防守议 沈长明
弭盗议 孙时勋
废书院时文诗赋为有用之学议 叶尔昌
时务论 姚模
养兵说 卓焌
拿破仑第一论 叶尔昌
致知格物论 [周](园)振祥
卷三十二 变法
论变法宜详审弊源 王韬
因时变法论 信侪稿
变法议 闲鸥
变法 汤蛰仙
论不变法之害 阙名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阙名
覆友人论变法书 汪康年
论求治之道即成法以因时损益则以行而速效 岭南仙桥稿
五集勘误表
求是斋《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序
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序
迩者风气大开朝野上下皆以讲求西学为当今急务海内名人采辑西书行世者不一而足均足以开发心思转移风化惟西国重商与我中国重士一以贯之近明定章程乡会三场改试策论亦以士为四民之首民心趋向必先以士为倡率乃可同民心而出治道耳顾向来所辑各书其言西法者仍以中国言西法非以西人言西法也余乡曲儒生目光如豆安知天下之大有不尽于故纸堆中者哉庚寅岁随薛叔耘星使出游英法义比等国骥尾微名非所敢望第幞被同游始得一扩眼界凡得诸所见所闻者援笔录之以壮行箧航海归乡闭门检阅汇为成书虽不敢自秘以为敝帚之享尚待就正有道以求良玉之攻讵甫经厘定而索观者曰益伙几于户限为穿因益以论若干付之石印以供同好颜曰经世文编五集虽不敢与贺葛二公媲美诚以书中所录其见诸言者皆足以推行于世昔太史公曰我欲记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着明也比物此志也博雅君子察其愚而教之良工之手必无弃材刍荛之献未始非有当于愚者之一得为匡其不逮海内文人学士其许我乎
光绪壬寅九月鸿雪斋主譔并书
皇朝经世文五集例言
一是书仿贺氏饶氏盛氏所辑
皇朝经世文编自后又有葛氏续编之辑前后四刻本自
国初至光绪戊子采集名臣奏议名士著述凡有关于世道者已具备矣相继暮辑
并行于世凡讲求经济者莫不家置一编甲午以后
朝野上下莫不讲求西学是书搜罗新政时事为卷三十有二分门别类内分三十余
门再为细目曰曰富强曰校学曰议院曰学术曰吏治曰农桑曰算学曰舆地等累为一编惟矿务邮政铁路银币商学工艺采列较伙惟学识浅失当必多阅者谅之
一是编取近来中西名人新着言西事之书为富国策富强策庸书危言等书二十余种并各国日报论说采摭奏议策论以及算学舆地凡有关世道者搜辑靡遗谅留心经世之务者先为快也
一是书所辑皆近译新政切要之书或海内名人新着罕见之本与贺氏饶氏葛氏所辑正续
皇朝经世文编盛世危言一无雷同
一是书三十卷系杂事因来稿稍迟各卷均已裱较齐全不能补入故另为一卷
一是书数百万言选订参考殊非易易虽历晦明风雨之劳不无亥豕鲁鱼之失阅者尚其鉴诸
光绪壬寅七月朔日
蛟川求是斋主人谨识
求是斋《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卷1-2
时务分类文编卷一
叙
蛟川求是斋校辑
王星使柔远记 或作 国朝柔远记
王之春
