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外科启玄 >卷之十

《外科启玄》·卷之十

明朝 外科启玄 申斗垣 著

明痘理之源论

夫痘之一症。所感于胎毒。胎毒者乃子在母腹之中。自形成之后。日夜食母血而能摄养其形。十月满足。方能降生。临产出时。有秽血一口在口中。若收生婆取之。此小儿痘疹俱无。亦无他症。取之不及。喊叫一声。秽血以下降。入右肾命门藏伏后。遇风寒时疫及惊恐。内外相播。发为痘疹。予意又云。子在母腹。十月食母血液而方能形具。如母能慎其口。不食五辛恶毒浓味异物。目不视凶恶怪异之物。耳不听淫乱恶杀之声。能习胎教。时玩美玉持弓矢。看美画古书。听好忠孝贤良之语。不再房欲后。生子必多聪俊。少疮毒。无恶疾。亦贤孝而且寿。今人不然。以酒为浆。以欲为常。贪食口味。那忌五荤三厌之物。则气血焉得清净耶。故生子多疮烂痘疹疔毒。诸惊恶疾等症也。又问云。

婴孩自月间周岁。或三五七岁至二三十岁而出痘疹。似此迟早不同。何谓也。答曰。胎毒有感之轻重。

气血禀之壮弱。母调养之有方。则子少恙。不能调养。令儿多疾。遇外感内伤。亦有轻重。交攻毒瓦斯。遇之则发。不遇则不发。故令婴孩痘疹。发之迟早稠稀轻重也。又问云。痘稀少儿又死。痘稠密儿却生。何谓也。痘少儿死者。初一二日。间发热未透。毒瓦斯壅塞不出。故令儿痘少而死。痘稠密儿生者。盖发热已透。毒已出于外。内无壅滞。痘症形色俱是顺。故痘虽稠密而生也。又云。如痘出已完。或半月二十日后复病而死者。亦有病而生者何谓也。答曰。是痘毒未净。调养失宜。致令儿复病。病而轻者生。重者死。此乃数定于前。人岂能逃。经云。取命化财。枉枉于理。莫能鉴矣。

明痘疹当分三因论

余参陈无择是病必分三因。今痘疹一科。未言一字。何也。盖精于方脉。而不察于此是也。余虽不敏。收陈一篇。以补古之未备。而使后学之了然。痘毒伏于命门。乃云养虎。如遇四时不正之气。

风寒疫疠。外感于皮毛。则腠理郁寒而为热。内攻脏腑。二火相煽。恶血发于膀胱。乃壬水克之。丙火后归于阳明。

化出脓浆。此内毒因外感风寒疫疠之所作也。内因者。惊恐喜怒悲哀七情所击脏腑。脏腑击动郁火。

举发恶血赤扬。皮肤发热。亦出痘疹。此内因作也。不内外因者。跌仆坠压。打击推抢。或过食干硬之物。不时恶毒等味。致伤脾气。脾气不能伸越则脏腑不和。内热遍传。胎毒并起。发而为之痘疹。

此为不内外伤也。治外伤则推运气察阴阳之逆顺。以升麻汤薄苏饮治之。以轻其表热。而毒自出也。

治内伤者以升苏饮内加凉惊解毒等药治之。治不内外因者。当察其因何伤之打击饮食之毒。随症施治。

少加疏表。以化其痘毒。令儿自安。此三因之论毕矣。

明预识痘疹法论

夫小儿痘疹未显之先。发热之初。则烦躁脸赤。目胞赤。唇红。身体痛。头疼顿闷。呵欠。喘嗽。

惊。喷嚏等症。此五脏外症悉具。而内毒烦冤。二三日后。毒归于一脏方显。是何脏受症也。归于脾。则令人不食。呕吐泻痢腹痛。归于肝。则令人目赤多泪。乍凉乍热。归于心则惊悸烦躁腮赤作渴。

归于肺。则喷嚏喘嗽。咽干发热谵语。归于肾则腰痛耳尻热。嘎牙振寒。眼合腹胀黑舌。此五脏独显之外症也。

又如伤风则恶风脉浮缓。伤寒必恶寒脉浮紧。伤食必恶食。气口脉必盛。如跌仆打压等伤。必有肿痛于何处。则令人惊恐搐搦。喊叫昏睡闷乱等症。再加之一诊耳冷尻冷。四梢冷。又不若视耳后红脉赤缕。目有水光。身微战动。如此诊视。最为的真秘之稽验若神。世少知之矣。

