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内经博议 >卷之二 脉法部·针刺部·病能部

《内经博议》·卷之二 脉法部·针刺部·病能部

内经博议 佚名 著

[卷之二\脉法部] 脉原

  脉为人之神。气血之本。而见于营之行。营之行也。其根原有二。一出于中焦之谷神。化精液以输肺。以治节施之隧道。故营血之能通流。实胃气为之充澈。此脉之本于胃气也。一起于太冲。而出少阴肾。下汇血海于厥阴。上发真阳于太阳。此太冲之精气。能灌溉十二经。得与阳明胃之盛气。同驻中焦。共为宗气。故亦得与营。俱行十二经。而备五十营。脉至五十营。则先后天之气合。而五脏之真备矣。以是上朝于肺。肺统行之。故曰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决死生者。以气口能显胃气形藏真。占四时度六部。有诸中者。必形诸外。而无差忒。此脉之所以为人之神也。内经论脉必自下而上推。始于季胁。以次附上。定其部位。自肘中曲池。量至神门。得一尺为尺。自尺至寸。得一寸为寸。其诊先尺后寸。先阴后阳者。以人身阴阳。皆起于足下。五脏之气。会于章门。章门在季胁之次。脉从三阴起足三阳而上之。先会于此。故内经诏人以脉必自下而上也。至于诊之精微。其占亦有二。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脉行六寸常流无间。昼夜六时。而为五十营。此以流行者占之也。五十动不一代。乃为生人之太和。不及是者。为脏无气。命曰狂生。狂生者。反太和也。左以候左。右以候右。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前以候前。后以候后。六部一定。候之不移。而以五脏为占。此以部位占之也。原其然者。肺统元气。为心血脉之相。非惟能朝百脉。亦能显百脉。脉虽藉营气之行而充满之。而其所以能充满者。皆肺神藏真之所泓。此其中之胎涵映澈。行者居者。各为充满。非以一流行而尽之也。

  盖其元神能常照百脉。为五脏镜。以显其纯疵。故太渊一脉。五脏之全体俱现。是以上下左右可占。六部可诊也。然人之阴阳必奉天而应四。故春弦夏钩秋毛冬石。虽六脉各为脏主。而有不得不听令于时者。此由天人葆合。故人气有不离如此也。乃人又有平生之诊者。阴阳之禀。气态各不同。则其脉亦异。如六阴六阳。以至老少肥瘦。脉必不一。善脉者。必先察其本元之候。其胃气藏真。与四时之正反。老少之攸分。而后及其病脉。以兹四诊。兼之望闻问谓之七诊。

  而脉之道得矣。今世以左手为人迎。此出自难经。叔和祖之。不知人迎者。阳明胃之本。输在结喉两旁动脉者。是此六阳之所迎。古人以候六腑之阳。而察其盛衰。若以左之寸口当之。岂人迎之所候哉。趺阳者。乃穴之动脉。在足趺三寸之间。是胃脉之下行。复上与太冲之脉合。故得先后天并符之气会合于此。为人之根蒂。死生之诊。于是最切。故仲景法趺阳与少阴同诊。一诊先天。一诊后天。每并取以决百病。今人废之。此仲景所斥。为按手不及足之庸工也。

  [卷之二\脉法部] 脉诊总论

  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今察脉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于诊法甚详。于脉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脉之法。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诊道愈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也。夫脉为胃气之本源。其阴阳精要。即相为对待。相去悬绝之间。而有甚精之察。固不必多名象以求之也。且诊脉求病。求其为病之表里虚实寒热顺逆而已。故内经设脉。止于浮沉缓急大小滑涩八脉。特于对待微甚悬绝。着其相去之三等。而脉之情变已察之极精。及仲景又兼以阴阳着脉为十。以浮大滑动数为阳。沉弱涩弦微为阴。而察阴阳之法。莫过于此。于是诊脉之精。至此大备。何以言之。人之先天禀于阴阳。而阴阳复生于胃气。唯谷神兴。而营气足。故脉行焉。中涵先天四时五脏之正。而养于胃气。以微见其间。是以脉常有神。而可诊以阴阳逆从之法。而阴阳逆从之法。必首诊其胃气。

  以及五脏四时。诊胃气者。诊其力。诊五脏者。诊其神。诊四时者。诊其顺。何谓力。胃之在三阳搏而勿浮。在三阴搏而勿沉。其为洪圆有力。而阴阳两和。是平胃脉也。四至而闰以太息为五至。于何有病。此谓有力。若胃气衰耗。则必先见不搏而浮沉矣。何谓神。五脏以五神而主五行。则恒见微弦微钩微微毛微石之平衡。所谓藏真也。此谓有神。过则相凌。弱则受克。而脏神失。再过则真藏现矣。何谓顺。五脏以胃气各自主时而奉天令。故春肝夏心秋肺冬肾。如天之被物生长化收藏。以一旺主时。而群藏从。毋得以错迕争见者。此谓以顺反顺则为逆矣。逆时则逆藏。并逆胃矣。是三者病本之诊也。于是审其阴阳以别柔刚。而知其逆顺之所在。是以别于阳者。知病起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此诊之大源。不可不知也。嗣是乃有相去之三诊。则并于其病情而知之。一法为对待。如浮沉缓急大小滑涩。各为对待。

  皆两不相侔。判然可识者也。一法为微甚。从对待而推之。或甚浮微浮。甚沉微沉之过不及。可以从容而知之也。一法为悬绝。如太过之三倍四倍。不及之迥绝绝无之殊。此为关格。真藏出见。脉可察而辨也。辨其对待。以察生克。辨其微甚。以察间甚。辨其悬绝。以察死生。而又参仲景之阴阳十脉。合而察之。前三法为经。后四法为纬。不待多脉之名象。而死生顺逆之机。燎若指掌矣。

  [卷之二\脉法部] 胃脉论

  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汗腐。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以下五节)人自有生而后。全藉谷气为养。故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死。可见平人之常气禀于胃。无胃气则死也。经曰。

  饮食入胃。脉道乃行。又曰脉得食即高。故知脉道之行。必待此而起。夫脉者气血之府。精神之舍。而胃气者。乃精气神三宝之神粮。而营卫之渊源也。其气流营溢卫合精。而行神于脉。虽五脏各禀。四时各正。有必见必应之时。而于人之保合太和。必以胃气为本。是五脏四时。皆必待此而得其平也。故辨脉必先辨于胃脉。胃脉者和而大。搏而有力。于三阳则搏而勿浮。三阴则搏而勿沉。虽本五脏应四时。而不受五脏四时之沮抑裁损。此所谓平人之元气元神也。昌大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使五脏之正气。得以主时而奉令。故肝得主春而脉弦。心得主夏而脉钩。脾得主季夏而脉。肺得主秋而脉毛。肾得主冬而脉石。而皆曰微者。正以明胃气之充壮鼓行。使五脏外循天令。而得以其和者主之也。其于五脏皆曰藏真者。盖谓五脏所藏之本真气也。真气之本。虽起于先天所禀之阴阳。而不得胃气。则不能充之壮之以为真。

  故五脏所藏。而能散能濡能高能下能通者。皆赖胃气之聚精待用。而五脏始得行其职事也。肝藏筋膜之气。心藏血脉之气。脾藏肌肉之气。肺行营卫阴阳之气。肾藏骨髓之气。其各得赡举以固生身。以奉天令。皆胃气之常充常行耳。故必胃多而微见弦钩毛石者为无病。稍有衰飒。则弦钩等多见而胃少矣。夫弦钩等脉得四时而见。何尝非五脏之正。而胃气不胜。遂成脏病。况此五脉之单见耶。单见则胃绝。而真脏之脉见。故曰死也。至若春之胃而见毛。毛与弦反。而乃见之于春。是胃不能相为于肝以存弦令。而反受克于毛。则胃之衰败已征矣。而曰至秋病者。前此春夏三阳得令。尚能扶我至秋。则胃不能胜而为病也。若毛甚则胃家之太和已戕。命曰今病。即今已不能掩其恶也。夫人之生。天地合德。

