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小儿辩日”叙述两个小孩争论太阳究竟在早晨还是在中午距地面近。这个有趣的光学故事在中国流传了2000余年。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一书,其大意是:孔子远游在外。有一天,他见两个小孩斗嘴,便好奇地走过去,寻问他们辩论什么。其中一小孩说:“我认为,日初出时日距地面近,中午时距地面远。”另一小孩接着说:“不对! 日初出时距地面远,中午时距地面近。”一小孩又解释说:“日初出大如车盖,中午时如盘似碟。这不是远者小近者大吗?”另一小孩也解释说:“日初出凉凉爽爽,中午时热如沸汤。这不是近火者热远火者凉吗?”孔子听后,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于是,这两个儿童取笑孔子:“谁说你知识渊博?”

  应当说,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光学问题。不要说孔子不能断其是非,即使今日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解释清楚。用照相机给太阳摄影,中午与早晨所摄的影子同样大,证明这两个时辰的太阳与地面距离也相等。眼睛所以会有太阳晨大午小的感觉,主要是:1)背景的衬托。早晨地平线远处的树木、房屋小得看不清;红日升起,与之比较就显得大。而中午太阳在广漠的高空,没有可比较之物,因而显得小;2)光渗现象。清晨,大地及其周围空间尚黑,中午明亮。背景越黑而物体越亮,视网膜上像的轮廓就越大,这称为光渗。早晨在海平面见太阳又红又大就是这个原因;3)早晨,平视太阳,人眼位置正常;中午要仰视太阳,眼球凸鼓。在鼓凸的眼球内的视像比正常眼球的小;4)早晨与中午相比,阳光通过大气中较厚的空气层,视觉就较模糊,因而觉得早晨太阳大;5)视觉中的天穹并非是一个圆,而是扁球形状。头顶的天空高远,四周的天穹仿佛低近。远物投影小,近物投影大。早晨太阳处于天穹的低近处,因而投影变大。

  至于另一个小孩提出太阳晨凉午热,那是因为,中午太阳在天顶,阳光直射地面、穿过大气层薄,因而辐射热大部分被地面所吸收,气温升高,我们就觉得中午热。

  2000多年来,不少中国学者对此作出了各自的回答。东汉桓谭(?-公元56年)借他人论据与主张,认为太阳在中午时距地面近(《桓子新论》)。王充以斜边大于直角边的几何论证也主张“日中近而日出入远”(《论衡·说日》)。这些解释与主张显然都不符合科学道理。但王充又提出,“日中光明,故小;其出入时光暗,故大。犹昼察火光小,夜察火光大也。”王充的这个解释如前所述的光渗现象,是有道理的。发明地动仪的张衡也提出了类似光渗现象的解释。晋代天文学家束晳解释说,太阳在晨与午一样大,距离也相等,所以有视觉之差是由于太阳的亮度与眼睛视幻觉造成的。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从眼睛平视与仰视的不同,解释太阳在不同时候的大小之别。后秦姜岌以“地有游气”(即大气及其中尘灰微粒)及其对眼睛的影响对此作出解释。后来的解释者不断继起,直到清末还引起人们的讨论。“小儿辩日”的问题成为中国古代的科学之谜,它引起参论者之多、延续时间之长,大概是中国科学史上罕见的例子之一。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