夫先王之训耀德不观兵止戈之文安民而和众是以崇密降于因垒有苗格于舞阶虽近在要荒但示怀柔之意岂远违声教必伸挞伐之威我国家文德覃敷遐迩驯伏四荒八极八殥八弦举凡山经地志所不能详大章竖亥所未及步者罔不重译献雉关贡獒纳牛羊称唐帝之畜牲进燕支为汉宫之颜色畏威怀德者数十国薄来厚往者二百年迨夫光丰以来大肆要求谓汉孰与我大称兵竟逆颜行列圣心切保民戒深黩武含容如地覆帱辟天准予通商重行立约因所利而利之视不胜犹胜也说者虑滋蔓难图植荆受刺谓他族之逼处乃非种之当锄不知魏绛和戎实深沈之至计赵范挑徒孟浪以贻忧景延广剑诩横磨范文虎舟矜远泛卒至祸延君国倾覆全师凡此前车堪为因鉴或又谓虎欲虽逐象猛可驯既悔罗而输忱不必操之以蹙复效逆而犯顺何可示之以柔归狱于始事之人责难于养痈之后则同舟无共济只手何以挽狂澜众戚出矢言杀身究何时局当事之苦心莫谅异时之公论自明今者回纥受盟契丹结好玉帛相见敦盘聿修固不必杞人坠天之忧而续江统徙戎之论然而[扬](杨)汤不可以止沸抱火?厝夫积薪窃恐卤莽者冀侥幸以图功畏葸者徒因循而贻误不惩既往曷救将来否则徒习佉卢拉丁之文仅通象译狄鞮之语[遂](逐)以华洋关涉委诸伧侩交通适与为缘动得咎爰搜辑陈编考证往事自定鼎起讫同治止仿纲目编年之体就中外交涉之端详晰编次着为是书俾颠末尽窥得失互证冀以默消夫隐患实有难已之苦衷欲使善于约束磨或有于久安长治也夫
光绪六年岁次庚辰仲夏月上浣臣王之春谨叙
俞太史柔远记 或作 国朝柔远记
俞樾
昔道光时有臣曰魏源着一书曰圣武记自开国之初用兵次第以及康熙中勘定三藩乾隆时荡平回部备载无遗述皇朝武功之盛以传示后世其意至深远也今光绪朝又有臣曰王之春着一书曰国朝柔远记自顺治以迄于同治于中外交涉机宜以及通商始末凡所以控御八荒怀柔万国者皆在焉视魏源之书用意尤为深远然源之书已风行于时而之[春]之(春)书知者犹罕窃尝受而读之喟然而叹曰[天之]所以宏覆无外而我[国]家所以长驾驭远陶六合为一家者其将在此乎晋皇甫[谧](谥)帝王世纪云自神农以上有大九州岛柱州迎州神州之等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岛是说也儒者或未之深信及佛氏之书出而四大部洲之说兴更为儒者所不道乃自泰西诸国通乎中夏则海外五大洲曰欧罗巴曰利末亚曰阿细亚曰南北亚墨利加曰墨瓦蜡泥加固皆舟车之所至人力之所通矣以是推之佛氏四大部洲可信而神农以上九大州亦可信夫神农以上如天皇地皇之类固远荒[难](远)稽而伏羲都陈神农亦都陈后又都鲁载藉有征学者亦皆信之然则神农以上君临大九州岛者皆吾中国圣人而四夷无与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远人来驩视道如咫此分而复合之征意者吾中国有大圣人将合大九州岛而君之以复神农以上之旧乎世徒见其人心计之奇巧器械之精良[挟](狭)其长技凌犯我边邮则惴惴焉
中国之不可以为国而不知治天下有本有末其心计之奇巧器械之精良则天实启之使得以自通于中国者也皆其末也若夫其本则固在我中国矣当孟子时有善战者有连诸侯者有辟草莱任土地者人人以为得富强之策亦犹今西国之人心计奇巧器械精良虽孟子无以尚之也孟子则一言以折之曰盍亦反其本矣所谓反其本无他焉省形罚薄税敛使士者皆欲仕于其朝耕者皆欲耕于其野商贾皆欲出于其涂邻国之民皆仰之如父母如此者在孟子时不过朝秦楚莅中国而在今日则虽统大九州岛而为之君不难矣草茅[微贱](征)不足窥测朝廷德意然窃见圣天子精求吏治勤恤民隐一遇水旱偏疆吏未及上闻而玺书已先下问可谓得其本矣异时德洋恩溥使东西洋皆在怙[冒](买)之中以复神农以前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五万里之盛轨此一编也非其嚆矢乎愚故曰视魏源之书其意更深远矣
光绪十有一年乙酉秋八月臣俞樾谨
