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高注金匮要略 >卷三

《高注金匮要略》·卷三

清朝 高注金匮要略 高学山 著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一条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病字。贯下文四部而言。豚、即猪畜。奔豚者。足少阴肾水之癸气。寄位于亥。动则上冲。如惊猪奔突。故以之为名。然心阳照临。而胸中氤氲之气。能逼下阴静伏。惊则神散而上虚。故奔豚之气。得以乘虚而突犯之矣。吐脓者。肺属金而主气。又心之神为火。神火因惊而出。如电光石火。则肺金受克。而败其阻滞之金液故也。惊怖之惊。指惕然自儆。如儿童病风热。及神虚之人。睡梦惊跳之义。与下文惊发之惊不同。盖下文之惊。凡一切奇险境遇。及耳目之所猝然见闻者。皆是。怖。合恐惧而言。盖恐属血虚。似乎内无凭根据之主。惧属气削。似乎外有凌驾之疑。怖则阴血内空。而虚神外张。常有不遑设备之象。故曰合恐惧而言也。盖惊则神明涣散。

而其中之精汁。亦与之而从空俱耗。如气出釜甑。而湿润随之以飞越之义。及心君复辟。而内外之仓库已虚也。火邪者。外火也。外火逼出心液而为汗。则心神已在孤危。而外火已有乘虚之势。加之以惊。则灵明出舍。而为外火腾内入之室矣。故曰此四部病。皆从惊而发。遂致得此病也。吐脓等三症。虽不入本篇。因与奔豚同得于惊。故类及之。然亦可借彼以明奔豚一症。有气虚血虚。并气血两虚之别也。

二条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此叙奔豚之正病也。上下二焦。譬之天地阴阳。各相当而无所侵犯。于是上焦以天之阳气。从西肺而下降。

下焦以地之阴精。从东肝而上升。故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若上焦之心气一空。则下焦少腹之阴。不由左右升降之道路。而于中冲直上。以犯清虚。且更至于咽喉矣。夫上焦胸分。为心肺之城郭。奔豚之气。迫肺。则气道几阻。迫心。则神机将窜。故发作欲死。但上极必复。冲极必还。下焦之贼阴。复还于下。则上焦之神气。亦复还于上矣。故止。凡不测之事。猝然临之于意外。则惊。凛然持之于意中。则恐。皆能销铄其阳神阳液。而招奔脉之上突。故曰皆从惊恐得之也。张子和谓惊为自不知。恐为自知。确甚。

三条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汤方芎(二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甘草(二两)

生姜(四两)生葛(五两)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以四服各一升计之。当作煮取四升。否则宜云温服一升二合为是。其当日传写之讹耶。)

此平日阳明胃气。少阳膈气素壮。乍受惊恐。心阳既驰。而心血尤短。以致阳明少阳二腑之气。同上而争趋空处。而为奔豚之变症也。夫奔豚之义。原因北方亥气。冲突上焦。故名。不知三焦臣伏之用。从上制中。从中制下者也。上气因惊而虚。则上不能制中。于是阳明少阳之气。就近而两争之。故气上冲胸。亦如奔豚之象。

故亦曰奔豚也。阳明少阳之气素壮。则中有以制下。而少腹之气。不能假道于胃与膈。而跳冲胸中。故方意绝不责下焦之有余。而但以黄芩清少阳之膈。生葛凉阳明之胃而已矣。其三焦滋息之源。则又从下化中。

从中化上者也。心血因惊而亏于上。则中吸旁吸胃与膈之精汁以自润。阳明液伤。故腹痛。少阳液伤。故往来寒热。以补血之芎归芍为主。而以浮缓守中之甘草佐之。盖浮缓。则托高血药以上补心脏。守中。则持平血药以还补胃阴。然后以辛温之生姜。并填胸分之阳。以降敛之半夏。奠定二经之逆。殿之以甘李根之白皮者。甘李春花夏实。得少阳阳明之正气。其根皮尤为升发生阳之路。是又欲升其下焦之气。以中实阳明。

旁入少阳耳。夫气上冲胸。而见腹痛及寒热二症。故知所冲者为少阳阳明之气。以李根白皮升下焦之阳。

故知其非肾阴之上动。百世而下。当有以余言为不谬者。

四条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

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桂枝加桂汤方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心阳、心液两虚。而招肾阴之上冲者也。故方意单责上虚。而不责下实耳。盖以桂枝甘姜。补心中之阳神。

而以芍药、大枣。滋其心液也。余详伤寒注。本条与伤寒之文小异。且方亦少更加桂一层。而其义则一也。

五条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俟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而用之。)

悸者。跳动之状。与心下之虚悸不同。此条着眼在发汗后脐下悸六字。故知其欲作奔豚也。盖汗为心液。发汗后则上虚。上虚而脐下跳动。是下焦将匀其有余。以上赴空处之渐。故知之。但脐下动悸。是脐下之实者。

