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中国素有花卉栽培的悠久历史,但以务实为特点的中国古代农学家对于花卉栽培并不看重,他们认为“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经济的繁荣,个人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爱美之心便象“满园春色”。这种情形至少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了。
唐代长安,王室宫苑种花、赏花之风盛行,并影响到社会风尚。当时京都长安有“移春槛”和“斗花”的习俗。所谓“移春槛”,就是在春日到来的时候,人们将各种名花异木移植于槛中,以板为底,以木为轮,使人牵之自转,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