  得阴阳五行之全。然自孩提毁齿以来。天癸未至。肾元弗充。要有待于后天之谷神以充之。故持之又久。而后先天之元气以昌。精神之运量以足。皆胃气也。自中焦出营卫以行隧道。谓之经气合元气而积于胸中。谓之宗气。是故巨阳谓之主气。此气之至。能先天而天弗违。故入五脏为藏真。使总摄五官百骸。能后天而奉天时。故历四时五运司天之令。以为之应而无忒。是以胃气之脉。为人之主。自有不为四时五脏之气所掩者。内经首提而言之。此脉家根本第一义。而东垣丹溪诸公。竞谓其和如春风杨柳。不知此特为春胃微弦之一喻耳。若微钩微石。尚有所不能喻也。至于微。更有妙义。胃本不。以长夏湿土主政。蒸其溽气。火湿相搏。使正气不能高举。故其象为,然正唯微。则胃气之壮可知。

  此正所谓在三阳则搏而勿浮。三阴则搏而勿沉者。胃气之实象也。知此则知真藏见而主死之故矣。

  [卷之二\脉法部] 诊法论

  经曰、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夫内经所贵色脉。而诊法又极详尽如此。盖以人病所属。虽存乎阴阳脏腑表里虚实之间。而致病之由。所病之故。终非一律。故又以内经之十诊论列之。一曰度人。人有五脏六气之分。五形五性。体态各异。浓薄不同。或耐春夏。不耐秋冬。或耐秋冬。不耐春夏。或寿或不寿。又兼六气参差。阴阳不适。其筋骨气血各不相等。于是别其五色。凡形胜色。色胜形。至其胜时。年气加感。则病行矣。是可望而知之者也。二曰度脉。则审其大小浮沉滑涩。别其左右上下前后。以求五脏四时之逆从。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故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所谓切而知之者也。三曰度脏。凡五脏之藏神。其性情体用之生气。或不合于四时之理。而有五情伤败之事。是人之大神已不立。而外感内伤皆其后焉者也。是以度脏为亟亟也。四曰度肉。人之形气所呈。肌腠分理。皮肉形质。或相得或不相得。则寿夭判焉。以此察病。则或虽轻而重。或虽重而轻。如薄肤苍理之耐病不耐病。其相去各不同也。五曰度筋。

  筋有大小坚脆之别。则燔针劫刺之不可不审也。六曰度俞。俞有井荥俞原经合。而又募原之归。此备四时之到。明于五俞疾徐所在。则屈伸出入。皆有条理。岂曰按谱而求。拘执而取乎。七曰度阴阳。阴阳之变。不可胜理。人知经络表里。

  脏阴腑阳。而不知人有大阴阳。如三阳为经为父。及为部为纪。三阴亦然。而又有奇恒之阴阳。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月四月人气在脾。五月六月人气在头。七月八月人气在肺。九月十月人气在心。十一十二人气在肾。此先天阴阳之应。

  恒自下而上。亦自上而下。初未尝失其性理。而于脏腑所主则已不同。而况加以运气之乘除胜复也。此阴阳又在所必讲也。七者诊人备矣。至于从容人事。不失人情。则又有三诊。曰八度君。九度民。十度卿。君者王公大人。其骄恣纵欲。

  气志之顺逆。各有差等。民则有苦乐暴久贫富之异。卿则有尝贵后贱。败伤脱势。乃欲侯王之类。此谓人情。得其情而从容于其间。亦诊道之在所必备也。

  [卷之二\脉法部] 附论

  天藏德。而以日为光明。人心藏神。而以阳气为固密。阴阳之道。必有所先养生之本。亦必有所谨。此内经原病之所起。必眷眷于阴阳之论也。而又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夫人身之阴阳皆欲固也。而必曰阳密乃固。其道维何。盖阳者皆气而近浮。浮则在上。故曰阳因而上。然阳有高明之体。高明在上。此为真阳。而不可谓之浮阳必散而在外。散则周遍。故曰阳以卫外。然阳有纯一之道。纯一而健。此为纯阳。而不可谓之外。非浮与外。则阳有元亨之隆也。不外不浮。则阳有利贞之用也。是故阳之积。运之以生神明。而充奉之。是以精则养神。阳之运。倡之以为物先。而煦妪之。

  是以柔则养筋。斯则阳之所事也。而必以密为固者。阳非不能固也。其失在不密也。致不密者有三。起居如惊。而神气乃浮也。措情躁扰。与物骀宕。阳乃飞越而不归。则内之恬愉失。而元府不闭。风寒暑湿遂乘之以起。故外无御侮。内必受兵。此不密之故一。烦劳则张而精绝也。夫阴为精。藏精而起。亟以赴阳。人若不知节息。每强力用之。且烦且劳。

  烦则不静。劳则不息。而阳乃张矣。张如弓之久满。而不知弛。则弓力竭而筋干为伤。故精绝。驯致其道。必至目盲耳背。溃若坏都。此不密之故二。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也。大怒则伤阳。阳既郁逆。则无所行。而菀于上。故有吐血数升而殒者。有疽发于背者。皆薄厥之至也。此不密之故三。三者一起于外。而外得侮之。一困于内而内竭。为一乘于猝而暴厥焉。则何能精则养神。而柔则养筋哉。然则如何而密。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天藏德而以日光明。则当清ht以宁心。固精以养神。节劳以养筋。而阳倡阴和矣。阳健运则阴奠定。夫是之谓能固。

  [卷之二\脉法部] 附论

  人之所以举一身者以气耳。气之所至为运。运气之所煦为和暖。以至腐熟水谷。给散精血。上下之所充。肌肤之所卫。无非是气。然是气者。必有宗主焉。本根焉。以统摄之而不乱。然后能为神明之共给指使而不倾。此气之所以必归于权衡也。本经谓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此谓食气之能生气血。赡养脏腑。故肺得其职。而五脏之气齐平。气乃归于权衡也。然大要举其得气之养如是耳。其所以然则犹未之详焉。何则。人身之气。根本于太冲。

  太冲者。先天之根柢。其气上升而为巨阳。下散于三焦。积于膻中。此元气之本也。原其始则气之未动时。起于先天坎中之阳。而动于子半。以为少阳胆家之气。而游部于胆家之间。此所谓生气。亦所谓和气也。然后胃家以饮食仓廪。积其精华。腾其谷神。于以供给脏腑经络之用。以为之副。此则后天之谷气。于以配先天之生气。而合之为一。先天能始之。后天能终之。其功用未尝有分焉。要其能如是者。殆有权衡存乎其间。所谓权衡者。肺肾是也。肺主上焦。肾主下焦。肺主降。肾主升。肺主呼。肾主吸。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凡一身之气。其经纬本末出纳之序。皆二脏为之。一散气而持其平。若衡然。轻重缓急出入不差累黍。一镇气而归其根。若权然。上下升降不使断续间歇。是二脏权衡之用也。

  难者曰。营卫本出中焦胃气。卫以充体。营循隧道。脾以ht之胆。

  以行之。亦各举其职以为平耳。何曰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也。曰。太冲为十二经之海。统十二经以使之皆升。而肺以一脏秉相传之权。持其平而不使之亢而不下。是气升于上者。使非肺为上之衡。则必有愆阳之患矣。手太阴为元气治节之主。亦既指使循环。节宣百节经隧。使非肾脏以纳气之原。藏其用而归于精之宅。不使为无本之施。是无其权。而气不归下。则必有绝阴之事矣。

  唯其上不愆上。下有守下。而后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则气口成寸以决生死也。是义者实人身之大权。医家之定衡。

  而养气之旨亦从可知也。

  [卷之二\脉法部] 附论

  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息。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是神者不测之道。而为阴阳气血出入之主。所谓神也。神不可见。