明痘症四时逆顺辨法论

夫痘疮属阳。春夏为顺。秋冬为逆。春痧夏。秋脓胞。四季疹者为顺。如春脓。夏黑陷。秋冬疹者皆为逆。逆者不必用药。总是仙丹。岂能返于生命乎。又云。先痘后夹疹者为顺。先疹后夹者顺。先痘后水泡者多则顺。少则逆。先水泡后夹少者顺。多者逆。先水泡后夹疹者逆。疮已黑。

忽泄出脓血痂皮者顺。水谷乳食不化者逆。大抵顺者吉。而逆者凶。有顺时令而内兼险恶坏症者亦死。

有逆时令而痘色形症轻稀者生。如此之度婴幼生之有赖。

明痘分部位轻重论

夫痘之初出。先分部位。部位者。天庭地阁。乃额上承浆是也。如那一部位稠者毒之甚。稀者毒之轻。无者即本经无毒也。如头顶额背脊腰委中者太阳经也。如面鼻腮颊属手足阳明经。咽喉手背肺经也。胸膈舌心部也。胁肋阴器肝胆部也。四肢脾部也。轻则尖圆饱满。苍黄肤糙。能食。气体壮无他症者吉也。重则空陷痒。密串丹浮。肉肿。痘不胀。目闭声哑不食者。纵有千金难买大限。妙药何功。又云痘从头面胸背先灰者。八九日为顺。从脚膝腰腿者为逆。如此直指。应验神矣。

明痘色吉凶论

夫痘之色者宜光泽于外。则知五内及肤里无蓄滞之毒为吉。混黑灰色干红焦顶下泽于外者。乃脏腑壅滞之毒。不能疏泄于外为凶。不可治之。

明痘形吉凶论

痘之形症如一二日间作二三次旋。旋而出耳下鼻边颔下三五。窠红活滋润微微体然。或往来寒热。

旋出旋长。至五七日内。皮肤糙。浆满。色苍蜡尖圆者吉也。如一二日内。发热间即一齐发出。如蚊蚤叮斑者香搐焦顶干红。蛇皮蚕壳。紫胀痒。或肿而忽消。或忽然而肿。肉痘不胀者凶也。

明痘症吉凶论

夫小儿痘症一现。发热三五日。旋旋而出三五十窠粒。无他症。能饮食。便利匀。神气清朗。根据序而出。出而贯浆。浆而满。满而回。乃自然造化之理也。吉也。不然。发热壅甚。面肿目闭。咽痛肚痛。呛喉嘎牙。四肢厥冷。谵语。泄利水谷。渴吐胀满。不食寒战。目无光者。此皆凶症也。

明痘虚实寒热论

小儿肤体。受之父母。气血壮弱。禀在胎元。痘之毒热。自里而达于表。表者气分也。气之虚者。

灰白平陷。治宜补气。气之实者。热之壅甚。出不快。此表实。治宜发表。在里者血分也。红肿紫。

二便秘涩。用药少疏利。于中和止之为上工也。

明妇女出痘与婴孩不同论

妇女之形有经脉胎产。岂与婴孩治例相同也。其症多端。略陈一二。如妇女出痘贯浆之时。或遇临月之正产。或因痘热之极而令胎亡。或小产。或遇行经之期。经血适来。或血液妄行。吐衄崩漏。

致令血虚。必令痘疮变坏。以保元汤加四物。如胎动必加安胎等剂治之。则无虞矣。岂与婴孩同例治之也耶。

明痘当禁忌例论

痘之婴孩。岂知禁忌。如父母未经心而误触犯者有之。致令痘疮黑靥。靥则轻变重。变危毙而无救。世多有之。深可哀矜。今录之以备不虞也。狐臭沟渠及腐浊秽气。孝妇新婚产月经崩漏血腥膻臊气。醉酒硫黄火药焦毛气。初病汗湿疫疠瘟气。麝香骨刺头发误火烧烟戗气。葱韭薤蒜烹煎油气。

