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异怪:
老父投书
右按《十六国春秋》北凉永和三年正月,有一老父,/见于城东门上,投书于地(70),忽然不见。书一纸八/字满之,其文曰:凉王卅年若七年。凉王且渠/茂虔访于奉常张体顺(71),顺曰:“昔虢之将亡,神/降于莘。此老父之见,国之休祥(72),深愿陛下尅念,/修政以副卅年之庆(73)。若盤于游田,荒于酒色,臣/恐七年,将有大变。”虔不悦,卒为魏所灭。
二所庙;
先王庙(74)
右在州西八里(75)。《西凉录》:凉王李暠谥父为凉简公(76),/于此立庙,因号先王庙。其院周回三百五十步,/高一丈五尺。次东有一庙,是暠子谭、让、恂等/庙(77),周回三百五十步,高一丈五尺,号曰李庙。/屋宇除毁,阶墙尚存。/
孟庙
右在州西五里。按《西凉录》神[玺]二年(78),敦煌太守赵郡/孟敏为沙州刺史,卒官,葬于此,其庙周回三百步,/高一丈三尺。/
一所冢:
阚冢
右在州东廿里(79)。阚骃祖倞之冢也(80)。《后魏书》云:“骃/字玄阴,敦煌人也。祖倞,有名于西土;父玫,为一时/秀士,官至会稽合(令)(81)。”其冢高三丈五尺,周回卅五步。/
三所堂:
嘉纳堂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五年兴立泮/宫,增高门学生五百人,起嘉纳堂于后园,/图赞所志(82)。其堂毁除,其阶尚存。其地在子/城东北罗城中,今为効谷府(83)。/
靖恭堂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三年于州西门外/临水起堂,以议朝政,阅武事(84)。今堂其(基)尚存,/余并破毁。/
谦德堂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建以听政(85)。其堂在子/城中恭德殿南,今并除毁。/
一所土河(86):
右周回州境,东至碛口亭,去州五百一十里一/百步,西至白山烽,去州卅里,南至沙山七里,/北去(至)神威烽(87),去州卅七里。汉武帝元鼎六年立,/以为匈奴禁限,西凉王李暠建初十一年又/修立以防奸寇,至随(隋)开皇十六年废。/
四所古城:
古阿仓城,周回一百八十步。
右在州西北二百卌二里,俗号阿仓城,莫知时代,/其城颓毁,其趾犹存。/
古効谷城,周回五百步。
右在州东北卅里,是汉时効谷县(88)。本是渔泽鄣(障)(89),/桑钦说:汉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意不(不意)为/渔泽都尉(90),教人力田(91),以勤効得谷,因立为县/名焉。后秦苻坚(汉献帝)建安廿一年,为酒泉郡人黄花(华)/攻破,遂即废坏(92)。今北面有颓基数十步。/
古长城,高八尺,基阔一丈,上阔四尺。
右在州北六十三里(93)。东至阶亭烽一百八十里,入瓜州/常乐县界,西至曲泽烽二百一十二里(94),正西入/碛,接石城界。按《匈奴传》汉武帝西通月氏、/大夏,又以公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于乌/孙,北为塞,以益广因(田)(95)。汉元帝竟宁元年/侯应对词曰:孝武出军征伐,建塞[徼],起亭/遂(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96)。即此长城也。/
古塞城
右周回州境,东在城东卌五里,西在城西十五里,/南在州城南七里,北在州城北五里。据《汉书》:武/帝元鼎六年将军赵破奴出合居,析酒/泉,置敦煌郡。此即辟土疆,立城郭,在/汉武帝时。又元帝竟宁[元年],单于来朝(97),/上书愿保塞和亲,请罢边戍,郎中侯/应以为不可,曰:“孝武出军征伐,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戌以等守之(98),边境少安,/起塞已来,百有余年。”据此词,即元鼎六/年筑。至西凉王李暠建初十一年,又修以/备南羌、北虏(99)。其城破坏,基趾见存。/
张芝墨池,在县东北一里,効谷府东南五十步(100)。右后汉献帝时,前件人于此池学书,其池尽/墨,书绝世,天下传名(101)。因兹王羲之《番页书论》云:“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好之绝伦,吾弗/及也。”又草书出自张芝,时人谓之[草]圣(102)。共池/年代既远,并磨灭,古(故)老相传,池在前件所。/去开元二年九月,正义大夫使持节沙州诸军/事行沙州刺史、兼豆卢军使、上柱国杜楚臣赴/任,寻坟典,文武俱明。访睹此池,未获安惜(103)。至/四年六月,敦煌县令赵智本到任(104),其令博览/经史,通达九经,寻诸古典,委张芝、索靖/俱是敦煌人,各检古迹,具知处所。其年九/月,拓上件池中得一石砚,长二尺,阔一尺五寸,/乃劝诸张族一十八代孙上柱国张仁会,上/柱国张履暹,上柱国张怀钦,上柱国张仁会,/上柱国张楚珪,上柱国张嗣业,文举人昭武/校尉、甘州三水镇将(105)、上柱国张大爽,[口]学博士/上柱国张大忠,游击将军守右玉钤卫、西/州蒲昌府折冲都尉(106)、摄本卫中郎将、充/于阗录守使、敦煌郡开国公张怀福,昭武校/尉、前行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等(107)、上柱国张怀/立,壮武将军行右屯卫、岷州临洮府折冲都/尉(108)、上柱国张燕容,昭武校尉、前西州岸/头府左果毅都尉、摄本府折冲、充墨离/军子将张履古(109),令修茸墨池,中立庙/及张芝容(110)。/
监牧羁縻州江河淮济海沟/陂宫郡县城关铲津济/岳渎铁碑碣名人/忠臣孝子节妇烈女营垒陵墓/台榭卸亭鑛窟帝王游幸名臣将所至屯田/
右当县并无前件色。/
廿祥瑞:
同心梨
右《后凉录》,吕光麟庆(嘉)元年敦煌献同心梨(111)。/
赤气龙迹
右按《西凉录》,李暠庚子元年赤气起于后/园,龙迹见于小城。/
白雀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嵩庚子[三]年白雀翔于/靖恭堂(112)。/
大石立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四年五月(113),大石自立/于敦煌马圈山(114)。/瑞葛
右西凉王[李暠]庚子五年敦煌有葛,缘木而生,作/黄鸟之色(115)。沙州无葛,疑是瑞鸟,二字相/似,误为葛焉。/
嘉禾木连理柳树生杨牧(枚)(116)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五年六月,敦煌献/嘉禾、木连理、柳树生杨牧(枚)。/白狼黑狐黑雉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庚子五年七月见于敦煌(117)。/
凤凰
右按《西凉录》,凉王[李暠]建初元年正月凤凰集/于効谷(118)。/
白龙
右唐武德五年夏四月癸丑,白龙见于平/河水边(119),州司录奏。/
甘露
右武德六年六月己丑,甘露降,弥漫十五里(120)。/
木连理
右唐调露元年,于敦煌乡董行瑞园/内,木生连理。/
甘露
右唐垂拱四年,董行靖园内,甘露降于/树上(120),垂流于地(121),昼夜不绝。/
野谷
右唐圣神皇帝垂拱四年,野谷生/于武兴川,其苗高二尺已上,四散似/蓬,其子如葵子,色黄赤,似葵子,肥而/有脂,炒之作麨,甘而不热,收得数百石,/以充军粮。/
瑞石
右唐乾封元年有百姓严洪爽于城西李先/王庙侧得上件石,其色翠碧,上有赤文,作/古字,云:下代卅卜年七百。其表奏为上瑞,当/为封岳并天,咸置寺观,号为万寿,此州/以得此瑞石,遂寺观自号灵图(123)。/
白雀
右唐咸亨二年有百姓王会昌于平康/乡界获白雀一双,驯善不惊,当即进上。/
黄龙
右唐弘道元年腊月为高宗大帝/行道,其夜崇教寺僧徒都集,及直/官等同见空中有一黄龙见,可长三/丈以上,髯须光丽,头目精明,首向北升,尾垂/南下,当即表奏,制以为上瑞。/
五色鸟
右大周天授二年一月,百姓阴嗣鉴于平康/乡武孝通园内见五色鸟,头上有冠,翅/尾五色,丹嘴赤足,合州官人、百姓并往/看,见群鸟随之,青、黄、赤、白、黑五白色具/备(124),头上有冠,性甚驯善。刺史李无亏/表奏称:“谨检《瑞应图》曰:‘代乐鸟者,/天下有则见也。’止于武孝通园内,又阴/嗣鉴得之,臣以为,阴者,母道;鉴者,明也,天显(125)。”
日扬光庆云
右大周天授二年冬至日得支庆(度)崔撝/等状称:“今日冬至卯时,有五色云扶日,阔/一丈已上,其时大明,大授(校)一倍以上(126),比至辰时,/复有五色云在日四边,抱日,光彩其(甚)鲜(127),见在官/人、百姓等同见,咸以为圣神皇帝陛下受命/之符。”刺史李无亏表奏:“谨检《瑞应图》曰:/‘圣人在上,有大光,天下和平。’又曰:‘天子孝,则/景云出游。’有人从巳西己北已东来者咸云:/‘诸处赦日,亦总见五色云抱日。’”/蒲昌海五色
右大周天授二年腊月得石城镇(128)将康拂/耽延弟地舍拨状称:“其蒲昌海水旧来/浊黑混杂,自从八月已来,清明彻底,其/水五色,得老人及天竺婆罗门云:‘中国有/圣天子,海水即清无波。’奴身等欢乐,望请奏/圣人知者。”刺史李无亏表云:“淮海水五色/大瑞,谨检《瑞应图·礼升威仪》曰(139):‘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河傔海夷也。’天应魏国,当涂之兆,明土德之昌。”/
白狼
右大周天授二年,得百姓阴守忠状称:“白狼频/到守忠庄边,见小儿及畜生不伤,其色如雪者。”/刺史李无亏表奏:“谨检《瑞应图》云:‘王者仁/智明悊心即至,动准法度,则见。’又云,‘周宣王/时白狼见,犬戎服者。天显陛下仁智明悊,动准/法度,四夷宾服之征也。又见于阴守忠之庄/边者,阴者,臣道,天告臣子,并守忠忄皆(130)也。前/件四瑞,诸州皆见,并是天应。陛下开天/统殊微号(131),易服色,延圣寿,是以阳鸟叠/彩,暎(映)澄海以通辉;瑞鸟摛祥,对景云而共/色,胡戎唱和,识中国之有圣君;遐迩讴谣,/嘉大周之应宝命。”/
歌谣:
神皇圣氏,生于文王,[文王]之祖(132),生于后稷,故诗人所/谓生人尊祖也。于昭武王,承天剪商;谁其下武,/圣母神皇;穆S.九族,绥彼四方;遵以礼仪,/调以阴阳,三农五谷,万庚千箱;载兴文/教,载构明堂;八窗四闼,上圆下方;多士济济,/流水洋洋;明堂之兴,百工时揆;庶人子来,皴鼓不朦,肃肃在上,无幽不察,无远不相,千龄/所钟,万国攸向;俗被仁礼,家怀孝让;帝/德广运,/圣寿遐延;明明在下,于昭于天;本枝百代,/福作(祚)万年(133),惟彼洛邑,/圣母营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圣母生之,浩浩海渎,/神皇平之;福兮祐兮,在/圣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圣母皇皇,抚临四方;东西南北,无思不服;秃发/狂瞽,侵我西土;/皇赫S.怒,爰整其旅;荒徼之外,各安其/所;穆穆/圣君,受天之祐;圣皇为谁,/神皇圣世;于万S.年,受天之祐;/永淳之季,/皇昇玉京;如丧其考,人不聊生;裴徐作/舋(釁)(134),淮海波惊;皇皇神母,定从服/横;绥以大德,威以往(佳)兵(135);神谋独运,/天鉴孔明,危邦载静;乱俗还平。河/图洛书,龟背龙胸;/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既营大室,爱/构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包含五色,/吐纳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百神荐/趾,膺乾之统;得神之经,子来之作;不/日而成,不得有得非名(136),如天之寿;于万/S.龄;黄山海水,蒲昌沙场;地邻蕃/服,家接浑乡;昔年寇盗,禾麦调(凋)伤;/四人扰扰,百姓遑遑;/圣人哀念,赐以惟良,既抚既育,或引/或将;昔靡单袴,今日重裳;春兰/秋菊,无绝S.芳。/
右唐载初元午四月,/风俗使于百姓间采得前件歌谣,具状上讫。
(以下残缺)
[题解]
P.2005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巴黎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并定名为《沙州都督府图经》。罗振玉《敦煌石室遗书》名曰“沙州志残卷”。据P.2095号二十祥瑞自甘露以下与本卷重合,落款曰:“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故本卷定名《沙州都督府图经》。本卷首尾俱残,记事始于甘泉水,竟于歌谣,存五百一十行。罗振玉曰:“沙州志残卷,……叙述详瞻,文字尔雅,其所记水、渠、泊、泽,池、堰,如苦水、独利河、兴胡泊及三泽、二堰,均不见于他书;七渠之名,仅都乡渠一见于《使于阗记》;盐池三所,《元和图志》则举其一而遗其二;几记城塞、驿路,如汉武之长城旧塞,十九驿之名称建置,均为古今地理志之所不及;所记十六国时诸凉遗事,取校崔鸿书,如张体顺之讹张慎,宋承义之误宋承,凉武昭王之庚子纪年直称至五年,非元年称庚子,二年称辛丑,武昭王之修塞城,敦煌之献同心梨系年舛误,足证明人纂辑两本之误夺;又如効谷古城在州东北,不在州西,辛武贤所开井泉在州北不在州西,足订《一统志》孟康注之讹误;崔不意为渔泽都尉非渔泽尉,足补《汉志》颜注之夺文;《匈奴传》起亭燧之燧,不作隧,足正师古之曲解。如是之类,指不胜屈,此笺残卷,虽不盈握,而有裨史地之学如此之宏。”又曰:“此书之作,殆在开元间。虽卷中多颂扬武后语及遇大周处多挑行、空格,而无伪周之新字,且有开元之纪年。又避唐讳,如虎作武,隆柞,基作其,四民称四人之类,均为作于唐而非周之确证。记事至开元而止,而不及天宝以后,又为非作于肃代之后之明征也。”
[校注]
(1)与硖:P.2691号《沙州城土瑾境》:“硖石山,州南二百三十里。”硖,当指硖石山。
(2)中有:罗振玉《敦煌石室遗书》录文(以下简称“罗录”)无“有”字,今据胶卷原文补正。
(3)P.3560背<<敦煌水渠》:“每年行水,春分前十五日行用。”“每年浇伤苗,立夏前十五日行用。”
(4)不过数寸:罗文不录“寸”字,今据胶卷补正。
(5)声:罗文不录,据胶卷补正。
(6)子亭镇,唐五代敦煌诸镇之一。向达《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子亭镇在党河上游,距西千佛洞稍西党河转向处之峡口,最多不过百余里。敦煌吕少卿先生谓李暠所筑之子亭城即今之党城,按之地望,或者近是。唐宋以后之子亭镇即依西凉之旧规。”《晋书·李嵩传》:“筑城于敦煌南子亭,以威南虏。”黄盛璋《沙
州曹氏二州六镇与八镇考》(《一九八三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今敦煌南二百里有党城,与《沙州图经》所记子亭镇方位、里距、水道皆合,今设肃北蒙古自治县于此。”归义军时除设镇外又于此设县。关于归义军时期设镇,向达先生在文中考证了六镇中的子亭、雍归、悬泉三镇。黄盛璋据P.4640《归义军破历》,钢和泰藏于阗文《使河西记》等考证曹氏时归义军八镇为寿昌、常乐、悬泉、新城、子亭、雍归、会稽、玉门。但对新城镇考释有误。新城镇,P.4640(五见)、《新城镇遏使张宝山书状》(三见)、S.5465(一见)、S.5863(一见)等多处捉到。S.374号文书提到新乡镇,黄盛璋先生以为新乡即新城:“晋元康五年置新乡县,隆安四年西凉增置会稽、广至、常乐、新城四郡,治新乡县,后周废为镇。”据《隋书·地理志》新乡在隋酒泉郡玉门县界,而新城据敦煌文书在敦煌县界:P.3193背《残牒一通》:“可新城南请受地六十亩”,P.3396号“新城河母三界赵阎□果园”,又P.3650号:“武陵、新城,后假敦煌,西沙州是也。”是新城应在敦煌县境,S.514《唐大历四年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手实》确定了新城的具体位置:“一段壹亩口分,城东十五里瓜渠,东河,西新城,南荒,北路。”归义军时的新城镇当在此。《归义军破历》中出现次数最多,可见其地位之高。新乡镇,当别于新城镇之外另一镇,黄先生混为一镇,误也。又P.2155背:“……领达坦贼壹百已来于瓜州、会嵇两处,同日下打将人口及牛马。”P.3721、P.4640提到会稽镇。瓜州是否为镇,P.2814《悬泉镇遏使安进通状》:“走报常乐,瓜州两镇收什(拾)人口、群牧,□备提防讫。”疑瓜州即为一镇。归又军时期镇县并提,如S.5606号等。设镇处基本都设县,如子亭、寿昌、常乐、新城等。基本可以肯定归义军时实行镇县双重制政区。当时归义军四面受:敌经常发生战争,需要行政系统外别设一套完全军事化的体系。
