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幼幼新书 >卷第三十七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七

幼幼新书 佚名 著

卷第三十七

  (疮疥癣)凡十七门

  [卷第三十七] 一切疮第一

  汉东王先生《家宝》论小儿诸疮疖。夫疮者,皆因脏腑不调,风邪失守而得。或有积毒,或者风化为虫,或则热气有盛,或者惊入皮肤。其大者,是滞于血脉而横出于皮肤之间,若节其气血则易破。若或风缠,则生其瘾疹。或者外邪所入,即多燥痒而不定,其食毒则滞死其血气,久则化为脓也。或作惊疮者,惊本无物,亦蹉其血气,在脏而为积,在腑故出皮肤为疮,发遍身而四肢难较。(其积即是不化之食在脾。有积者,皆是脾得之。其脾胃主四肢,故有根本在脏,宜以取转耳。)风疮亦发遍身,其形甚小,世呼为疥。(其风出入毛窍之间,久感外风,化为气也。)热毒疮发处不定,节滞其血,故作疮。

  虫窠疮常发于胫后,作其窠,窠内有虫,如虮子,盖因腹中烧虫随气化。其疮即较而再发成片子,如癣相似,甚有死血,痒若以药敷较,只是归腹中,须是取却虫方瘥,及与杀虫药。

  惊疮若发在四肢手足腕时,亦难瘥,宜服惊药。

  头疮多因胎热,及肾上冲之所为也。

  雁过疮是肺热也。(其疮遇秋肺盛则发;遇春水旺必瘥。发在脚htht上,成片子也。)《婴童宝鉴》论小儿疮是脏腑有积热,并宿食停留胸中,毒瓦斯流十二经络而生疮也。

  《千金》治小儿上下遍身生疮方。

  芍药黄连黄芩(各三两)苦参(八两)大黄(二两)蛇床子(一升)黄柏菝(一斤)上八味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以浸浴儿。

  《千金》

  苦参汤

  治小儿身上下百疮不瘥方。

  苦参(八两)地榆黄连王不留行独活艾叶(各五两)竹叶(二升)上七味咀,以水三斗,煮取一斗。以浴儿疮上,浴讫敷黄连散。

  《养生必用》治疮肿退脏腑积热方。

  黄(切,焙)人参甘草(炙)白药子栝蒌根(等分)上为末,煎柳枝汤放温,温调下一钱,日二三服。

  《婴孺》治小儿、大人一切疮,医不识者神效方。

  水银甘草黄柏黄连松脂(黄明者)腻粉土蜂窠(以泥为着壁者。南方均有,自可采觅。以上等分。)上取水银放掌中,以唾杀为青泥,入碗中。以生麻油和研,生绢滤如稀饧,和药末再研如稠饧。先以温水洗疮,帛拭干涂之。治一切无名疮。此方不须付医人合和,令一细心子弟根据方为之,涂一度即瘥。至如疮有黄水出,涂之随手便干。如疮痒不堪忍,涂之立止。如痛不撒者,涂之立瘥。比合此药,前后救人非一也。

  《婴孺》

  治疮飞乌膏方

  轻粉(烧朱砂作水银上黑烟也)矾石(烧灰。各二两)上为末。甲煎和如脂,敷乳疮,日三。为末敷,不须和。有汁自淹定,为散敷。诸种疮黄烂一切悉效。

  《婴孺》治疮又方黄连(三两,末)胡粉(五分)水银(一两)上和匀,以纸裹,熟匀,敷乳疮上及小儿头垢百疮,并悉大效。

  《婴童宝鉴》洗小儿疮药。

  剪刀草防己黄连黄柏甘草(各一分)上件同杵,每用一匙,布裹入葱叶,以水同煎汤,候通手洗之。

  《婴童宝鉴》治小儿大人疮方。

  黄丹(一两)腻粉(一钱匕)上件研匀,嚼杏仁取汁,调药敷之。

  《庄氏家传》治小儿诸般疮欲出、已出、变证、坏证

  神效二仙汤方

  防风甘草(炙。各一两)上为粗末,先用杏仁一两去皮尖,茶盆内研令细烂后,入上件药末同更研,拌令匀。每用药五钱,入陈粳米一匙,须用水一碗,煎米熟为度,如熟水饮之。

  《赵氏家传》治秃疮、疳疮、无辜疮方。

  皂角(三寸,不者)鳖甲(一两,烧存性)豉(一合,炒焦)腻粉(五筒)上为末,后入粉一处研匀,生油调涂疮上,先用浆水洗去疮上不洁,然后上药。此累经大验,头上一切疮皆可治。

  《吉氏家传》治诸般疮毒方。

  黄柏柏叶(各一两)轻粉(二钱)上件为末,用鸡子油调涂在疮上,未瘥,更上一次。

  安师传疮口久不合者方。

  狗头骨空鸡子壳(已抱出者)乳香没药黄连上五味,将狗头骨及鸡子壳各烧灰,乳香等各为细末,平取五者等分,以油蜡成膏,调涂搽疮上便干好。

  若是曾水入后不合,即用皂子烧灰存性,入沙糖和贴疮口上。少顷水出肿退,却合前合疮口药。如肿水退,且用取水毒令肿退方合疮口。

  [卷第三十七] 蓐疮第二

  《子母秘录》治小儿口疮,兼治小儿蓐疮方。

  上取重五日虾蟆炙杵末,敷疮上即瘥。

  《子母秘录》治小儿蓐疮方。

  上嚼泽兰心封上。

  《子母秘录》小儿蓐疮方。

  上烧葵根末敷之。

  安师传治小儿蓐疮方。

  上炒绿豆焦黑,研为细末,敷贴疮上。

  [卷第三十七] 风热疮第三

  《千金》

  五香枳实汤

  治小儿着风热,坚如麻豆粒,疮痒搔之,皮剥汁出,或遍身头面年年常发者方。

  青木香(九铢)麝香(六铢)鸡舌香薰陆香沉香防风秦艽漏芦(各半两)枳实(一两半)麻黄升麻黄芩白蔹(各一两)大黄(一两十八铢)上十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八合。儿五六岁者,一服四五合,七八岁者,一服六合;十岁至十四五者,加大黄半两,足水为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千金》

  枳实丸

  治小儿病风瘙痒痛如疥,搔之汁出,遍身如麻豆粒,年年喜发,面目虚肥,手足干枯,毛发细黄,及肌肤不光泽,鼻气不利。此则小时热盛极,体当风,风热相搏所得也。不早治之,成大风疾。方∶枳实(麸炒,一两半)菊花蛇床子防风白薇浮萍蒺藜子(各一两)天雄(炮裂,去皮脐)麻黄(去根节)漏芦(各半两)上十味末之,蜜和丸如大豆许。五岁儿饮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日二服。五岁以上者,随意加之。儿大者,可为散服。