  从其机见之。如水之行。如环之转。而莫之所遏。夫唯顺而已矣。唯顺乃转。唯转乃顺。其出入往复皆合于机。而以为人之神。故古人之神。必有妙于其转者焉。然有数大端。不可不察也。一者经络营卫之转。卫。卫外而为固也。平旦目开。而下行六阳。日入注少阴。而夜行六阴。其气与阳俱动。与阴俱静。而不越其候。亦如天地之生息无间。若稍回则滞于阴而阳病。壅于阳而阴病。经所谓谨察卫气。为百病母是矣。营之行。亦自平旦出手太阴。内外次传。日五十营而无回迕。故见之于脉。五十动而无一代者。名曰平人。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代者。歇至与更改也。此所谓回矣。一者脏腑授气。相生之转。脾散精于肝以为血。浊气归心以为脉。脉气流经归肺。肺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而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权衡以成气口。故脾散精气。肺为行气。肾主纳气。受五脏之精而藏之以养心君。

  此脏腑相生而转之次也。不转而回。则相克侵陵之祸起矣。一者为四时五行之转。其为天气所在。则正月二月。人气在肝。三四在脾。五六在头。七八在肺。九十在心。十一十二在肾。其气自地气始发。自下而上。故由肝及脾。自脾上头。

  七八阴气始进。自上而下。故由肺及心。自心归肾。以为终始。其为脉应所在。则当春而弦。当夏而钩。秋毛冬石。而一归于微平者。以胃气先壮。略带令气。乃为相和。而余岁余时。亦无不奉令。此所谓转也。一者回逆。则胃气不营。

  而脏已病矣。一者为阴阳开辟之转。三阳之开辟枢。合为一阳。阳所以能倡。三阴之开辟枢。合为一阴。阴所以能和。

  若其次稍失。则阴阳之内神有不和。而太过不及之气见矣。故一身之气。经络之会。四时之应。脏腑之用。皆有神以为之转。如天行之健。地气之生。环不失次。而机之出入乃无或废。故曰神转不回也。回则不转。而神机之化息矣。于此察病。而观其死生间甚。思过半矣。

  [卷之二\针刺部] 十二原脏井木腑井金释

  经曰。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主治五脏之有疾。乃其名之为原者。其穴即藏之太渊太陵太冲太溪。属腑而名之为原。而六腑又别有六原。学人蒙昧不识原义。窃尝释之。原者。阳之名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属手足踝骨以上。其地各尺。为手足诸阳之本。而阴脏之井营俞经合。从是起焉。以其起于阳不起于阴。则虽五脏之专精。皆可以阳属之。而治五脏之有疾者。必先针此。以候气之阳。而归之阴。此本以阳治阴。以腑治脏。故云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也。若六腑之原。则又五之外。别立六名。斯则六腑之正。原以阳治阳者也。至本经释五曰为井木。释六原曰为井金。金木古今未晓。王太仆而下及马元台。皆以乙木庚金。为乙与庚合。而为脏腑之合。殊无义理。滑伯仁又谓阴木生阴火。阴火生阴土。阳金生阳水。阳水生阳木释之。张介宾亦仍其说。其阴生阴阳生阳。姑置勿论。亦何见而阴脏起于木。阳腑起于金。且为乙与庚之说耶。如见木之在脏也。以为阴也而乙之。金之在腑也。以为阳也而庚之。而其所以起于木起于金者。则仍蒙然未之辨也。经曰。守经据治。无失俞理。则针有候。俞有理焉。针法以四时各取井俞。

  是四时之针法。必以木金为候也。而脏腑之本俞。亦各自分金木。夫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五脏藏精。其气皆阴。然化气必生于阳。故五脏虽阴。而其起恒同起于少阳之生木。六腑致用。其气皆阳。然气盛必归于精。故六腑虽阳。而其气为成。皆因于西成。说物之兑金。夫是以脏为井木。腑为井金也。生气在脏。成气在腑。如四时之春秋。此阴阳之定理。

  针法之所必究也。不失俞理。非是之谓乎。

  [卷之二\针刺部] 十干纳脏腑之谬辨

  内经针法。必合天地阴阳日月。而同以求于人之部位。以合于天者。着为用针之宜忌。此针道之所在。要非经络之故也。身形应九野篇曰。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于右则手胁足腰尻下窍应秋冬。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大禁太乙所在之日。及诸戊己。以为天忌。

  此针家之忌所必求也。又以腰以下为地为阴。以足之十二经。以应十二月。腰以上为天为阳。以手之十指应十日。合之于脉。则以寅为正月之生阳。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明。故曰阳明。申为七月之生阴。主右足之少阴。丑为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

  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要此阳明厥阴。又自一说。合十二月为一岁之气。候之于足。此亦为针家而言。非以脏腑体用当如是也。针家候气故不可缺。而最无理者。后世以十干纳脏腑。而为阴阳夫妻。既非针家之所为。又悖脏腑之恒理。其说起于少阳胆。胆诚为东方少阳之初气。然甲气当起于子。临官于寅。兹皆厥阴风木之所起也。盖气虽在胆。而始于厥阴。且乙为柔木居卯位。是正所谓胆气也。而今之纳甲者。以甲刚归胆。乙柔归肝。是何说欤。丙火日也。心之神明也。其主太阳也。丁火日用之火也。相火也。故相火在阳明三焦。丙火在广明之地。今曰丙属小肠。丁属心。岂丁可以属君火乎。经曰。小肠为心之使。岂使当属丙。而主反属丁乎。且于夫妻之说。又岂主反为妻。而使反为夫乎至若以戊属胃。以己属脾。脾以燥为健运。而反谓为己。胃为水谷之海。而反谓为戊。然犹曰脾为胃行其津液。其于为妻之说。或无辞也。至以庚归大肠。辛归肺。则尤无理之甚者。夫肺居乎上。承心之夏。而立秋又为元气之主。而反属柔金。大肠何物。能主蓐收之令。而当庚金之刚。以主秋之临官也。壬为天源水。癸为江河水。肾为太阴。天水之主也而癸之。膀胱蓄水也而壬之。是杂客之水。反出真元之上矣。不亦颠倒纰谬耶。所以然者。大约以脏阴腑阳误之。不知脏亦何尝不生阳。而必以六腑为夫也。后学不悟。仍其讹舛。曰为从事。吾不知此说倡于何人。缘不读内经故至斯耳。

  [卷之二\病能部] 手太阴肺脏病论

  肺居西方金位。上应阳明燥令。其与足太阴脾同名太阴者。以其为一身元气之主。出治节以佐君。其位居华盖之顶。

  其职与太阴脾。同行气以给众脏。故名之也。而其实为阳中之少阴。主秋令以成万物。秋令清肃敛。肺以丽水之金。

  生形而居天河之上源。以沛雨露。故尝病躁与寒热。最为娇脏也。其气恒下行。静则下沉于肾宫。而与水相通。所谓母隐子胎也。以其外应皮毛。皮毛属太阳之部。故太阳之伤风伤寒。与汗出中风。兼形寒饮冷。皆伤肺见症。如鼻塞声重。

  气逆喘嗽。肩背痛。嚏呕胸满烦心等证。多与太阳同。至若五志之火上炎。阴虚内铄。肝火抉心而刑金。则亦伤肺。其证为肺痈、肺痿、痿、吐血、声嘶、息有音、鼽衄、掌中热、喘不休、白血出、皮毛焦。此皆火燥焦枯之症。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治之之法。伤于外者。与足太阳同法。其邪气盛。而闭塞愤郁。必于足太阳泻之。伤于内者。

  正气衰而金被伤。必于足少阴养之。而于足太阴培之。补水培土。养金之善法也。然以金性下沉。隐于子胎。肾家水火两病。亦能使肺两症同受。故有时水泛而为喘壅。有时水沸而为痰鸣。皆以气上逆。而有水火虚实之不同。而要其治。

  总不出足太阳及少阴太阴三经之法耳。

  [卷之二\病能部] 手少阴心脏病论

  心脏应天少阴君火。为神明之主。生之本。神之居。十二经皆拱向听命。而咸输其气以应之。贡其精以养之。故心为血之主。脉之宗。盖神以气存。气以精宅也。其精常满。故能分神于四脏。其气常充。故能引精于六腑。而肾家一脏。