(7)山阙烽,向达前文曰:“所谓山阙烽,当即在今西千佛洞稍西,党河至是北流,冲破山峡,复转向东北约八十里,:、以至敦煌附近,然后筑堰分水。”
(8)鸣沙流山:罗振玉《沙州志残卷校录札记》(以下称“罗校”),“96字疑衍。”P.2691号、S.5448《敦煌录》、《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地理志》并作“鸣沙山”。
(9)井泉,即今月牙泉,在今敦煌县南十里鸣沙山中。
(10)鸣沙山:S.5448《敦煌录》亦有载。《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敦煌县:“鸣沙山,一名神沙山,在县南七里。今按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山谷,四面皆为沙垅,背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有一泉水,名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甘美。”《旧唐书·地理志》:“鸣沙山,一名沙角山,又名神沙山,取州名焉,在县七里。”
(11)马圈口:P.4640《归义军破历》:七月二十三日“支与水司马圈口赛神用鹿纸叁拾张”。P.2641“马圈口迎于阗使”。是马圈口既有大堰,也是管理大堰的水司祭祀水神的地方,为沙州向西到寿昌县必经之地。
(12)锸:即铁锹。《汉书·沟洫志》“举絃成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泾,指泾水;河,指黄河。
(13)沙州城,清·常钧《敦煌杂钞》:“沙州之西本有故城,即汉敦煌郡治。因党水北冲,圮其东面。”《肃州志·沙州卫志》:“今按沙州旧城,即故敦煌郡治。在今沙州之西,墙垣基址犹存。以党水北冲,城垣东圮。”是党水在城东。又本卷一所故堤说沮渠蒙逊所筑以灌敦煌城,“其堤多毁,东面北面基址步存。”濠堑水条:“潦绕城四面,……至东北流出,去城七里投入大河。”是沙州城在甘泉水西面。
(14)北府渠,本卷七所渠条有载。
(15)东河,唐沙州敦煌县主干渠之一,称“东河河母。见《敦煌水渠》注(52)。
(16)神农、阳开二渠,本卷七所渠条有载。
(17)北名都乡渠:“北”字疑衍。罗文不录“北。字。罗校曰:“晋高居诲《便于阗记》‘西渡都乡河至阳关’,即此渠。”
(18)宜秋渠,本卷七所渠条有详载。P.3560《敦煌水渠》亦载有宜秋渠。
(19)苦水,据本卷所述流向、方位即今安西县南黄水沟。
(20)瓜州,唐瓜州城在今安西县锁阳故城。
(21)《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瓜州常乐县:“东至州一百一十五里。”归义军时期于常乐县又置常乐镇。
(22)本卷鱼泉驿条:“东去瓜州常乐四十五里”
(23)即向西北流至庶迁烽,西北二十余里散入沙滷:罗录文阙“庶迁烽”;烽后又衍录,一“於”字;“二十余里”亦阙录。今据《敦煌宝藏》及缩微胶卷,字迹清晰,故兼以纠其误。
(24)雨多即流:流,萝录文作“泛,误。今据《敦煌宝藏》正之。
(25)州东一百卅里:《元和郡县图志》、《沙州城土境》并同。《敦煌录》作“三程”。
(26)出于石崖腹中:《元和郡县图志》作“出龙勒山腹”,龙勒山在沙州寿昌县南一百八十里,据此可纠《元和郡县图志》之误。
(27)广乃以掌拓山:广后阙一“利。字。
(28)悬泉:P.2629号及《元和郡县图志》同。《敦煌录》、《沙州城土境》、《敦煌古迹二十咏》、P.4792《两面杂书》并作“贰师泉”。《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悬泉水,在县东一百三十里,出龙勒山腹,汉将李广[利]伐大宛还,士众渴乏,引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即此也。水有灵,车马大至即出多,小至即出少。”《敦煌录》亦记载较详。据本卷敦煌东有悬泉谷,悬泉当在此。又P.2488,P.2712载乡贡士张俅撰《贰师泉赋》:“昔贰师兮仗钺专征来,本戈茅(矛)兮深入虏庭。伐不宾之种鬻,射芒角之狼星;才登乌岭,始誓众而前行。初涉大河,愁落日之西倾,于是北出雁门,崎岖峡斜长城,点点漠漠平沙,指燕山而难进,陟渺邈之天涯。既而经过狼峤,乃渡金河,铁门险峻,玉岭嵯峨,践李陵之战所,思陈汤之止戈。直宜趁瀚海,掩袭雕巢,纵貔貅之百万,围十角于天罗,周獐黠虏,败衂而星散,既乘胜而奔,通检名主之禄,蠡(音离)卤生俘而回捷,献赤刀于丹墀。于时回戈天渐,朱夏方兼,经敦煌之鄙,涉西裔之危,沾临望大碛,穹隆岩岩,前无指抚之麓,后无濡溇之雨也。三军告渴,涸困胡□,枯山赤坂,火薄生火火。我贰师兮精欲仰天,拔刀兮叱咤而前,想耿恭之拜井,思夫人之濯绵。刺崖面雳霹,随刀势而流泉,山列(裂)地吼,鬼哭神趁,虫狼嗥叫,毒蛇吐烟,三危震而啜嚷,泉水荡而潺潺,军吏丈额相谓而言:‘我将军之神威,使枯鲈而复苏。’队队饮一队队穿。人为多而溢荡;人少而涓。于时扌艮(?)东去,神功永传,煞黑白以旌信,酬圆益所饷,乾铭常乐之乐石,纪灵通放荡年。”
(29)见《敦煌水渠》注(40)。
(30)孟授渠:P.3744号载有“孟授渠”。P.3390号载有“孟授庄上”。其方位;P.3354《天宝六载敦煌县龙勒乡户籍》:“城西五里孟授渠”、“城西七里孟授渠”、“城西十里孟授渠”。而P.2155号载神沙乡有盂授渠,P.4638《孔功德碑》:“敦煌郡南三里盂授渠界,皆记孟授渠在城南。S.514《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大历四年手实》记在城东,曰“城东七里孟授渠”。孟授渠自州西南都乡斗门引水而东经沙州城南三里神沙乡界,东入州东悬泉乡界。
(31)罗校曰:“今本《西凉录》(《十六国春秋》卷九十一))吕光龙飞二年段业叛光,自称凉州牧,以敦煌太守赵郡孟敏为沙州刺史,而不载造渠事,今本《十六国春秋》出明人手,乃采辑而成,多所夺误,当据此书补正。”
(32)阳开渠,见《敦煌水渠》注(27)。
(33)杨宣,前凉人。《十六国春秋-前凉录》:张骏于咸康元年“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及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为沙州。”《晋书·西域传》并同。《晋书·张轨传》张骏“又使其将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于是西域并服。是证杨宣乃前凉人。罗校曰:“此《西凉录》殆《前凉录》之讹,但今本《前凉录》亦夺宣开渠事,当据补。下北府渠条前凉时刺史杨宣,则宣确是前凉人,与骏传合。”
(34)都乡渠,在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界。见《敦煌水渠》注(29)(30)。
(35)拥水七里:罗录作“拥水口里,今据原卷徽缩胶卷补正。
(36)北府渠,见《敦煌水渠》注(45)。
(37)三丈渠,敦煌文书仅此见。
(38)阴安渠,见《敦煌水渠》注(37)。
(39)罗校曰:赡事前谅张轨,此《西凉录》亦《前凉录》之讹,又澹造渠事张孰传及澹本传均不载,亦夺佚。”
(40)此泉当为P.4640《归义军破历》所载之分流泉:“三水池并百尺下分流泉等三处赛神用钱财鹿纸壹帖。”
(41)《汉书·西域传》狂王自立为昆弥,“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案行表,穿卑革是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师古注:“孟康曰:‘大井,六通渠也,下泉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罗校曰:“案《西域图志》白龙堆在敦煌郡正西关外白龙堆是,均谓白龙堆在敦煌西,此志谓大井渠(泽)在县北十五里,与孟康说不合。”
(42)甘水,当指甘泉水,甘下疑缺“泉”字。
(43)汉丞相蔡:李蔡,西汉武帝时人,《汉书·百官公卿表》:元狩元年“乐安侯李蔡为御史大夫。一年迁。”二年“三月戊寅,丞相弘薨.壬辰,御史大夫李蔡为丞相。”五年“三月甲午,丞相蔡有罪自杀”。
(44)李诉,北魏人;杜起,《魏书》作杜超。《魏书·李诉传》:“世祖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贵戚。世祖闻之,谓超曰:‘李诉后必宦达,益人门户,可以女妻之,勿许他贵也。’遂劝成婚。”李诉后官至司空,又为侍中。杜超,《魏书》卷八十三有传,封阳平公。
(45)长城李氏:罗校曰:“《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于李氏均不载长城一系,此详记长城系之源流,可补姓氏书之缺。”
(46)凉王李歆为且渠蒙逊战败于酒泉东怀城:且,沮也。怀城,《魏书·李暠传》,《晋书·李暠传》同。《晋书·沮渠蒙逊载记》作“坏城”,误。
(47)宋承又:《晋书·李暠传》、《西凉录》并作宋承。罗校曰:“宋承义,今《西凉录》作宋承,夺义字,当据补。下承义名两见,并讹作承。”
(48)九月率数千骑入于敦煌:数千,罗文录作“数十”,罗校作“数千”。《西凉录》、《李暠传》并失载“九月”。
(49)论以兴亡之运:论,罗录作“谕”,误。
(50)此条《晋书·李暠传》、《西凉录》所记事大体相同。
(51)当指恭德殿,本卷谦德堂条曰:“其堂在子城中恭德殿南。”《晋书·李暠传》、《魏书·李暠传》皆载“有大蛇从南门而入,至于恭德殿前。”
(52)S.2593《沙州图经卷第一》曰:“其地平川,多沙卤。”见其注(9)。
(53)五十里:S.788《沙州图经》、P.2691《沙州城土境》同。《元和郡县图志》作“四十七里。
(54)东印形相似:东,衍字。《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敦煌县:“盐池,在县东四十七里。池中盐常自生,百姓仰给焉。”
(55)在州北一百一十七里:P.2691、S.788并作“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
(56)卌五里:S.788号同。P.2691号作“三十五里。”
(57)州西北一百一十里:P.2691号同。S.788号作“县西北一百五十余里。”
(58)唐敦煌县神泉观,文书反映有两处:甘博017号“沙州敦煌县平康乡修武里神泉观”;S.2417号,P.3669号“敦煌郡敦煌县神沙乡阳沙里神泉观”。据P.2822号平康乡在敦煌县东北,此神泉观庄即平康乡修武里之神泉观。
(59)陈玄珪,《新唐书》、《旧唐书》无传。
(60)东北长亭驿:北后夺一“去”字。
(61)P.2626号《军戍守帐目》中有“乌山戍”。
(62)如意元四月:元后夺一“年”字。
(63)P.2626号中载有“双泉戍”。
(64)P.2626号中有“第五戍”。
(65)P.2626号中有“冷泉戍”。
(66)伊州柔远县界赤崖驿:S.367号《沙州伊州地志》记载伊州诸戍中有赤崖戍。
(67)悬泉谷、空谷:72TAM225:34《武周豆卢配兵人文书》“……散配空谷、悬泉……等四口守……”。悬泉谷、悬泉水、悬泉驿,当在一处。
(68)李祖:,隆也。《新唐书》、《旧唐书》无传。
(69)《敦煌古迹二十咏》中有“安城袄咏”。唐五代敦煌袄教很流行,P.4640《归义军破历》:“同日又支赛袄画纸叁拾张。”“东河口赛袄支画纸叁拾张。”“东水池及诸处赛袄用鹿纸一帖。”
(70)有一老父见于城东门上投书于地:《北凉录》作“有一老父见于敦煌东门投书”。《魏书·僭伪附庸传》作“有一老父投书于敦煌城东门”。
(71)张体顺,西凉人,李暠时曾为宁远将军、建康太守镇乐涫;李歆时为左长史。西凉灭亡,入于北凉。《北凉录》作张慎。
(72)此老父之见国之休祥:《北凉录》夺此九字。
(73)深愿陛下尅念修政以副三十年之庆:《北凉录》作“深愿殿下祟德修政,以享三十年之祚”。
(74)先王庙:P.2691、S.5448号并作“李先王庙”。
(75)州西八里:P.269l号同,S.5448号作“州西南。
(76)《晋书·李暠传》:隆安四年“玄盛乃赦其境内,建年为庚子,迫尊祖弇曰凉景公,父昶凉简公。”
(77)据《晋书·李暠传》暠诸子中不载李谭。《十六国春秋辑补》记载李谭为李暠长子。李恂为敦煌太守,北凉攻破敦煌城,李恂自杀;李让,李嵩时曾为敦煌太守镇敦煌。《魏书·李宝传》:“P.父歆为沮渠蒙逊所灭,宝徙姑臧。岁余,随舅唐契北奔伊,臣于蠕蠕。……属世祖遣将讨沮渠无讳于敦煌,无讳损城遁走。宝自伊吾南归敦煌,遂修缮城府,规复先业。遣弟怀达奉表归城。世祖嘉其忠款,拜怀达散骑常侍、敦煌太守,别遣使授宝使持节、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仍镇敦煌,四品以下听承制假援。”暠子潭、让、恂等庙当建于李宝入据敦煌时。
(78)神二年:神后有夺字。《晋书·李暠传》:“吕光末,京兆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敦煌太守赵郡孟敏为沙州刺史。”段业年号有神玺,任盂敏为沙州刺史当在神玺二年。罗校亦以为神玺二年。《魏书·李暠传》:“皇始中,吕光建康太守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敦煌太守孟敏为沙州刺史,暠为效谷令。”皇始三年,即神玺二年。
(79)州东廿里:P.2691号同。S.788号作“县东北二十里”。
(80)S.788号同。
(81)父玫为一时秀士,官至会稽合:据《魏书·阚驷传》,“合”当作“令”。会稽县,《晋书·地理志》:“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之宜禾、伊吾、冥安、深泉、广至等五县,又分酒泉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凡八县为晋昌郡。”会稽县在唐肃州玉门县境,西凉、北凉又于此置会稽郡。
(82)《西凉录》记事与此同。《晋书·李暠传》:“又立泮宫,增高门学生五百人。起嘉纳堂于后园,以图赞所志。”唯《西凉录》年代与本卷稍异。罗校曰:“《西凉录》载此事于癸卯四年,误先一年。又案暠建元庚子,故称庚子元年、庚子二年,以至五年,皆以庚子纪之,今本《西凉录》作庚子元年,辛丑二年,壬寅三年,癸卯四年,甲辰五年,误也。当据此改正。”
(83)效谷府:《新唐书·地理志》沙州敦煌郡“有府三,曰龙勒,效谷,悬泉。”《西陲石刻录》载《李府君修功德纪碑》:“考达,左玉铃卫效谷,府旅帅上护军,……公任左玉钤卫效谷府旅帅上护军。□□□□□□尉,行紫金镇将,上柱国。”
(84)《西凉录》所记与此大体相同,唯“西门外,作“南门外”。《晋书·李暠传》:“仍于敦煌南门外临水起堂,名曰靖恭之堂,以议朝政,阅武事。”疑“西”误。
(85)右按《西凉录》王李暠建以听政:以意揆之,王前夺一“凉”字。谦德堂,《西凉录》、《李暠传》并不载。
(86)土河,敦煌所出地志仅此一载。
(87)北去神威烽:去,应作“至”。