  日华子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癞,小儿壮热方。

  上并煎楝皮汤浸洗,服食须是生子者名雌枝,皮一两可入五十粒糯米,煎煮杀毒。泻多以冷粥止,不泻者以热葱粥发之。无子者名雄枝,能吐泻杀人,不可误服。

  《婴孺》

  枳实汤

  治小儿着风热,坚如麻豆,抓之皮剥汁出,或竟身头面年年常发有时方。

  枳实(六分,炙)防风秦艽鸡舌香薰陆香(各二分)麝香(一分)沉香黄芩白蔹升麻(各四分)大黄木香(各十分)上以水五升,煮一升八合,五六岁一服五合,七八岁六合。

  《刘氏家传》

  摩风去毒神异膏

  治男子、女人不问老幼,身上生一切风疮、肿毒、气疮、热毒、疮疖、生疮发背才觉便点药,擦热即消。头面风气攻注,如虫行攻掣,眼目动,种种疮癣,久使自安。最治妇人黑斑、粉刺、粉靥、落妆及治鼻面酒,脚上疮,并皆神效。使时一如面油涂,擦热为度。

  绵黄(半两)零陵香(一分)赤芍药防风川芎生干地黄天麻(各一钱)蜡(二两半)清油(十二两)上除黄蜡外,将众药捶擘细,以清油浸七日,文武火上煎至黄色,以新棉滤过去滓,方入蜡再煎,滤过入瓷器收之。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胎中风热,后生疮满身,或如疥痨方。

  侧柏郁金蝎天南星地龙黄芩大黄(等分)上件为末,用温酒调下。

  [卷第三十七] 热毒疮第四

  《圣惠》∶夫小儿热疮者,是诸阳气在表。阳气盛则表热,小儿解脱腠理开,则为风邪所客,风热相搏,留于皮肤则生疮。初作瘭浆黄汁出,风多则痒,热多则痛,血气乘之则多脓血,故名热疮也。

  《千金》治小儿热疮

  水银膏方

  水银胡粉松脂(各三分)上三味,以猪脂四升煎松脂,水气尽,下二物,搅令匀,不见水银以敷之。

  陈藏器治小儿赤白游疹,火焱热疮。

  上捣马藻绞汁服,去暴热热痢,止渴。(生水上,如马齿相连。)刘禹锡《传信方》

  乱发鸡子膏

  主孩子热疮。

  上以鸡子五枚,去白取黄,乱发如鸡子许大。二味相和于铁铫子中,炭火熬。初甚干,少顷即发焦,遂有液出,旋取置一瓷碗中,以液尽为度。取涂热疮上,即以苦参末粉之。顷在武陵生子蓐内便有热疮,因阅本草至发。《本经》云∶合鸡子黄煎之,消为水,疗小儿惊热下痢。注云∶俗中妪母为小儿作鸡子煎,用发杂熬,良久得汁,与小儿服,去痰热,主百病。用发皆取久梳头乱者。

  《圣惠》治小儿热疮生于身体。

  黄芩散方

  黄芩(三分)石膏柴胡(去苗)川大黄(锉碎,炒)川升麻(各一两)甘草(炙微赤,锉)元参(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身上生热疮,心躁,皮肤疼。

  枳壳散方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甘草(炙,锉)黄连(去须。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蜜水调下半钱,量儿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热毒疮。

  栀子膏方

  栀子仁川升麻蛇衔黄芩(各一两)犀角(屑,三分)蓝叶(切,五合)生地黄(二两)上件药细锉,以猪脂一斤半同入铛内,于微火上煎十余沸,滤去滓膏成,于瓷盒中盛,涂于故帛上贴之。

  《圣惠》治小儿热疮黄脓出。

  黄芩膏方

  黄芩(一两半)水银(入少水与胡粉同研,令星尽矣)川大黄(各一两)黄柏栀子仁黄连(去须)胡粉(各三分)竹叶(二两)生地黄(二两半)上件药除水银、胡粉外,并锉如豆大,以新绵裹,用猪脂一斤半入铛内,于慢火上煎十余沸,候药色紫去绵,以布绞取汁候凝,下水银、胡粉。以柳木篦搅令匀,膏成以瓷盒盛,日夜三四度涂之。

  《圣惠》又方黄柏白矾(烧令汁尽。各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敷于疮上,日三用之。

  《圣惠》又方黄连(半两,去须为末)腻粉(一分)上件药研令匀,以诸菜汁和,涂于疮上,日三用之。

  《圣惠》又方上以豆豉炒干,捣末敷之。《婴孺》仍先数煮桃叶浴之。

  《圣惠》又方上以伏龙肝捣末,用鸡子白和涂之。

  张涣

  青砂散方

  治身体头面热毒疮。

  青黛(研)朱砂(细研。各一两)硫黄(研)水银(以枣瓤研令星尽。各半两)胡粉(研)赤小豆(各一两)上件拌匀研细,每用少许,用生油、腻粉调涂患处。

  《惠眼观证》

  芭蕉散

  涂退丹毒热疮方。

  寒水石(过)蚌粉上为末,用芭蕉汁调涂,鹅翎扫之。

  《张氏家传》治小儿生大血泡疮。

  黑圣丸

  (云和尚方)草乌(三十二两米泔浸三宿,洗去皮尖,簿切晒干)甘草(切,焙)零陵香藿香(各洗,锉,晒)茅香五灵脂(洗去沙土,晒,各四两)荆芥(三两,锉,日晒)没药(入白瓦盏内)川芎石膏(入伏龙肝五两,乃灶下红土,加些不假,细末。各一两)血竭(如无,用乳香钵内研细,研时口中念元胡索字并是,用二两)上件前药,各有过度,为末,用好酒糊为丸如大梧桐子,阴干,磨第一等墨染过,入些乳香在墨内,亦阴干甚佳,都干了,用葛布袋盛之,当风处。非但治头风疼,伤寒进饮食,大小儿生大血泡疮,并治肿处,醋磨贴之。治牙痛,更治血风。有妊妇人不可服。

  《庄氏家传》治身生大疮方。

  黄丹(一两)腻粉(一钱匕)上研匀,嚼仁取汁,调药敷之。

  《王氏手集》治小儿疳热诸疮不瘥方。(鲁直)上取驴前蹄一只,自沥水之下烧过为末,入少麝香,湿敷,干油涂。

  《吉氏家传》治生下一百二十日内,身上或头上遍身痈疖赤光肿,先用

  镇心散

  ,后用贴肿药(方见急惊风门中,吉氏方用同。)上用蓖麻子不拘多少,去壳烂研成膏,贴在肿处内自消,赤肿结成者,贴得破。

  安师传治小儿热毒疮方。

  生硫黄(一钱)槟榔(一两)上同为细末,油调敷之立效。凡欲用药,先烂捣丝瓜儿罨一宿,次日敷贴。

  [卷第三十七] 头面身体生疮第五

  《巢氏病源》小儿头面身体诸疮候∶脏腑热盛,热气冲发皮肤,而外有风热折之,与血气相搏则生疮。其状初赤起,后乃生脓汁,随瘥随发。或生身体,或出头面,或身体头面皆有也。