  又实为心居之尾闾。经云。心舍脉其主肾也。肾为心主。则必肾水足而后心火融。故养心之法有二。寡思虑。守恬愉。

  使心无过量之用。无留根之事。此养之以气也。常握固戒多欲。使肾无淫佚之失。无相火之乘。此养之以精也。若用神无方。则伤其气。伤其气并伤其精。而神遂归于空飞。守肾无节。则伤其精。伤其精遂伤其气。而水不能制火。阴不为阳宅。而水气遂至凌心。是心病之始始于此也。是以心气未尝不有余。稍失血则为不足。心之不足有余。皆系乎血之盛衰。血盛则耳目聪明。而神能寂照。血衰则虑易志耗。而昏妄交集。故凡火有余之症。皆为血不足。而血不足之候。又皆能使火不足。其有余不足。皆不得与运气司天之火。淫火郁从乎火者同候。治要在养阴凝神。守精驭气。以匡政其有余不足而已矣。经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肩背胛闷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盖心为血脉之主。其神明不受病。故或实或虚。皆不见本脏。而唯在血脉。其在血脉。必先以在经络者病之。如胸中痛以及腹腰胁之间。皆手少阴手厥阴脉之所及。故先病于本经也。若当其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又缘脾胃之不上输气。肾之不上贡精。故病亦相连耳。又非止经脉之故也。若心经络病者。为是动则嗌干心痛。渴而欲饮。以及所生病。目黄胁痛。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此皆正经络病也。而其病又能及心。要其本末然也。嗌干者。其支脉挟咽也。心火炎故心痛。火炎则阴耗。而心液干。且心部在阳明。心痛而热及阳明。故渴而欲饮也。目黄以下至掌中热痛。

  皆心脉热逆也。又精气并于心。则喜惊而夺精。汗出于心。与忧思伤心者。心喜胜而恶负。并于心。则心有余故喜。乃心之浮阳也。若惊者肝胆失不利。能为心捍。而心气内涸。故夺精。神不守营。故汗出。心之官则思。思而不胜则忧。

  甚而不已则神明内空。空而不已。则神明内乱。故忧思皆足以伤心也。

  [卷之二\病能部] 足阳明胃腑病论

  头肿、喉痹、斑黄、狂乱、谵妄、潮热。登高而呼。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疏。凡其在经在络在腑。无不以气实血热显症。此仲景所谓胃家实也。然亦有虚与寒者。则必以相火之虚。故胃怯而不支。为病洒洒振寒。善申数欠。颜黑。

  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牖而处。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胀。此则阳明之虚。不可不察也。

  要之胃家为营卫之大主。五脏之宗主。其气腾而上盛。则脉倍见于人迎。其精充以下输。则脉涌盛于趺阳。仲景察病必先诊两夹喉动脉之人迎。及两足趺之冲阳。以知人之死生间甚。盖以足阳明及足少阴为先后天之根本故也。故胃虽与腑为阳明。胃土也。而当相火居止之地。其地为两阳合明。合明者。太阳少阳二部之地分。相合于此而明之也。凡三焦少阳胆之所游部。手心主胞络之所总督。皆与阳明为腐热水谷之用。故本经曰。阳明者午也。午为夏令之中气。而相火之本职。又三阳合之气也。其腑气旺。血多热盛。故能应夏令而主相火。凡心胞络之代心而主相火者。其建功致用。皆以阳明也。仲景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夫胃家之实。非谓大便之硬。与中下焦之燥。阳坚实。盖谓其腑为两阳合明之盛。得病必为气血两实之症耳。是以凡胃病之来。其病气无有不实。而其热甚则为狂。疟、湿淫、汗出、鼽衄、口唇胗。而其脉能大见于寸口。而立一阳藏于五阴之间。凡以此也。

  [卷之二\病能部] 足太阴脾病论

  脾位三阴。为六经之内主。以地德而上承乎天。故广明之下。即为太阴太阴掌太仓之出入。为心君储精待用之府。

  所以散精微赡运用。为胃行精液者也。其职主运。故以升为德。其部当水谷之海。故以湿为苦。若有余不足。而为病淫与郁。则水火二气皆能病之。水病则壅。壅则伤气。虚而不运。腹满胀。胃脘痛。肠鸣飧泄。食不化。身体皆重。上为大寒。火病则不濡。不濡则伤血。血枯而燥。胃气乃浓。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螈。脚下痛。舌本强。食则呕。食不下。烦心。水闭黄胆脾约。必也常使少阳和气常动于其中。则土润而升。不伤于燥。土健而运。不伤于湿。斯为得其平矣。然其居中央孤脏。以灌四旁。而主四末。病则必沦于四脏。而四脏有病。亦必待养于脾。若脾绝、则四脏即无以为生。是后天之本绝。较捷于先天之根绝也。故治四脏者。不可以不养脾。调停脾胃。医中之王道也。其曰腹满胀。支膈胁。下厥上冒。以为过在太阴阳明者。太阴土壅。则本经不运。而阳明之气不腾。是以不能出营卫以升达于上下。

  不达于下。则肾气独沉。故下厥。不升于上。则肺气不行。故上冒。此为中气不足。中州之病。是以甚则入脾也。

  [卷之二\病能部] 足少阴肾脏病论

  肾在人身为阴中之少阴。应天时而主冬令。故太阳寒水司气。不归膀胱而归肾。盖以肾之为气。主蛰伏。主归藏。

  天地敛藏之气。必归于此。是以寒水唯肾得主之也。顾其脏位为先天根柢。与心火为对待。故又为阴中之太阴。而先天真火亦涵于此。是虽各以为体。寒为位。而实以火为用也。易象坎。画一阳入二阴之间。为体阳而用阴。其性流行。又体阴而用阳。人身之肾。其坚滑者水之体。其流动者火之用。得水火两具。而藏命门真火于至阴之中。坎之象也。夫阳气生于阴中。静极而动。能升阴精以上奉离宅。所谓升坎填离之妙。乃先天之大本大源也。以其火藏水中。水升天上。

  故常以水为海。火为龙。水暖而龙潜。水寒而龙起。是以肾家之病。不止水衰为土所克。而又有水火两病也。如湿淫寒淫所胜。则肿、骨痛、阴痹、头项痛、时眩、饥不欲食。寒气自伤。则清厥。意不乐。腹大胫肿。喘嗽身重。寝汗出。

  龙火为患。则面如漆紫。咳吐则有血。喝喝而喘。心如悬。口热咽干。烦心之类。皆肾家寒湿之淫。与水空火腾之为患也。至于水藏土中。而所以为蛰藏者。实藉土封之力。经云、肾合精其主脾。是封藏必在脾气。故不曰克而曰生。此前人补肾。用六味入茯苓山药之妙理也。先哲之言曰。肾家水不足。勿熄其火。须滋阴之源以配火。肾家火不足。勿伤其水。须益火之主以配水。有旨哉。

  [卷之二\病能部] 足厥阴肝脏病论

  厥阴肝脏。在人身居太阴脾之下。少阴肾之前。为人身下部之中。故其位在少腹。其地为血海。其脏微偏左。故其部在两胁两。其经气起足上内廉。循股阴。环阴器。抵小腹。上贯膈。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与督脉会于巅。是以厥阴通乎巅顶。然其脏为两阴之交尽。乃阴之绝阴。其表为少阳。绝而复苏。一阳来复。故少阳起于厥阴。一阳发生之气由此而起。故其藏为木德。主春属甲乙。而与胆气为表里。又其脏主藏血。为血家之部。故其职为血脏而摄血。又主筋。在两阴之间为独使。故能任筋骨劳役之事。为罢极之本。其精上荣于目。而旁通于耳。以木为德。故其体柔和而升。以象春。以条达为性。故其气常苦急。而激暴以发怒。及其病也。其症多逆。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蒙招尤。目瞑。及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以至经病。则腰痛不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溺道癃闭。其郁与胜。必使及所胜。胜则脾土受邪。故胸满呕逆飧泄。此其大较也。然于其五脏为独使。而合少阳胆为游部。又为将军之官。则于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和则为诸脏之赡养。衰与亢则为诸脏之残贼。凡弦脉所见者皆是也。是以肝家之逆证最多。其与寒热虚实邪气使克。本经自病。与经气相加。凡三十有余症。要为肝之不足。此不必言也。即肝之有余非有余也。肝之阴不足也。或谓肝无补法。此昔人之谬也。夫肝气之逆。由肝志之郁。经曰。以辛散之。以辛补之。岂曰伐之乎。肝火之实。由肝血之虚。经曰。以酸泻之。以酸收之。岂废滋养乎。至若阴邪犯入。则阴厥。阴厥宜温。是补其气也。阴虚不荣。则阳厥。阳厥宜清。是凉其血也。近代薛立斋立论。清肝火。补肝血。矫前人之弊。其得之矣。