(88)罗校曰:“《一统志》称効谷、龙勒故城俱在沙州卫西。《西域图志》云:今日敦煌县西逾党河,旧城基址不一而足,効谷,龙勒城郭遗址疑于是乎?在此云在州东北,则非在沙州卫之西可知,惜徐星P.先生不及见此志,当时未于城东北一里,寻迹之也。”梁尉英《汉代効谷城考》(《一九八三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认为汉効谷城即今敦煌县东北20公里处戴家墩城堡遗址。唐沙州敦煌县有効谷乡,即在敦煌县东部。
(89)本是渔泽鄣:鄣,《汉书》颜注作“障”。S.5448号作“效谷本是渔泽”。
(90)济南崔意不为渔泽都尉:《汉书》颜注作“济南崔不意为渔泽尉”。S.5448号同。
(91)教人力田:S.5448号同,《汉书》颜注作“教力田”,罗校曰:“疑原是教民力田,颜注避讳省‘民’字,此又改作‘人’也。”
(92)后秦苻坚建安二十一年为酒泉人黄花攻破遂即废坏:罗振玉曰:“坚纪元无建安,安字殆元之讹。”王仲荦《敦煌石室出〈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考释》(《历史地理》第五辑)以为:“苻坚建年有建元无建安。”校作“后秦苻坚建安(元)廿一年”。罗,王校注俱误。据《三国志·魏书·阎温传》,本卷“后秦苻坚”四宇乃“后汉献帝”之误,“花”乃“华’之误“先是,河右扰乱,隔绝不通,敦煌太守马艾卒官,府又无丞。功曹张恭素有学行,郡人推行长史事,恩信甚著,乃遣子就东诣太守,请太守。时酒泉黄华,张掖张进各据其郡,欲与恭并势。就至酒泉,为华所拘执,劫以白刃。……恭即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乾齐二县。恭又连兵寻继华后,以为首尾之援。别遣铁骑二百,迎吏官属,东缘酒泉北塞,径出张掖北河,逢迎太守尹奉。于是张进须黄华之助;华欲救进,西顾恭兵,恐急击其后,遂诣金城太守苏则降。”注引《魏略·勇侠传》:“杨阿若后名丰,字P.阳,酒泉人。……至建安中,太守徐揖诛郡中强族黄氏。时黄昂得脱在外,乃以其家粟金数斛,募众得千余人以攻揖。揖城守。丰时在外,以昂为不义,乃告揖,捐妻子走诣张掖求救。会张掖又反,杀太守,而昂亦陷城杀辑,二郡合势。昂恚丰不与已同,乃重募取丰,欲令张掖以麻系其头,生致之。丰遂逃武威,太守张猛假丰为都尉,使赍檄告酒泉,听丰为揖报仇。丰遂单骑入南羌中,合众得千余骑,从乐涫南山中出,指趋郡城。未到三十里,皆令骑下马,曳柴扬尘。酒泉郡人望见尘起,以为东大兵到,遂破散。昂独走出,羌捕得昂,……丰遂杀之。时黄华在东,又还领郡,丰畏华,复走依敦煌。至黄初中,河西兴复,黄华降,丰乃还郡。”
(93)州北六十三里:P.2691号作“州西北六十三里”。S.5448号作“在州北,其城六十三里。”
(94)曲泽烽:《寿昌县地境》、P.2691号、P.5034《沙州地志》皆载寿昌县西北一百九十里有曲泽,曲泽烽当在此。
(95)又以公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于乌孙北为塞以益广因:《汉书·匈奴传上》:“又西通月氏、大夏,以翁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国。又北益广田至眩雷为塞,而匈奴终不敢以为言。”广因,是“广田”之误。
(96)建塞起亭遂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汉书·匈奴传》亭遂作亭隧,“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屯戍,罗录作“长戍”,今据原卷胶卷改正。
(97)又元帝竟宁单于来朝:《汉书·匈奴传》单于来朝事在竟宁元年,竟宁之后缺“元年”二字,今据补。
(98)设屯戍以等守之:屯,罗录作“长”字,误。《汉书·匈奴传》无“等”字。等,衍文。
(99)至西凉王李暠建初十一年又修以备南羌北虏:罗校曰:“《西凉录》一建初九年修敦煌旧塞东西二围以防北虏之患,筑敦煌旧塞西南二围以威南虏,即此事。误列于二年前,当据此改正。又据此志,州之四向皆有塞城,而《西凉录》称东西二围,西南二围,重西而不及北,殆亦有误。”《法显传》曰:“夏坐讫,复进到敦煌,有塞,东西可八里,南北四十里。共停一月余日。……敦煌太守李暠供给度沙河。”与本卷合。
(100)张芝墨池:据嘉纳堂条,唐敦煌子城东北罗城中有嘉纳堂,唐为効谷府,张芝墨池当在罗城东北部。P.2691号“张芝池,北水池是。”
(101)张芝,东汉献帝时人,《后汉书·张奂传》:“长子芝,宇英P.,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唐李贤注曰:“王愔《文志》: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太尉辟,公车有道征,皆不至,号张有道。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则为楷则,号忽忽不暇草书,
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P.4615背《墓志》:“以临池余墨,染及素[帛]。”P.3866《李翔涉道诗》:“秋日过龙兴寺观墨池:独登仙馆欲从谁,闻者王君旧墨池;苔癣(藓)已侵行履迹,窟坳犹是古来规,竹稍声认挥毫日,殿角阴疑洗砚时,叹倚坛边红叶树,霜冲欲尽下山迟。”S.5648号记有《草书歌》。
(102)S.3287王羲之《番页书论》:“尚想黄绮,意想疾于繇年在襄,吾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精熟,池水尽墨,假今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之达解者,知其详之不虚也。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好之绝伦,吾不及也。”S.214号同。《柳河东集》卷四十二《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崘二童》注云:“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S.2072《佚类书》工书条:“晋有王羲之、献之、张芝并皆能书。”张芝以草书著称,故称之为“草圣”。本卷“圣”前夺一“草’字,据《后汉书》卷六十五唐李贤注补正。
(103)P.3721《瓜沙两郡史事编年并序》有载。
(104)赵智本:P.372l号作“赵义本”。
(105)甘州三水镇:诸志不载。
(106)西州蒲昌府:《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缺载。按唐酉州有蒲昌县,蒲昌府当因在蒲昌县得名。69TAMll7:57/4《唐残辞为买马柳中报蒲昌府马疋事》中记载西州有蒲昌府。
(107)西州岸头府:《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皆不载。P.2625号《敦煌名族志》:阴守忠“唐任壮武将军、行西州岸头府折冲,兼充豆卢军副使,……”吐鲁番文书关于岸头府记载很多。
(108)岷州临洮府:《新唐书·地理志》岷州三府中有临洮府。
(109)墨离军:《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皆载“瓜州西北一千里”,一千,疑一十之误。唐设墨离军,直延续至唐末五代宋初张曹统治敦煌时期。P.4622《曹延瑞大云寺设会请疏》:落款:“雍熙三年十月日墨釐军诸军事行瓜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曹延瑞疏。”《索勋纪德碑》:“特授昭武校尉持节抄州诸……墨釐军押蕃[落]……。”
(110)P.3721号有载。
(111)吕光麟庆元年:后凉吕光无麟庆年号,当为“麟嘉”之误。《晋书·吕光载记》:“是时麟见金泽县,百兽从之,光以为已瑞,……赦其境内,年号麒嘉。”罗校曰:“此事《后凉录》列于太安三年,云敦煌宋欣送同心梨,误先一年,当据此改正。”
(112)李暠庚子年白雀翔于靖恭堂:庚子后有夺字,《西凉录》叙此事在三年。罗校曰:“案靖恭堂建于庚子三年,志叙此事在四年大石立之前,则此事必在三年,年上所夺乃‘三’字也。”
(113)凉王庚子四年五月,以意揆之,凉王之后当夺“李暠”二字。
(114)罗校曰:“今本《西凉录》四年夺此事,当据此补。”
(115)罗校曰:“今本.《西凉录》色作形,案葛无鸟形之理,作色为当,应据此改。”
(116)罗校曰:“牧宇有误,又今本《西凉录》于五年夺此事,当据补。”
(117)《西凉录》夺此事。
(118)《西凉录》夺此事。
(119)平河,见《敦煌水渠》注(38)。
(120)弥漫十五里:P.2695《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
(121)董行靖,P.2691号作“董行端”。
(122)垂流于地:“地”P.2691号作“池”。“里”作“日”。
(123)万寿、灵图,敦煌名寺,文书中屡见。李正宇《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考释敦煌地区庙有汜咸庙、仓慈庙、贰师庙、孟庙、李先王庙、李庙、张芝庙、东水池神庙、西水池神庙、袄庙、大秦寺、先圣太师庙、土地神庙、风P.神庙、雨师神庙、太保庙、社稷坛。寺有仙岩、龙泉、永晖、阿育王、崇教、大乘、大云、灵图、灵修、开元、龙兴、报恩、金光明、莲台、永安、乾元、普光、安国、兴善、圣光、永寿、永康、禅定、三界、净土、城东、奉唐、端严、天王堂、法门、圣王、显德、永兴禅院、乾明、广化、圣寿、大悲等及三窟。观有灵图、神泉、开元、龙兴、冲虚、玉女娘子、紫极宫等。
(124)青黄赤白黑五白色具备:P.2695号同。
(125)鉴者明也天显:P.2691号同。罗校曰:“显下有夺字。”
(126)其时大明大授一倍以上:罗校曰:“此句有讹误。”大授,P.2695号作“大校”。
(127)光彩其鲜:其,P.2695号作“甚”,据之改正。
(128)石城镇,S.367《沙州伊州地志》、《寿昌县地境》俱载。
(139)礼升威仪:罗校曰:“升乃斗之讹。”
(130)并守忠忄皆也:罗校曰:“忄皆字讹。”
(131)殊徵号:罗校曰:“徵字讹。”
(132)生于文王之祖:罗校曰:“于下夺文王二字。”
(133)福作万年:罗校曰:“作殆‘祚’之讹。”
(134)裴徐作舋:舋,应作釁。裴,指裴炎;徐,指徐敬业。武则天执政,徐敬业起兵扬州反对,内史裴炎乘势逼武则天反政,构成内外夹击之势,故称裴徐之乱。
(135)威以往兵:罗校曰:“‘往兵’,疑是‘佳兵’。”
(136)不得有得非名:罗校曰:“名下夺二字。”
沙州图经
S.788号
(前缺)
拨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今人马饮(1)
灭未尝之绝(2)。
东盐池,县东五十里,盐出水中,自/为块,人就水漉出曝干,并是颗盐,味淡于河东者,即(印)刑(形)相类(3)。
西盐池,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4),俗号沙/泉盐者,类焉平,其味美又红色。
欠宕泉。
北盐池,县西北卌五里(5),盐味不胜西池。欠三峗山古迹/事、乐僔事(6)。欠投龙事,在沙井。
土河,周围州境(7),汉武帝/元鼎六年修,以为匈奴禁限。
凉兴胡泊,县西北一百一十里,余水皆苦,唯此水可饮,商胡从玉门关/往来,皆止于此。
欠玉女泉,/县西北七十里,蛟龙。
阚冢,县东廿里(8),阚骃祖凉(倞)之冢。/
玉女泉,县西北七十里,绞(蛟)龙曾沉此也(9)。唐贞观刺史张孝恭铸铁潜之,龙乃(10)逸出于肠。子孙今长安有龙舌,代见存,今有子孙宫在言(11)。/
寿昌县,下(12)。东北去州一百廿里(13)。公廨二百七十五千(14)。户三百五十九。乡一。右汉龙勒县,正光六年改为/寿昌郡(15),武德二年为寿昌县,永徽六(元)年废(16),乾封二年复为寿/昌置(县)(17),建中初陷吐蕃,大中二年张议潮收复(18)。/
寺一:永安。镇二:龙勒。堡五:西寿昌、西关(19)。戍三:大水、西子亭、紫/金。烽卅四。栅二。镇三。城,县西廿五里,武德八年置(20)。
破羌亭,县东六十五里。/云汉破羌将军辛武贤破羌戎,于此筑亭,故曰破羌亭。
玉门关,/县东北一百六十里(21)。《地理志》云,汉武帝后元康中置,《西域传》云: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是也(22)。
黑鼻山,县西南五十里,延连
(后缺)
[题解]
S.788号背,《敦煌宝藏》、《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皆定名为《沙州图经》,卷首尾俱残缺,记事首起敦煌县之悬泉水,尾至寿昌县之黑鼻山,共残存十六行。
[校注]
(1)拔佩刀刺山:拔,S.5448号《敦煌录》、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并作“以”。“飞泉涌出”后有脱文,据P.2005号有“以济三军”,补之。“今人马多”,P.2005号作“人多皆足”,无“今”、“马”二字。
(2)未尝之绝:S.5448号、P.2005号俱无此句。
(3)即刑相类,P.2005号作“印形相似”,据以补正。
(4)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P.2005号作“州北一百一十七里”,“北”前疑有缺字。P2691号《沙州城土境》作“州西一百七十里”。
(5)卌五里:P.2005号同,P.2691号作“卅五里”。
(6)乐僔事,见《莫高窟记》。
(7)沙井,即月牙泉;土河,见P.2005号“土河”条。
(8)县东北廿里:P.2691号、P.2005号并作“州东廿里”。
(9)绞龙:“绞”,误,应作“蛟”。
(10)张孝恭:S.5448号作“张孝嵩”,P.3721号作“张嵩”,恭,当为嵩
之误。
(11)事见P.3721号、S.5448号玉女泉条。
(12)寿昌县,下:《新唐书·地理志》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寿昌县:“寿昌县,中下。”
(13)东北去州一百廿里:《元和郡县图志》作“东至州一百五里”。《寿昌县地境》作“西北去州一百廿里”,西为东之误。
(14)公廨二百七十五千:《寿昌县地境》作“一百九十五千”。
(15)正光六年改为寿昌郡:《寿昌县地境》与此同;《新唐书·地理志》不载;《旧唐书·地理志》:“后魏改为寿昌县。”与本卷异。
(16)永徽六年废:《寿昌县地境》、《新唐书·地理志》并作“永徽元年”,“六”,为“元”之误。
(17)寿昌置:应作“寿昌县”。
(18)大中二年张议潮收复:S.3329《张氏修功德记》:“敦煌,晋昌收复己讫,时当大中二载。”P.3633《辛未年七月西汉金山国文件》:“沙州本是大唐州郡,去天宝年中,安禄山作乱,河西一道,因兹陷没一百余年,名管蕃中。至大中三年,本使太保起敦甲[兵],口却吐蕃,再有收复,尔来七十余年,□贡不断,太保功成事遂,仗节归唐,累拜高官,出入殿庭,承恩至重,后□□疾,帝里身薨,子孙便镇酉门,巳至今[日]。……太保弃蕃归化,当尔之时,见有吐蕃节儿镇守沙州,太保见蕃离乱,乘势沙州百姓同心同意,穴白趁却节儿,却着汉家衣冠,永抛蕃丑。太保与百姓重立咒誓,不看(?)吐蕃。百姓等感荷太保,今为神主,日别永赛,立一庙,见在城东。”又曰:“沙州本是善国神乡,福德之地。天宝元年,河西五州尽陷,唯敦煌一郡,不曾破散,直为本朝多事,相救不得,□□吐蕃,四时八节,带[代]带[代]供进,亦不曾辄有移动,经今一百五十年,沙州社稷,宛然如旧,东有三危大圣,西有金鞍毒龙,当时保护一方处所。”S.530《钜鹿索法律和尚义辩墓志铭》:“皇祖左金吾卫会州黄石府折冲都尉讳奉珍,天宝以来,逆胡内侵,吐蕃来桑范,敢犯边境,洎大历以浸,猖狂积日,相持连□不散,公誓心而御捍,铁石之心不移,全弧垒于三危,解重围于百战。”
