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楚与诸夏各族
华夏之国,历来与楚人及其他族国杂居一起。西周王朝害怕楚国的崛起,置“汉阳诸姬”,以封锁楚国。自楚武、文王后,楚国北上争霸,与楚杂处的诸夏之国,或被征服,或被灭亡,主要的如有随(姬姓,今湖北随州)、唐(姬姓,今随州北)、沈(姬姓,今安徽阜阳西北)、贰(姬姓,今湖北京山)、轸(姬姓,今京山东北)、赖(姬姓,今随州北)、道(姬姓,今河南确山北)、柏(姬姓,今河南西平西)、息(姬姓,今河南息县境)、申(姜姓,今河南南阳东北)、吕(同上)、陈(妫姓,今河南淮阳)、蔡(姬姓,故地今河南上蔡西南,后迁州来,即今安徽凤台)、鲁(姬姓,今山东西南部)等国。
楚人虽出自颛顼之后,但由于受商、周压迫,辟在荆、睢蛮荒之地,社会经济文化均较落后,故北上争霸、先后征服或灭掉诸夏之国的同时,积极地吸收华夏文化,使自己成为与华夏同步前进的先进的文明大国。如公元前589年(楚共王二年),楚军进抵至鲁国阳桥,鲁以执斫(木工)、执针(缝工)、织[纟壬](织工)各百人献给楚人,请求结盟,这对楚国建筑业、纺织业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华夏语言、文字、典籍、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及精神文化等都为楚人所广泛吸收。如楚语与夏语基本是相通的,楚国文字,从铭文、帛书至楚简等与中原各国文字也基本是一致的。楚国以王为首、贵族、官僚三位一体的奴隶主贵族专政的政体,是仿西周王朝建立起来的。见于史料,约自楚庄王始,楚人广泛吸收华夏文化,比原来楚武、文、成王诸代更加自觉,实际上已成为国策。如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载,在公元前597年[必阝]之战前夕,晋士会除盛赞楚庄王善于用兵外,还特别指出了楚国政治统治的特点:“其君之举也,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劳,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说明楚庄王已实行“礼治”,与华夏之国无异。又据《国语·楚语上》载,楚庄王使士?为太子(后即楚共王)傅,士]?]向大夫申叔时请教应对太子传授哪些知识,申叔时答道: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救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
这里说的《春秋》、《乐》、《礼》,就是华夏的传统典籍。楚共王即位后,普及夏化政策,成就颇大,故其臣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焉。”《左传》则称其“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确切地反映了楚人融夏夷为一的正确民族政策,故楚国在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一方面北上争霸,在争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征服或灭掉众多的华夏之国;另一方面又注意保留华夏典籍,积极吸收华夏文化,以充实自己的文化养料和精神财富,推广融夷夏为一的政策。
二、楚与东夷各族
我国古代居住在东部地区的各族人民,历史上统称为东夷。《礼记·王制》:“东方曰夷。”其先祖太?氏、少?氏与炎黄部落同时,后形成以风、嬴、偃诸姓为主的众多族国。他们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东南部,安徽中部及东至海的广阔地区。东夷集团历史悠久,与炎黄集团融合最早,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
入春秋后,楚国崛起,北拓东进,与齐国等争霸的同时,也不断征服和灭亡了东方诸国,主要有:黄(嬴姓,今河南潢川西北)、英(偃姓,皋陶之后,今安徽金寨东南)、江(嬴姓,今河南正阳西南)、六(偃姓,皋陶之后,今安徽六安西北)、蓼(偃姓,皋陶之后,今河南固始东北)、群舒(偃姓,皋陶之后,包括舒鸠、舒龙、舒鲍、舒龚、宗、巢、桐等国,今安徽巢湖周围一带)。
楚与东夷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向楚国进贡,有的与楚国通婚。如楚与江就相互联姻,楚成王曾嫁妹于江,名江芈(《左传·文公六年》。)后来由于齐国强大,东夷之国,纷纷倒向齐国,楚国也就转而采取打击与征服政策。公元前658年(楚成王十四年),原楚之与国江、黄叛楚亲齐,召陵盟后不久,楚国首先灭掉了江、黄姻亲之国弦国(姬姓)。“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左传·僖公十二年》),楚不久又灭掉了黄国。楚穆王时,江国尽管得到了晋国的相助,最终还是为楚所灭。
东夷之中历史悠久、国力较强的是徐国。徐,嬴姓,今江苏泗洪南。它与齐通婚,关系密切,被视为诸夏之国(《左传·僖公十五年》。)楚成王灭黄后,进一步东进攻打徐国,尽管齐、鲁等国来救,不久徐国还是被楚国打败了。徐国的失败,标志着楚国征服东夷的重大胜利,加速了楚与东夷的融合。东夷之徐国,历来文化水平很高,楚与之融合,无疑有助于楚族的发展,并充实了楚文化的宝库。
三、楚与西戎各族