熬漆胚等臭气。误触痘孩。恐毒入里。令痘。而死生未可知矣。即用乳香苍术红枣降真芫荽烧之。

或芫荽酒喷之帏幕及喷身以解之。或母饮芫荽酒。令子乳之。即安。乳母亦可慎口及房欲。亦不可与子鸡鸭。且吃令儿盲目。冷物食令子水硬。以温药解之。热物多以凉药解之。亦不可凉。乃痘疮赖于温养也。如痘初起及回时。

古云首尾俱不可汗下是也。

明痘疮治法论

凡痘初发热之时未明是否不是否。宜用升麻汤薄苏汤或白酒姜汁苏叶煎服。令少暖时。是痘则标现矣。即将红绵纸作拈子蘸麻油点灯照儿浑身上下。皮肤里有大小枝蒂根苗花蕊等意。色红活者吉。

勿妄用药。如耳眼鼻窄狭如针尾。不泽无枝朵者。凶亦勿药。非丹也无效。凡见痘已出。必先几日次问饮食多少。便利调匀。再看痘之稀密颜色圆晕如何。如发热六七日。精气清爽。其痘必稀尖圆活润。

如发两三日热者不妨。如发一二日热者。神浊气粗。痘必密。其色润。虽分个数亦有尖突。过十四日安。如密而色暗。平塌不分缝孔者。不须用药。难过五日必死。更有一样痘窠不圆。色暗不光。不食。

热甚口内疮白烂臭。名曰内溃。七日难过。大抵不食为之气郁闷结不通。保元汤加山楂木香。如色紫乃血滞气虚。本方加黄川芎。不尖者是气弱。倍参。如痘浆清。顶不足者必生痘毒。七日前有此者。乃毒发于表。七日后有此者。乃毒发于里。发于里者乃保元汤加姜糯桂枝。向里焦黑。必用黄连荆芥牛蒡子。七日复发热。

名曰蒸浆。十日后复热。名曰余毒不尽。用连翘败毒散。十四日复热。名曰表虚。八珍汤。七日前痢。

本方加木香黄连豆蔻。七日后痢。如浆不足保元汤。腹痛是伤食。保元汤加山楂陈皮。如痘七分。杂症三分。痘一解。余症即无。余毒疔痘发于四肢者轻。头面胸腹者重。急用金银簪刺破。入珍珠末血竭油胭脂于疮外。以棉纸卦固。内服保元汤加当归红花牛蒡连翘。如目有病。必待痘疮回毕。方可治之。治眼用蔓荆密蒙花类。如生痈疽。专以解毒为主。无脓加官桂二分。寒战切牙保元汤加木香。大抵十四日内用保元汤治之加减。万不失一是也。

明痘随日有吉凶论

夫凡痘之未出。必先发热三日为透为吉。如发一日热者。即现标为凶。如一日半不及二日者为险。

此是发热三日之吉凶可见也。次则见标。三日内陆续出。稀朗圆尖至足有。方为出齐。无他症。能食。此为吉为顺。如发出稠密蚕种蚊蚤斑而不碍手者。再兼恶症必死。此为凶为逆。不可治之。如圆晕虽成。

干红少润。此气血初交之际。得失未定。当补托。气血和而痘自化成。此是出三日已见标之吉凶也。

如五六日痘当贯浆。皮浓光圆苍蜡色。乃气化浆行。毒自解也。为吉为顺。如浆不行毒不解则干枯而密。痒灰陷者。此是血不能归附于气也。为凶为逆。必死。如气血虽交。其浆不克。其色半润。此痘为险。为半吉凶。宜保元汤加桂术以生其浆。有浆则生。无则死。此为贯浆三日之吉凶也。如痘靥之时。从头面及背。先灰者为吉为顺。如从足从阴股者。为逆为凶。此九日至十日十一日靥痘之吉凶也。如十二日至十四日十五日痘毒已回。其疮当落痂。是气血克实。毒已化净。为吉为顺。亦有当落而不落。或又有脓臭结痂。俗称外回痘也。非也。乃气血不足。而痘毒未尽也。必待气血和平。毒解自愈也。

明痘疮亦不必拘于日数论

大抵小儿有禀受虚实不等。贫富之家。调摄不同。儿形壮怯。护养失宜。亦有实实虚虚之过也。

皆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也。岂知有反复之患乎。致令子发热三五日而成。八九日而方生。但足上有痘方为齐。齐后成血。或八九日结脓窠中夹出红或天时暄暖。则痘易出。若天令凛冽则痘出少迟。岂可以日期一例而论哉。必待荣卫调和无诸症。如期而愈矣。