(19)镇二龙勒堡五西寿昌西关:《寿昌县地境》作“镇二:龙勒,西关。”堡不载。
(20)“镇三”以下疑有脱文。
(21)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寿昌县地境》同。《旧唐书·地理志》作“县西北一百八十里。”
(22)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是也:《汉书·西域传》:“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汉”后夺一“厄”字。
沙州图经卷第一
S.2593号
沙州图经卷第一(1)
第一州(2),第二、第三、第四敦煌县(3),第五寿昌县(4)。/
沙州,下(5)。属凉州都督府管(6)。无瘴(7)。/
右沙州者,古瓜州地(8)。其地平川,多沙卤。人以耕稼/为业(9)。
草木略与东华夏同,其木无椅、桐、梓、漆、/栝柏。/
[题解]
S.2593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宝藏》皆定名为《沙州图经卷第一》。向达《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曰:“二五九三,大涅槃经卷第四十至四十一遗教品(八○)。纸背:沙州图经(六)。”故定名《沙州图经》。存六行,未抄完。
[校注]
(1)本卷尾亦题“沙州图经卷一”六字。敦煌卷子中关于沙州地理的有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P.269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P.5034号《沙州地志》、P.2691号《沙州城土境》、S788号《沙州地志》、《寿昌县地境》、S367号《沙州伊州地志》、S5448号《敦煌录一本》、P.3721号《瓜沙两郡史事编年并序》等。
(2)敦煌地理卷子中关于沙州的记载仅此一卷。
(3)敦煌县:《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皇朝以敦煌为燉煌”。《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亦作“燉煌郡”、“燉煌县”。敦煌遗书关于唐五代时的敦煌皆记为燉煌。据P.2695号和P.2005号卷三有关敦煌县的内容,唐五代敦煌县实行县、乡,里三级制。据敦煌文书S2669号、S.8877号、S.5573号、S.6452号、P.2803号,P.2953号、P.2887号,P.3451号、P.4814号、P.6003号等,敦煌县辖乡有:敦煌、慈惠、平康、龙勒、玉关、洪池、效谷、赤心、莫高、洪润、青水、悬泉、从化、神沙、寿昌、新义等十四乡,其中除新义乡名仅见于竹简之上,寿昌乡名仅天宝九载出现一次外,其他都比较常见。建中初陷吐蕃,吐蕃改唐乡制为部落制,敦煌文书中所反映吐蕃占领时敦煌的部落有:曷骨萨部落(P.3422)、擘三部落(S.3287)、道门部落(P.4638)、悉董萨部落(S.8829)、僧尼部落(S.2729)、利弗诺图邑聚落(S.1490)、上部落、下部落、行人部落、阿骨萨部落,多悉□萨部蒋(S.1475)等。里在文书中反映不全也不多,据敦煌文书,有:慕道里(从化乡,P.3952),宜禾里(悬泉乡,S.514)、莫高里(莫高乡,P.2482)、都乡里(龙勒乡,P.2583、P.2592、P.3354)、修武里(平康乡,甘博006号)、长沙里(洪润乡,P.2347)、丰义里(玉关乡,S.6454),阳沙里(神沙乡,P.2417)、洪文里、(平康乡,P.3770)、安昌里(平康乡,P.3770)、无穷里(劲谷乡,S.794)等。敦煌城中,实行坊制,分为释教坊(S.530)、长行坊(P.4638)、旌坊(P.3489)、阶亭坊、郡草坊(P.2626)、怀安坊、钦贤坊(P.2482)、儒风坊(S.3875)、修文坊(S.1285,P.3501)、永宁坊(S.3877)、应经坊(S.5824)等。
(4)寿昌县,《旧唐书·地理志》:“寿昌,汉龙勒县地,属敦煌郡,县南有龙勒山。后魏改为寿昌县。”《新唐书·地理志》:“寿昌。下。武德二年析敦煌置,永徽元年省,乾封二年复置,开元二十六年又省,后复置,治汉龙勒城。”《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寿昌县,中下,东至州一百五里。本汉龙勒县,因山为名,属敦煌郡。周武帝省入鸣沙县。隋大业十一年,于城内置龙勒府,武德二年改置寿昌,因县南寿昌泽为名也。”敦煌地志中P.5034号、S.788号、S.367号及《寿昌县地境》并有记载。
(5)《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及《敦煌博物馆藏地志残卷》州等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沙州,敦煌。中府。
(6)凉州都督府:《旧唐书·地理志》:“武德二年,平李轨,置凉州总管府,管凉、甘、瓜、肃四州,……七年改为都督府,督凉、肃、甘、沙、瓜、伊、芳、文八州,……咸亨元年,为大都督府,督凉、甘、肃、伊、瓜、沙、雄七州,上元二年,为中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督凉、甘、肃三州。”本卷称凉州都督府,当属武德七年至咸亨元年间所作。又据同书瓜州条:“武德五年,置瓜州,仍立总管府,管西沙、肃三州,八年,罢都督,贞观中复为都督府。”本卷应著于唐贞观年间。
(7)瘴,是因气候潮湿而产生的一种疾病,主要见于南立方。敦煌气候干燥,故无瘴。
(8)《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瓜州条:“按隋瓜州,即今沙州也。大业三年改瓜州为敦煌郡。武德五年改瓜州,别于晋昌置瓜州,地出美瓜,故取名焉。”沙州条:“古戎地也,《左传》所谓‘允姓之戎,居于瓜州’,注云‘在今敦煌,汉武帝元鼎六年分酒泉置敦煌郡,今州即其地也。……后魏太武帝于郡置敦煌镇,明帝罢镇立瓜州,以地为名也,寻又为义州,庄帝又改为瓜州。隋大业三年,又罢州为敦煌郡。……武德二年西土平定,置瓜州,五年改为沙州。”《新唐书·地理志》:“沙州敦煌郡,……本瓜州。”《旧唐书·地理志》:“沙州。下。……武德二年置瓜州。五年,改为西沙州。”P.3211号:“敦煌境生好瓜,四面尽慕捺兰,万姓坚牢。”P.3650号:“张掖,甘州是也。酒泉,肃州。晋昌,瓜州。武陵,新城,后假敦煌,西沙州是也。”
(9)P.5007号《诗》:“敦煌:万顷平田四畔沙,汉朝城垒属蕃家。歌谣再复归唐国,道拂春风杨柳花。仕女上挽天宝髻,水流依旧种桑麻,雄军往往施鼙鼓,斗将徒劳猃狁夸。寿昌:会稽碛畔亦疆场,迥出平田筑寿昌,沙漠雾深隖□雁,草枯犹未及重阳。狐裘上冷搜红髓,絺□那堪卧□霜,曾不行文墨少,移风徒□北西王。”敦煌耕田主要分布于甘泉水下游灌溉区及寿昌海灌溉区,此外皆是沙漠,又称之为沙府。P.5026号《本地历史诗》:“敦煌四裔是临边,四塞清平扫朗烟,令必加节拾万年,沙府圆境小长安。”S.5556号《望江南诗》:“龙沙塞远路隔烽”。P.3967号《麒麟阁诗》中有:“危山岝潜龙虎,流沙忽震如鞴皷,松竹虽坚不寄生,四时但见愁云吐。敦煌易主镇天涯,梅杏逢春旧地花,归期应限(恨)羶羊乳,收取神驹养涯洼。”P.2641号《莫高窟再修功德记》:“窃以州府平广,地接水精之堂。”P.2945号《归义军公文》:“伏以孤军绝漠,最是遐外,碛西四寇,居川不坠,漠境风化,类聚□□。”P.3720号《悟真与京城大德酬答诗》曰:“生居狐貊地,长在碛边城,未能学吐凤,徒事聚□萤。”又曰:“沙漠关河路几程,又曰:“行尽平沙入汉川”。P.4638号《献玉状》:“伏以碛西遐褰,戎境枯荒,地不产珍,献无奇王瓦,前物并是殊方所出,透狼山,运届敦煌,异域通仪,涉瀚海来还沙府,辄将陈献,用表轻怀。”沙州耕田平旷,沙碛四围。从敦煌户籍、水利文书及借贷文书看,当地以农业及少量畜牧业为主。
沙州伊州地志
S.367号
(前缺)
物志》云(1):汉贰师将军
购以归,愍而放之(2),来至(8)
以为龙勒泉。
饮此水鸣喷,宛转回旋而去,/因以□□□□□□□□(为号,今检池南有土)堆,似龙头(4),亦以为名。/
寿昌海,(中缺)(县南十里,即渥洼)水(5),屈曲周回一里,其深浅不测,汉得天马处也。/
大渠,县南十里,源自渥洼水。
长□□(支渠),□□(县南)十里(6)。
石门涧,源自县南三里。
无卤涧,源[自]县西南十里(7)。/
石城镇,东去沙州一千五百八十里,去上都六千一百里。本
汉楼/兰国。《汉书·西域传》云:地沙卤,少田,出玉。傅介子既杀/其王,汉立其弟,更名鄯善国(8)。隋置鄯善镇(9),隋乱,其/城遂废。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居此城,/胡人随之,因成聚落,亦曰典合城(10)。四面皆是沙碛(11)。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隶沙州。
屯城,西去石城镇一百八十里(12)。鄯善质子尉屠耆/归,单弱,请天子:国中有伊循城,城肥美,愿遣一将屯田/积谷,得衣(依)其威重。汉遣司马及吏士屯田伊循以镇之,/即此城是也(13)。胡以西有鄯善大城,遂为小鄯善,今屯城也。/
新城,东去石城镇二百卌里。康艳典之居鄯善,先修此城,因名新城,汉为弩支城(14)。/蒲桃城,南去石城镇四里,康艳典所筑,种蒲桃此城中(15),因号蒲桃城。/
萨毗城,西北去石城镇四百八十里,康艳典所筑,其城近萨/毗泽(16),山[路]险阻,恒有吐蕃及吐谷浑来往不绝。/
鄯善城,周回一千六百卌步(17),西去石城镇廿步,汉鄯善城,/见今墔坏。
幡(播)仙镇,故且末国也。《汉书·西域传》云:去上都六千八百廿里。隋置且末郡。上元三年改幡(播)仙镇(18)。/
古屯城,在屯城西北(19)。
沮(且)末河,源从南山大谷口出,其源/去镇城五百里,经且末城下过,因以为名。以前镇城并陷吐蕃。/
蒲昌海,在石城镇东北三百廿里,其海周广四百里。《汉书·/西域传》云:黄河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伏流地下,南出积石山,为中国河焉也(20)。/伊州,下。公廨七百卌千(21),户一千七百廿九(22),乡七。/
右古昆吾国西戎之地,周穆王伐西戎,昆吾献赤刀是也,/后语讹转为伊吾郡(23)。《汉书·西域传》云(24):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伊吾之地,又为匈奴所得,汉武帝伐匈/奴,收其地,其后复弃。至后汉永平十六年,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田禾都尉,西域复通。以后伊吾三失三得。顺/帝置伊吾司马一人。魏、晋无闻郡县。大业六年于城/东买地置伊吾郡(25),隋乱,复没于胡。贞观四年首领石万/年,率七城来降,我唐始置伊州(26)。宝应中陷吐蕃,大中四/年,张议潮收复,因沙州卌户居之,羌龙杂处,约一千三/百人(27)。/
贡赋
管县三:伊吾、纳职、柔远。/
伊吾县,在郭下。公廨三百一千一十五,户一千六百一十三,乡四。/
右本后汉伊吾屯,其城云是窦固所筑也(28)。魏以为县。《汉书》/云:伊吾卢,夷狄旧号耳。/
寺二:宣风、安化。观二:祥麰、大罗。烽七:水源、毛瓦(?)、狼泉、香枣、磐兰泉、速度谷、伊他具。戍三:堑亭、赤崖、矟竿。/
风俗:有文字。田夫商贩之人,惟有平铁为钹,冬夏常食/饼,无釜甑之具,杯椀匙箸皆不畜,渴则渠踞地而饮,/古所谓洿樽棓饮,则其质朴之像,其俗又不重衣冠,唯/以多财为贵。/
陆地盐池,地周回十里,北去县六十里。碛中无水,陆地出盐,月/满味甘,月亏即苦,积久采取,竟无减损(29)。/
小伊吾城,北去县廿里,本伊吾县也,百姓因此城侧近先有田水,/就其地垒城,故曰小伊吾。/
时罗漫山,与柔远县分管。
源泉水,县北十里。
第二水,县东北五里。/
第三水,县东北九里。
凡三水皆临崖涌出,南流入碛即绝。
火/祆庙,中有素书形像无数。有祆主翟槃陀者,高昌/未破以前,槃陀因入朝至京,即下祆神,因以利刀刺腹,左右/通过,出腹,截弃其余,以发系其本,手执刀两头,高/下绞转,说国家所举百事,皆顺天心神灵助,无不征验。/神没之后,僵仆而倒,气息奄七日,即平复如旧。有司奏/闻,制授游击将军。/
纳职县(30),下。东去州一百廿里。公廨二百一十五千,户六百三十二,乡七。/
右唐初有土人鄯伏陀,属东突厥,以征税繁重,率城人/入碛奔鄯善,至并吐[谷]浑居住,历焉耆,又投高昌,不安而/归,胡人呼鄯善为纳职,既从鄯善而归,逐(遂)以为号耳(32)。/
寺一:祥麰,尼。戍一:百泉。烽八:百尺、不到泉、永安、东拓厥、花泉、延末。/
城北泉,去县廿里,在坎下涌出,成湍流入蒲昌海也。/
柔远县,西南去州二百四十里(32),公廨,户三百八十九,乡一。/
右相传隋大业十二年伊吾胡共筑营田,贞观四年胡归国,/因此为县,以镇为名。/
观一:天上。烽四:白望、白杨山、伊地具、独堆。/
柔远镇,县东七里。隋大业十二年置伊吾郡,因置此镇(33)。/
时罗漫山(34),县北四十里(35),按《西域传》即天山也,绵亘数千里(36)。其上有/汉将窦固破呼衍王刻石纪德之碑。姜行本磨去旧/文,更刻新文,以赞唐德(37)。其山高六十里,置坛场祈祷,其州/下立庙,神名阿览。/
伊吾军,东南去上都四千八百里(38)。
右景龙四年五月月奉勃置,至开元六年移就甘露/镇,兵士三千人,马一千卌疋(39)。/四至:东南去伊州三百里(40)。西南去西州八百里。西去庭州七百八十里(41)。东北接贼界。/
龙部落本焉耆人,今甘、肃、伊州各有首领,其人轻锐健/斗战,皆禀皇化(42)。
沙州[寿昌县]东南姚阅山,去州一百八十里。/西南有紫亭山,去州一百九十里(43),其山石皆紫色,复名紫/亭。
庭州瀚海军。
西州天山军交河县(44)。
伊州伊吾军柔远县。
光启元年十二月廿五日,张大庆(45)因灵州安尉(慰)使嗣大夫等来/至州,于嗣使边写得此文书记。/
[题解]
S.367号,王重民《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黄永武《敦煌宝藏》、向达《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皆定名为《沙州地志》,傅振伦《从敦煌发现的图经谈方志的起源》定名为《瓜沙伊西残志》,日本羽田享《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州伊州地志残卷》、周丕显《敦煌遗书概述》定名为《沙州伊州地志》。卷子首部残缺,尾部完整,残存八十七行,一至二十七行记沙州寿昌县地理,二十八至八十三行记伊州地理,八十四至八十七行为写著题记。卷子主要记沙州伊州地理,故定名为《沙州伊州地志》。
[校注]
(1)物志云:《寿昌县地境》(以下简称《地境》)作“《西域传》云”。羽田亨录作“异物志云”。
(2)汉贰师将军……购以归,憨而放之:《地境》作“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宛,得骏马,愍而放之。”
(3)来至:《地境》作“既至”。
(4)因以……堆似龙头:《地境》作“今验池南有土堆,有似龙头。”P.5034号《沙州地志》亦作“因以为号,今检其□□堆,有似龙头。”据之补正。
(5)寿昌海……水:《地境》作“寿昌海,源出县南十里,……即渥洼水也。”P.5034号与此同,所缺七字为“县南十里,即渥洼”,据以补正。
(6)长□□□□十里:P.5034号《沙州地志》“长支渠,右在县南十里”。据以补正。
(7)源县西南十里:“源”后夺一“自”字。