彭刚直盛世危言
彭玉麟
盛世危言一书香山郑陶斋观察所著也陶斋原名官应少倜傥有奇志尚气节[庚](度)申之变目击时艰遂弃举业学西人语言[文字](字文)隐于商日与西人游足迹半天下考究各国政治得失利病凡有关于安内攘外之说者随手笔录积年累月成若干篇皆时务切要之言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反是则为俗吏迂儒当今日之时势强邻日逼俨成战国之局虽孔孟复生亦不能不因时而变矣尝读春秋知当时君相无不周知各国山川险要风俗民情君臣贤否日求富强之策不以资格限人[似](始)无异于今日泰西各国我
朝怀柔远人海禁大开亦[当](尝)知某国何以兴某国何以衰知己知彼洞见本源方有着手之[处](徒)岂徒尚皮毛购船炮而已乎余赋性木讷不谙洋务今阅是书所说中西利病情形了如指掌其忠义之气溢于行间字里实获我心故缀数语亟劝其刊行问世以期与海内诸公采择而力行之将见孔孟之道风行海外莫不尊亲彼族之器我能制造日新月异自然国富兵强四夷宾服奚不可以是书为左券也哉甲申冬日衡阳彭玉于海南军次
李肃毅格物入门
李鸿章
汉司马氏以本隐至显推见至隐二者解经余尝参稽其理知大学格物之说必兼二义而始全自古迄今解格物者七十二家大旨不外穷至扞御二者而已入主出奴遂成聚讼自西学兴而格物之说又一变众说融会之机其兆于此乎世之说易者以理为主宰以气为流行以数为对待泰西之学则以默达费西加说理费西加说气玛得玛第加说数利氏东[来](莱)中国始有名理探几何原本二书盖其一说理其一说数皆托始于界说者也余按后汉书马融传注界犹限也易曰艮其限艮之大象曰思不出其位大易训艮为止小尔雅训格亦为止是格与界二者之训本可互通如以西学界字之义诂大学格字之意则界以内皆所当穷至者也界以外皆所当扞御者也二家之说无事纷拏矣西人毕生致力于象纬器数之微志无旁骛其论形上之理虽与汉宋诸儒不同若谓其于形下之学一无当于圣人格物之旨固不可也丁总教习冠西远方之杰掌教都门同文能读经史百家之书今治格物之学以入门命其书其犹界说之微旨欤夫门以内有户庭焉有阶级焉有堂奥焉皆以待穷至者也门以外有闾闬焉有城廓焉有郊垧焉皆以资扞御者也从堂奥而达郊垧所谓本隐而至显也出之事也由郊垧而诣堂奥所谓推见而至隐也入之事也冠西之书以力水汽音热电光七学为经以问答为纬回环辨难自为主客事本目前解出意表说气之书得之试验以资推测者也如谓地心吸力悟自坠苹而奈端之动律出蒸气涨力推自茗而瓦德之汽机成固皆推见至隐之事其它则如借水力以制压钢资气力以扬浮球琥珀拾芥电机之滥觞也垆鼎烧汞化学之嚆矢也光学之显微为巨易远为近音学之传遐至迩留暂为常亦何莫非本诸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之以开物成务利用厚生遂将疑鬼神而夺造化谓非推见至隐之功曷克臻此当其冥心孤往默讨潜搜如禅之入定儒之坐忘虽谓之以扞御为格物焉可也逮乎鞭辟入里兔起鹘落有异于晦翁之所谓穷至者乎余喜西学格物之说不背于吾儒故览冠西之书而发起余之叹抑又闻之西学所谓斐录所费亚者至精且博兹特具凡将急就耳冠西诲人不倦西学堂奥必更有在书以俟之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叙
郑观应