  [卷之二\病能部] 太阳经络及膀胱病论

  内经云。太阳者三阳也。其气最尊。唯心君得主之。故心为阳中之太阳。要为元气之极浓。是以为经为父。而为十二经之纲维。人生于阳。阳气一丝未断不死。是以有取于纯阳。而要其所以为阳。即神明之气故也。其气高而在上。故六阳之气。皆从而上于头。自额颅巅顶。及后之风府。皆太阳也。其气本于少阴肾。又自太冲而上。总于督脉。而极于背之五行。故自顶脊及腰背膂。皆太阳也。其气浮而充满与卫气俱。经云。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唯其卫外。故主一身之充肤泽毛。凡为外之卫者。皆太阳也。主内而专精。故精则养神。主外而固密。故宜静。而躁则消亡。若此气稍有不精不密。则内外之病皆举矣。内之为病也。发寒热壅肿痿厥痛。及为结隔。亢则如霹雳风雨。外之为病也。风寒袭之。

  为伤寒中风。其在经络部位受病。则头痛项强。肩背腰膂骨节疼痛。通身发寒热。伤寒畏寒。伤风畏风。寒则伤营。风则伤卫。其所以纳膀胱。而病不归膀胱者。以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表非其所事。唯日久而行其经尽。则有犯及膀胱。为渴而小便不利。是从其经之本也。乃伤寒诸家竞以脉浮为太阳膀胱病而绝不计太阳为何物。动指膀胱当之。而抑知膀胱固非病之所主也。

  [卷之二\病能部] 气交外感病论

  四时六气。五运司天。是为三合。缘其三合。故为气交。气交则变而人应之。是以外感百病生焉。人在气交之中故也。四时六气之正。内经全不列证。其不列证者。以正六气。本五行四时之顺。阴阳升降之宜。果合气宜。何尝有病。

  其所以有病者。以其气之至。常有太过不及之差。或有加临乘除。主客胜负。以参合其间。则亦恒能变本气之用。而为太过不及之异。是运气司天。苟相值相加。斯不能无病也。若谓不关于人。则该年之生息凡物类之盛育衰耗。草木之发荣黄落。每年不同。此非其气交而变者乎。人在气交之中。岂无相感之故。盖外有所感。而内之所应。苟失其和。病于是乎作也。夫外之所感。本与内伤七情不同。内伤从素性偏僻。煎迫之有素。脏腑禀受。浓薄之不一而得。然由此而外感。原各有内气之应。非可止以外邪治之也。内经别有奇恒一门。以收内伤。其法虽与运气之外感霄壤。而观运气七篇。

  其病丛列。帝以条绪纷纭。复询岐伯。以致一之道。而岐伯答病机十九条以约之。其致病皆由岁气交加。外淫而甚。其中火热独多者。以二火司天故也。岐伯恐帝未得圆通。首戒以无失气宜。而继之以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盖谓有内证夹之。当更加之意。初不以外感之有余。印定后人眼目也。刘守真高明之士。亦复不察。而执以为脏腑内外百病。皆尽于此。衍为原病式一书。尽以有余属之火甚之症。十恒八九。特信寒凉攻泻之法。立方以误后人。极于张子和儒门事亲一书。专以汗吐下三法。从事峻剂法。以为邪祛正立。否则关门闭盗。后学不察。仍其偏说。由于不读内经。而未奇恒之一门耳。夫人脏腑阴阳之气。有有余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盗乘其虚入劫衄其主。当是之时。攻盗乎。救主乎。

  若救主而用攻。杀其主而已矣。故要而论之。运气加临为病者。不越运气之有余不足。以补泻之。而必须内固其脏腑。

  脏腑之有余不足。而内为病者。纵有运气之感。仍当治以脏腑之内伤。而略祛其微邪。以靖内气。所谓养正则邪自去者此也。然则治外感之纯用攻者。要非为善法也。

  [卷之二\病能部] 厥阴岁气病疏

  按厥阴本气。为风为木。在岁序为十一月。冬至一阳生之后。于时则两阴交尽于上。于气则风木升动于下。是以风木为本。厥阴为标。标属沉阴。本乃少阳。少阳方起于沉阴而未着。故不曰少阳。而曰厥阴。于时风木而未胜乎阴。而厥阴用事。是以凡厥阴时气。及岁气司天在泉所至。虽属风木。而标之所在。皆风木不足。阴寒有余。在人应之。外动于风。内感于肝。而恒起于阴。故其病在筋。所至为里急。阴乘木而木郁也。为支痛胁痛。阴乘本经络。而木不伸也。

  为缓戾。风动筋而筋转也。为呕泄。风木上达下克也。此皆所至而病也。然司天恒气。从六元天气司之。若己亥岁。虽厥阴司天。乃风气在上。厥阴下奉之。则风宣而动。风行地上。必脾土受克。势必病脾。是以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舌本强。食则呕。此时脾之部位经络。两为所乘。故病如是。至若胃膈如塞。腹胀。溏冷泄水闭瘕之反见者。则又风兼阴寒。阴寒动脾。而厥阴之标见也。然而风气在上。又中见少阳。则风与少阳摇动。当其淫胜。又必本肝先病。故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胃脘当心而痛。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皆风与热并。而摇动肝脾之间也。风木之动必兼寒热二者。是以寒热二症。亦出于肝也。若当不运不及。则恒从金气所化。而为摇动注恐。摇动者筋病。注恐者肝胆俱病。又其病为支废。且壅肿疮疡。木被金刑。清燥伤荣。而壅溪谷关节。故支废且壅肿疮疡也。然以在天之气。岂容尽克。于是有郁。郁与燥伤异。燥伤为乘所胜。郁则为内不伸。盖其气将发而伏也。惟伏而不发。则郁特甚。所以民病亦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症与风胜同。彼以木逆。此以木伏也。抑久而伏。必将上拒于鬲。故遂支两胁而鬲咽不通也。甚则耳鸣目眩。转不识人。善暴僵仆。不郁生火。而相煽于心肾之间。使神魂不守。而卒中暴厥也。故所谓郁者。非不及也。受制而莫之发。则怒而自相乘也。

  此其治必发而伸之乃快耳。病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兼火与寒。诸暴强直。

  皆兼胜与郁。总之皆厥阴风木外淫之为也。内气不足。而与之逢合者有之。时气太过。而脏气不能御者有之。是以有主客之分治。客以急治。主以缓治。主胜逆。客胜缓。从此治六气之权衡也。

  [卷之二\病能部] 少阴岁气病疏

  少阴君火。在正六气居卯辰之位。木方用事。火气方舒。而木出于阴。故君火之出为少阴。然君者帝也。出于显明卯位。所谓帝出乎震者是也。本候为木。主春用事。所以君火不用。其在司天。则当子午。午本南离。故为热化。居气为灼化。灼与热异。热则临之。灼则近之也。天之六元。火在上。少阴在下。火为本。少阴为标。亦本阳而标阴也。是以少阴所至。本标之间。心火与气相乘。或至而不足。或至而有余。凡为惊惑恶寒谵妄。又或悲妄衄蔑。皆火不足。而阴乘之。热收于内也。其为疡疹身热语笑。皆火有余。而自乘于心神。并及血脉也。若在戊癸火运。位戊午戊子。为天符。为赫曦。则火太过动为炎灼妄扰。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此亦君火自乘。而伤神魄血脉也。鼓行刑金。则金肺受邪。是以民病疟、少气喘咳、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盖肺气不行。木火交煽。而寒热争。故疟。壮火食气刑金。故少气喘咳。火逼血妄行。使阴阳两伤。故上嗌口鼻。下泄二阴。火急逼。故奔迫注下。火盛水涸而伤肾。故嗌燥耳聋。火炎上焦。故肩背热。皆金木足而不能救。以致伤及诸脏也。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皆心经及手心主所行之处。火盛为邪。而遍及本经也。又值二火司天。则心将自焚而神乱。故谵妄狂乱。以至喘咳息鸣。下甚者金水俱敝。而下元不归也。血溢血泄不已。阴伤尽矣。此太过之病也。若火不及。则火不能施化。少阴标病郁于经络。故于经所行之处皆病此。寒乃大行。阴邪入而营脉伤也。如郁冒蒙昧者。寒湿之气冒明也。心主言。故暴喑也。心为太阳。而主诸阳之气。今寒淫病。火则并纳于寒水。之生阳亦虚。