(8)《汉书·西域传》曰:“鄯善国,本名楼兰,……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介子轻将勇敢士,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既至楼兰,诈其王欲赐之,王喜,与介子饮,醉,将其王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杀之,……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
(9)《地境》同。《隋书·地理志》:“鄯善郡,大业五年平吐谷浑置,置在鄯善城,即古楼兰城也。并置且末、西海、河源,总四郡。”《隋书·炀帝纪》同,是隋平吐谷浑置鄯善郡。又据《隋书·吐谷浑传》隋击败吐谷浑于其地“置郡县镇戍,发天下轻罪徙居之。”及本卷,是隋置郡前又曾置镇。
(10)典合城:《地境》作“兴谷城”,误。
(11)沙碛:《地境》作“沙卤”。
(12)屯城西去石城镇一百八十里:《地境》同。《新唐书·地理志》:“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汉伊修城也。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是屯城又名七屯城,里程又少一百里,《唐书》记载有误。
(13)《汉书·西域传》:汉立尉屠耆为鄯善王而遣之,“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今归,单弱,而前王有子在,恐为所杀。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一将屯田积谷,今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抚之。”
(14)《新唐书·地理志》:石城“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谓之弩支城,艳典所筑。”《地境》作“东去鄯善三百三十里。”
(15)种蒲桃此城中:《地境》作“种葡萄此城中甚美。”
(16)《隋书·地理志》且末郡:“有且末水,萨毗泽。”萨毗泽,即今阿牙库木湖。
(17)一千六百卌步:《地境》作“一千六百卅步”。
(18)幡仙镇:《地境》、《新唐书·地理志》、P.5034号,并作“播仙镇”,“播”与“幡”形近致误。隋置且末郡:《隋书·地理志》同,《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六月“癸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
(19)见《地境》校注(26)。
(20)据《汉书·西域传》:“于阗。之后又夺“于阗”二字:“蒲昌海”之后又夺“蒲昌海”三字,今据补。“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后又脱“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诸字。
(21)公廨七百卌千:《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作“本七百七十”。
(22)户一千七百廿九:《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伊州开元户同
(23)后语讹转为伊吾郡:郡,衍字。《元和郡县图志》作“后转为伊吾”。
(24)以下文非得于《汉书·西域传》。而得于《汉书·匈奴传》、《后汉书·西域传》、《元和郡县图志》等。
(25)《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隋大业六年得其地,以为伊吾郡。”《旧唐书·地理志》:“隋始于汉伊吾屯城之东筑城,为伊吾郡。”《隋书·薛世雄传》:“世雄遂于汉旧伊吾城东筑城,号新伊吾,留银青光禄大夫王威,以甲卒千余人戍之而还。”
(26)《元和郡县图志》:“贞观四年,胡等慕化,内附,于其地置伊州。”
(27)S.788《沙州图经》、S.3329号《张氏修功德记》载大中二年收瓜沙。《新唐书·宣宗纪》:大中五年“沙州人张议潮以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归于有司。”是张议潮大中二年收复瓜沙,四年收复伊州,五年献图籍于唐朝。P.2962号《张议潮变文》“先去大中十载,大唐差册立回鹘使御史中丞王瑞章持节而赴单于,下有押衙陈元弘走至沙州界内,……至十一年八月五日,伊州刺史王清和差走马使至,云:‘有背叛回鹘五百余帐,首领翟都督等将回鹘百姓已到伊州侧。”
(28)《旧唐书·地理志》:“窦宪,班超大破西域,始于此筑城。”《旧唐书》记载有误。
(29)陆地盐池:《新唐书·地理志》:“(纳职县)南六十里有陆盐池。”《元和郡县图志》:“陆盐池,在州南六十里。周回十余里,无鱼。水自生如海盐,月满则盐多而甘,月亏则盐少而苦。”
(30)P.2962号《张议潮变文》:“敦煌北一千里镇伊州城西存纳职县,其时回鹘居住在彼,频来抄劫伊州,俘虏人物,侵夺畜牧,曾无暂安。仆射乃于大中十年六月六日,亲统甲兵,诣彼击逐伐除。不经旬日中间,即至纳职城。贼等不虞将兵忽到,都无准备之心。我军遂列乌云之阵,四面急攻。蕃贼麞狂,星分南北,汉军得势,押背便追,不过五十里之间,煞戮横尸遍野处。……仆射与犬羊决战一阵,回鹘大败,各自苍黄抛弃鞍马,走投入纳职城,把劳(牢)而守,于是中军举华(画)角,连击铮铮,四面□兵,收夺驼马之类一万头匹。我军大胜,足骑不输,遂即收兵,即望沙州而返。”
(31)《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纳职县:“其城鄯善人所立,胡谓鄯善为纳职,因名县焉。”《旧唐书·地理志》:“纳职,贞观四年,于鄯善胡所筑之城置纳职县。”《新唐书·地理志》同。
(32)西南去州二百四十里:西南,《元和郡县图志》作“西北”。
(33)隋大业十二年置伊吾郡,因置此镇:“十二年”有误。本卷伊州下及《元和郡县图志》并记大业六年置伊吾郡。《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六月“壬子,高昌麴P.雅来朝,伊吾吐屯设等献西域数千里之地。”伊吾郡置于大业六年比较合理。“十二年”当为“六年”之误。
(34)时罗漫山:《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皆作“折罗漫山”。《后汉书·窦固传》李贤注曰:天山,“即祁连山也,今在西州交河县东北,今名祁县罗漫山。”《隋书·北狄传》、《姜行本纪功碑》与本卷同。
(35)县北四十里:《元和郡县图志》作二十里。
(36)《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伊州“天山,一名折罗漫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春夏有雪,出好木及金铁,匈奴谓之天山,过之皆下马拜。”《旧唐书·地理志》:“天山,……一名白山,胡人呼折罗漫山。”
(37)《后汉书·窦固传》:“明年,固与(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卒及卢水胡,万二千出酒泉塞,……固、忠至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呼衍走,追至蒲类海。”《后汉书·班超传》:“(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是窦固立碑当在此年。《新唐书·姜謩传》附《姜確传》曰:“確,字行本,……高昌之役,为行军副总管,出伊州,距柳谷,依山造攻械,增损旧法,械益精。其处有汉班超纪功碑,行本磨去古刻,更刊颂陈国威灵。遂与侯君集进平高昌,战有功,玺书慰劳。”新疆哈密发现有《姜行本纪功碑》,碑文收在罗振玉《西陲石刻录》中。
(38)据《元和郡县图志》?伊州去上都四千四百三十里,而伊吾军在伊州西北三百里甘露川,合计四千七百三十里。
(39)右景龙四年五月月奉勃置:衍一“月”字。《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伊吾军,在州西北三百里折罗漫山北甘露川,置刺史为使,景龙四年置。”又曰:“管兵三千人,马三百匹。”《旧唐书·地理志》管兵马数与《元和郡县图志》同。疋,同匹。
(40)东南去伊州三百里:《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同。
(41)西去庭州七百八十里:《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庭州条“伊吾军,……在理所东南五百里。”校勘记曰:“五百里,《考证》‘五’官本作‘七’,乐史同。”足证今本《元和郡县图志》之误。
(42)《魏书·西域传》焉耆国“其王姓龙,名鸠尸卑那,即前凉张轨所讨龙熙之胤。”《隋书·西域传》亦曰:“其王姓龙,字突骑。”《新唐书》、《旧唐书》并同。吐鲁番文书、敦煌文书中有许多龙姓人、龙家人即焉耆人,唐时西州、伊州及河西一带有大量焉耆人居住。S.5697《申报河西政情状》:“(前缺)奉前后文:阎使君等同行安置瓜州所有利害事由,并与
阎吏君状,咨申同缘河西诸州蕃、浑、温末、羌、龙校杂,极难调状(后缺)。”P.2482《常乐副使田员宗启》称瓜州常乐县及悬泉镇一带住有龙家。
(43)此处记载有误。据《地境》、P.2691号、P.5034号姚阅山在沙州寿昌县东南一百八十里;紫亭山在寿昌县西南一百九十八里。本卷沙州之后,夺“寿昌县”三字。“去州”应为“去县”之误。
(44)西州天山军交河县:《旧唐书·地理志》:“天山军,在西州城内,……”《元和郡县图志》同。天山军,非置于交河县。
(45)张大庆:王重民认为是《张淮深变文》中之张大庆。
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
S.2052号
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
夫人立身在世,姓望为先,若不知之,岂为人子?虽/即博学,姓望殊乖,晚长后生,切须披览,但看/注脚,姓望分明,谨录元出州郡,分为十道如右:/
第一关内道[八]郡(1)/
雍州京兆郡(2),出四十姓:车、杜、段、严、黎、宋、秦、钟、雍、车(韦)、田、粟、於、米、冷、支、员、舒、扈、皮、/昆、申屠、康、别、夫家、郜、丰、杼、史、伦、邢、
金、公成、第五、宋、宜、狄、粟、计(3)。/
雍州始平郡(4),出四姓:冯、庞、宣、阴(5)。/
雍州武功郡(6),出四姓:苏、韩、是、殳(7)。/
歧州扶风郡(8),出十一姓:窦、马、曾、鲁、万、寇、井、苏、惠、班、辅(9)。/
邠州新平郡,出四姓:古、异、附、虢(10)。/
泾州安定郡(11),出八姓:梁、皇陠(甫)、席、伍、胡、安、蒙、程(12)。/
同州冯翊郡,出八姓:鱼、吉、瓽、雷、印、合、力、寇(13)。/
同州郃阳郡(14),出四姓:支、奉、公丸,骨。/
第二陇右道四郡/
凉州西平郡(15),出三姓:申屠(16)、段、池。/
凉州武威郡,出六姓:索、石、贾、安、廖、阴(17)。/
渭州陇西郡,出十三姓:李、牛、时、辛、董、艾、彭、关、骞、闵、万、氾、边。(18)/秦州天水郡,出二十姓:赵、姜、尹、别、严、龙、权、秦、上官、捣(荔)、桂、庄、那、皮、双、智、昆、琴、蒙、玠(19)。/
第三山南道五郡/
襄州襄阳郡,出五姓:荔非、蒯、辅、骞、蹇(20)。/
邓州南阳郡,出十七姓:白、韩、胜、乐、邓、宗、叶、穰、岑、翟、矌、井、赵、姬、仇、鹿(21)。/
荆州江陵郡(22),出五姓:能(熊)、县、仵、戎、酒(23)。/
朗州武陵郡,出五姓:伍、龚、卜、冉、华(24)。/
鄂州江夏郡(25),出七姓:李、黄、程、费、任、卫、喻(26)。/
第四河东道十郡(27)/
蒲州河东郡(28),出十五姓:裴、柳、薛、储、蒲、卫、聂、悠(待查)(应)、廉、麦、扈、、昏、满、朗、贾(29)。/
汾州西河郡,出十姓:靳、卜、宋、林、植、相里、任、临、栾、通(30)。/晋州平阳郡,出十二姓:汪、隽、余、乘、平、柴、圣、景、句、贾、晋、风(31)。/
泽州高平郡,出五姓:范、巴、翟、过、独孤(32)。/
泽州晋昌郡(33),出五姓:唐、杜、乜、爨、炅(34)/
潞州上党郡,出六姓:鲍、包、陈、樊、苞、尚(35)。/
并州太原郡,出二十七姓(36):弘、王、郭、郝、温,尉迟、祁、令狐、武、阎、宫、邬、孙、伏、昝、霍、问、弓、师、义、木召、酉、廖、易、龙、韶、光(37)。/岱(代)州雁门郡(38),出五姓:续、解、田、文、狄(39)。/
虢州弘农郡(40),出七姓:杨、谭、强、晋、虢、裘(41)。/
第五河北(道)十七郡(42)/
冀州渤海郡(43),出二十八姓:高、吴、欧阳、赫连、詹、喻、李、施、区、金、卿、甘、訾、凌、覃、封、刁、纥干、童、(此字待造)、冀、S.、衡、居、仓、关、风、郯(44)。/
冀州中山郡(45),出六姓:甄、焦、蔺、仲、郎、官(46)。/
冀州高阳郡(47),出五姓:许、耿、纪、公孙、(48)。/
洺州广平郡(49),出八姓:游、程、宋、谈、藉、(此字待造)(谈)、(此字待造)、焦(50)。/
幽州范阳郡,出九姓:卢、汤、祖、郢、范、简、张、厉、童(51)。/
易州上谷郡,出六姓:侯、荣、麻、燕、寇、谷(52)。/
定州博陵郡,出五姓;崔、颐、寿、幸、濮阳(53)。/
瀛州河间郡,出八姓:刑(邢)、俞、家、玄、尧、邓、詹、祝(54)。/
相州内黄[郡](55),出四姓:路、骆、扈、库(56)。/
贝州清河郡,出十九姓:张、房、崔、戴、靳、聂、孟、傅、盖、卓、隋、尚、汲、樗、且、贵、革、舒、路(57)。/
邢州鉅鏕郡,出六姓:魏、耿、特、莫、时、舒(58)。/
德州平原郡,出七姓:莘、、孟常、东方、师、内、义(59)。/
赵州赵郡,出六姓:李、司徒、睦、朗、乜、问、闵(60)。/
魏州魏郡,出六姓:申、暴、栢、(待造)(畅)、顿、苌(61)。/
卫州黎阳郡(62)出四姓:琚、桑、卫、(此处有二字待造)(63)。/
怀州河内郡,出十七姓:司马、尚、(此字待造)、向、贺、王、车、舍、宋、文、淳于、怀、茹、古(待查)、枝、屈、容(64)。/
第六淮南道四郡/
[扬]州广陵郡(65),出十姓:高、支、钱、盛、庆、于、立、戴、(此字待造)(游)、贡、莉(66)。/
楚州山阳郡(67),出六姓:曲、楚、鞏、念、郝、蹇(68)。/
庐州卢(庐)江郡(69),出四姓:何、况、门、俞(70)。/
舒州同安郡,出二姓:舒、仆固。/
第七河南道廿二郡(71)/
洛州河南郡,出二十三姓:褚、穆、独孤、丘、祝、元、闻、人、贺兰、慕容、商、南宫、古、山、方、蔺、庆、闾丘、
利、芮、侯、莫、陈、房、膚、宇文(72)。/
许州颖川郡,出十一姓:陈、荀、庾、库、钟、栢、许、韩、豆卢、鲜于、焉(73)。/
郑州荥阳郡,出六姓,郑、潘、毛、阳、牟、郏子(74)。/
滑州白马郡(75),出三姓:成公、费、上官。/
汴州陈留郡,出十五姓:阮、何、谢、卫、殷、(那)、蔡、典、虞、边、申屠、伊、智、曲、全(76)。/
宋州梁国郡,出四姓:商、宋、葛、宾(77)。/
亳州谯郡,出十姓:曹、丁、娄、戴、夏侯、嵇、奚、桓、薄、汝(78)。/
豫州汝南郡(79),出二十六姓:周、殷、荆、项、盛、和、宜、南、蔡、梅、袁、爨、贝、应、(此字待造)、汝、矣、言、昌、蓝、肚、沙、满、构(待查)、宇、仲(80)。/
曹州济阳郡,出八姓:丁、卞、江、左、蔡、单、曹、郁(81)。/
濮州濮阳郡,出六姓:吴、文、扶、黄、庆、濮(82)。/
兖州鲁国郡(83),出二十姓:唐、吕、孔、齐、俞、曲、再、万、宰、曾、邹、夏、车、颜、栗、仙、濮、韶、巢(84)。/
兖州太山郡(85),出四姓:鲍、羊、胡、斛S.(86)。/
兖州平昌郡(87),出四姓:管、盖、牟、孟(88)。/
郓州东平郡,出六姓:魏、吕、万、平、(此字待造)(戢)(89)。/