  《千金》治二百日小儿头面疮起,身体大热方。

  升麻柴胡石膏(各六铢。《千金翼》各用一两)甘草(炙)当归(各十二铢)大黄(十八铢。《千金翼》用三两)黄芩(十八铢)上七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服,日三夜一。量儿大小用之。《千金翼》同服外,仍多煮此药洗疮佳。

  《千金》治小儿头面身体悉生疮方。

  上用榆白皮随多少,曝令燥,下筛,醋和涂绵以敷疮上,虫自出。亦可以猪脂和涂之。

  《千金翼》苦参汤主小儿头面热疮方。

  苦参(八两)大黄芍药黄连(各三两)蛇床子(一升)黄芩(二两)黄柏(五两)菝(一斤)上八味切,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半,洗之,日三度大良。《千金》云∶治上下遍身生疮。

  《千金翼》又方大黄黄芩黄柏泽兰矾石石南(各一两)戎盐(二两)蛇床子(三合)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以絮内汤中洗拭之,日三度。

  《千金翼》又方上熬豉令黄,末之,以敷疮上,不过三愈。

  《圣惠》以此方治小儿头面身体有恶气,数起生疮,仍每用先煮桃叶汤,洗净拭干敷之。

  《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面及身上生疮如火烧方。

  上取黄米一斗,末,以蜜水和涂之,瘥为度。

  《外台》∶《古今录验》又方上以赤地利捣末,以粉之佳。《圣惠》以水浸栀子,脓汁调赤地利涂疮。

  《外台》∶《广济》疗小儿头面生热疮方。

  黄连(八分,《圣惠》用四分)蛇床子黄柏(各八分)胡粉(四合。《圣惠》用半两。炒令黄色)上四味捣散,麻油和涂疮,遍敷之佳。《圣惠》黄连散方同,兼治身体生热疮,若面上疮,以猪脂和涂。

  《子母秘录》治小儿面上忽生疮黄水出。

  上以鲫鱼头烧末,和酱清汁敷,日易之。

  《子母秘录》治小儿头面身上生诸疮。

  上烧蛇蜕末,和猪脂敷上。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赤疮,湿痒、黄水不止,宜敷

  漏芦散方

  漏芦当归(锉、炒)黄柏(锉)黄连(去须)麝香(别研。各一分)腻粉(二分,研入)五倍子(一两,烧令烟尽)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每用时先暖盐浆水洗疮令净,拭干,以生油调,稀稠得所,涂于疮上。如已干处,即不再涂。余湿赤处即更涂之,以干瘥为度,涂药后未得洗之。

  《圣惠》治小儿头面风疮,及身上或如麻豆多痒,

  吴茱萸散方

  吴茱萸鸽粪(各微炒)赤小豆薰黄(研入)白矾(飞。各半两)葶苈子(微炒)皂角(烧灰)藜芦(各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生油旋调涂疮上,以瘥为度。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卒生恶疮。

  胡粉散方

  胡粉(炒,令黄色)黄连(末,各一两)水银(一分,入少水并胡粉研,令星尽)上件药都研令匀,以猪脂调涂之。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热痛。

  黄柏散方

  黄柏(锉)黄连(去须。各一两)水银(半两)苦参(三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猪脂和,搅乳入,研水银星尽。每使先用泔清洗疮令净,拭干敷之,日三上效。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累医未效,宜用此方贴之。

  吴茱萸(半两,浓炒)川大黄龙胆(去芦头。各一两)腻粉麝香(细研。各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生油调可疮涂,日二用之。

  《圣惠》治小儿头面及身体生疮,久不瘥,瘙痒。

  杀虫芜荑散方

  芜荑(三分)葶苈(各炒)白矾(烧令汁尽。各一两)吴茱萸(半两,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生油调可疮涂,日二用之。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皮肤赤瘙痒。

  雄黄散方

  雄黄(三分,细研)白矾(烧令汁尽)莽草(各半两)井盐(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生油调可疮涂,日三用之。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久不瘥。

  胡粉膏方

  胡粉水银(与胡粉相和,点少许水,研星尽)白松脂(各一两)猪脂(二两)上件药先将松脂、猪脂入铛中,煎成膏,以绵滤过,入水银、胡粉搅令匀,日二涂之瘥。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皆生热疮。

  黄连散方

  黄连(去须)黄柏(锉)胡粉水银(与胡粉拌和,点水少许,研令星尽。各一两)苦参(二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水银、胡粉研匀。如疮在面上,以面脂和涂之;如在头及身上,以生油和涂之。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久不瘥,宜用洗浴

  苦参汤方

  苦参王不留行(各三两)地榆独活艾叶黄连(去须。各半两)竹叶(二两)上件药细锉和匀,每用三两,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看冷暖洗浴疮上。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出黄脓水。宜用洗浴

  黄连汤方

  黄连(去须)甘草(各二两)苦参(五两)柳枝并叶(一握)上件药细锉和匀,每用三两,以水五升,煮至三升,去滓,看冷热洗浴即愈。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黄水出。

  黄连散方

  黄连(一两,去须)胡粉甘草(锉。各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腊月猪脂和如膏,涂于故帛上贴,日二换之。

  《圣惠》又方豆豉(一合,炒令焦)黄柏(一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用先以热灰汁洗疮令净,拭干敷之。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

  黑豆散方

  黑豆大麻仁(各二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着竹筒内,横插热灰火中,以铜器承受,当有汁出,收之,令汁尽,便涂疮即愈。

  《圣惠》又方上用腻粉,以葱汁和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菟丝子二两,捣令碎,水五升煎取三升,去滓,看冷暖洗。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赤肿痛,宜用此洗浴方。