中庸曰君子而时中孟子曰孔子圣之时者也时之义大矣哉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故中也者圣人之所以法天象地成始而成终也时也者圣人之所以赞地参天不遗而不过也中体也本也所谓不易者圣之经也时中用也末也所谓变易者圣之权也无体何以立无用何以行无经何以安常无权何以应变六十年来万国通商中外汲汲然言维新言守旧言洋务言海防或是古而非今或逐末而忘本求其洞见本原深明大略者有几人哉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应虽不敏幼猎书史长业贸迁愤彼族之要求惜
中朝之失策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察其习尚访其政教考其风俗利病得失盛衰之由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凡司其事者必素精其事为文官者必出自仕学院为武官者必出自武学堂有升迁而无更[调](谓)各擅所长名副其实与我
国取士之法不同善夫张靖达公云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避中华然其[驯](训)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洋枪水雷铁路电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然我
国深仁厚泽初定制度尽善尽美不知今日海禁大开势同列国风气一变以至于此易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年来当道讲求洋务亦尝造枪炮设电建铁路开矿织布以起而应之矣惟所用机器所聘工师皆来自外洋上下因循不知通变德相卑士麦谓我
国只知选购船不重艺学不兴商务尚未知富强之本非虚言也彼西人之久居于中国者亦曾着局外旁观中西关系论略中美关系续论四大政七国新学备要自西徂东等书日本人论中外交涉更有隔靴搔痒论十三篇事杂言庞莫甚于兹矣夫寰海既同重译四至缔构交错日引月长欲事无杂不可得也异族狎居尊闻狃习彼责此固我笑子胶欲言无庞不可得也虽然众非之心必有一是焉
江[海](梅)不以大涵而拒细流泰华不以穷高而辞块壤今使天下之大万民之众凡有心者各竭其知凡有口者各腾其说以待輶轩之采不必究其言出谁何而第问其有益乎时务与否应亦盛世所弗禁也蒙向与中外达人哲士游每于酒酣耳热之余侧闻绪论多关安危大计且时阅中外日报所论安内攘外之道有触于怀随笔札记历年既久积若干篇犹虑择焉不精语焉未详待质高明以定去取而朋好见持去猥付报馆及中西闻见录中曾将全作邮寄香港就正王紫诠广文不料竟为付梓[旋](旅)闻朝鲜日本亦经重刊窃惧丑不自匿僭且招尤复倩沈谷人太史谢绥之直刺将原稿三十六篇删并二十篇仍其名曰易言改杞忧生为慕雍山人意期再见雍熙之扯迄今十有九年时势又变屏藩尽撤强邻日逼西藏朝鲜危同累卵而我国工艺之精商务之盛瞠乎后于日本感激时事耿耿不能下脐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爰检旧箧将先后所论洋务五十五篇请家玉轩京卿陈次亮部郎吴瀚涛大令杨然青茂才先后参定付诸手民定名曰盛世危言自知愤激之词不免狂戆僭越之罪且管窥蠡测亦难免举长略短蹈舍己芸人之讥惟圣明在上广开言路登贤进良直言无隐窃愿比诸敢谏之木进善之旌俾人人洞达外情事事讲求利病如蒙当世巨公曲谅杞人忧天之愚正其偏弊因时而善用之行积习渐去风化大开华夏有盘石之安 国祚衍无疆之庆安见空言者不可见诸行事而牛溲马勃毋亦医国者所畜为良药也欤
