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三十六计 >第三套 攻战计·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三十六计》第三套 攻战计·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明朝 佚名 著
fǎnbīng zǒujiǎnshì jǐnsuílèixiāodòuzhìsànérhòuqínbīngxuèrèn yǒuguāng

按语

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⑤,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迫之而已。武侯之七纵七擒,即纵而随之,故蹑辗转推进⑥,至于不毛之地。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若论战⑦,则擒者不可复纵。

注释

(1)反兵:回师反扑。

(2)走则减势:走,逃走;势,气势、锐气。

(3)兵不血刃:兵,兵器;血刃,血染刀刃。指不战而使人屈服或未交锋即获胜利。

(4)需,有孚,光:语出《周易需》。意为:身处险境要善于等待,如果有诚心,就会前途光明,大吉大利。

(5)穷寇勿追: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原为“穷寇勿迫”。穷,穷途,无路可走。穷寇,指陷于困境、绝境的敌人;勿追,不可逼得太紧。”

(6)辗转推进:迂回曲折地向前推进。

(7)论战:从战争角度看。

译文

逼得敌人太紧,对方就会回师反扑。如果让敌人逃跑,就可以削减其气势。追击敌人,只需紧随其后而不要过于逼迫它,这有利于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时再擒获它,这样就可以不与人交战就能获得胜利。《周易需》卦上说的“突破险境要善于等待,如果有诚心就前途光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按语译文

这里所说的“纵”,并不是说要放跑敌人,而是说要尾随他,只是稍许放松一些罢了。《孙子兵法》所讲的“穷寇勿迫”也就是这个意思。所谓“不追”,并非说不必追赶了,只是说不要把敌人逼迫得太紧。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就是采取放他而又跟踪他的办法,一直跟踪孟获进军到五谷不生的荒僻地方。正因此,才需要迂回曲折地向前推进。诸葛亮的“七纵”孟获,本意在开辟和拓展蜀汉的地盘,因此需要借助蛮王孟获来收服南方少数民族,严格地讲,并不属于兵法的范围。如果从战争角度讲,逮住敌人后是不能轻易放掉的。