  上以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滓,适寒温洗浴疮,日三上效。

  《圣惠》治小儿头面身体生疮肉突出方。

  上取乌梅肉微炒,捣、罗为末,敷疮上效。

  《婴孺》治小儿身上恶疮方。

  上以马骨屑烧灰敷之,若猪脂和敷之。

  《婴孺》治小儿面疮方。

  上用茱萸叶,以东流水煮,浴儿。

  《婴孺》治小儿身面卒生恶疮方。

  上用蜣螂烧灰,猪脂和敷之。

  《婴孺》又方上以鸡子壳烧灰,猪脂和敷之。

  《婴孺》又方上以苏枋末研匀敷之,燥则猪脂和涂之。

  《婴孺》又方上取笋汁洗。

  《婴孺》治小儿身头悉生疮方。

  上以地榆白皮炒燥为末,酒调涂,绵覆疮上,虫出愈。

  《婴孺》治小儿胃气不调,面目身体发疮,大便难。

  乳胃丸方

  大黄(十分)细辛(一分)皂角(炙)桂心浓朴(炙)秦椒杏仁(去皮)黄芩葶苈(炒。各二分)当归(三分)上为末,蜜丸小豆大,饮下二丸,不知加之。

  《婴孺》治小儿逆呕胃痹,胸胁下满,不思食,面目身体有疮,大便难。

  大黄乳胃丸方

  大黄(十分)细辛(六分)蜀椒皂角(炙)干姜浓朴(炙)桂心秦椒吴茱萸杏仁(去皮炒,别研入。各二分)上为末,蜜丸小豆大,先食饮下三丸,不知加之。

  《婴孺》治少小胃气不和,身体面目生疮。

  调气丸方

  枳实(炙)大黄黄连木兰皮(各五分)上为末,蜜丸小豆大,三岁儿饮下三丸,量大小加之。

  《惠眼观证》

  三白散

  治头面生疮方。

  南粉滑石白药子(等分)上为末,用生油调涂之。

  《刘氏家传》小儿面疮方。

  上取羊胫骨髓调腻粉,涂立效,屡用极验。

  《刘氏家传》小儿头面生疮方淡豆豉(一两,烧存性,末之)腻粉(挑,二钱)上先以地灰汁洗疮,后用此药掺。如疮干,却用生油调,贴三、五次效。

  《庄氏家传》小儿头面身上生赤肥疮,并或如鱼子等,抓破后清水出方。

  上桑白皮烧灰如炭,灰干擦之,自较。

  《庄氏家传》治小儿头面热疮并疥癣方。

  黄连寒水石定粉(各一两)黄柏(二两)上四物捣为末,用生油调涂之。

  《吉氏家传》治五年十年面上疮方。

  豉心白矾腻粉(等分)上件为末,油调涂瘥。

  《吉氏家传》

  豆豉散

  治小儿头面生疮,肥黄不干,疮脓及别肉赤,成疮者方。

  豆豉肥珠(和子。各半两)上二味,瓦上烧存性,为末,黄丹一钱,轻粉半钱研匀,先用葱汤洗疮,绢帛拭干,次生油调敷。

  《吉氏家传》又方梧桐叶(焙干为末)轻粉(少许)上研匀,先用葱汤洗疮,拭干,生油调敷。

  [卷第三十七] 风瘙瘾疹第六

  《巢氏病源》小儿风疹瘾疹候∶小儿因汗解脱衣裳,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结聚起,相连成瘾疹。风气止在腠理浮浅,其热微,故不肿不痛,但成瘾疹瘙痒耳。

  《颅囟经》治孩子胎中受风,长后或满身生疮,痱痒如疥痨,或如饥饱痒疮方。

  葱白硝臭黄硫黄(各等分)上用油半两,烧令热,下少许蜡,先剥葱白三茎细切,待油热即泼葱上,细研,续下硫黄、臭黄、硝,更研之旋涂。

  《千金》治小儿风瘙瘾疹方。

  蒴防风羊桃石南秦椒升麻苦参茵芋芫花蒺藜蛇床子枳实(炒)矾石(各一两)上十三味咀,以浆水三斗,煮取一斗,去滓,内矾,令小沸浴之。

  《千金》又方上以牛膝末酒服方寸匕,漏疮多年不瘥,捣末敷之。亦主骨疽、癫疾、瘰绝妙。

  《千金》

  泽兰汤

  主丹及瘾疹入腹杀人方。

  泽兰芎附子(炮,去皮脐)茵芋本莽草细辛(各十二铢)上七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四服,先服此汤,然后作余治。

  《千金》治小儿患瘾疹入腹,体肿强而舌干方。

  上以芜菁子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又方上以车前子作末,粉之良。

  《千金》又方上以蚕沙二升,水二升煮,去滓,洗之良。

  《千金》又方上以盐汤洗了,以蓼子敷之。

  《千金翼》治小儿瘾疹方。

  上用巴豆五七枚,去心皮,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以绵内汤中,拭病上,随手灭,神良。

  《千金翼》治小儿风疹瘾疹方。

  蒴防风羊桃根石南茵芋茺蔚矾石蒺藜(各一两)上八味切,以酢浆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内矾石煎令小沸,温浴之。(《千金》有秦椒、苦参、蛇床、枳实、升麻为十三味。)《千金翼》又方上用吴茱萸一升,以酒五升,煮取一升半,拭上。

  《外台》∶《广济》疗小儿壮热瘾疹,已服汤丸不消,宜服

  竹沥汤方∶

  淡竹沥(一升二合)葛根汁(五合)牛黄(三颗,豆粒大,研)上三味相和与儿服,一岁至五、六岁一合至三合、五合,再服以意增减之。

  《子母秘录》治小儿风疹不止方。

  上以白矾十二分,暖热酒投化,用马尾酒涂之。

  《子母秘录》小儿风疮久不瘥方。

  上烧菰蒲节末,以敷上。

  《圣惠》治小儿风瘙瘾疹。

  麻黄散方

  麻黄(去根节)川升麻葛根(锉。各一两)射干鸡舌香甘草(炙,锉。各半两)石膏(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风瘙瘾疹,壮热心躁。

  犀角散方

  犀角(屑)川升麻麦门冬(去心)白蒺藜(炒去刺)甘草(炙微赤,锉。各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风瘙瘾疹。

  黄散方

  黄(锉)黄芩(各三分)白藓皮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防风(去芦头)枳壳(麸炒微黄。各一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风瘙瘾疹,痒痛不止。

  枳实丸方

  枳实(三分,麸炒微黄)甘菊花防风(去芦头)麻黄(去根节)白蒺藜(微炒,去刺)浮萍(干者。各半两)蛇床子天雄(炮裂,去皮脐)漏芦白薇(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七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风瘙瘾疹,心膈烦闷。

  茵芋汤方

  茵芋防风附子牡蛎莽草(各半两)上件药细锉和丸,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看冷暖洗浴,避风。

  《圣惠》又方盐(二合)黄芦蒴(各三两)柳树空中屑(二分)上件药细锉和匀,每用三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看冷暖洗浴,避风。

  《圣惠》治小儿风瘙瘾疹,皮肤肿,宜用此方。

  石南叶(二两)川椒(半两)上件药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硝石、白矾末各半两,搅令匀,以绵浸涂肿处,干即更涂之。

  《圣惠》又方景天草(三两)蓝叶(五两)上件药捣,绞取汁涂于肿处,以热手摩之,日三、两度用之。

  《圣惠》治小儿风瘙瘾疹,心中闷乱方。

  上以川芒硝二两,清酒三大盏,煎至二盏放温,洗儿痒处后,燥复洗之,痒瘥乃止,避风。

  《圣惠》治小儿风瘙瘾疹方。

  上以虎脂摩之即愈。《婴孺》云∶无虎脂,虎肉亦佳。

  《婴孺》治小儿诸风及热气,浑身瘾疹。

  赤膏子方

  白蔹(一分)黄连芍药黄柏(各二分)上为末,以猪脂和如泥,日三上。若得病三日涂三日,五日涂五日,多亦然。

  《婴孺》治小儿瘾疹浴汤方。

  莽草防风附子牡蛎(赤,各二两)上以水五升,煮三沸,浴儿愈。量儿加水药。

  《婴孺》治小儿体起风疹及肿。

  枳实膏方

  枳实(四分,炙)茺蔚子防己(各五分)升麻(六分)竹叶(切,七合)石膏(二两,末)芒硝(十二分)上以麻油一升四合,煎四五沸,去滓,敷疮上。

  张涣

  防风汤方

  瘾疹、疮疥皆宜服之。

  防风鼠粘子荆芥穗人参(去芦头。各一两)甘草(炙)天麻(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煎五分,去滓温服。