明顺痘吉论

痘初发热三日透。方出稀疏清朗。尖圆饱满。根据期浆行。根据时而靥。神气爽静。能饮食。无他症。

此自然生化。顺吉之兆也。非人之能调。非药之能疗。乃天生之妙而已矣。耳下鼻边三五点红起窠光润吉。

顺痘形图

明逆痘凶论

痘之夹热未透。神气浊粗。密如痱子。无窠粒。色暗不分缝孔者。如蚊蚤斑蚕子壳蛇脱皮。痒肉肿如瓜。或连连如鸡蛋样。干红灰紫。陷塌无浆。再兼恶症。虽仙丹有何益乎。

逆痘形图

明险痘吉凶论

夫险痘者。言其吉凶未定。生死未分。故名曰险。此痘虽长圆。晕虽成而干红少润。此阴始交阳。

血始交气。得失未定。必待气血尊附。痘自化成则吉。如顶陷而痒灰白。用保元汤加姜桂芎米红花。

色紫少加白芍以收其险。要紧之际。仔细度之。如不回活则凶。故曰险。

险痘形图

明痘家恶症论

凡小儿出痘。神气清爽。不宜昏愦。色暗痒。肉肿如瓜。或连连如鸡蛋样。干红无浆。泄泻嘎牙。发战喘促。声哑烦躁。谵语目闭。胸背头面青灰紫黑平陷。不食。腹胀如鼓。肚疼腰痛。唇焦口臭。舌黑喉呛。鼻孔开张。下血。二便不通。以上恶症。如顺痘相兼一二恶症。由恐变危。逆痘有此一症。最难保安。此皆天命之有定数。岂能逃乎。

明痘始终宜节饮食论

痘形已现。当谨慎养护。不可过饱与过饥。五味亦不可偏胜。父母爱子。无所不至。任意刁吮。

诸症并起。岂不反害于子耶。非余之琐琐言乎。

明痘兼异症论

痘忽痛痒极。内有蛆虫或已炒焦。痘从腹出。或痘正兴。忽生泡子。致痘不出。当看子是何色。

即随脏辨之。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随脏处方加减。以保元汤加牛蒡子当归荆芥连翘。肝青柴胡。

心赤加黄连。脾黄加熟大黄。肺白加桔梗。肾黑加人齿或无价散调服。如痘一起时。原因风寒。次痘虽出。而有寒门内症。表里汗下亦可详之。

明痘夹痧子论

夫痘名脓。是胎毒所干肺脏而所生也。一发热时至六七日中。脓正兴。而又出痧子。名曰痧。

盖痘是也。俱是胎毒先干肺脏已出脓。次于肝脏。又出痧子。此肺金肝木俱受胎热之毒侮。其所不胜也。治宜清肺金。乃泻其火也。养肝木。滋其水也。以保元汤加麦冬知母黄芩类。则安。如痧子亦不为凶也。

明痘夹子论

脓既生。六七日间。正旺而又复出子。况乃心火协相火炽甚而生。肺复受火邪所克。如少者为吉。如多者再兼喘咳。必不能保生也。

明痘夹水痘论

痘之一出。胎毒已彰。是为吉也。而又兼出水痘。水痘者是外感时气而所生也。亦少者为顺。多者逆也。治之宜清肺保脾解热而安。亦不重剂耳。

明痘夹疔毒痈疽论

夫痘之一症。为顺尚有变异。何况再疔毒痈疽。岂不毒之又甚耶。宜谨慎调护。稍可复生。若有一差。失之千里。然疔毒痈疽。皆详于前。治宜保元加减。睹之于后矣。

明痘夹丹论

丹者赤也。如涂赤朱于皮肤之上。亦是热毒蕴蓄恶血于命门相火。合而发起。与痘相兼而生。有如霞片。浮而薄者易治。浓而紫者难痊。当顺天时。若暑热以通圣辛凉之剂解之。严寒以葛根升麻辛温之剂解之。痘疮既发。正合其宜。又失于调护。受风热则血沸腾。感寒冷则血凝泣。若沸腾以辛凉散风之剂。凝泣者以辛温之剂。外亦用涂敷等药治之。如丹从腹往四肢者生。从四肢入腹者无救。