  故屈伸不能。髋髀如别也。然至寒淫所胜。则寒临于上。而内阳居中。所谓凡伤于寒。则为病热。寒热更胜。是以痈疡呕血鼽衄腹痛。乃阳热中盛之症。心痛眩仆。面赤目黄。色善噫。乃寒凌心火。逼热上炎之故。水火寒热交争。则神门脉绝。而心气灭矣。所谓郁者。火不外发。必将内盛。病为少气。疮疡壅肿。胁腹胸背。面首四肢。胪胀。呕逆螈。骨节痛。乃有动皆火。实蕴隆而外不得宣。故每见愤盈之症。伤于经及筋。故所过所动如此也。又若火奔迫则注下。与少阳搏则温疟。以至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黄则瞀闷懊。善暴死。则伤阴之尽。自焚之患。并伤五内矣。此郁与火不足之异状也。病机曰。诸痛疮疡。皆属于心。诸热瞀闷。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此即火有余。火郁之症。诸痛肿。疼酸惊骇。诸禁鼓栗。如丧神守。此即火不足。寒气内乘之病。要皆以火之有余。或郁与不足。受乘之至。故皆谓之属火也。刘守真见属火属热诸条。皆以有余释之。岂知病情者哉。

  [卷之二\病能部] 太阴岁气病疏

  太阴当溽暑。六阳正盛。而曰太阴者。天道阴阳分治。时值夏至。干之六阳已极。而坤气见。故一阴生。一阴之所以生。赖坤之全体也。又其时溽暑烦蒸。地气溢满。能大雨时行而湿物。是以谓之湿土。湿土为坤之全气。而居于西南。

  故正位季夏。在司天则丑未主之。上为湿土。下为太阴。标本一同。唯湿之化乘于脾。故太阴所至。则湿重积。为不运。

  为积饮。痞隔蓄满中。霍乱吐呕为重。肿。及其太过。则懦积并。皆脾气壅而不运。土壅则必水。故其脏脾肾。其病腹满。四肢不举。脾主四肢。壅而不行。故不举也。是以土运太过之岁。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此水土相汨。湿甚灭火之证也。甚则肌肉痿。足痿不收。行善螈胁下痛。土湿伤内。并伤于筋也。饮食中满食减。

  燥则易化。湿则不化也。至其变生得位。则腹满溏泄肠鸣。及下甚。三焦土满。湿火不扬。故内蕴而证如是也。此皆杂伤脾胃。然湿在中宫而已。至湿淫所胜。则微有异。为湿胜则湿之。浸淫所及。亦无不病。故病肿骨痛阴痹。湿伤血也。腰膝头项痛时眩。浸淫之至。木令不行。气与火两壅也。大便难。前云溏。此云难。以肺气阻绝。不得治节大肠也。

  阴器不用。阴藏精而起亟。湿伤阴不能起亟。故不用也。饮不欲食。为胃有余。而浮火壅。咳唾则有血。为心火郁而刑肺。心如悬。则并伤心之阴矣。此伤肾之至。与肾始受邪微有别耳。若夫土之不及。风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风能胜湿。宜无飧泄霍乱。然土气为木所克制。风行其间。善行数变。则脾气有不及运者矣。筋骨繇复肌肉善怒。风气专行而燥。脾之散精皆所不及。不及则并不能养肝。故善怒也。至夫土郁。则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土壅而陷下。气不得伸也。甚则心痛胁呕吐土壅而逆上。气不得下也。霍乱饮发注下肿身重。则上之郁也深矣。凡司天在泉。为主为客。观之有余不足。或淫或郁。而其理尽矣。病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夫肿满属太过与郁。则诚然矣。若痉一症。有出于少阴阴虚者。有起于阳明火劫者。今属太阴之湿壅而为痉。是太阳寒水所乘。与厥阴风木所胜。于丑未之岁。土不堪水与木之侵。故有是症。此特从运气言之。而要不可例少阴阳明之痉也。

  [卷之二\病能部] 少阳岁气病疏

  相火当乎巳午。巳为五阳。午为六阳。此太阳之正候。所以主夏令者也。而曰少阳者。其时虽六阳出地。而未极乎上。故犹曰少阳。非以春生之少阳为少阳也。在司天则本于寅申。火长生于寅。而六阳极于申。此专以暑热从事者也。

  暑热为本。少阳为标。少阳所至。为嚏呕疮疡。惊躁瞀昧。暴病。喉痹耳鸣。呕涌暴注。螈暴死。暑热所乘。必暴速。

  故其为病暴烈。亦以其为无阴也。若暑乘所胜。则与阳明胃为应。故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耳痛溺赤。善惊谵妄。暴热销铄。少腹痛。下沃赤白。夫热客于胃。上蒸于心。故烦心心痛。少阳标在胆。起目锐。故目赤欲呕。呕酸者。胆亦热也。胃强故善饥。少阳脉入耳。故耳痛。阳明热浸淫水道。故溺赤。阳明当心部。又着入心。

  故使心惊而语妄。暴热销铄者。溽暑使然矣。少腹痛。下沃赤白者。二肠络为阳明太阳。故俱受暑也。若相火在下而不升。则必内乘三焦。而伤血分。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便血者。即今所谓时行痢也。血便有痢纯血与尿血之证。皆病在中下二焦。而内伤血分使然也。此所谓在泉也。大概热淫所胜。虽肺金受病。而胸中烦热。血干右满。血泄溺色变。腹大满等症。实阳明三焦病。又不止血溢鼽嚏。皮肤痛寒热喘咳等为伤肺也。惟其暴速。故其病主掉眩惊骇。

  上热郁。血溢血泄心痛。而乘于土金水。则又体重肿。痞饮病肩背胸中寒浮肿。是以病机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由是观之。诸腹胀大。声如鼓。火乘阳明也。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火乘少阳太阳也。诸呕吐酸。奔迫下注。火乘三焦也。盖相火外发。

  则丹疹丹。疮疡喉痹。嗌肿螈暴死。内淫则腹胀如鼓。水液混浊。诸呕吐酸。暴迫下注。皆火之奔迫。而正气不得行也。然此等症为遇相火所临。水运所。故有如是。若非司天非值年。而概有是证者。则又系乎内伤脏腑相乘。不可不察也。盖腹胀有寒有热。反转戾有肝寒筋急。水液混浊。有气化不及州都。或由相火之衰。大约相火之部病。初非一定于热。凡此诸条。岐伯特发明运气司天使然耳。可不察而蹈粗工之说乎。

  [卷之二\病能部] 阳明岁气病疏

  燥金秋令。属处暑后寒露前。而其上为阳明者。前此湿土溽蒸埃昏。阳而不明。至处暑则气物敛收。阳气已高。天晶地明。故曰阳明。非在人两阳合明于胃之阳明也。胃应相火。旺于巳午。故曰阳明者午也。若在主令司天。则为燥金。