青州北海郡,出二十六姓:史、成、盛、倪、盖、谭、(此字待造)(郵)、晏、查、莫、柯、凡、尽、花、左、宁、终、庾、然、范、娥、开、营、彭、鞠(90)。/
青州乐安郡(91),出十二(四)姓:孙、任、陶、国、长孙、薛、蒋、种、公孙、供、阎、房、贺、曹(92)。/
齐州济阴郡(93),出四姓;卞、单、东门、信都(94)。/
徐州彭城郡,出十二姓:刘、朱、到、徐、庄、宛、支、宋、政、龚、巢、幸、□、(此字待造)(95)。/
徐州兰陵郡(96),出四姓:萧、缪、万俟、端木(97)。/
泗州下邳郡,出八姓:关、余、沈、邳(祁)、谷、国、皮、滑(98)。/
沂州瑯琊郡,出十二姓:王、颜、诸葛、缪、胥、葛、艾、千、惠、畅、苻(99)。/
海州东海郡,出十姓:徐、匡、戚、竹、喻、关、基毋、麇、楚、茅(100)。/
第八江东(南)道二十郡(101)/
润州丹阳郡,出八姓:甘、纪、那、洪、左、洗、鄢、广(102)。/
宣州宣城郡,出四姓:旷、贲、简、聚。/
苏州吴郡,出五姓:朱、张、顾、陆、暨(103)。/
杭州钱塘郡(104),出七姓:范、岑、褚、盛、仰(105)。/
杭州盐官郡(106),出五姓:翁、戚、束、阚、忽延(107)。/
杭州余杭郡,出四姓:暨、隗、戢、监(108)。/
湖州吴兴郡,出十六姓:沈、钱、姚、吴、清、丘、放(施)、宣、萌、金、银、阴、洗、钮、木、丘明(109)。/
常州晋陵郡,出四姓:蒋、苻、莫、周。/
越州会嵇郡,出十四姓:夏谁(侯)、贺、康、孔、虞、盛、资、钟、离、骆、兹、俞、荣、沉(110)。/
处州松阳郡(111),出五姓:劳、赖、叶、瞿、昙(112)。/
台州临海郡,出六姓:屈、冷、靖、谭、戈(弋),叶(113)。/
婺州东阳郡,出六姓:蓟、习、苗、姚、泉、难(114)。/
歙州歙郡,出五(六)姓,俶(叔)、孙、方、谏、授、汪(115)。/
洪州豫章郡,出八(七)姓:罗、雷、熊、除、琚、谌、洪(116)。/
饶州鄱阳郡,出四姓:饶、芮、铎、(此字待造)(117)。/
江州浔阳郡,出六姓:陶、翟、淳、瞿、骞、步(118)。/
素(袁)州宜春郡(119),出四姓:袁、彭、易、(此字待造)(120)。/
谭州长沙郡,出六姓:曾、吴、罗、彭、茹、秦(121)。/
虔州南康郡,[出四姓]:赖、叶、银、寻。/
泉州南交[安]郡(122),出四姓:林、仇、弘、单。/
第九剑南道二郡/
益州蜀郡,出五姓:郄、文、费、任、郗(123)。/
梓州梓潼郡,出四姓:绵、景、文、麋。/
第十岭南道五府邕容桂广安南等都管七十州并下出人姓望。
[题解]
S.2052号,首尾俱全。卷首题曰:《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共存十道九十郡,一百○六行。其中关内道八郡,陇右道四郡,山南道五郡,河东道名目列为十郡,实有九郡,河北道名列为十七,实有十六郡,淮南道四郡,河南道二十二郡,江南道二十郡,剑南道二郡,岭南道无。卷末海州东海郡,属河南道,在辑录过程中,辑在河南道末尾。本卷唐耕耦《敦煌四件唐写本姓望氏族谱残卷》(《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有辑录和校释,王仲荦《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同上)认为:“S.坦因敦煌文书第二○五二号《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大概是唐德宗广德时代的作品。这件文书里有‘处州松阳郡出五姓’之语,处州原名括州,唐德宗名适,故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即位后避帝讳改括州为处州。唐宪宗名谆,即位后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改淳于复姓为单姓于。《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中,改括州为处州,而淳于复姓尚乃旧称,可见这个《氏族谱》,是大历十四年以后,元和元年以前的产物。”此卷日本仁井田陞、池田温亦有研究。本卷反映了唐后期姓望的地理分布,较北8418号姓望巨增,说明唐后期汉魏以来的门阀士族衰落,新的门阀兴起,经调整后形成一种新的氏族地理格局。
[校注]
(1)“郡”前有夺字。本卷关内道八郡,“郡”前当夺“八”字。
(2)《旧唐书·地理志》京兆府“武德元年,改为雍州。……天授元年,改雍州为京兆郡,其年复旧。……开元元年,改雍州为京兆府,复隋旧名。”
(3)京兆郡四十姓中衍一宋一车一粟。钟,王录作“铉”,误。车,王录作“韦”。据《广韵》:汉丞相韦孟贤“始迁京兆之杜陵也”。昆,唐录作“晁”,误。夫蒙,王录作“蒙”,据《广韵》、《元和姓纂》有夫蒙氏、唐蒲、同一带多此姓。杼,王录作“禄”。成公,王录作“笺”,唐录作“公成”,误。杜,《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四:“杜柏为宣王大夫,无罪被杀,因失其国,孙居杜城者,为杜氏而仕晋。《西京杂记》杜陵大夫子善棋,为天下第一,自言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即徙家者也。至隋唐都京兆杜氏、韦氏皆以衣冠名位显,故当时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元和姓纂》杜氏有京兆郡望。别,《通志·氏族略》:“别氏,《姓苑》云,京兆人,望出京兆。”段,十六国时段氏郡望一出冯翊,一出武威,武威段氏,实出京兆。田,《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九:田氏“又有望出平凉、京兆、太原、天水、信都者,世系具《元和姓纂》。史,《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一:史崇“自杜陵受封溧阳侯,遂为郡人。……后汉归义侯苞,晋永嘉乱,避地河西、建康,是为建康史氏,又有高容史氏、京兆史氏,皆丹后。”《元和姓纂》史氏有京兆郡望。王,《古今妊氏书辨证》卷十四:“出自晋阳,显于唐而有世系者,京兆王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少于毕公高之后,封魏,……贤,济南太守,宣帝徒豪杰,居霸陵,遂为京兆人。”第五,《后汉书·第五伦传》:“第五伦,字P.鱼,京兆长陵人也。其先齐诸田,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太平寰宇记》京兆郡出韦、杜、扶、段、宋、田、黎、金八姓望。
(4)雍州始平郡:唐不设始平郡。《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京兆府兴平县“晋改置始平郡,领槐里县,历晋至西魏数有改易。”《晋书·地理志》雍州始平郡领槐里、始平、武功、鄠、蒯城、漆、汾邑等县。
(5)P.3421号始平郡出姓与本卷同。冯,《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冯“汉文帝时冯唐显名,即代相子,弟骞,自上党徙杜陵。”《元和姓纂》有庞、宣二望。
(6)武功郡:唐无武功郡。《魏书·地形志》:岐州武功郡“太和十一年分扶风置。”
(7)《元和姓纂》韩有京兆郡望。《通志·氏族略》:殳氏望出武功。
(8)《新唐书·地理志》:“凤翔府扶风郡,赤上辅、本岐州,至德元载更郡名风翔。”
(9)P.3421号扶风郡六姓,较本卷无曹、万、寇、井、苏五姓。窦,《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窦赏“宣帝时,以二千石,徙扶风平陵,其后世系具宰相表。”东汉窦融即扶风人,王仲荦曰:“按唐太宗母窦氏,实鲜卑纥豆陵氏,北魏孝文帝时,以河南为郡望,西魏,北周时,以京兆为郡望,其后遂冒扶风郡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六马氏条有“扶风马氏”。《广韵》上声第三十五:马“亦姓,扶风人。本自P.益之裔,赵奢封马服君,后遂氏焉。秦灭赵,徙奢孙兴于咸阳,为右内史,遂为扶风人。”《元和姓纂》马氏“扶风茂陵”。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汉有曾嘉,“生二子:宝、顼。顼家扶风,是为扶风房。”《广韵》上声第十鲁:“又国名,P.禽之后,以国为姓,出扶风。”《元和姓纂》“鲁,扶风郡县。”万,《元和姓纂》有扶风郡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七:“井,虞大夫食邑于井,谓之井P.,后为氏。汉扶风郡人井丹,字大春,以文学知名。”《通志·氏族略》:井氏、惠氏、辅氏、左氏、附氏望出扶风。苏,《广韵》上平声第十模“苏,……又姓,出扶风,武邑二望。”班:《元和姓纂》班氏有望出扶风者。
(10)P.3421号新平郡出古氏一姓。《太平寰宇记》新平出古、附、异三姓。
(11)《旧唐书·地理志》:“泾州上,隋安定郡。武德元年,讨平薛仁杲,改名泾州。天宝元年,复为安定郡。乾元元年,复为泾州。”《新唐书·地理志》:“泾州保定郡,上。本安定郡,至德元载更名。”
(12)梁,《广韵》下平声十阳“亦姓,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皇哺,陠,“甫”之误。《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皇甫,出自子姓。宋戴公白,生公子充石,字皇父,为司徒,生季子来,采生而南雍缺,以王父字为氏。缺六世孙孟之,生遇,避地奔鲁,裔孙鸾。汉兴,自鲁徙茂陵,政父为甫。后汉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唐贞观所定泾州安定郡六姓,其一曰皇甫。”魏定安定皇甫氏在乙门。《元和姓纂》皇甫氏有安定朝那郡望。席,《元和姓纂》:汉初徙关东豪族,席氏徙安定临泽。《通志·氏族略》:伍氏望出安定。胡,《广韵》上平声十一模:“胡……亦姓,出安定,新蔡二望。”程,《广韵》下平声十四清:“又姓,出广平、安定二望。”《太平寰宇记》安定四姓梁、席、安、皇甫。
(13)鱼,《广韵》上平声九鱼“亦姓,出冯翊。”吉,《元和姓纂》有冯翊郡望。瓽,《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三:“本出西羌姚秦将瓽耐虎,代为羌豪,又羽林监瓽成,后居华阴,吴平南瓽娥,后居同州。”王仲荦以为党、瓽同用。雷,《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五:“晋豫章人雷焕,为丰城令,后徙冯翊。”印,《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二“印,……今望出冯翊。”合:《通志·氏族略》合氏望出冯翊。寇,《广韵》去声五十候“寇……又姓,出冯翊、河南二望。”《元和姓纂》寇氏有望出冯翊者。《太平寰宇记》冯翊五姓:郭、寇、盖、雷、党、吉。
(14)唐无同州邰阳郡。《旧唐书·地理志》韩城“(武德)八年,自西河县移西韩州理于此,领韩城、郃阳、西河三县。贞观八年,废西韩州,以韩城等三县复还属同州。”
(15)凉州西平郡:《旧唐书·地理志》:“郑州下都督府,隋西平郡。武德二年,平薜举,置鄯州,治故乐都城。贞观中,置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西平郡,乾元元年,复为鄯州。”《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皆作鄯州西平郡。《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九曰:“后汉献帝分置西平郡,属凉州。……后魏以西平郡为鄯善镇,孝昌二年改镇立鄯州。”本卷采用前朝制度。
(16)申屠,《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六:“申屠,唐贞观所定凉州西平郡六姓,有申屠氏。”段,《广韵》去声二十九换:“段……又姓,出武威。”池,《通志·氏族略》:池氏望出西平。《太平寰宇记》西平郡出二姓:申屠、曹。
(17)王仲荦曰:“按河西已没吐蕃,故敦煌郡姓,并合于此。”索氏,据《广韵》、《通志》望出敦煌。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六“河南贾氏,世居姑臧。”安,《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八:“安,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属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后汉末,遣世子高入朝,因居洛阳。魏晋间,家于安定,后徙辽东。姑臧以避乱,又徙武威。”《通志·氏
族略》:安氏望出姑臧。《太平寰宇记》武威郡六姓:贾、阴、索、安、曹、石。
(18)《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一李氏有陇西房。又卷六:辛氏“汉初,以名家豪侠,徙陇西狄道。”董,《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一“又项羽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翳孙遂居陇西。”骞,卷九产后汉质帝时有骞宏字弘P.,避地昆吾,为金城别驾,封金城侯,子孙因家焉。”据《广韵》、《元和姓纂》牛氏、辛氏亦有陇西郡望。《通志·氏族略》艾氏、禹氏亦有陇西郡望。
(19)赵,《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五有:“陇西,天水赵氏。”《广韵》赵氏有天水郡望。姜,《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汉初,姜氏以关东大族,徙关中,遂居天水。”尹,《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五有“天水尹氏”。桂,《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九“近世桂氏,望出天水,燕都。”据《广韵》赵、姜、权等氏望出天水,《元和姓纂》天水姓望有上官、双、狄、尹
氏等,《通志·氏族志》望出天水姓中有龙、那、智等姓。
(20)《通志·氏族志》辅氏、能氏、戎氏、骞氏,望出襄阳。
(21)《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邓,出自子姓,商高宗武丁,封其季父于河南为邓侯。……子孙以国为氏,而仕楚,……邓况始自楚迁徙居南阳新野。”《通志·氏族略》白、叶、翟、井、赵、姬、仇等姓有南阳郡望,《广韵》韩、邓、宗、岑等氏望出南阳。《元和姓纂》乐、韩、邓、宗、岑有南阳郡望。《太平寰宇记》南阳出十一姓,九姓见本卷,张、何二姓不见本卷。
(22)《新唐书·地理志》曰:“江陵府江陵郡,本荆州南郡,天宝元年更郡名。肃宗上元号南都,为府。”
(23)《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熊“今望出江陵。”本卷“能”,乃“熊”之误。
(24)据《通志·氏族略》,伍、卜、冉氏望出武陵。
(25)鄂州江夏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鄂州江夏郡属江南西道。