明痘后生疳疮论

凡生痘疮。小儿原气壮实则痘易安。有等原气亏虚。或又不曾托表。而又过食甘肥等物。致令胃中蓄之湿热上入经络。贯于口鼻耳目及牙上下皆能生疳。津淫日久。湿热生虫。腐蚀牙。齿脱骨落。并皆治之。内则益清中除湿热之剂。外以蚕茧子出过蛾的入白矾一撮火灰共末。上之即愈。

明痘后痈疽疔毒论

夫小儿痘已出尽。胎毒已化。而又复生痈疽疔毒。是何气使然。答曰。胎毒虽化。气血已亏。再加于失其调护。致令阴阳相滞。壅塞经络。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疔毒。变生异症。亦皆有之。何况疮疡乎。枉枉殇夭。不可胜记。轻而变重。重而变危。惜哉。天命耶。失护也。

明痘后细疮如疥难愈论

痘回痂落。宜该清洁。或误食发物。或勤抱风处洗浴。致令复生细疮。如疥非疥。最难得愈。诸药不应。惟宜川蜂蜜一二两。用水煎滚。时时呷之。外用怀孕母猪的粪晒干烧灰。不拘多少。再加轻粉五分。滑石五分末共研细用酒调匀。鹅翎扫搽疮上即愈。

明痘后两目胞肿论

常治痘后。小儿两目胞肿盖下睑上寸许。相睑烂成疮。久治不痊除。不知内宜泄去阳明胃经湿热。其肿渐消。泪自止。痛自除。黄连解毒汤三黄丸类。如眼珠有翳。用煮肝散退其翳。常常服之。

切忌鸡鸭卵莴笋葱韭之类。

明痘后宜随症施治论

痘乃天花。一名圣疮。前后十四五日内。生死立见。父母忧心恤如珍宝。庸医失治。即见□。

前贤深戒。所谓痘症首尾俱不可汗下。此一句使后人拘泥。不能展转施于治法。使患者束手而毙。岂此礼乎。假如痘疹因伤寒而得。邪在太阳经。激起痘毒。二热交攻。若形汗之寒邪从何而解。痘毒从何而散。致令热邪痘毒内郁炽甚。岂不变为坏痘疮耶。但不可用麻黄等类。只宜轻解苏葛升麻也。如热毒攻里。内实壅滞。

二便秘结。若不疏泻。痘即变靥。而坏症现耶。此岂不失治法乎。若拘古言。此症何由救免。亦云少加大黄可也。亦不可猛浪也。又言痘家若服张氏异攻散。如抱薪救火。火内浇油。此言又远也。如小儿痘症七八日正发浆满之时。儿或误食冷物及弄水浆。阴寒内蓄。四肢逆冷。唇青腹痛等症。若不用温暖之药。阴寒从何而退。大抵临症处方。施于活法。验症的确。果是气虚宜四君子加减。血虚四物加减。少入姜桂。以御其寒。痘得热而易出。亦不致变为坏痘子疮耶。正谓医无定体。应便而施。正谓此也。

明痧症吉凶论

痧子一症。亦是胎毒流行所感不时之气而发也。与痘疮不同。其生死一类。毒之始发于脾。流于心。入于肺肾则无恙。入于肝目泪出不止。入于肺涕流不干。嗽甚烦躁不安。以火照之。隐隐于皮肤之下。以手摸之。磊磊于肌肤之间。其形如疥。其色若丹。随出随没。乍有乍无。肿而兼隐。肤赤明朗者为吉。最嫌煤黑。百无一生。喜衄血。毒从衄解。身凉者吉。咽痛者凶。治宜生津养血。食少者救胃和脾。秘结者疏利。郁热者解肌。则令中和。一出连绵三四日者不收。乃毒火太甚。急用化斑汤解毒汤。迟迟出不快者亦表解之类。切忌酸醋梅浆冷水等物。鸡鱼五辛之物过七七日无忌。

