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周易本义 >本义序例

《周易本义》·本义序例

周易本义 佚名 著

系辞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河图之数也。洛书盖取龟象。故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蔡元定曰、图书之象、自汉孔安国·刘歆、魏关朗子明、有宋康节先生邵雍尧夫、皆谓如此。至刘牧始两易其名而诸家因之。故今复之悉从其旧。

  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说卦传曰、易逆数也。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自乾至坤、皆得未生之卦。若逆推四时之比也。后六十四卦次序放此。黑白之位本非古法。但今欲易晓、且为此以寓之耳。后六十四卦次序放此。

  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后六十四卦方位放此。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点击看大图)

  前八卦次序图、卽系辞传所谓八卦成列者。此图、卽其所谓因而重之者也。故下三画卽前图之八卦。上三画则各以其序重之、而下卦因亦各衍而为八也。若逐爻渐生、则邵子所谓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者。尤见法象自然之妙也。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右、伏羲四图、其说皆出于邵氏。盖邵氏得之李之才挺之、挺之得之穆修伯长、伯长得之华山希夷先生陈抟图南者。所谓先天之学也。此图圆布者、乾尽午中、坤尽子中、离尽卯中、坎尽酉中。阳生于子中、极于午中、阴生于午中、极于子中。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布者、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此二者、阴阳对待之数、圆于外者为阳、方于中者为阴。圆者动而为天、方者静而为地者也。圆图、乾在南、坤在北、方图、坤在南、乾在北。乾位阳画之聚为多、坤位阴画之聚为多。此阴阳之各以类而聚也。亦莫不有自然之法象焉。圆图象天、一顺一逆、流行中有对待。如震八卦对巽八卦之类。方图象地、有逆无顺。定位中有对待、四角相对。如乾八卦对坤八卦之类。此则方圆图之辨也。圆图象天者。天圆而动■■地外。方图象地者。地方而静囿乎天中。圆图者天道之阴阳、方图者地道之柔刚。震·离·兑·乾为天之阳、地之刚、巽·坎·艮·坤为天之阴、地之柔。地道承天而行、以地之柔刚应天之阴阳。同一理也。特在天者、一逆一顺。卦气所以运。在地者、惟主乎逆。卦画所以成耳。

  右、见说卦。邵子曰、此文王八卦、乃入用之位。后天之学也。

  卦变图

  彖传或以卦变为说。今作此图以明之。盖易中之一义、非画卦作易之本指也。

  凡一阴一阳之卦、各六。皆自复·姤而来。五阴五阳、卦同图异。

  凡二阴二阳之卦、各十有五。皆自临·遯而来。四阴四阳、卦同图异。

  凡三阴三阳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来。

  凡四阴四阳之卦、各十有五。皆自大壮·观而来。二阴二阳、图已见前。

  凡五阴五阳之卦、各六。皆自夬·剥而来。一阴一阳、图已见前。

  右、易之图九、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自伏羲以上皆无文字。只有图画。最宜深玩。可见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王以下方有文字。卽今之周易。然读者亦宜各就本文消息、不可便以孔子之说为文王之说也。

  筮 仪

  择地洁处为蓍室、南户、置牀于室中央。

  牀大约长五尺、广三尺。毋太近壁。

  蓍五十茎。韬以纁帛、贮以皁囊、纳之椟中、置于牀北。

  椟以竹筒或坚木或布漆为之。圆径三寸、如蓍之长、半为底、半为盖、下别为台、函之使不偃仆。

  设木格于椟南、居牀二分之北。

  格以横木板为之。高一尺、长竟牀。当中为两大刻。相距一尺、大刻之西为三小刻。相距各五寸许、下施横足侧立案上。

  置香炉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炉南、日炷香致敬。将筮、则洒扫拂拭、涤砚一注水、及笔一墨一黄漆板一于炉东东上。筮者斋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