(26)李,据《广韵》李氏有望出江夏者。黄,《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黄,出自赢姓,少昊金天氏裔子昧之子台骀之后,封国于黄,以国为姓。“楚灭黄,其族仕楚,……汉丞相霸,太尉琼,世居江夏。……唐贞观所定鄂州江夏郡三姓、泉州南安郡六姓、括州松用郡三姓、曹州东阳郡十一姓,(此字待造)州(此字待造)阳郡六姓,皆有黄氏。《元和姓纂》有江陵、洛阳、晋安三族,皆唐世士人新望。”《广韵》黄氏、费氏有江夏郡望,《通志·氏族略》喻氏有望出江夏。
(27)河东道十郡:本卷仅九郡,“十”为“九”之误。
(28)《新唐书·地理志》:“河中府河东郡,赤。本蒲州,上辅。……开元八年置中都,为府,是年罢都,复为州。乾元元年复为府。”
(29)《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八:“《魏太和族品》柳、裴、薛为河东三姓。”又曰“隋唐定河东薛为乙门,太和二十午,众议以薛氏为河东茂族,帝曰:薛氏,蜀人也,岂可入郡姓?直阁薛宗起,执戟在殿下,出次对曰:臣之先人,汉末仕蜀,二世复归河东,今六世相袭,非蜀人也,伏以陛下黄帝之裔,受封北土,也可谓之胡耶?今不领郡姓,何以生为。乃碎戟于地。帝徐曰:然则朕甲卿乙乎,乃入郡姓。仍曰:卿非宗起,乃起宗也。”卫,《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一:卫暠“明帝时以儒学自代召至河东安邑,卒,固赐所亡之地葬之,子孙家焉,”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六:“出自姬姓,晋唐叔虞少子公明,周康王封之于贾,……河东临汾贾乡,即其地也。”据《通志·氏族志》蒲氏、聂氏,《广韵》卫氏、贾氏,《元和姓纂》贾氏有望出河东者。
(30)《通志·氏族略》靳氏、卜氏望出西河。宋,《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九:“汉中尉将军壮武侯昌始居西河介休”;《广韵》去声二宋:“宋……又姓,取微子之所封,遂为氏,出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扶凤五望。”相里,又作相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又望出西河、唐贞观所定汾州西河郡四姓,其一相氏。”任,《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九:“西河任氏,……亦任敖之后,徙西河。”《元和姓纂》任氏有西河郡望。《通志·姓氏略》:临氏、栾氏,望出西河。又《古今姓氏书姓辨》曰唐贞观所定“汾州西河四姓,一曰金氏。”《太平寰宇记》西河出四姓:任、临、相里、栾四姓。
(31)圣,《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作经,“《千姓编》曰:望出平阳。”王仲荦录作巫,《通志·氏族略》巫氏望出乎阳。《元和姓纂》景氏有望出平阳。句,《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今句氏,望出平阳、东都。”
(32)翟,《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九:“翟居北地,后为晋所灭,秦并天下,子孙分散,居晋地及江南。”《通志·氏族略》:过氏有望出高平。
(33)《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无泽州晋昌郡名。
(34)据《广韵》下平声二十一唐氏有望出晋昌,《通志·氏族略》乜氏,爨氏望出晋昌。
(35)鲍,《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五:鲍即“包”,“其族仕晋者曰鲍矣。”《通志·氏族略》鲍氏望出上党。包,《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一:“包,上党包氏,出自楚大夫包胥,有乞师于秦存国之功,食邑于申,谓之申包胥,子孙徒上党。”尚,《通志·氏族略》尚氏有望出上党。
(36)北图8418号“太原郡十一姓。”
(37)弘,《元和姓纂》有晋阳望。王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四“太原王氏,出自离次子威,汉扬州刺史,生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太原王氏,自王霸“居太原晋阳”。郭,《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八曰:“贾执《姓氏谱》定太原五姓,隋唐定山东八族,其一皆曰郭氏。”《广韵》入声十九铎,郭氏有望出太原。郝。《元和姓纂》有太原望。温,《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七曰:汉温何“始居太原祁县”,魏晋遂为望姓。祁,《通志·氏族略》有太原望。武,《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三武洽为“魏晋阳公,因始封居太原永水,或号太原武氏。”《通志·氏族略》祁氏有太原望。阎,《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十:“唐贞观所定大原郡十姓,有阎氏。”卷二四曰:邬“出晋大夫司马弥牟,……食采于邬,为大夫,其地太原邬县是也。”孙,《广韵》上平声二十二魂有太原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七:汉有孙爱,“为太原太守,遇赤眉之难,遂居太原,太原之族,……”。咎(待查),《古今姓氏书辨证》、《通志·氏族略》有望出太原。《通志·氏族略》闵、酉、易、龙氏望出太原。
(38)岱,《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并作“代”。
(39)续,《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六:“续,望出河东,襄阳。”《通志·氏族略》续氏有雁门望。《广韵》平下声二先解姓出雁。田,《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九有田氏望出雁门者。北8418号载,代州出续、薄、解三姓。
(40)虢州弘农郡:《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属河南道。《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元年,改为虢州,改风林为鼎州。贞观八年,废鼎州,移虢州于今治,属河南道。开元初,以巡按所便,属河东道。”
(41)杨,《广韵》下平声十阳:“杨……又姓,出弘农,天永二望。”虢,《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九:“出自姬姓,周武王叔父封于酉虢,弘农陕县之虢城是也。”
(42)河北十七郡:“北”,后夺“道”字,十七,当为“十六”之误。
(43)《旧唐书·地理志》:“沧州上,汉勃海郡,隋因之。武德元年,改为沧州,……天宝元年,改为景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沧州。”
(44)北8419号渤海郡有吴、欧阳、高、刁四姓。高,《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一:高洪“后后渤海太守,因居渤海蓨县”。又曰“涿大姓西高氏,东高氏,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牾。”欧阳,卷十九:“出自姒姓,夏帝少康庶于封于会稽,至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更封无强子蹄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后有仕汉为涿郡太守者,子孙或居冀州之渤海、青州之千乘。”《广韵》高氏、刁氏,《通志·氏族略》童、冀、S.、
居、詹等氏,《元和姓纂》吴,欧阳,詹、封氏望出渤海。
(45)《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唐无冀州中山郡。
(46)北8418号中山郡出甄一姓。《广韵》上平声十七真“甄……出中山、河南二望。”《元和姓纂》甄为中山著姓。蔺,《通志·氏族略》望出中山。仲,《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九:“出自子姓,宋庄公子城,字仲子,生公孙师,师生江,为宋司马,以王父字为仲氏。……裔居乐安及中山。”郎,又卷十五:魏郎芳“魏伏披将军芳,徒居中山新市县。”
(47)唐舜冀州高阳郡。北魏瀛州高阳郡,领高阳、博野、易、新城等九县。
(48)许,《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三:“高阳许氏,高阳北新城县,即博陵郡地也。”
(49)洺州广平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属河北道,《元和郡县图志》属河东道。
(50)游,《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八“秦汉而下,著望河北广平,与宋、焦、谈,为广平四姓。”又曰:“今游氏望出广平”。《元和姓纂》、《广韵》游氏有广平望。宋,《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九:“又有广平宋氏”。《广韵》宋氏有广平郡望。谈,《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十:“其居望出吴郡,今望出梁国,广平。”《广韵》谈氏有广平望。藉,《通志·氏族略》望出广平。北8418号广平出宋、焦、啖、游四姓。
(51)北8418号范阳郡所出姓望与本卷同。卢,《广韵》上平声十一模:“卢,……亦姓,姜姓之后,封于卢,以国为氏,出范阳。”汤,《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今望出范阳”,《通志·氏族略》汤氏望出范阳。祖,《广韵》上声十姥:“祖……又姓,祖已之,出范阳。”张,《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元和姓纂》曰:唐有安定、范阳、太原、南阳、敦煌、修武、上谷、沛国、梁国、荥阳、平原、京兆等四十三望,大抵皆留侯远裔。”《广韵》下平声十阳:“张……又姓,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历,《通志·氏族略》历氏望出太原。
(52)侯,《广韵》下平声十九侯:“侯……又姓,出上谷、河南二望。”麻,《通志·氏族略》麻氏望出上谷。燕,《广韵》下平声一先:“燕,……又姓,邵公奭封封燕,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燕氏望出上谷、范阳二望。
(53)崔,《广韵》上平声十五灰:“崔……出清河、博隆二塑。”《元和姓纂》崔氏有清河、博陵著姓。
(54)邢,《广韵》上平声十五青“邢,……又姓,出河间也。本周之胤邢侯为卫所灭,盾遂为氏。”玄,《通志·氏族略》玄氏望出河间、上党。刘氏,《广韵》下平声十八尤:“刘……又姓,出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松丘、南阳、东平、高平、东莞、平原、广陵、临淮、琅邪、兰陵、东海、丹阳、宣城、南郡、高堂、高密、竞陵、长沙、河南等三十五望。……唯河南一望,即虏姓也。”《通志·氏族略》詹氏,祝氏有望出河间。
(55)唐无相州内黄郡名。《新唐书·地理志》:“相州,邺郡,望。本魏郡,天宝元年更名。”北8418号作内黄郡、梧州。本卷“黄”后夺“郡”字。
(56)北8418号内黄郡出扈一姓。
(57)张,《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清河东武城张氏,本自汉留侯张良裔,……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又曰:“孔至《姓氏录》曰:唐初定清河张为乙门。”《广韵》下平声十阳有张氏清河望。房,《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清河房氏,……汉常山太守雅,徙清河幕。”《广韵》下平声十阳:“房……又姓,出清河、济南、河南三望。”傅,《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十曰:“清河傅氏,出自后汉汉阳太守壮节侯燮。……晋司隶校尉正侯,始自北地徙清河。”《广韵》去声十遇:“傅……出北地、清柯二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有清河傅氏。尚,《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三“今望出汲郡及清河、上党。”《通志·氏族略》尚氏、革氏望出清河。北8418号清河郡出崔、张、房、向、傅、路、勒七姓。
(58)北8418号钜鹿郡出三姓。魏,《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九:汉魏歆为“钜鹿太守;初居下曲阳。”《广韵》去声八未:“魏……出钜鹿、任城二望。”耿,《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七:“汉钜鹿耿氏,武帝时以二千石徙扶风茂陵。”舒,《通志·氏族略》舒氏有钜鹿望。
(59)东方,《古令姓氏书辨证》卷二:“唐贞观定德州平原郡八姓,其一东方氏。”师,《通志·氏族略》有望出平原郡。北8418号平原郡出师、雍、封三姓。
(60)乜,《通志·氏族略》乜氏望出越郡。北8418号赵郡出李、睦二姓。
(61)《元和姓纂》柏、畅氏望出魏郡。《通志·氏族略》顿氏、苌氏望出魏郡。《广韵》上平声十七真:“申……又姓,出魏郡。”
(62)唐无黎阳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作卫州汲郡。《隋书·地理志》:“后魏置黎阳”。
(63)北8418号卫州黎阳郡出倨、桑二姓。P.3191号卫州出琚、乐、卫、拓四姓。《太平寰宇记》黎阳出遽、桑、卫、拓四姓。(此处有二字待造),王仲荦录作“析猗”。
(64)怀州十七姓,本卷下列十六姓,疑有脱误。北8418号怀州河内出宋、司马、苟、向、浩、淳于、车、寻九姓。王,《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四有河内王氏。司马,又卷四:“隋唐间,旧定河内五姓,以司马氏为一门。贞观中定怀州河内七姓,其一司马氏。”淳于,卷六“唐贞观所定河内七姓,一曰淳于。”《广韵》去声四十一漾:“向……姓,出河内。”上声四十五厚“苟,……又姓,出河内、河南、西河三望。”《通志·氏族略》平氏、怀氏望出河内。
(65)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州”前夺“扬”字。
(66)北8418号扬州广陵郡出戴、高、盛三姓。《广韵》下平声六豪:“高……出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望。”庆,《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八:“广陵庆氏,犹出姜姓。”《通志·氏族略》庆氏、贡氏、於氏有广陵望。(此字待造),王仲荦释作“游”。《古今姓氏书辨证》游氏有望出广陵,与戴、高、盛为广陵四姓。
