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连理枝,又称为木连理,是树木在自然环境下,枝干彼此磨擦损伤后,两个枝干发生自然愈合连结生长在一起的现象。这种现象很早就为人们所注意,汉代的时候就有记载,并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正是从这种自然现象中,人们受到启发,发明了嫁接技术。(图:1,自然界的连理枝现象)
据汉代农书《氾胜之书》的记载,汉代时期,已经将嫁接技术运用于蔬菜生产上面。当时为出大葫芦,采用了靠接的方法,将10颗种子长出的10根茎,用布捆绑在一起,再用泥封住,几天之后,这10根茎便在捆绑处合在一起了,再通过整枝、把弱枝和不结子的枝条一并去掉,只留下最强壮的一枝结子,这样结出的葫芦比普通的葫芦要大10倍。现在看来这种方法非常朴实,效果也很难结出大10倍的葫芦。但这是有关嫁接的最早记载。
也许在汉代人的心目中葫芦嫁接并不是嫁接,因为当时把嫁接,因为当时把嫁接称为“椄”,据《说文》的解释,椄是指“续木”,指的是木本植物的嫁接。事实也是如此,中国古代运用嫁接技术最多的是果树,果树中文以梨的运用最早也最为普遍。汉代上林苑中有棠梨宫,是专门栽种棠梨的地方,当时可能就已将梨树与棠树嫁接,用以改良梨的品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有专门的一篇,讲梨树的嫁接,书中指出嫁接的梨树结果比实生苗快。书中专门介绍接梨的具体方法。嫁接首先需要有砧木和接穗。砧木和接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嫁接的成活率,结果的早晚、多少和品质。书中提出接梨的砧木有5种,这5种砧木是棠、杜、桑、枣、石榴。5种之中棠接梨最好,结出的梨果肉质细嫩,杜差一些,而桑最差。接枣和石榴能结出好梨,但成活率低,10株之中,只能成活一二株。书中提出适宜作接穗的只有优良梨树向阳的枝条,其他如阴中枝、鸠脚老枝(多年生果台校)、根蒂小枝等都不宜作穗,否则结果少、迟,而且树形也不好看。嫁接的时间也有讲究,书中提出:“梨叶微动为上时,将欲开莩为下时。”也就是说,以梨树叶芽刚刚冒出的时候为最好。书中详细地介绍了接梨的方法,从做砧木和接穗,插入之后的封泥、浇水、覆土等都做了反复缜密的交代,并有具体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书中提到的“木边向木,皮还近皮”,一语,道出了嫁接成功的关键。(《齐民要术》中所叙嫁接技术示意图)
从《齐民要术》中的插梨技术中可以看到,中国的嫁接技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过到了相当精湛的地步,这为以后嫁接技术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基础。隋唐宋元以后,嫁接技术被广泛地用来改造花木和果品的形状、颜色和品质。如樱桃接砧梗,则成垂丝;梨树接砧梗,则成西府;柿接桃则为金桃,梅接桃则脆,桑上接杨梅则不酸,李接桃则为李桃,桃接杏则大,海棠色红,以木瓜头接之则色白。对此,清代有人做了很好的总结,说嫁接可以使花小的变大,单瓣花的变为双重花,红颜色的可以变成紫色,果实小的可以变大,酸苦的可以变甜,臭恶的可以变香。这些人力回天的秘密,就在于嫁接的成功运用。
嫁接技术的普及反过来又促进了嫁接技术的提高。唐代已认识到种子形态相似的,嫁接时容易成活。元代嫁接方法已增加到了6种,有身接、根接、皮接、枝接、靥接和搭接。其中身接,近似今日之高接,根接不同于今天的根接,而近似于低接;靥接就是压接。明代徐光启又进一步地总结了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技术,提出了“接树三诀”:第一,树青,即选择树皮呈嫩绿色时嫁接;第二,就节,砧木和接穗都要选择有节的部分;第三,对缝,接穗和砧木的结合部位要对好。照这个要求来做万无一失。
嫁接术的发明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作物的品种。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始人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指出过:“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说,牡丹的栽培已经有一千四百年了,并且育成了二百到三百个变种”。这些变种中就有许多是靠嫁接来获得的。如宋代洛阳就出现了一些靠嫁接牡丹为生的园艺专业户。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