  张涣

  麝香犀角丹方

  瘾疹不瘥,甚者如癞,服之神验。

  天麻白附子白僵蚕(炒)乌蛇肉(酒浸去皮骨,焙干。各半两)犀角(屑,一两)以上捣,罗为细末。次入∶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脑麝(各一钱。细研)上件都拌匀,炼蜜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煎金银、薄荷下。

  张涣

  二圣散方

  治瘾疹、肌肉青黑。

  胡粉苦参(各一两)每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兼涂患处。

  《婴童宝鉴》治小儿身上生小疮痒药方。

  宣连防己(各一两)芜荑(半两)腻粉(一分)上件研匀,先浴疮子,拭干,生油调敷。

  《吉氏家传》风疮∶治小儿身上如麻子,或如豆大,乱生多痒,是风疮也,宜此方。

  乌蛇(去鳞,炙)黄麻黄(去节)防风(以上各一分)枳壳(一片,炙)朴硝(三分)桂心(半分)上以水五合,煎二合,方下朴硝,一岁儿渐渐与服尽。

  长沙医者王兑

  千金散

  治小儿、大人脾肺风血妄行腠理,发为瘾疹,积久不瘥,时发心腹疼痛,浑身顽麻,手足拘挛,或心膈痒闷,痰哕呕逆,吃食减少,头疼目晕,一发遍身,搔之随手瘾起,烦躁燥痒,万治不效者,宜服此方。

  成块赤土(一名羊肝石,取腻者细研如面,其有砂石者不可用。)上一味,每用冷酒调下一钱,一日三服,无有不瘥,发盛烦躁者,更用后药涂之。

  又敷药方护火草(景天是大叶,有人家盆种以慎火)生姜(和皮不洗泥土)上等分烂研,量多少旋入盐,合研和匀涂之。如遍身患,只拣瘾疹大处涂之,应手消散,余处自没,若能遍涂尤妙。

  长沙医者刘之才传治小儿风瘙瘾疹。

  芒硝散方

  土朱(二两)朴硝(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平钱,用生薄荷细研,次用冷水调,蜜水下,不拘时候。

  《千金》灸法∶小儿、大人举体痛痒如虫齿,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手壮发即灸之,神良。

  [卷第三十七] 疥第七

  《巢氏病源》小儿疥候∶疥疮多生手足间,渐染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按《九虫论》云∶蛲虫多所变化,亦变作疥。其疮里有细虫,甚难见。小儿多因乳养之人病疥而染着小儿也。

  《本草》传一切疮疥癣、杀一切虫方。

  油(一合)鸡子芒硝(一两)上搅服之,少时即泻,治热毒甚良。

  《千金》治小儿头面疮疥方。

  上以麻子五升末之,以水和,绞取汁,与蜜和敷之,若有白犬胆敷之大佳。

  《千金》治小儿疥方。

  上烧竹叶为灰,鸡子白和敷之,日三。亦治疮kt。

  《千金》又方上烧乱发灰,和腊月猪脂敷之。

  《千金》又方上以臭酥和胡粉敷之。

  《外台》∶《救急》疗疥疮及小儿身上热疮并主之方。

  黄连黄柏赤小豆臭黄(各一两)水银(半两,研相和)上五味为散,以麻油和,先净洗疮,然后涂之,甚佳。

  《外台》∶《救急》又疗小儿疮疥神验方。

  黄连糯米粉(各十三分)水银(用八分,研)胡粉(六分)吴茱萸赤小豆(各一两)上六味捣散,水银手中和唾、研如泥,以猪脂并水银成膏。先洗疮干拭令净,以药涂三两度瘥。忌猪、鸡、鱼肉。

  《圣惠》治小儿疥,瘙痒不止。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吴茱萸硫黄(细研)芜荑(以上各一分)腻粉(一钱)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硫黄研匀,用油一合,葱一茎切,入油内,煎葱黄黑色,去葱,候油冷,调散涂之。

  《圣惠》治小儿疥,遍身皆有痛痒不止。

  黄连散方

  黄连(去须)胡粉水银(与胡粉点少水同研星尽。各二两)吴茱萸(一两)赤小豆(一百粒)上件药,除胡粉、水银外,捣、罗为末,入胡粉、水银同研令匀,以腊月猪脂和涂之。亦治疮。

  《圣惠》治小儿疥及身上热疮并治之。

  黄柏散方

  黄柏(锉)黄连(去须)赤小豆臭黄(各一两)水银(半两)硫黄(一分,与水银结作砂子)上件药捣,罗为末,与臭黄、水银砂子同研令细,用生油调,日三涂之。

  《圣惠》治小儿胎中受风,长后或身体生疥,瘙痒不止。

  臭黄膏方

  臭黄硫黄(各一分)葱白(一茎,细切)上件药研令细,用清油一两入铫子内,熬令熟,下少许蜡及葱白,次下硫黄、臭黄搅令匀。膏成以瓷盒中盛,旋旋涂之。

  《圣惠》治小儿疥及诸般疮,洗浴

  苦参汤方

  苦参丹参苦楝根防风(去芦头,各半两)蒴根(三两)上件药细锉和匀,以水一斗,煎至五升,滤去滓,于密室中洗浴儿,以故帛拭干,即涂前膏。

  《圣惠》治小儿疥,痒不止方。

  硫黄(二两)白矾灰(四两)上件药细研为散,以乌麻油调如稀面糊,灸疥令热,薄涂摩之。

  《圣惠》治小儿疥,痒痛不可忍方。

  上用硝石一两细研,以生油调如膏。每用时,先以泔清洗之,拭干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羊蹄草根捣末,以猪脂和涂之。

  《圣惠》又方上用硫黄细研,以醋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捣蛇床子末,以猪脂和涂之。

  《博济方》治小儿疮疥及三十六种风疾,服之必愈。

  灵宝丸

  天麻(郓州者,洗)天南星白附子(新罗者)独活白僵蚕川乌头(炮)羌活(洗)干蝎(全者。各一两)牛黄龙脑(各一分,细研旋入)麝香(半两,细研旋入)上件十一味,各要上好药净洗,日内晒干,不用近火,杵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豌豆大。诸色风疾,薄荷温酒下五丸。女人血风,更入少当归末,温酒下。如瘫痪风下床不得,先用白矾半两为末,葱十茎,煎汤温浴,后用薄荷汁温酒下三十丸,衣被盖出汗,别服补药。如是男子、妇人疥癣瘰,并须根据前法澡浴,服三十丸,出汗,当日必瘥。小儿疮疥,亦须如常浴,每一岁一丸,并须出汗,永瘥。忌热面、猪肉、鱼、毒物等。

