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内经评文 >卷十二

《内经评文》·卷十二

清朝 内经评文 周学海 著

九针论第七十八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

九以法野。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

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

必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竭。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

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其身而锐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

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之间。为深痹也。(腠下原有理字昧者妄增删之)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

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小大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岐伯曰。一曰针者。取法于布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二曰员针。

取法于絮针。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肉间气。三曰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五曰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

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六曰员利针。取法于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痈痹者也。

七曰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锋微员。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针形毕矣。此九针大小长短法也。黄帝曰。愿闻身形应九野。奈何。岐伯曰。请言身形之应九野也。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

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乙所在之日及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所主左右上下体体有痈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溃治之。是谓天忌日也。形乐志苦。病生于脉。

治之以灸刺。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咽即噎字喝者喘也)治之以甘药。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五脏气。心主噫。肺主咳。

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六腑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味。五并。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并肺则悲。并肾则恐。

并脾则畏。是谓五精之气。并于脏也。五恶。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此五脏气所恶也。五液。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出也。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五裁。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矣。必自裁也。故命曰五裁。

五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五邪。邪入于阳则为狂。邪入于阴则为血痹。

邪入于阳。转则为癫疾。邪入于阴。转则为喑。阳入之于阴。病静。阴出之于阳。病喜怒。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五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故曰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也。足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厥阴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足之阴阳也。手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心主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手之阴阳也。(以上俱见素问宣明五气论血气形志论两篇中)

条列事类。以整饬出之是经文定律也。文境平正博大绝人攀跻。前三节自是题中正义形志。以下亦用针者。所必讲也。故类聚之。

卷十二

岁露论第七十九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必病疟。疟之发也以时。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日晏。此其先客于脊背也。故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也。卫气之行风府也。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早也。至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

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积而作焉。黄帝曰。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入焉。其卫气日下一节。则不当风府。

奈何。岐伯曰。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气之所舍。即其腑也。黄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

而风常在。而疟特以时休。何也。岐伯曰。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沉以内搏。故卫气应乃作也。帝曰。善。(此论疟而映带风字是客笔)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

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虚邪。乃能伤人乎。少师答曰。不然。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

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患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黄帝曰。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少师答曰。帝弗知邪入乎。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黄帝曰。可得闻乎。少师曰。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义当同翕)

烟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患也卒暴。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者何也。

少师答曰。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黄帝曰。愿闻三虚。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黄帝曰。愿闻三实。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命曰三实。黄帝曰。善乎哉论。明乎哉道。请藏之金匮。然此一夫之论也。(此风之乘虚而入非天行之时病也与九宫八风篇义同在本篇仍是主中宾)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师曰。

此八正之候也。黄帝曰。候之奈何。少师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

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黄帝曰。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少师答曰。

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

民病多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

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曰旱乡。从西方来。命曰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

国有大灾也。正月朔日。风从东南方行。春有死亡。正月朔日。天和温不风。贱。民不病。天寒而风。贵。民多病。

此所谓候岁之风。HT伤人者也。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三月戌不温。民多寒热。四月巳不暑。民多瘅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诸所谓风者。皆发屋折树木扬沙石起毫毛发腠理者也。(后半篇所论诸风乃指时行之病与九宫八风篇不同读者详之)

先以疟陪说入八风正义。后首详三虚三实。次备叙风邪伤人之情。条列风邪伤人之候。汪洋浩瀚文中钜观。此篇义凡三变。上截重在人气。中截天气人气并重。下截重在天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文境有烟云往来。乍阴乍阳之妙。

卷十二

大惑论第八十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暝独视。安心定气。

久而不解。独博独眩。(博义难通当是转之讹也)被发长跪。俯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岐伯对曰。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中其精。其精不相比也。则精散。

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

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

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黄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东苑。未曾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异也。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感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间者为迷。

甚者为惑。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黄帝曰。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寒似当作实)故不嗜食也。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黄帝曰。病而目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常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留久。

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黄帝曰。善治此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脏腑。诛其小过。后调其气。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

重论眩惑附论诸邪。而以治法结之。篇法数见不鲜矣。运笔自夭矫可喜。

卷十二

痈疽第八十一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取汗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是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孙脉满溢。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协议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虚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各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以上叙血之源流跌入痈疽以起下文)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

水道流溢。草不成。(盖之讹也见邪客篇音宜草鹿葱也一名宜男)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

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

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以上承上文叙痈疽之本末跟定血字而纬之以寒热统冒下文)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曰名。岐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

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颈。名曰天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发于肩及。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

痈发四五日。逞之。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侠瘿。急治之。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实栝蒌。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浓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谓铺大而壅硬也)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

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谓痛应于丙之脏腑也)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

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其状不大。

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

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以上只叙形名而缺其忌当有脱文甲乙经中详之)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岐伯曰。

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盛。下陷肌肤筋髓枯。

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其上之皮夭以坚。坚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前后总叙。中间分叙。常法也。而词旨修洁格律谨严。中间许多条目却首尾一气贯注。炼气归神岂徒才大。按疽者索而陷也。痈者壅而盛也。林屋山人以平起坚软。辨其形以疼痛麻木。辨其情以赤白鲜黯辨其色。以阴阳寒热辨其气。

大致与经旨不悖。而于热气浑盛下陷肌肤之义未备者。盖痈疽皆起于津液之燥结。而微甚判之一寒而燥结。一热而燥结。

寒则内陷。热则外壅。故浅深不同。经统言热者。以其统归于燥结也。林屋劈分寒热者恶其混也。

上内经评文。凡素问篇八十一卷二十四。唐王启玄所分卷也。灵枢篇八十一卷十二。相传亦启玄分卷。或曰宋史崧所分也。失古九九之义矣。其遗篇传于宋之刘温舒。世遂谓温舒伪作。非也盖温舒以前为启玄学人之所作也。始未必敢僭以补经。而指为遗篇是温舒之过。然圣经日湮旧文所存无分真伪。皆可珍惜则附经以传固未可浓非也。大论诸篇古本内经所无启玄。并内经篇数而取此以益之后人。因张仲景有阴阳大论之语谓即此是也。当不谬矣。又有斥为伪作者。夫大论既见称于仲景。虽非内经本文要自古圣之精旨也。相附以传得至不没启玄之功。何可诬哉。故居今之日。犹获见大论遗篇之文者。非二公之力殆不及此。灵枢缺脱弥甚史崧取皇甫士安针灸甲乙经文补之亦犹是爱古之深情。利世之盛意也。且夫古籍之散佚也。每览历代艺文之志考之于世百不存一二。彼以一生心血之所聚。既已见称当时得列名于史官矣。

犹尚不能永其传其他又何论焉。后之人宜有不胜惋惜之情者矣。乃反肆口诋不遗余力。若必欲使世不存其书而后快。

此其用心何在也。兹者取两经全文而评之。极知浅陋无可观第。其用心世或有能谅之者。虽然生斯世也。不能扬风振烈抗迹于古之大丈夫。而区区于寻行数墨之间。犹且俯首胁肩折腰。瞠目求谅于不知谁何之人。其亦委琐之至矣。抚躬自念能无然惭恧也乎。

诰授通议大夫。赐进士出身。三品衔在任。候补知府。江南扬州府。粮捕河务水利。同知皖南建德周学海之。识于秦邮工次。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