评析

计名解析
欲擒故纵:欲,想、希望;擒,捉拿;故,故意;纵,放开、放松。为了要捉拿它,故意先放开它,使它不加戒备。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放松一步。军事上指要想使敌军失去战斗力,彻底瓦解,必须示以一线生路,让其抱有不战而求逃生的念头,这样会造成更有利于己的战机。
一般来说,一时纵敌百日之患,但在特殊情况下,纵敌不仅无害反而有益。有时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有时是为了积蓄力量以便更有效地打击敌人,有时是为了防止敌人做垂死挣扎,减少自己不必要的牺牲。但纵敌也必须有节有度,要记住,纵敌不是放任不管,放虎归山,而是在战略上的必要放松。
【计名源出】
此计最早表达是在《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这句话体现出卓越的辩证思想,后世对此多有发挥。《鬼谷子》指出:“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太平天国文书》说:“欲擒先纵,欲急故缓,待其懈而击之,无不胜者。”“欲擒故纵”,意思是为了捉住敌人,事先要放纵敌人。这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计谋。
【实例解读】
诸葛亮七擒孟获
欲擒故纵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擒是目的,纵是手段。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去追,而是要看怎么去追。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公元(22)5年(蜀后主建兴三年),孟获起兵十万反蜀,诸葛亮奉旨率兵五十万南征讨伐。在智破三郡叛军之后,诸葛亮率部继续向泸水(川滇边境)挺进。这时马谡奉命前来慰劳大军。诸葛亮早就听说马谡才智超群,便虚心向他请教如何南征的事宜。马谡认为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一直不服蜀国,就算这次大败他们,只怕日后还会背叛。他认为想彻底征服南蛮,必须要征服他们的心。诸葛亮深表赞同,坚定了收服蛮王的决心。
两军第一次对阵,孟获战败,被蜀将魏延活捉。诸葛亮问他是否心服。孟获表示不服。他认为山僻路狭才会被擒,如果整军再战还是失败,他愿意服从。诸葛亮当即下令放了他,并给他衣服、鞍马、酒食,派人送他上路。第二次诸葛亮派马岱夜渡泸水,断了蛮军粮道,孟获被部将董荼那、阿会喃等缚送至蜀营。诸葛亮问他:“你上次说,如果再次被擒便肯降服,现在怎么说?”孟获说:“这次是我手下人自相残杀才会这样。”他还是不服。诸葛亮又将他放了,并领他参观蜀军营寨,亲自送至泸水边,派船送他回去。孟获回去后立马将部将董荼那、阿会喃杀了,然后与其弟孟优商议以假降的方式夜袭蜀营。诸葛亮将计就计,第三次将孟获活捉。但孟获仍然不服,他说这次是因为他弟弟贪杯误喝了毒酒,并不是他没有能耐。要是他们收拾兵马再战一场还是被擒,那时才肯死心塌地归降。诸葛亮便又将他放了。孟获回去后从各部落借来数十万精兵,一路杀气腾腾跟蜀军大战。诸葛亮避其锋芒,领军退至西洱河北岸扎营,然后派精兵暗渡至西洱河南岸,抄了蛮军后路,第四次将孟获活捉。诸葛亮声言要斩孟获,孟获全无惧色,认为自己误中诡计,死不瞑目。诸葛亮第四次放他回去。孟获回去后,聚集了数千蛮兵躲入了秃龙洞,与洞主朵思凭借险山恶水,踞守不出。诸葛亮走访了当地老人,寻得解毒、避瘴气的药材,避过毒泉恶瘴,率领大军由险径直取秃龙洞,第五次抓获孟获。但孟获还是不服,他说自己祖居银坑山,那里有三江之险,重关之固,如果诸葛亮能在那抓到他,他才会臣服。诸葛亮第五次将他放了。孟获连夜回到银坑山,又请来八纳洞洞主木鹿的三万驱兽兵助战。可诸葛亮接连识破孟获的诡计,第六次生擒孟获。但孟获狡辩说这次是他自取灭亡,不是诸葛亮有本事,他仍然不服。诸葛亮也不生气,又一次将他放了。孟获回洞后,从乌戈国请来三万刀剑不入、渡水不沉的藤甲兵,驻扎在桃花渡口等待蜀军。可诸葛亮布设疑兵,一步一步地将藤甲兵诱入预伏干柴、火药、地雷的盘蛇谷,堵住前后谷口,放火将乌戈国的三万藤甲兵烧了,第七次生擒孟获。诸葛亮令人设酒食招待孟获夫妇及其宗室,叫孟获回去再招人马来决战。可这一次孟获却不走了。他说,七擒七纵,自古未有。他虽是化外之人,也懂得礼义,知道羞耻。于是率领各洞蛮民诚心归顺蜀国。
诸葛亮七擒七纵,绝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政治上利用孟获的影响,稳住南方;在地盘上,乘机扩大疆土。在军事谋略上,有“变”“常”二字。释放敌人主帅,不属常例。通常情况下,抓住了敌人不可轻易放掉,以免后患无穷。而诸葛亮审时度势,采用攻心之计,擒之纵之,一直将主动权操在自己的手上,最后达到了目的。
诸葛亮七擒七纵,“纵”的是孟获其人,而最终“擒”得的是蛮王及蛮方百姓的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此蜀国有了一个巩固的南方,诸葛亮可全心致力于伐魏了。
冒顿征东胡
纵敌要有节有度、有张有弛,要记住纵敌的最终目的还是擒敌。纵敌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战略上的必要放松。纵敌不是要使敌人日益强大,而是以退为进,要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以便顺利擒敌。
汉初时,冒顿杀父自立,成为新的匈奴王,而北方的东胡国王心有不服,见他立足未稳,有心侵犯。他派出使臣去试探冒顿,要冒顿送他一匹千里马。
冒顿知道他的来意,便跟群臣商议该怎么办。群臣全都表示不能给,他们齐声说:“我国只有一匹千里马,乃是先王遗留下来的,怎可轻易送给他呢?”
没想到冒顿闻言却笑了,他摇头说:“我们与东胡为邻,不能为了一匹马伤了和睦,他想要就送给他吧。”冒顿让属下把马牵出来,交给使者带了回去。
东胡王吃了甜头,过了十几天,又派了使者过来,递上国书,要冒顿把老婆送给他。
冒顿把信传给群臣看了,大家全都义愤填膺,怒气冲冲地说:“东胡国王太无礼了,连我国王后都想要,那还了得?”都说要斩了来使,出兵征讨东胡国。可冒顿还是不从,他说不能为了一名女子跟邻国为敌,又让人把王后交给使者带回去。
东胡国王得到冒顿的良马、美人,认为冒顿是畏惧自己,便起了轻视之心,不把冒顿放在眼里。从此日夜荒淫,毫不戒备。过了几个月,他又派使者去匈奴,这次他跟冒顿索要两国交界的空地。
冒顿再次召聚群臣商议,这一次群臣议论纷纷,意见不一,有人主张给,也有人表示反对,而冒顿却勃然大怒。他说:“土地是国家根本,怎能给人!”他喝令把来使和赞成的臣子一齐绑起来,全体斩首,然后披上战袍,扬声击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朝东胡杀去。
东胡的军队猝不及防,顷刻全军覆没,东胡王也被冒顿斩杀于马下。从这个故事看,行驶欲擒故纵之计时必须有过人的忍耐力,不惜牺牲的决心,表面上要纵得干脆利落,而私底下必须磨刀霍霍,时刻做好还击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