  《养生必用》治疥不以久新方。

  白芜荑(一两)槟榔吴茱萸(各半两)硫黄(二钱,别研)上为末,油调抓破擦。

  张涣治小儿疥癣遍身,或头面生疮如粟大,浸淫痒痛,搔之脓汁出。

  雄黄膏方

  雄黄雌黄(并细研。各一两)川乌头(一枚,去皮脐,为末)松脂乱发(烧灰。各一分)上件除雄黄、雌黄外,以猪脂六两于铛中煎炼成油,下乌头、松脂、乱发等。乌头色黑,乱发消尽,膏成。

  绵滤去滓,入雄黄、雌黄,搅令匀,盛于瓷器中候冷,每用少许涂疮上,日三两次用。

  《惠眼观证》

  乌粉散

  治头上疥疮方。

  漆ht(二片)赤豆(一小勺)上将豆卷在ht内,火过,取为末,入轻粉少许,以生姜汁调涂之。

  《惠眼观证》

  如圣散

  治疥癣,他药治之无验者用此药,如圣立效方。

  细辛芜荑(鱼盐者)剪刀草藜芦白矾(研,旋入)硫黄(研、旋入)上六味各等分为末,用面油调匀,更入猪筒骨髓一条,再研匀和,揩擦疮上,甚妙。

  《惠眼观证》

  乳香膏

  治小儿疥癣并小儿头疮等亦治痱子方。

  雄黄(一钱)乳香腻粉(各半钱,研细)上用巴豆二十粒,清麻油四两,慢火渫令焦黄,不用巴豆,入前三味再煎数沸,以黄蜡半两,候熔化入净器内。每用先以温水洗疮拭干,用药涂之甚验。

  《刘氏家传》小儿身痒欲生疮方。

  何首乌艾上件等分,煮水与浴,永不生疮。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脏腑热,毒壅热滞、疮疥等。

  人参饮子方

  人参大黄荆芥天竺黄甘草(炙。各二钱)白芷灯心(各一钱)钩藤钩子(二七个)栀子仁(五个)上粗杵为末,以水一碗,煎至半碗,去滓时时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大人、小儿诸般热毒瓦斯疮,疥痨疮方。

  海螵蛸硫黄青矾(各一钱)蛇床黄连(各半钱)上同为细末,油调涂疮上或干用得亦,此药太妙。

  [卷第三十七] 癣第八

  (奶癣附)《巢氏病源》小儿癣候∶癣病由风邪与血气相搏于皮肤之间,不散变生瘾疹,疹上如粟粒大,作形郭或邪或丸,浸淫长大,痒痛,搔之有汁,名之为癣。小儿面上癣,皮如甲错,起干燥,谓之乳癣。言儿乳饮,乳汁渍污儿面变生之,仍以乳汁洗之便瘥也。

  《婴童宝鉴》∶小儿癣是母于风中浴后,拭之未干,和水饮乳及夏月汗出而不粉,其疮细星星者是也。

  《千金》治小儿湿癣方。

  上以枸杞根捣作末,和腊月猪膏敷之。

  《千金》又方上以桃青皮捣末,和醋敷之,日二。

  《千金》又方上揩破,以牛鼻上津敷之。

  《千金》又方上煎马尿洗之。

  《千金》又方上烧狗屎灰,和猪脂涂之。

  《千金》治小儿癣方。

  上以蛇床实捣末,和猪脂以敷之。

  《千金翼》治湿癣方。

  上取东壁土,摩干湿癣极有效。

  《圣惠》治小儿癣,痒痛不止。

  白矾膏方

  白矾灰硫黄腻粉(各一钱)绿矾(半钱)川大黄(一分,末)上件药同研为末,以米醋一升,熬如黑饧,收于瓷器中,旋取涂之。

  《圣惠》治小儿湿癣。

  附子散方

  附子(半两,去皮)雄黄(细研)白矾(各一分)吴茱萸(半分)米粉(半分)上件药捣细为散,每日三度,以绵扑。

  《圣惠》治小儿癣久不瘥。

  雄黄膏方

  雄黄(细研)多年薤根白矾藜芦(去芦头)瓜蒂胡粉(各一分)水银(三分,与胡粉点少水同研,令星子尽)上件药捣罗为末,入胡粉、水银同研令匀,用猪脂调为膏。轻拭涂之。

  《圣惠》治小儿癣不计干湿,瘙痒不绝。

  雌黄膏方

  雌黄(研)黄连(去须)蛇床子黄柏(锉)硝石芜荑莽草藜芦(去芦头)苦参(锉,各半两)松脂(三两)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别研如膏)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腊月猪脂半斤和松脂煎令熔。先下杏仁,次下诸药,搅令匀,煎成膏。收于不津器中,用时先以泔清净洗疮,拭干,涂于故帛上贴,日二换之。

  《圣惠》又方羊蹄根干笋(烧灰,各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麻油调涂之。

  《圣惠》治小儿久癣方。

  独蓄根(去土,一把)附子(二枚,去皮脐,生用)上件药捣令烂,以好酒和涂之。每涂药时先以皂角汤净洗,拭干后用药,日二涂之。

  《圣惠》治小儿干癣方。

  水银胡粉(各两)上件药点少水同研,令星尽,以鸡冠血和涂之。

  《圣惠》治小儿干湿癣方。

  雄黄(一分)麝香(一钱)上件药细研,用甲煎油调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干蟾烧灰细研,以猪脂和涂之。

  《圣惠》治小儿癣久不瘥方。

  上用黄矾一两,烧灰细研,每用先以水净洗,拭干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薤根捣,醋和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酱瓣、雀粪相和研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羊蹄草根烂捣,以蜜和,绞取汁,先揩破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楮株白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取乱发烧灰细研,以猪脂和涂之。

  《谭氏殊圣》方∶小儿乳癣遍身形,眼睫连眉退不生。此是毋名伤五泄,发儿损体病还成。野油花共天麻杵,赤箭除风四体轻。天竺乌犀悬剑子,蟾雄龙脑最多灵。

  赤芝饮子

  野油花(名油覆花)天麻苗(亦名天箭苗)防风(等分)上为末,洗癣了,次以油调涂之,后服乌犀丸。

  《谭氏殊圣》

  乌犀丸方

  犀(末,一钱)黑豆(二钱)干蟾(末,三钱)龙脑(少许)上为末,以熊胆汁为丸如绿豆大,温水化一丸。

  《养生必用》治小儿、大人湿癣方。

  甘草(二分)芦荟(四分,别研)上为末,温浆水先洗疮,后贴药。

  茅先生小儿周岁以上儿生细沙丹,谓之奶癣方。

  地龙(去土,炒黑为末)黄连(末)豆豉上三味等分为末,入轻粉,油调涂。

  《婴孺》治小儿头面疮癣方。

  上用大麻子五升为末,以水和绞汁,和蜜涂之。白狗胆汁涂之亦效。

  张锐《鸡峰方》治干湿癣久不瘥者。

  上以新楮叶将有芒刺处于疮上贴,以手拍之,候黄水出尽,干即瘥。

  《惠眼观证》

  防风饮子

  治风虚疮癣方。

  防风甘草(炙)连翘(各一两)山栀子(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五分煎三、五沸,去滓服。