  筮者北面、见仪礼。若使人筮、则主人焚香毕少退北面立。筮者进立于牀前、少西南向受命。主人直述所占之事。筮者许诺。主人右还西向立。筮者右还北向立。

  乮手奉椟盖置于格南炉北出蓍于椟、去囊解韬置于椟东、合五十策、两手执之薫于炉上。

  此后、所用蓍策之数、其说、并见启蒙。

  命之曰、假尔泰筮有常、假尔泰筮有常。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爰质所疑于神于灵。吉凶得失悔吝忧虞、惟尔有神、尙明告之。乃以右手取其一策、反于椟中、而以左右手中分四十九策、置格之左右两大刻。

  此第一营。所谓分而为二。以象两者也。

  次以左手取左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右手取右大刻之一策、挂于左手之小指闲。

  此第二营。所谓挂一。以象三者也。

  次以右手四揲左手之策。

  此第三营之半。所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者也。

  次归其所余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而仂之左手无名指闲。

  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归奇于仂。以象闰者也。

  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左大刻、遂取右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左手四揲之。

  此第三营之半。

  次归其所余之策如前、而仂之左手中指之闲。

  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再仂。以象再闰者也。一变所余之策、左一则右必三、左二则右亦二、左三则右必一、左四则右亦四。通挂一之策、不五则九。五以一其四而为奇、九以两其四而为耦。奇者三而耦者一也。

  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右大刻、而合左手一挂二仂之策、置于格上第一小刻。

  以东为上。后放此。

  是为一变。再以两手取左右大刻之蓍合之。

  或四十四策、或四十策。

  复四营如第一变之仪、而置其挂仂之策于格上第二小刻。是为二变。

  二变所余之策、左一则右必二、左二则右必一、左三则右必四、左四则右必三。通挂一之策、不四则八。四以一其四而为奇、八以两其四而为耦。奇耦各得四之二焉。

  又再取左右大刻之蓍合之。

  或四十策、或三十六策、或三十二策。

  复四营如第二变之仪、而置其挂仂之策于格上第三小刻。是为三变。

  三变余策与二变同。

  三变旣毕、乃视其三变所得挂仂过揲之策、而画其爻于版。

  挂仂之数五·四为奇、九·八为耦。挂仂三奇合十三策、则过揲三十六策而为老阳、其画为□。所谓重也。挂仂两奇一耦合十七策、则过揲三十二策而为小阴、其画--。所谓拆也。挂仂两耦一奇合二十一策、则过揲二十八策而为小阳、其画为━。所谓单也。挂仂三耦合二十五策、则过揲二十四策而为老阴、其画为×。所谓交也。

  如是每三变而成爻。

  第一、第四、第七、第十、第十三、第十六、凡六变并同。但第三变以下不命、而但用四十九蓍耳。第二、第五、第八、第十一、第十四、第十七、凡六变亦同。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二、第十五、第十八、凡六变亦同。