杨楷洋药茶丝分类表叙
杨楷
今之君子论洋务者必曰谨守条约呜呼亦思此条约者果何时所立哉当道光咸丰之季中国人才阒寂之时也当时既事御侮之方更不谙外交之道因应失当启难召衅西人之视中国殆如婴儿恐之则胁之则止与之食则喜诋娸狎侮玩之股掌而听其所欲为于是禁令荡然利权尽失彼所不能得于中国者天限之也凡可以力为之者既无不遂其欲矣而其尤为害者莫如禁立公行名目准与洋商入内地置土货一事夫物产之乡与市肆之地其价恒相倍蓰者此商贾之利也今则不然洋人得挟重赀至内地采买土货径运出洋于是商贾无权而屯积贩运之利尽失往者胡光墉尝以一夫之力广积丝斤与洋商争一日之胜故光绪初年丝利大赢出口丝价尝增至三千余万市局因之大起自胡光墉败而丝市遂[坏](怀)计五年以后每岁丝价约短至七八百万不等夫西洋各国常年全力维持商务而国用即取给于商故商富而国无不富中国于物产之利听其自盈自绌虽外人之剥蚀侵夺而不稍顾惜借有一胡光墉力与相持非[特](持)不能维持而已逮其败而复摧折之以至于死一商不足惜是可为国家大计虑也中国设轮船招商局二十年来收回运载货物之费不下三四千万洋商始尝灭价与我争胜继因折阅不已于是立议定价不再灭让论者谓中国若多拨漕米资招商局而令更减运价数年之后洋商日败而招商局可独擅运载之利由此言之招商局之幸能自立与胡光墉之一败不振非由国家能维持与不能维持之验欤今丝茶之利日灭当事尝深忧之而所以日灭之故至今未明于天下有谓西洋各国多树茶桑讲求制茶缫丝之法以致中国利源渐绌其言似是而实非也稽光绪九十两年丝茶出口之货较之三四年以前有增无灭则非销运之不畅明矣而核其价值昔什而今不过六七夫物价贵贱之权苟操于洋人虽灭折至尽亦不能厌其欲而给其求是安有底止乎今宜筹拨公款招集散商仿照招商局章程设立官丝茶局由官督办分设子局于产丝茶之地按时采买洋商内地置货虽不能禁宜照西洋税则值百抽二十之数凡茶叶丝茧等货先于出产之地一律加重[捐](损)项约如其额而密免官局加捐特令昂价收货以增洋商成本而为小民之利厚集赀本广为屯积力与相持华商出洋贸易惟日本载在条约而他国无之宜行文英美等国推广约章指定口岸各由驻洋公使查照西洋各国交涉通商一切章程分别妥议办理务使轻重一例以昭公允遣人分至各国设立货栈自行运载丝茶等货出洋随地售卖庶可绝洋人垄断之心而尽通商贩运之利此商务得失之关国家强弱贫富之机所当尽力图之者也变公行之名而得收其效洋商进内地置货而不得擅其利未背条约而得复已失之权为今日计诚无过于此者矣
杨楷杂货衰旺提要表叙
杨楷
中国幅?之广不过居地球五之一而人民之数恒得天下之半其民朴实勤苦忍嗜欲耐寒暑佣值既廉工作百务取之人力而不虞不足自泰西诸国竞尚机器泄天地之秘穷奇巧夸耀中国其制器之精恒以一人而兼数十人之力而西人所以不惮为此者殆以土广人稀非殚力经营不足争一日之胜盖西人以机器中国以人力二者并峙不可偏废也中国诚去其两[短]集(短)其两长即可为天下第一强国何者战舰之精械之利采炼五金之术此西人之长技中国而不欲习之则已苟其习之未有不能者也若夫人民之众工作之廉中国得之于天彼虽强欲为之而亦不可得计十年来通商百货衰旺之数大率用机器者则彼赢用人力者则彼绌此一定之理也中国丝茶之利洋人常艳羡之而迄不能夺是何也凡栽桑育蚕采茶等事皆须用人力而机器无所拖近者上海洋商设立公司以机器缫丝然核其所出之货与中国缫丝之数相埒而成本过重其利更薄此亦机器有时不胜人力之验矣是在加之体验而已人力所不逮者虽用机器可也其可以人力为者虽不用机器亦可也而中国所亟宜讲求者在于整顿商务周礼司市之官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靡者使微西人于通商之埠必设博物院凡五金矿产珠玉?