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近思录 >卷一·道体

《近思录》·卷一·道体

宋朝 近思录 吕祖谦 著

1、濂溪先生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2、濂溪曰: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  

3、伊川先生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达道"。

4、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有指用而言者,惟观其所见何如耳。

5、乾,天也。天者,乾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

6、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

7、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8、鬼神者,造化之迹也。

9、《剥》之为卦,诸阳消剥已尽,独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硕大之果不见食,将有复生之理。上九亦变,则纯阴矣。然阳无可尽之理。变于上,则生于下,无间可容息也。圣人发明此理,以见阳与君子之道不可亡也。或曰:"《剥》尽则为纯《坤》,岂复有阳乎?"曰:以卦配月,则《坤》当十月。以气消息言,则阳剥为《坤》,阳来为《复》,阳未尝尽也。《剥》尽于上,则《复》生于下矣。故十月谓之阳月,恐疑其无阳也。阴亦然。圣人不言耳。  

10、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11、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12、有感必有应。凡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感通之理,知道者默而观之可也。

  13、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唯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14、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何也?曰: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唯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然天下自弃、自暴者非必皆昏愚也。往往强戾而才力有过人者,商辛是也。圣人以其自绝于善,谓之下愚,然考其归,则诚愚也。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也?曰:心虽绝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则与人同也。唯其有与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15、在物为理,处物为义。

  16、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17、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18、明道先生曰:天地生物,各无不足之理。常思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有多少不尽分处。

  19、"忠信所以进德"、"终日乾乾"。君子当终日对越在天也。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孟子去其中又发挥出浩然之气,可谓尽矣。故说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大小大事而只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彻上彻下,不过如此。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着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与后,己与人。

  20、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

  21、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也。又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善固性也,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盖"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

凡说人性,只是说"继之者善也"。孟子言性善是也。夫所谓"继之者善也"者,犹水流而就下也。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终无所污,此何烦人力之为也?有流而未远,固已渐浊,有出而甚远,方有所浊。有浊之多者,有浊之少者。清浊虽不同,然不可以浊者不为水也。如此,则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则疾清,用力缓怠则迟清。及其清也,则却只是元初水也。亦不是将清来换却浊,亦不是取出浊来置在一隅也。水之清,则性善之谓也。故不是善与恶在性中为两物相对,各自出来。此理,天命也。顺而循之,则道也。循此而修之,各得其分,则教也。自天命以至于教,我无加损焉。此舜有天下而不与焉者也。  

22、观天地生物气象。

  23、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

  24、满腔子是恻隐之心。

  25、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6、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正理。出则不是。唯敬而无失最尽。

  27、伊川先生曰:公则一,私则万殊。人心不同如面,只是私心。  

28、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断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

  29、杨子拔一毛不为,墨子又摩顶放踵为之,此皆是不得中。至如子莫执中,欲执此二者之中,不知怎么执得?识得,则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个中在那上,不待人安排也。安排着,则不中矣。

  30、问:时中如何?曰:中字最难识,须是默识心通。且试言:一厅则中央为中。一家则厅中非中,而堂为中;言一国则堂非中,而国之中为中。推此类可见矣。如三过其门不入,在禹、稷之世为中,若居陋巷,则非中也。居陋巷,在颜子之时为中,若三过其门不入,则非也。

  31、无妄之谓诚,不欺其次矣。

  32、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不可道上面一段事无形无兆,却待人旋安排引入来教入涂辙。既是涂辙,却只是一个涂辙。

  33、近取诸身,百理皆具。屈伸往来之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屈伸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屈之气复为方伸之气。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元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  

34、明道先生曰: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与应而已,更有甚事!

  35、问仁,伊川先生曰:此在诸公自思之,将圣贤所言仁处类聚观之,体认出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后人遂以爱为仁。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则不可便谓之仁。退之言:"博爱之谓仁。"非也。仁者固博爱,然便以博爱为仁,则不可。

  36、问:仁与心何异?曰: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阳气发处,乃情也。

  37、义训宜,礼训别,智训知,仁当何训?说者谓训觉、训人,皆非也。当合孔孟言仁处大概研穷之,二三岁得之,未晚也。

  38、性即理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凡言善恶,皆先善而后恶。言吉凶,皆先吉而后凶;言是非,皆先是而后非。

  39、问:心有善恶否?曰: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心本善,发于思虑则有善有不善。若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譬如水,只可谓之水。至如流而为派,或行于东,或行于西,却谓之流也。

  40、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才则有善有不善,性则无不善。

  41、性者自然完具。"信"只是有此者也。故四端不言信。  

42、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43、横渠先生曰: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遇聚结,为风雨,为霜雪。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

  44、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

  45、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无一物之不体也。

  46、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47、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谓鬼,以其归也。

  48、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彼自蔽塞而不知顺吾理者,则亦未如之何矣。

  49、一故神,譬之人身,四体皆一物,故触之而无不觉,不待心使至此而后觉也。此所谓"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

  50、心,统性情者也。

  51、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由蔽有厚薄,故有智愚之别。塞者,牢不可开;厚者,可以开,而开之也难;薄者,开之也易,开则达于天道,与圣人一。

四库全书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