(67)《新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皆作楚州准阴郡,唐无楚州山阳郡名。《旧唐书·地理志》:楚州山阳县“晋置山阳郡”。
(68)《通志·氏族略》巩、郄氏望出山阳。
(69)卢江郡:卢,“庐”之误也。
(70)何,《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二:“《元和姓纂》曰:望出庐江、丹阳、东海、齐郡。”门,《通志·氏族略》门氏有庐江望。
(71)下列二十一郡,加上卷后附东海郡,共二十二郡。
(72)北8418号洛州河南郡出贺兰、丘、穆、祝等姓。褚,《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三:“褚,出自子姓,宋共公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生公孙肥,子孙因为褚氏。……元成间有褚先生名少孙,裔孙重始居河南阳翟。”唐有褚遂良,天下谓之“褚河南”。《广韵》上声八语:“褚姓,出河南。”丘,《广韵》下平声十八尤:“丘……亦姓,出吴兴、河南二望。”祝、山,《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四:“吐缶,后魏《官氏志》改为祝氏,望出河南。”“吐难氏改为山氏。”卷八“贾执《姓氏谱》河南五姓,其一山氏。”元,卷七“河南元氏,出自拓跋”。贺兰,卷三三“唐贞观所定洛州河南郡十四姓,一曰贺兰。”利,卷二丸“利,《姓解》曰:楚公子食采于利,其后氏焉。……又河南利氏。”侯,卷十九“河南侯氏,后魏官氏志侯奴氏、渴侯氏、古引氏,皆改焉。”《元和姓纂》河南古氏由吐奚改。利氏,由叱利氏改。《通志·氏族略》利氏望出河南。
(73)北8418号颖川郡出陈、荀、律、钟、许、庾、库七姓。陈,《广韵》上平声十七真:“陈……出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河南六望。”《元和姓纂》同。《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六:秦灭齐、田轸“楚相,颍川侯,因徙颍川,复为陈氏。”荀,《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六:“刘向校荀卿书,谓之孙卿子,十一代孙遂,居颍川,复本姓。”《广韵》上平声十八谆:“苟……又姓,本姓郇,后去邑为荀,今出颍川。”庾,《通志·氏族略》庾氏望出颍川。钟,《广韵》上平声三钟:“钟……亦姓,出颍川。”韩,《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八:“武安韩氏,弓高侯颓当裔孙寻,后汉陇西太守,世居颍川。”《广韵》上平声二十五寒:“韩……有颍川、南阳二望。”
(74)北8418号荥阳郡出郑、毛、潘、阳四姓。郑,《广韵》去声四十五劲;“郑,……又姓,荥阳、彭城、安陆、寿春、东阳五望。”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一一:“唐时荥阳、河阳、北地毛氏,世系具《先和姓纂》。”牟,王仲荦录作羊,误。《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九:牟“望出荥阳。”郏,《通志·氏族略》望出荥阳。
(75)白马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作滑州灵昌郡。
(76)阮,《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五:“望出陈留尉氏。”《广韵》上声二十阮“阮姓,出陈留。”谢,《广韵》去声四十祃:“谢……又姓,出陈郡。”卫,《广韵》去声十三卫:“卫,……出河东、陈留二望。”殷,《广韵》上平声二十一欣;“殷……亦姓,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出陈郡。”蔡,《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一:“蔡,出自姬姓,……汉陈留圉蔡氏。”典,《通志·氏族略》典氏、智氏有望出陈留。边,《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九:“边,出自汉姓,……其后子孙或居楚元,或居陈留。”北8418号陈留郡出阮、谢、卫、虞四姓。
(77)乔,《广韵》下平声四霄:“乔……又姓,出梁国。”《通志·氏族略》有梁国望。北8418号梁国郡出宋、乔、张三姓。
(78)北8418号谯国郡出八姓,较本卷无丁、奚、薄、汝而别有庞氏。曹,《广韵》下平声六豪:“曹,……出谯国、彭城、高平、钜鹿四望。”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曰:“丁,……又望出谯国、扶风。”娄,卷十九:“出自姒姓,夏少康裔孙封于杞,曰东楼公,后为楚所灭,食邑于娄,因以为氏,其地城阳诸县娄乡是也。”“楼,……吴楼元,谯郡人。”薄,卷三八:“今望出雁门、谯郡。”嵇,《广韵》上平声十三齐:“嵇……亦姓,出谯郡、河南二望。”奚,《通志·氏族略》望出谯国。桓,《广韵》上平声二十六:“桓……望出谯郡。”薄,《通志·氏族略》望出谯郡。
(79)《新唐书·地理志》作“蔡州汝南郡”。唐平王世充,置豫州,“天宝元年,改为汝南郡,乾元元年,复为豫州,宝应元年,改为蔡州。”
(80)北8418号汝南郡出殷、昌、袁、应、和、荆、梅七姓。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七有“望出汝南者”。《广韵》上平声二十二元:“袁姓,出陈郡、汝南、彭城三望。”周,《广韵》下平声十八尤:“周……又姓,出汝南、庐江、寻川、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等八望。”殷,《元和姓纂》殷氏有汝南郡望。和,《广韵》下平声八戈:“和,……出汝南,河南二望。”蓝、昌、言、应、宣,《通志·氏族略》有出汝南郡望。应,《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汉有应曜,玄孙顺“自顺居汝南南顿,故望出汝南。”肚,王仲荦释为“”。
(81)曹州,汉为济阳郡,晋改为济阳郡,唐为曹州济阳郡。北8418号曹州济阳郡出蔡、丁、江三姓。丁,《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丁,……故望出济阳。”《太平寰宇记》济阳郡出五姓:蔡、丁、江、曹、易。
(82)北8418号濮阳郡六姓较本卷无文、僕而有徐、袁、吴,《广韵》上平声十一模:“吴,……今望在濮阳。”黄,《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唐贞观所定濮州濮阳郡六姓其一为黄氏。
(83)鲁国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并作鲁郡。
(84)北8418号鲁国郡出夏、孔、车、唐、曲、粟、齐七姓。唐,《广韵》下平声十一唐:“唐,……出晋昌、北海、鲁国三望。”曲,王仲荦释作“苗”,误。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曾,出自姒姓,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此字待造),……莒灭(此字待造),(此字待造)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居南武城。”车,《广韵》下平声九麻:“车,……又姓,出鲁国、南平、淮南、河南四望。”巢,卷一一“后世望出鲁国者”。
(85)唐无兖州太山郡名,《旧唐书·地理志》鲁郡博城“旧曰博,置泰山郡。”太山即泰山也。
(86)北8418号太山郡出四姓较本卷无斛、S.,而别有周、鲍。《广韵》上声三十一巧:“鲍……又姓,出东海、泰山、河南三望。”羊,《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羊,出自周官羊人之后,以官为氏,……泰山南城羊氏。”《广韵》下平声十阳“羊……又姓,出泰山。”
(87)唐无兖州平昌郡,北魏曾于唐密州安丘县置平昌郡。
(88)北8418号平昌郡出管一姓,孟,《广韵》去声四十三映:“孟,……又姓,出平昌、武威二郡。”
(89)东平郡六姓,本卷下列五姓,疑有脱误。北8418号东平郡万、吕、令、异三姓。吕,《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三:魏吕虔“徒居东平任城”。卷三六:“唐东平郡四姓,祁州新平郡二姓,皆一曰毕。”
(90)邬,王录作“郵”:“郵字原件作(此字待造)……后检姓氏书,有郵氏望出临淄,故定为郵字也。”
(91)《旧唐书·地理志》:“棣州,后汉乐安郡,……武德四年,置棣州。……天宝元年,改为乐安郡,上元元年,复为棣州。”
(92)十二姓:下列姓十四“十二”为“十四”之误。北8418号乐安郡出孙、任、商、元、薛、门、蒋七姓。孙,《广韵》上平声二十三魂:“孙……凡太原、东莞、吴郡、安乐四望。”《元和姓纂》有乐安郡望。《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七有乐安蒋氏。国,唐耕耦释为风,误。《通志·氏族略》国氏、阎氏有乐安望。
(93)济阳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作济南郡。《旧志》曰,齐州上,武德三年改为齐州,“天宝元年,改为临淄郡,五载为济南郡。乾元元年,复为齐州。”
(94)《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四:“宁,唐贞观所定青州齐郡四姓,一曰宁氏。”而本卷无宁氏。
(95)北8418号彭城郡出刘、曹、袁、烈、受五姓。彭城刘氏,西汉皇族。朱,《广韵》上平声十虞:“朱,……又姓,出沛国、义阳、吴郡、河南四望。”到,《古今姓氏书辨证》:“望出彭城、太原”,《广韵》同。巢,《通志·氏族略》望出彭城。
(96)唐无徐州兰陵郡名。《隋书·地理志》:彭城郡领有兰陵县“旧曰承,置兰陵郡。”
(97)萧,《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汉萧彪“谏议大夫、侍中,以事始徙兰陵。”至晋萧整“过江居南兰陵武进之东城里”。《广韵》下平声萧:“萧……又姓,出兰陵、广陵二望。”北8418号兰陵出萧一姓。
(98)北84t8号下邳郡出陈、邵、谷、国四姓。余,《通志·氏族略》望出下邳。皮,《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姓编》曰:望出下邳。”
(99)北8418号瑯琊郡出王、颜、诸葛、曹、苻、徐六姓。王,《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四:秦王离于元“元避秦乱,迁于瑯琊,后徒临沂。”颜,《广韵》上平声二十七删:“颜,又姓,出瑯琊。”《通志·氏族志》惠氏、符氏望出瑯琊。
(100)徐,《广韵》上平声九鱼:“徐……出东海、高平、东莞、瑯琊、濮阳五望。”竹,北8418号作竺,《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五有“东莞竺氏”。麇,《通志·氏族略》望出东海。
(101)江东道:东,“南”字之误。
(102)北8418号丹阳郡出纪、甘、许、左四姓。《广韵》土声六止“纪,……又姓,出丹阳。”《通志·氏族略》那氏望出丹阳。
(103)北8418号吴郡无暨姓。张,《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三:吴郡张氏,张睦“后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顾,卷三十:汉顾翱徙居太湖“汉初分会稽为吴郡,遂为吴郡人。”陆,卷三五,汉陆烈为吴令卒,“吴人思之,迎其丧葬子胥屏亭,子孙遂为吴郡吴县人。南齐陆慧远、慧彻、慧晓、慧恭,皆子真子,房望最高,时人称:非四慧子孙,不得称望族也。”
(104)杭州钱塘郡:唐无此郡名。
(105)《元和姓纂》范氏、褚氏有钱塘郡,《通志·氏族略》仰氏有钱塘望。
(106)唐无此郡名。
(107)束、阚,王仲荦录作“东关”,误。北8418号盐官出芩、邬、戚三姓。
(108)北8418号余杭出金、褚、花三姓。暨,《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七:“今余杭与闽中多此姓。”《通志·氏族略》暨氏望出余杭。
(109)北8418号吴兴郡出姚、明、丘、钮、闻、施、沈七姓。沈,《元和姓纂》沈为吴兴著姓。钱,《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九:“又故望出吴兴。”姚,《广韵》下平声四霄:“姚……今出吴兴、南安二望。”丘,《广韵》下平声十八尤:“丘,……亦姓,出吴兴、河南二望。”丘明,王录作“明”,误。北8418号作明。放,北8418号作“施”,疑“放”即“施”之误。
(110)北8418号会稽出虞、孔、贺、荣、盛、陈、雒七姓。谢,《广韵》去声四十祃:“谢……又姓,山陈郡、合稽二望。”贺,《广韵》去声三十八个:“贺,……亦姓,出会稽、河南二望。”康,《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唐太学博士国安,远祖过江,居丹阳,又徒会稽。”孔,《元和姓纂》孔有会稽望。虞,《广韵》上平声十虞:“虞……亦姓,出会稽、济阳二望。”《通志·氏族略》资氏、骆氏、兹氏望出会稽。
(111)处州松阳郡:《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作处州缙云郡。北8418号作括州松阳郡。
(112)《通志·氏族略》劳氏有望出松阳郡。北8418号松阳郡出黄、漱、曲、豆四姓。
(113)北8418临海郡出屈、潭、靖、弋四姓。
(114)《通志·氏族略》苗出东阳塑。
(115)谏,《通志·氏族略》谏氏出歙郡。汪,《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唐歙州刺史汪华始居新安,故望出新安。”
(116)罗,《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二:“唐益州蜀郡三姓,洪州豫章六姓,皆其一也。”《通志·氏族略》能氏望出南昌,琚氏、谌氏、章氏望出豫章。
(117)(此字待造):王仲荦曰:“(此字待造),不知何字,或是(待查),或是象。”
(118)北8418号浔阳出陶、翟二姓。步,《通志·氏族略》步氏望出浔阳。
(119)素州宜春郡:“素”,“袁”之误。
(120)彭,《通志·氏族略》彭氏有宜春望。
(121)北8418号长沙郡出刘、茹、曾、秦四姓。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汉曾方“家长沙,是为长沙房。”
(122)据《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泉州为清泉郡,而不作南突郡。北8418号作南安郡。“交”,乃“安”之误。
(123)任,《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九:“至唐右司郎中任正名,又居成都。”“唐贞观所定益州蜀郡三姓,一曰金氏。”而本卷无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