明痧不同论

者点也。色赤而有点无头粒者是也。痧有头粒小而随出即没。没而又出。俱是心火乘于肺金。

挟痰而作。有伤寒从表而发。以白虎汤玄参升麻汤化汤治之。亦有可汗可下。俱在通圣散中消息治之。黑者乃胃烂而出。不可救之。

明保元汤功效加减法论

保元汤内有人参二钱。黄三钱。甘草一钱。水一钟半。姜一斤。煎服。此方原是东垣先生所制。

药性平和。甘温专补中气。能泄虚火。固表助阳外护内使阴血附焉。气血和顺。一身真元无恙。而痘自无坏乱之理极明矣。故名之保元汤。先三日。潮热之时。看儿大小。用药剂亦大小。内加苏叶一二钱。不饮食。乃气郁。加山楂木香。热甚加薄荷干葛。如痘毒壅塞不行。加桂。取其味辛能发散耳。次三日。见标之时。

三日内加减主方用人参八分。白术黄各一钱。甘草三分。五味三分。姜一片。枣二枚。煎服。如痘顺加当归枸杞。如逆则加川芎桂各三分。如渴加麦门冬天花粉。次贯浆三日。加减主方用人参黄白术甘草麦门冬川芎熟地黄当归加姜枣糯米煎服。胃弱加山楂。浆不起加白酒人乳。额上不起加川芎。

面不起加升麻。腹上不起加桔梗。腰腿不起加牛膝。手上不起加桂枝。厥逆加附子。泄泻加赤茯白芍。

冷泄加炒干姜。靥速加柴胡连翘黄芩白芍。靥迟加桂干姜。次三日落痂时。用药主方陈皮白术茯苓半夏当归枳实八分甘草姜煎服。如落痂迟加人参黄升麻枣子。痂收速加黄芩连翘。痘痛加赤芍黄连黄芩栀子炒如痘痒加羌活白芷蒺藜赤芍蝉蜕。气虚加人参黄白术等类。其余群方见于后。

开蒙百句歌

大抵痘疮名胎毒。产时秽血喊沉藏。命门养虎终成害。一有发作三因详。外感风寒传疫厉。七情激毒为内伤。如不内外因伤感。跌仆坠压血成殃。饥饱劳碌过蓄血。皆能变痘在审量。察色诊脉知凶吉。寒热虚实医度详。耳冷尻冷四梢冷。虽为验。最难防。男女暖卧何便取。耳后红筋赤缕茫。目有水光兼烦躁。表里形症有阴阳。发热日多痘必少。一发即出蚤蚊。耳下鼻边承地阁。稀圆尖朗蜡而苍。形色轻兮为上吉。临症权衡妙处方。凡百只宜轻和解。诸疾何须药猛浪。虚补实泄寒温暖。热极方宜药少凉。体弱脉微兼吐泻。产后经崩食不嗜。面黄硬气宜当补。保元芎归加减良。身壮脉洪能饮食。二便秘孕实多坚。清凉解毒中和止。邪无壅滞即平康。肿胀血壅色紫赤。木通紫草血须凉。平陷串白气血弱。八物咀攒急作汤。补血怎及四物美。四君补气不寻常。湿多四苓防风入。浆成色淡酒当。咽痛甘桔肚痛芍。厥逆虚寒温补浆。顶白根活当云瘥。根白顶黑毙多妨。赤热白虚红润好。紫枯黑朽陷灰惶。痘吉症凶恐变暴。痘凶症恶预棺裳。起而不起参补。收而不收芍药汤。无价散医平黑靥。归倒靥急煎汤。滑石腐草脓烂痘。痈肿连翘败毒良。黑疔一点无踪吉。水痘轻热亦少浆。

月事忽来变坏痘。里虚陷伏岂寻常。补中托里休迟慢。疮若回时免损伤。妊娠有痘治应难。表里热燥孕何安。调元清热安胎美。胎元触痛命终残。痘正兴时临月产。气血虚大补先。腹痛微微行恶露。虚甚八珍附子兼。妇女宿常多崩漏。又遇天行痘疹。十全大补堪斟用。免得亏虚陷伏占。痘疮过日不收回。父母忧思泪已悲。砂糖半盏汤调送。少顷浆收色蚤灰。痘发浆兴兼子。五色内五脏毒。辨察精微施治法。蠲的婴孩父母哭。毒痘入眼分轻重。由恐干邪抵目肿。重瞎轻施谷精散。十中三二又神功。痘隆忽中寒变阴。四逆唇紫痛难禁。温中或用二神散。须臾红活再回生。七日复热号蒸浆。旬后余热败毒良。月半热时身虚损。八珍大补即安康。随机应变攻休峻。赏用斟之再忖量。百句括褒无尽意。胸揣活法附于傍。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