  《张氏家传》治小儿头面生炼银疮癣方。

  黄连(末)黄柏(浓者,取各一钱)轻粉(二钱匕)乳香(少许,杵细)白胶香(为细末)白矾(如痒生使,不痒过。各半钱)上为细末,先将熔下白胶香,次下黄连、黄柏,令温下粉、乳,已却成块,再研令极细,敷疮上。

  《张氏家传》治大人、小儿湿癣药方。

  桔梗灶底黄土豆豉(各半两)麝香腻粉(各少许)上件三味为末,后入麝香、腻粉,用暗芝麻油调涂,先用温水洗过,后用药涂之,一上一洗。

  《庄氏家传》治小儿癣及大人恶疮方。

  锻石黄丹上二味等分,同炒紫色为末,干敷妙。

  《王氏手集》治小儿奶癣方。

  上以苦楝子不计多少,烧灰存性,研细入腻粉,生油调搽极妙。

  《吉氏家传》干癣方。

  巴豆斑蝥(各一枚)上件研为极细末,使不见星,取腊燕脂调涂之,日三上。

  [卷第三十七] 疮第九

  《巢氏病源》小儿疮候∶者,风湿搏于血气所成,多着手足节腕间匝匝然,搔之痒痛,浸淫生长,呼为之,以其疮有细虫如虫故也。

  《圣惠》治小儿疮及湿癣。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附子雄黄(细研)吴茱萸白矾苦参(各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敷疮上,日三服之。

  《圣惠》治小儿疮痒痛

  螺壳散方

  螺壳(一两,烂者)乱发(烧灰)龙胆(末)胡粉(各半两)上件药细研为散,以油脚调涂之。

  《圣惠》治小儿疮及疥癣、恶疮。

  水银膏方

  水银白矾蛇床子黄连(去须。各一两)上件药除水银外,捣、罗为末,以腊月猪脂七两入水银和研,以不见水银星膏成,敷疮神效。

  《圣惠》治小儿湿疮方。

  上以胡燕窠一枚,取大宽抱子处,余处不用,捣,细罗为散,每使时先以水煎甘草,入盐少许作汤,温温净洗疮,拭干以散敷之,三两上便瘥。若患恶刺,以醋和,用帛裹之,日二易当愈。

  《圣惠》治小儿疮及疥癣方。

  上用苦参三两捣,罗为末,以蜜和涂之。

  《圣惠》治小儿干、湿、疥癣方。

  上取楝根皮、葱白捣如膏,以猪脂和涂。

  《圣惠》治小儿久疮及疥疮内黄水汁出方。

  上取羊蹄草根烂捣,以白蜜相和,绞取汁涂之。

  《圣惠》治小儿疮方。

  上取桃叶烂捣,以醋和敷之。

  《庄氏家传》大人小儿尾闾骨生疮,痒不可忍者。

  猪拦门泥(但是猪擦臀处泥土取用,或门上木削皮烧灰)麝香(少许)上为末,湿则干贴,干则油涂。

  [卷第三十七] 疮第十

  《巢氏病源》小儿疮候∶小儿为风热毒瓦斯所伤,客于皮肤,主生浆,而溃成疮,名为疮也。

  《葛氏肘后》治大人、小儿卒得疮,一名烂疮,初起作浆方。

  上烧牛屎末,以粉和敷之。姚氏同。

  《葛氏肘后》又方上熬秫米令黄黑,然后捣以敷之。

  《葛氏肘后》又方上末黄连和粉涂之。

  《葛氏肘后》又方上烧铁令赤,二七度注水中,浴儿,日二、三度。

  《葛氏肘后》徐王神效方儿三岁初患头上起浆如钉盖,一、二日面及胸背皆生,仍成疮。

  水银朱砂胡粉硫黄(各半两)上为末,猪膏和涂。禁见狗并青衣小儿、妇女。先浓煮桑汁以洗之,帛子拭净敷膏,日三夜再,每一洗一易膏。

  《千金》治小儿疮初起浆似火疮,名曰疮,亦名烂疮方。

  上以桃仁熟捣,以面脂和敷之。亦治遍身赤肿起。

  《千金》又方上以马骨烧灰敷之。

  《外台》∶《备急》疗小儿三崴患颈上起浆,如钉盖,一二日及胸背皆生,仍成疮方。

  水银朱砂(各半两,碎研相得)石硫黄(一两,研)腊月猪脂(和研如膏)上四味煮桑叶汤洗以敷之。勿令猪、犬、妇人、小儿等见之无效。

  《圣惠》治小儿疮。

  栀子膏方

  栀子仁川升麻犀角屑黄芩(各半两)蛇衔(三分)蓝叶生地黄川大黄(各一两)上件药细锉,以猪脂一斤同于锅内,以微火煎令药色变,滤去滓,以瓷盒盛,候冷涂之。

  《圣惠》又方水银松脂土蜂房黄柏川大黄(生用,各一两)腻粉(一分,与水银于手掌上,以拌研如泥)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炼成猪脂一斤与药末同入铛内,慢火熬令稀稠得所,将水银、腻粉入膏中,搅令匀,膏成以瓷盒盛,候冷涂之,不过三五上瘥。

  《圣惠》治小儿卒得疮赤烂方。

  上取牛粪烧灰,细研敷疮上,日三用之。

  《婴孺》治小儿毒疮。

  栀子膏方

  栀子蛇衔草蓝青(各五分)犀角屑(三分)升麻黄芩(各四分)生地黄(八分)上以猪脂切一升三合,煎药三上三下,去滓敷疮。

  张涣

  生地黄膏方

  治浆疮,毒瓦斯发于遍体者。

  生地黄川升麻蓝叶栀子仁川大黄(以上各一两)上件药细锉,以猪脂八两同于锅内,以慢火煎令药色变,滤去滓,以瓷盒盛,候冷,每用少许涂患处。

  张涣

  朱砂膏方

  治浆起如钉盖,才发遍体生疮。

  朱砂胡粉水银(各半两)上件药点少水都研,令水银星尽,以腊月猪脂四两入铫子内,慢火上熔化,搅成膏,以瓷盒盛候冷,每用少许涂患处。

  [卷第三十七] 尿灰疮第十一

  《子母秘录》治小儿尿灰疮方。

  上末伏龙肝和鸡子白涂之。

  《子母秘录》又方上以黑豆皮熟嚼敷之。

  [卷第三十七] 酢疮第十二

  陈藏器治小儿酢疮方。

  上以产死妇人冢上草取之,勿回顾,作浴汤洗之,不过三度佳。

  陈藏器又方上以仙人草煮汤浴,亦捣敷之。酢疮头小大硬,小者,此疮或有不因药而自瘥者。当丹毒入腹必危,可预饮冷药以防之。兼用此草洗疮,亦明目,去肤翳,汁滴目中。生阶庭间,高二、三寸,叶细有雁齿,似离隔草,北地不生也。