  凡十有八变而成卦。乃考其卦之变、而占其事之吉凶。

  卦变别有图说。见启蒙。

  礼毕、韬蓍袭之以囊、入椟加盖、敛笔砚墨版、再焚香致敬而退。

  如使人筮、则主人焚香、揖筮者而退。

  五 赞

  原 象

  太一肇判、阴降阳升。阳一以施、阴两而承。

  惟皇昊羲、仰观俯察。奇耦旣陈、两仪斯设。

  旣干乃支、一各生两。阴阳交错、以立四象。

  奇加以奇、曰阳之阳。奇而加耦、阳阴以章。

  耦而加奇、阴内阳外。耦复加耦、阴与阴会。

  两一旣分、一复生两。三才在目、八卦指掌。

  奇奇而奇、初一曰乾。奇奇而耦、兑次二焉。

  奇耦而奇、次三曰离。奇耦而耦、四震以随。

  耦奇而奇、巽居次五。耦奇而耦、坎六斯觛。

  耦耦而奇、艮居次七。耦耦而耦、坤八以毕。

  初画为仪、中画为象。上画卦成、人文斯朗。

  因而重之、一贞八悔。六十四卦、由内达外。

  交易为体、往此来彼。变易为用、时静时动。

  降帝而王、传夏歴商。有占无文、民用弗章。

  文王系彖、周公系爻。视此八卦、二纯六交。

  乃乾斯父、乃坤斯母。震坎艮男、巽离兑女。

  离南坎北、震东兑西。乾坤艮巽、位以四维。

  建官立师、命曰周易。孔圣传之、是为十翼。

  遭秦弗烬、及宋而明。邵传羲画、程演周经。

  象陈数列、言尽理得。弥亿万年、永着常式。

  述 旨

  昔在上古、世质民淳。是非莫别、利害不分。

  风气旣开、乃生圣人。聪明睿知、出类超羣。

  仰观俯察、始画奇耦。敎之卜筮、以断可否。

  作为君师、开凿户牖。民用不迷、以有常守。

  降及中古、世变风移。淳浇质丧、民伪日滋。

  穆穆文王、身蒙大难。安土乐天、惟世之患。

  乃本卦义、系此彖辞。爰及周公、六爻是资。

  因事设敎、丁宁详密。必中必正、乃亨乃吉。

  语子惟孝、语臣则忠。钧深阐微、如日之中。

  爰曁末流、淫于术数。偻句成欺、黄裳亦误。

  大哉孔子、晩好是书。韦编旣絶、八索以祛。

  乃作彖象、十翼之篇。专用义理、发挥经言。

  居省象辞、动察变占。存亡进退、陟降飞潜。

  曰毫曰厘、匪差匪缪。假我数年、庶无大咎。

  恭惟三古、四圣一心。埀象炳明、千载是临。

  惟是学者、不本其初。文辞象数、或肆或拘。

  嗟予小子、旣微且陋。钻仰没身、奚测奚究。

  匪警滋荒、匪识滋漏。维用存疑。敢曰埀后。

  明 筮

  倚数之元、参天两地。衍而极之、五十乃备。

  是曰大衍、虚一无为。其为用者、四十九蓍。

  信手平分、置右于几。取右一蓍、挂左小指。

  乃以右手、揲左之策。四四之余、归之于仂。

  初仂左手、无名指闲。右策左揲、将指是安。

  再仂之奇、通挂之算。不五则九、是谓一变。

  置此挂仂、再用存策。分挂揲归、复准前式。

  三亦如之、奇皆四八。三变旣备、数斯可察。

  数之可察、其辨伊何。四五为少、八九为多。

  三少为九、是曰老阳。三多为六、老阴是当。

  一少两多、少阳之七。孰八少阴、少两多一。

  旣得初爻、复合前蓍。四十有九、如前之为。

  三变一爻、通十八变。六爻发挥、卦体可见。

  老极而变、少守其常。六爻皆守、彖辞是当。

  变视其爻、两兼首尾。变及三爻、占两卦体。

  或四或五、视彼所存。四二五一、二分一专。

  皆变而他、新成旧毁。消息盈虚、舍此视彼。

  乾占用九、坤占用六。泰愕匪人、姤喜来复。

  稽 类

  八卦之象、说卦详焉。考之于经、其用弗专。

  彖以情言、象以像告。唯是之求、斯得其要。

  乾健天行、坤顺地从。震动为雷、巽入木风。

  坎险水泉、亦云亦雨。离丽文明、电日而火。

  艮止为山、兑说为泽。以是攈之、其要斯得。

  凡卦六虚、奇耦殊位。奇阳耦阴、各以其类。

  得位为正、二五为中。二臣五君、初始上终。

  贞悔体分、爻以位应。阴阳相求、乃得其正。

  凡阳斯淑、君子居之。凡阴斯慝、小人是为。

  常可类求、变非例测。非常曷变、谨此为则。

  警 学

  读易之法、先正其心。肃容端席、有翼其临。

  于卦于爻、如筮斯得。假彼象辞、为我仪则。

  字从其训、句逆其情。事因其理、意适其平。

  曰否曰臧、如目斯见。曰止曰行、如足斯践。

  毋宽以畧、毋密以穷。毋固而可、毋必而通。

  平易从容、自表而里。及其贯之、万事一理。

  理定旣实、事来尙虚。用应始有、体该本无。

  稽实待虚、存体应用。执古御今、由静制动。

  洁静精微、是之谓易。体之在我、动有常吉。

  在昔程氏、继周绍孔。奥指宏纲、星陈极拱。

  唯斯未启、以俟后人。小子狂简、敢述而申。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