  属七八月。在人属肺。故肺主秋令也。燥金者生于湿土母腹。至此则出三庚伏后。凉风至而秋敛成。故曰燥金司天。则标本同气。人以手太阴肺应之。故阳明所至为浮虚。金气过敛。阴营不副。外伤表气故也。为鼽肺主鼻也。为尻阴股膝足病。燥伤肾也。为胁痛皴揭。燥伤肝也。自病皮毛。甲错而皴揭。皆燥病也。为鼽嚏。金寒而肃敛也。要以燥胜则干。故诸病起也。是以岁金太过。邪伤肝木。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伤。耳无闻。木不能舒。气敛不营。反生火就燥。劫其本气。故见诸症。甚则体重烦冤。体重者。肃杀之甚。无生动之气也。烦冤者。肝气逆而不舒也。经曰。肾虚脾虚肝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又肝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两胁满。痛引少腹。前言两胁下少腹痛者。病肝脏之气也。

  此复言两胁满且痛引少腹者。病肝脏之经也。盖脏气外应运气。故所感必先病脏气。而后及经脉。诸脏皆然。与四时猝然感冒。先皮毛而次入经脉者不同也。甚则喘咳逆气。肃杀太甚。则金气自虚。而火气来复也。肩背痛。尻阴股膝髀皆病。金气虚其经。而又下及所生之水脏也。暴痛胁。不可反侧。金收则木生令收气峻而生气伏。故肝胆病也。至夫燥淫所胜。筋骨肉变。民病左胁痛。伤肝甚也。寒清于中。感而成疟。金木相搏。寒热格拒。故成疟也。咳腹中鸣。

  注泄溏。咳为肺家自伤。腹鸣为肺气隘。中焦不治。注泄溏。为寒清过甚。而伤中也。心胁暴痛。不可反侧。木干火抑。火木俱损。故痛不可转也。嗌干面尘。燥伤廉泉。故干。血不华色。故尘。腰痛疝。肝感寒清。而下蕴结也。

  目昧伤疮痤。皆木郁而火遏于经也。盖阳和者物之生。敛者物之死。金燥过。则肺心脾肾皆病。不止肝病矣。若金不及。而火乘之。则又病肩背瞀重鼽嚏。肩背之重。由肺气之失位也。鼽嚏之来。寒乘则见。热乘亦见也。至若血便注下。火伤二肠。金化不能及也。若乃金郁者。咳逆胁满。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侧。皆肺气自壅也。故满引小腹。脉气不行于下也。痛不可反侧。金不行。则木气不达也。又嗌干面尘色恶。皆燥胜则干也。病机曰。诸气郁。皆属于肺。

  郁者。若咳喘鸣仰息胸胁痛。支满引少腹之类。诸气则诸经之气也。又曰。诸痿喘呕。皆属于上。金燥其荣伤筋。故痿属肺上焦。郁而不通故喘。且呕唯肺气不行。故胃气乃逆。所以属上也。金燥之令。大概如此。司天与此略同。而主客乘除皆可察矣。

  [卷之二\病能部] 太阳岁气病疏

  寒水主令。在立冬后冬至前。于时为六阴。故为寒水。太阳为之上者。此时阳退而在上。为卦之剥。老阳在上一画。

  其下五阴。故太阳之下为寒水也。寒水为冬之正令。在人唯足少阴肾得以应之。而太阳反纳膀胱者。膀胱与肾表里。同主寒水。故太阳以阳从阳。而纳膀胱也。虽纳膀胱。而主令则以少阴为主。故太阳为标。寒水为本。本寒而标热。本胜而标不胜。是以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腰痛。寝汗。痉流泄禁止。屈伸不利。寒病在骨也。腰痛肾寒也。寝汗寒水凌心。而气微汗不收于阴也。痉病支体强直。筋急反戾。肾虚而寒凝相袭也。三焦寒不化为流泄。阴凝结阳不化。能使二便不通。为禁止。其病即所谓阴结也。夫水太过。其动漂泄沃涌。若水不及。则病痿厥坚下。此即禁止之谓。从土化也。

  其为岁水太过。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身热者。以寒气止迫其火气外炎故热也。烦心躁悸。水气凌心火。抑而内寇也。阴气寒甚。故厥逆于上。三焦之火衰。故上下中寒。心失其居而不宁。故谵妄。水寒克火。故心痛。甚则水淫而内伤。为腹大胫肿。此寒湿交流。水汨土也。喘嗽寒搏于肺也。寝汗出憎风。卫阳衰。而营不守也。上临太阳。则两寒并至。为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所谓漂泄沃涌也。渴而妄冒。胆中心愤盈也。若夫寒淫所胜。则流祸更远。盖太阳为诸阳之首。即君火之阳也。今从在下之寒水寒气。及从上而至足。上下皆寒。而太阳运居于中。是内阳居中。正所谓凡伤于寒。则为病热者也。寒热更胜。是以血变于中。发为痈疡。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

  善悲时眩仆运。斯皆阳热中盛之证也。胸腹满手热时挛。寒乘于中而不运。格于外而不荣也。冲心澹澹大动。寒水作逆。

  并胸胁胃脘不安也。面赤六阳格而不下。目黄脾土湿而不升。善噫心气不昌。嗌干气不上潮。色炱渴而欲饮。皆病本心逼之。故其中虽有与心同病者。要皆心火抑而失职使然也。至若水不足则湿。乃大行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寒疡者。阴疽也。阴不成脓。故流水。腰股痛发。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正所谓痿厥坚下。甚则肿水汨土也。若水郁则又不然。水潴而不流。则上下三焦筋骨。皆水气为患而胜火。故善病寒厥心痛。腰痛。大关节不利。

  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夫动转归火。今火失其居。故病若此。病机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寒收引已见前矣。澄澈清冷。此三焦无火。不能摄水也。又曰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经曰。少阴不至。

  则厥阴结下焦为固。寒伤土湿为泄。皆自下焦肾气为之。故曰皆属于下也。

  [卷之二\病能部] 奇恒病论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夫恒之为道。谓胃气五脏。各得其所。上顺天时。内调营卫。故神转不回。转、流动也。回、逆曲也。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于是脏腑曲逆。

  克制凌犯。神机之运用失矣。失则不循恒道。有非恒道所可得而揆度也。于是岐伯又设奇恒一门。以度奇病。其文本六十首。书阙简脱。今可论者十之二耳。如五脏别论。奇病论。大奇论。脉解篇。气厥论。腹中论。逆调论。病能论诸篇。

  俱从运气脏腑经络而外。拈其病之厥逆错杂。所谓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者也。此开后世内伤杂证之大经大法也。乃为纲领。其说曰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夫手太阴为元气之主。足太阴为六经之主。奇病之作。必变于元气神机之失。不失必占于元气。故虽奇病之千变万化。而一以太阴为准。此又治奇恒之大宗也。乃内经又有拈脏腑本来之奇恒者。此原其所以奇之故也。经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又曰魄门。为五脏使。与前为七。而唯胆属少阳。特曰中精之府。此七者之有病。其受病不与脏腑之主时者同。是脏腑之一异也。有出于脏腑体要之奇恒者。如腹中论。诸病外不涉于形身。内不关于脏腑。病在宫城空廓之中。或气或血。

  或风或热。以至女子妊娠。皆在空腹之中。虽胆中三焦督任五脏之散络悉在。而其病止属肝脾。以肝脾为腹中之主故也。

  此体要之一异也。有脏腑交加之奇恒者。如气厥论。寒热之相移。不论顺传逆传。而以气之所之相并为病。逆调论。寒热阴阳之所相胜而为病。调经论。表里上下阴阳气血之相并。互相胜负而为病。夫阴阳气血寒热之相并相胜。不系四时。

  不缘感召。要皆积渐之所致。迨病至而相胜相并。此实内伤不足之所由。所以异于恒者也。是病源之一异也。又有脏腑颇僻之奇恒者。如大奇论。脏腑脉各见颇僻以成病。有肿满偏枯痫螈。风水肠之证。而皆非脏腑主时之恒病。则厥逆之由来既久。必须揆度脉气病由。而治之有别。是又疾病之一异也。又有六气错出。互为体用之奇恒者。如脉解篇。太阳主寅。少阳主戌。厥阴主辰。太阴主子。又云四月五月。人气在头。八月九月。人气在心。原其然者。人身恒常之气。

  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故正月人气在肝。而三阳初出于寅。故太阳主寅。厥阴木火主气。故厥阴为辰。九月人气在心者。