  [卷第三十七] 鱼脐疮第十三

  《圣惠》∶夫小儿鱼脐疮者,此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浮浆起,狭长如鱼脐,故谓之鱼脐疮也。

  《圣惠》治小儿鱼脐疮方。

  蛇蜕皮(一两,炙微黄)鸡子(一枚,打破取清)上件药以水一大盏煎蛇皮至五分,去滓入鸡子清,搅令匀,更煎三两沸,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又方芫花根(二两,细锉)猪牙皂角(五挺)黑豆(三合)白矾(三两,烧令汁尽,细研)上件药用醋七升,先浸芫花根及皂角、黑豆三日于釜中,以文火煎至二升。去滓后却于别铛中煎至一升,入白矾灰,搅令匀,膏成以瓷盒盛,摊于故帛上贴。

  《圣惠》又方上腊月猪脂并髓,以鸡子清调令匀涂。

  《圣惠》又方上以寒食干饧烧灰,细研敷之。

  《圣惠》又方上以白莴苣捣,绞取汁,先以针刺疮上及四伴,滴汁于疮中即瘥。

  《圣惠》又方上当疮上切大蒜片子贴定,以艾灸二七壮,逐壮换蒜,灸毕,研豆豉浓罨,定效。

  张涣

  鸡清散方

  治身体生疮出黄水,四畔浆起,狭长似鱼脐上以蛇蜕皮一两,烧灰细研,每用少许,鸡子清调涂疮上。

  [卷第三十七] 王灼疮第十四

  《巢氏病源》小儿王灼恶疮候∶腑脏有热,热熏皮肤,外为湿气所乘,则变生疮。其热偏盛者,其疮发势亦盛,初生如麻子,须臾王大,汁流溃烂,如汤火所灼,故名王灼疮,亦名王烂疮,又语讹为黄烂疮。

  《本草》治小儿黄烂疮方。

  上以罗勒根烧灰,敷之佳。

  《药性论》主小儿急黄烂疮方。

  上取赤小豆汁,冷洗之,不过三度瘥,能令人美食。

  《千金》治小儿黄烂疮方。

  四交道中土、灶下土上二味各等分,末之以敷疮,亦治夜啼。

  《千金》又方上烧艾灰敷之。《圣惠》方,疮干即用生油调艾灰涂。

  《千金》又方上烧牛屎敷之,亦灭瘢。

  《圣惠》治小儿王烂疮一身尽有如麻子,有脓汁,乍痛乍痒,或时壮热。

  赤芍药散方

  赤芍药甘草白蔹(各三分)黄芩黄连(去须)黄柏(炙,各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蜜水调涂之,日三、四上瘥。

  《圣惠》治小儿王烂疮及恶疮。

  秫米散方

  秫米竹筱(等分)上件药烧灰,细研为散,以田中禾下水调涂之,立效。

  《圣惠》治小儿王烂疮初患,一日内色变,二日浆出,或四畔时赤、渐长。若浆匝身,即不可疗。其状如汤火烧,宜速用

  黄连散方

  黄连(末)胡粉(各一两)上件药细研令匀,以生油调涂之。

  《圣惠》治小儿王烂疮初起,浆似火烧疮,宜用此方。

  上用桃仁,汤浸去皮,捣令烂,以面脂和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吴茱萸,酒煎汁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赤地利捣末,用酥和涂之。(出华山,春夏生,苗作蔓绕草大,上茎赤,叶青似荞麦叶,七月开白花,亦如荞麦,根如菝,亦如山荞麦。《本草》云∶所在山谷有之。)《婴孺》治小儿王灼恶疮,一身如麻豆者,戴脓汁,乍痛乍热乍痒方。

  甘草芍药白蔹黄芩(各三分)黄连黄柏(各四分)上为末,蜜和涂之,日再。亦可作汤洗之良。乃《圣惠》治王烂疮药,但《圣惠》以甘草、芍药、白蔹各三分,以黄芩、黄柏、黄连各半两。

  《婴孺》治小儿王灼疮方。

  上烧古屋柱作炭,杵末敷之。

  [卷第三十七] 火灼疮第十五

  《千金》治小儿火灼疮,一身尽有如麻豆,或有脓汁,乍痛乍痒方。

  甘草(炙)芍药白蔹黄芩黄连黄柏苦参(各半两)上七味末之,以蜜和敷之,日二夜一。亦可作汤洗之。《千金翼》除苦参,只六味,余皆同。

  《千金翼》治小儿火疮方。

  上熟煮大豆浓汁温浴之,亦令无瘢。

  《千金翼》又方上以蜜涂之,日十遍。

  《兵部手集》小儿火灼疮,一名浆疮,一名火烂疮。

  上用酒煎茱萸,拭上。

  [卷第三十七] 黄肥疮第十六

  《巢氏病源》小儿口下黄肥疮候∶小儿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渍于颐,生疮黄汁出,浸淫肥烂。挟热者,疮汁则多也。

  《千金》治小儿口下黄肥疮方。

  上取羊髭烧作灰,和腊月猪脂敷之,角亦可用。

  《千金》治口下肥疮方。

  上熬灶上饭令焦,末敷之。

  [卷第三十七] 浸淫疮第十七

  《巢氏病源》小儿浸淫疮候∶小儿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发疮,初出甚小,后有脓汁,浸淫渐大,故谓之浸淫疮也。

  《千金》治小儿浸淫疮方。

  灶中黄土发灰上二味各等分末之,以猪脂和敷之。

  《外台》∶《备急》疗小儿浸淫疮方。

  上烧艾作灰敷之。《千金》同。

  《外台》∶《备急》又方上以牛屎烧作灰敷之。《千金》同。

  《简要济众》治小儿浸淫疮,疼痛不可忍,发寒热方。

  上刺蓟末,新水调敷疮上,干即易之。

  《圣惠》治小儿浸淫疮,渐展不止方。

  鲫鱼(一枚,长三寸者)豆豉(一盒)上件药捣如膏涂之。亦疗马鞍疮。若或先起四肢,渐向头面者,难治也。

  《圣惠》又方上以鸡冠血涂之。

  《圣惠》又方上煎鲫鱼膏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生鲫鱼薄切大片,和盐贴之。

  《婴孺》治浸淫疮方。

  上取胡燕窠烧灰,水和敷之。

  张涣

  苦瓠散方

  治身体风湿发疮,脓汁浸淫渐大。

  干苦瓠(一两)蛇蜕皮(烧灰)露蜂房(炙。各半两)梁上尘(半合)上件药捣,罗为细末,每用半钱,以生油调涂疮上。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