宝山海珍错及鸟兽鳞介农圃果窳之属近至百工技作饮食服用之物莫不罗列陈设又时设赛奇会荟萃财货使民家喻户晓趋其所利而避其所不利西人商务之盛殆繇于此中国宜仿此意令郡县各集其土地之产上于大吏以时考察物性较量?术精益求精更令驻洋公使各于所驻之国购其所产各物携归中国择地存储凡外洋风土物产及一切制造之术皆审其得失利病详加参证分别仿照办理通商之道日推日广上下□心大小并力孔子曰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请以斯言为操券也可
庸书序
宋育仁
举一事之得失利病窾导而理解可与言政矣而未足以言全局之得失利病也举全局之得失利病窾导而理解可谓知政矣而未足以言中外之得失利病也举中外之得失利病窾导而理解可谓明政矣而未足以言古今之得失利病也知全局之得失利病然后可以知中外知中外之得失利病然后可以知古今知古今之得失利病然后可以言全局之得失利病也综全局衡中外闳古今然而言政者可以施于政天下之说曰今日之病在尚文文敝诚是也今日之病在轻艺工楛诚是也今日之病在薄商货滞诚是也今日之病在乏财国匮诚是也今日之病在废武兵弛诚是也今日即去文贵艺厚商务财重武富强立效天下之角富强者日以心而未始有涯则见以为能综全局者犹拾契而数齿也未能权夫中外者也天下之说进而曰今日之病在网密而法遁则议更其苛细在官冗而禄薄则议均其食事在学庸而举滥则议变其选仕在上蔽而下壅则议通其复逆今日即更律法厘官制兴学校行议院整齐立效富强易使知治本矣顾更律法厘官制兴学校行议院不于先王取法则必以外域为师外域之治果胜于先王之法即师外域无伤也先王之法而包举乎外域数典而忘其祖则何为哉师外域而不害先王之政无伤也害先[王之]政妨圣人之教以[忘](王)中国之本则又何为哉知中外而不通古今者其犹今日适越而昔来也今中国之泯棼事堕于冥冥而相遁以貌饰诚不可自诬为中国之故矣镜于四海而利弊皎然则知所以自治顾育仁[尝](常)从使泰西观其政利导整齐而俗乃鄙倍夫鄙倍者戎索之旧未进于文明而其治整齐者得先忘立政之意焉不如诸夏之亡矣称先王为世诟以为迂阔远于事则镜于四海镜于四海而有得有[失](大)则莫若考诸先王中国数千年之基开务于尧舜集成于孔子先王之政备于孔子之书为万世制作秦废先王之道愚黔首以便法吏汉虽稍复经术而政规已定博士依违莫敢正驳六经治世之大律迁流为文词帖括无所用习其书而亡其意学术益卤莽灭裂及其从政舍经术而学于吏胥在上者察其果无所能则弃士流而专用市侩益驰骛乎外不敬于内徒以收海关为富国治船械为强兵一若舍是则国无所事庸讵知不修其内则国无与立乎而卑论侪俗之流方且专己守残力护积弊天下哼哼相哗以无人才曾不知外患之来由于内政人才之乏由于学衰夫立学取士用人行政其事同涂而不可离离则芒然无所向贤否相乱而世无是非是非乱而国无刑赏刑赏不施官政废弛而野无教养然则不必言洋务也言治内而已
夫治内者舍孔子之言先王之政又安归乎今立学取士以孔子先王之道为名而用人行政乃不以此考其实则何为哉陈次亮农部湛深经世之学既稽于古知其本源久直枢垣明当世之事周咨博采历沿海大埠至香港澳门又旁考西书至于輶轩译语镜机甄微感念时变乃探综古今中外全局发愤着庸书内外百篇言综名实故以名实篇托首其于审官牧民兴学理财平律治兵筹边反复于古今盛衰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