  以气由肺而下始。次至心少阳。为心表为相火。故亦次心而主九月戌。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十一月阴尽而纯坤见。故太阴主子。此又与本经三月四月人气在脾者不同。凡阴阳乘除。每各一道。并行不悖。俱非恒道。而要不可背之为道。是又阴阳之一异也。又有八奇经见病之奇恒者。如刺腰篇。十二经皆有腰。盖以带脉之为诸经钤束故也。若阴阳两跷。出阳入阴。出阴入阳。而机关于目。阴阳二维。别为部于阴阳之会。而主指之内外。冲督任脉一源而三歧。而各统阴阳之海。所得之病。既非十二经之恒常。而十二经每与之俱病。又奇道之一异也。是故人之一身。其为阴阳脏腑五行恒转。

  而神机攸序。乃既有前七者。脏腑之孤阴。不伦于恒等。有部位之关要。不涉于众流。又有病源之乘。痼疾之积。阴阳错出之异。奇经为病之别。苟非揆度执之恒理。而不求其所由然。安能使神机之转而不回耶。

  [卷之二\病能部] 冲病论

  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上冲。作躁热咳吐。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腋。咽燥面翕然热如醉。下流阴股。小便难持。

  暑月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烦。寒气客脉不通。气因喘动。应手起关元。随腹直上。疝瘕遗溺胁肢满烦。女子绝孕。运气在上下左右。不可发汗与下。

  冲脉病凡数条。散见诸篇。及仲景书。合而观之。冲脉既为十二经之海。而下为血海。又与督脉为十二经之道路。

  及与任脉阳明会于气冲。则举一身督任二脉皆冲也。要其主血海。是以为先天精气之主。能上灌诸阳。下渗诸阴。以至足。故其治常在血海。唯其阴阳调和。而精气充足。则阳和之精自升。运于一身之间。若稍有不调。即本根不茂。必逆而上僭。其为上僭有二。阴不足者火逆。火逆则咳吐躁热。上抢心眩仆。四肢如火。心烦恍惚狂痴。阳不足者寒逆。

  寒逆则少腹痛。中满暴胀。瘕疝遗溺。胁支满烦。女子绝孕。而其脉之来也。若火逆则阴阳俱盛。两手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气逆则脉来中央实坚劲。至关尺寸俱牢。直上直下。证见胸中寒疝。大约皆冲之病。则见此等脉也。而仲景云。动气在左右上下。俱不可发汗与下。发汗与下。右则犯肺。于上则气躁而逆。故衄渴苦烦气喘。饮水即吐。于下则精竭而不止。故头眩咽燥。鼻干心悸。左则犯肝。于上则伤血。而引肝上逆。故头眩。筋惕肉。难治。于下则伤气。

  腹里拘急不止。动气反剧。虽有热而欲卷。上则犯心。汗之则气上冲在心端。下之则掌握热烦汗泄。欲水自灌。盖汗下则心液泄。故如是也。下则犯肾。故汗之而寒起。且无汗大烦。骨节疼头痛。目眩恶寒。吐谷。太阳虚也。下之而气竭。

  上下两隔。则腹满卒起。头运清谷。心下痞坚。亦少阴气不足且厥也。所以然者。冲治血海。治在脐之左右上下。大约冲气不足。则阴精虚。阴精虚则阳气竭。其可发汗与下乎。然其气起少阴。发于厥阴。若三阴之开阖失职。则本源之真水真火两虚。而为患种种。必犯于冲。则又不止痿厥二证为冲之致然矣。

  [卷之二\病能部] 任病论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脉来寸口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又若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

  任脉为阴脉之海。起于会阴上中极。而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循关元历石门气海。而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历建里而会手太阳少阳之阳明于中脘。以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至目下之中央承泣而终。其脉之起真阴也。地道也。

  然地道之能通。必由天气之下降。故天癸者。天之元气降而为精气。以充于地。而后真阴生。真阴充。然后地道通。于是太冲脉盛。而月事以时下。若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而地道不通。则形坏而无子也。然阴在内。虽为阳之守。

  而真阴之充。必由谷神之满足。年岁之时至。然后天元坚定。所谓天癸至。而地道始通也。是以真阴必由于真阳。及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以阳之盛极而衰。为阴所袭。而所袭之阴。乃穷阴而非真阴矣。是虽真阴之衰。而实真阳之衰也。

  要之任脉之为病。病在阴中无阳。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此为结阴。若夫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则所谓阴气之袭也。故病动苦少腹绕脐下阴中切痛。又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拘急不得俯仰。此虽为无阴之症。实为无阳之症。盖阴中苟有真阳。则真阴充满。和顺自得。上会三阴三阳。以至于两目之间。而无病矣。

  [卷之二\病能部] 二维病论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阳不能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阳维动苦肌肉痹痒。皮肤痛。

  下部不仁。汗出而寒。又苦颠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阴维动苦颠痫僵仆。羊鸣失音。肌肉痹痒。应时自发。汗出恶风。身洗洗然。阳维脉浮。暂起目眩。阳盛实者。若肩息洒洒如寒。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其脉如贯珠者。男子两胁下实。女子阴中痛。如有心状。

  阳维维于诸阳。其所谓维者。起于诸阳之交。发于足太阳之金门。而与手足少阳阳明。会于阳白。阴维维于诸阴。

  起于诸阴之交。发于足少阴之筑宾。上至顶前而终。是二维者。虽有经络之别。而实为阴阳之盛气所持。盖阳莫盛于太阳。是以能维持诸阳。阴莫盛于少阴。是以能维持诸阴。故二维之盛。其盛不在络而在气。二维之病虽在络。而实亦在气。盖唯本阳本阴有衰耗之气。则必至总见于诸阳诸阴。是以阳维为病。必太阳衰于下。失升腾之和气。而先见于少阳。

  故苦寒热。阴维为病。必少阴竭于里。而见穷阴之厥逆。故苦心痛。若阴阳不能相维。是谓阴阳两虚。其证心肾不交。

  水火两乖。神明无所主。故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以水散涣。无相养之道也。又阳维苦肌肉痹痒者。阳衰则卫不行而气滞。气滞则阳不能率先。而阴行迟。故痹痒。又令人身如虫行。如是则阳气不摄。而阴气独滞。故皮肤痛。阳衰于本起。故下部不仁。并汗出而寒。此阳之不固不至。而营亦不行。是以阴袭之也。他若颠仆羊鸣。手足相引者。阳去则经络凝涩。停湿在经而为痰。异时阴袭之。则经阻而筋掣。故迫而相引。又阻其气道。故声溢而不能发。若羊鸣也。至若阴维之不维。是阴不副阳。而不能为阳守。则阳离而不入于阴。重阴充塞隧道。九窍皆沉故亦病颠痫僵仆羊鸣。或失音也。若肌肉痹痒。汗出恶风。似若稍轻于前症。要亦营虚无阳而畏寒。卫亦不能为之卫。故阴维之虚为阴虚。而实亦无阳之虚。特少异于阳维云耳。

  [卷之二\病能部] 带病论

  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螈。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

  经云、身半已上。天气主之。身半已下。地气主之。中为天枢。天枢则在气交之分。毋论一身二十七气之上下流行。

  于此关锁。而又必有气焉以坚持而整束之。以牢持于上下之间。是以能聚而为强有力。故凡人之力出于膂。膂在季胁之下。正所谓带脉也。故冲任二脉。传于气街。即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太冲之脉。所以能上养心肺者。亦赖于带脉之持之也。及带之为病。其证皆下而不上者。下之肾肝虚。而真阴不荣。上为心脾之郁。气不上下行而不运。于是停湿而为热。而下注于小肠血海之间。则病作矣。故赤白带者。上为心脾郁抑。下为肾肝阴虚。邪热留连。即为带淫之病也。腹满者中分之不运也。腰溶溶如坐水中者。阴阳两虚。中分弱而力不能镇定也。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者。阴气袭于下也。

  阳不能胜。而不能固守于天枢。是以阴得而袭之。为厥逆之事也。盖键束关锁机关。全在于带脉。苟带不能自持其气。

  其证皆陷下而不上矣。治之有标有本。其升降补泻。在求其本而治之可耳。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