《礼记·王制》:“西方曰戎。”我国古代把居住在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统称为西戎。他们历史悠久,在西周伐商灭商中,立下了巨大功劳。据《尚书·书序》载,周武王伐商,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纣战于牧野”,这里说的“戎车”,应该是西戎兵力。周王朝建立后,西戎也就逐渐迁徙至内地,与诸夏杂处,情况比较复杂。楚国在北上争霸过程中,众多西戎之国,纷纷被征服灭亡,亡后有的被迁,有的被置为县,成为北上争霸的重要基地。
见于史料,被楚国征服或在楚境的戎蛮,主要有如下各族国:
戎蛮。戎蛮进入中原较早。据《左传·文公十七年》载,公元前610年,东周王朝曾在 垂(今洛阳市南)打败过戎(蛮),可见戎蛮对周王室已存不敬。公元前590年,晋国曾出面调和戎蛮与周王室关系。公元前585年,晋会同伊洛之戎、陆浑之戎和蛮氏(戎蛮)攻宋,说明诸戎与晋关系较好,并成为晋在争霸中的重要力量。晋、楚长期争霸,戎蛮对楚也小心翼翼,故在晋、楚对峙中得以保存下来。公元前526年(楚平王三年),楚见戎蛮有隙,即诱杀其君戎蛮子嘉,取其地,既而又复立其子。过了三十五年,即公元前491年(楚昭王二十五年),楚盛晋衰,楚即乘机灭掉戎蛮之国,对其遗民,亦尽俘以归(《左传·哀公四年》。)。
阴戎。阴戎是西戎之一支,为阴地之戎,杜注即陆浑之戎,允姓。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六年),楚迁之于下阴(今湖南光化西北)(《左传·昭公十九年》)。?与阴戎同祖,允姓。入中原后,居商密(今河南淅川西南)。公元前635年(楚成王三十七年),秦、晋伐戎,戎降。前来戍商密之楚申公斗克、息公屈御寇被秦所俘。商密,是楚人故地,戎迁居于此,说明戎已从楚,故遭到秦、晋的攻伐。公元前622年(楚穆王四年),秦入商密,戎亡,戎君率遗民南下建新都,仍称戎(今湖北宜城东南)。史称商密为下?,新都为上?。上?后为楚所灭,改置为县(《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公元前504年(楚昭王十二年),吴又攻楚,楚迁都于?。故允氏之戎,早已入楚,并成为楚人之一部分。
申、吕(甫)、许。申、吕(甫)、许均姜姓之戎,历史悠久,被楚灭后改为县,成为北上争霸的重要基地。许被楚国前后迁徙达六次之多,最后一次,即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十年),迁于容城(今河南鲁山南稍东)。姜氏之戎入楚较早,亦已与楚人相融合。
四、楚与南蛮各族
《礼记·王制》:“南方曰蛮。”我国古代把居住在南方各族人民统称为南蛮。南蛮,是一个庞大的民族系统,内部民族关系亦较复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四裔》把南蛮分为卢戎、蛮、濮、巴四族。其中卢戎,即蛮族之一,故南蛮,实际是指蛮、濮、巴三个民族。我国古代的所谓三苗,有学者认为指的就是这三个民族( 顾铁符《楚国民族述略》。)。首先,濮族。濮,亦名卜(详见冯永轩《史记楚世家会注考证校补》(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第1版)),历史悠久,曾参加了周武王灭商的斗争(《尚书·牧誓》。)由于生产落后,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故史称“百濮”(《左传·文公十六年》。孔《疏》引杜氏《释例》说:“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其居住地区,《尚书·牧誓》孔安国注:“庸、濮在汉之南。”是散居在汉水流域及其以南一带的方国部落群。
楚、濮关系密切。《史记·楚世家》:“熊霜六年(公元前822年)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叔熊)亡,避难于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据《国语·郑语》载,楚国?氏准备支持叔熊立为国君,因为祸难而没有成功,叔熊只得在濮地而蛮化了。楚国君[虫分]冒时期(前758-641年),楚国开始强大起来,就立即对濮族发动了进攻,开始开发濮地。韦昭注:“濮,南蛮之国,叔熊避难处也。”可见濮一直与楚近邻,势力亦较强大。楚国一旦崛起,就首先对他们用兵,以开启疆土。公元前704年(楚武王三十七年),熊通自立为楚武王后,即“始开濮地而有之”(《史记·楚世家》),对濮族大举进攻,并占有其地。经过这次打击,一部份濮人与楚人融合,其余的纷纷逃亡迁徙,以至后来濮人居地,留下了各种记载。如罗泌《路史·国名记》说:“濮人皆峡外。”杜预《春秋释例》说:“建宁郡南有濮夷。”《一统志》说:“建宁郡在云南曲靖府南宁县南十里。”顾颉刚《史林杂识·牧誓八国》说:“濮人当散布在武当、荆、巫诸山脉中。”故濮人活动地区广阔,东起荆楚,西至川、云、贵,南及湖湘一带,成为楚国境内的一个重要民族。
其次,巴人。《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武王既克殷,封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其地东至鱼腹,西至[棘/火][谷阝]至述及“蛮军而不陈”的“蛮”,当亦属于蛮族,早在春秋时就为楚国所征服了。
入战国后,楚国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也加强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后汉书·南蛮传》载:“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足见楚国势力已伸入到洞庭湖周围及至五岭一带,加强了与散居各处蛮夷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