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伤寒论集注 >查看详情
  • 目录

    作品目录(4章)

    书签

    1 2

    3 4

    没有书签
  • 手机
    手机扫一扫即可阅读
  • 书架
  • 书页
  • 顶部

《伤寒论集注》·2

清朝 伤寒论集注 张志聪 著

阳明病。心下鞕满者,君火神气虚微而病邪内结也,故不可攻之。攻之而利遂不止。则火气上虚,土气下泄,火土阴阳不相通贯,故死。若攻之而始虽下利,继则利止,土气得以渐升,火气不致殒灭,上下阴阳犹能交会,故愈。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面合赤色,此阳气沸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攻其里则阳热之邪不能外解,必发热,肌表之热内乘中土,故色黄;夫表气外达于皮毛而后小便行,今表气佛郁,湿热发黄,则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上以水三升,煮大黄、甘草,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此明调胃承气主调少阴火热之气于中胃也。阳明病,不吐、不下。则阳明胃气不虚;心烦者,少阴君火受邪而逆于中胃也。故可与谓胃承气汤上承火热之气而调胃中之实邢,用芒硝承君火之热以解心烦,甘草调中,大黄行热,从肠胃而出。曾氏曰:“太阳篇”云若胃气不和谕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言胃络上通于心,君火亢极而然也。若汗多亡阳,则主四逆汤,少阴之为热为寒如此。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滋然可与承气汤;若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大承气汤方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酒洗 枳实五枚炙 厚朴半斤炙去皮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眼,得下,余勿服。此大承气汤曰得下,谓上承热邪而下也;下小承气汤曰当更衣,谓通泄肠胃也。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 枳实三棱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