当责也。故君淡渗之茯苓。以肾脏不可泻。泻膀胱之腑以泻肾阴耳。桂树嫩枝。辛温而柔软。具少火生气之妙。甘草以浮之。大枣以托之。是使桂枝生阳之性。确乎在心肺之夹空。而填其上焦。如雾之氤氲矣。夫桂甘大枣。意在补上。而且降奔豚之上逆者。亦须凭高弹压。水性下趋。况与茯苓先煮。则尤渗泄易下。恐失上焦之部位。故扬作甘澜。以乱其下趋之性。使少少留连。以完全其补高治上之功用而已。真穷工极巧之方也。

此篇当与惊悸门方论参看。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脉有伦类。盛则俱盛。衰则俱衰。此大较也。故凡诊脉者。当取其既有太过处。又有不及处。则不及者自为病。

而有余者将乘之。而尤为不及者之病矣。即如其脉。关以前之阳部得微。关以后之阴部得弦。夫关前之阳脉微。则自胃脘上至胸中。其真阳卑弱而不能奋鼓。故病名曰痹。关后之阴脉弦。则自胃腑下至肝脏。其浊邪弦急而从上弹射。故症则见痛。所以然者。责在胸中阳位之极虚。故招下焦之上凌耳。二句。就主一边说。

即后文栝蒌薤白及人参诸汤。填阳之案也。关前应胸分。关前之脉微。故知胸分之阳虚而病痹也。二句是自注。所以知其为胸痹之故。弦脉。于脏为肝。于气为阴。于邪为寒。于症为痛。病胸痹而心痛者。正弦脉以肝脏阴寒之邪。上乘阳虚之所致也。二句就客一边说。即后文栝蒌薤白加半夏。及薏苡附子等汤。并乌头赤石脂丸。兼责中下二焦逆阴之案也。此与腹满寒疝第一条。寸口脉微弦。文虽同而大有分别。彼处之微弦。在寸口一部上见。盖浮之得微。而沉之得弦也。此处之微弦。是寸口与关上。或下与尺中两部分见。故三条曰寸口脉云云。关上脉云云。九条乌头赤石脂丸一症。虽未尝言脉。然就其症与方意细审之。又确为尺弦之候故也。又彼处心肺间。其无形之宗气虚馁。与此处同。而胸痹一症。多在当心之膈膜。其有形血肉中之气虚。故痹着而痛。且从孙络而痛彻于背也。大概无形之宗气。虚于大惊大吐。或忧戚所致。其病顿。略久而上不能御下者。则成惊悸。或便难而见吐衄等血。其不能提下者。又成半产漏淋。亡血失精诸候。并传变为本门之胸痹者亦有之。当心之膈膜。其有形血肉中之气。又虚于形寒饮冷。及伤心诸事者居多。其病渐而在心后之脉络。故其曰心痛者。谓当心而痛。非心脏中之自痛也。

二条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短气者。宗气上虚。而逆阴凑之。则吸气艰于深入。入浅则出亦浅。故殊觉短而不足以息也。寒则肺卷。热则气闭。俱能短气。今外则似无病之平人。既无寒热之症。则其所以短气者。岂非上虚而邪凑之。以致气机不能深入之故乎。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乃实。即第五条所谓留气结在胸中者是也。故曰实也。上照前条之极虚。故使客邪逗留而反实。下伏后方之攻实。故用橘枳浓朴以散痞也。

三条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栝蒌实(一枚)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此言胸痹之全症也。喘息及短气者。胸中之本气虚。而胃邪实之。以致呼吸之气不能深入远出之义。肺气逆。故咳。肺液与气俱逆。故咳而且唾也。胸背痛者。胸中阴维阴跷之脉。其孙络与督脉。及阳维阳跷之在背者相贯。其痛从胸透背。故胸背阴沁而切痛也。寸口二句。又即首条阳微阴弦而深细言之。盖寸口为胸之应。沉为阳不能上鼓。迟为气不能连续。是沉迟为微脉之根蒂。寸口外微而内沉迟。故知胸中之阳气极虚而病痹也。关上为胃之应。紧即首条之弦脉。与伤寒之紧脉不同。伤寒之紧脉。因寒气凝敛。脉从两头中缩而紧。其体常短。故曰形如转索。转索者。以中缩而紧也。弦脉之紧。因阴弛阳急。脉从两头扯拔而紧。其体较长。故曰状如弓弦。弓弦者。以绷急而紧也。胸膈上虚下吸有力。以致中焦之气奔之。吸张乘两就之势。故其脉数也。小紧数。犹言略略紧数之谓。盖终不比有余者之上射也。关上小紧数。故知胸病虚痹。胃以阴弛阳急之气赴之。而致痛矣。夫胸膈象天。常喜轻清。薤白气味俱薄。而性辛温。薄则应在天之气而走胸分。辛温则能迎导其阳气而发越之。佐以蔓生甘润。而善于通窍之栝蒌。蔓生则走经络。甘润而通窍。则又能入络脉。而行其阴中之气矣。然后以浮缓之酒托之。取气味俱薄之白酒者。一则以轻清应天。再则以少火生气。

将阳回春满。从胸温络。而痹自愈矣。薤独取白者。以白具上行之性故也。且南方种之以供蔬。尝留白而就地刈之。不数天而苗长如故。则尤见其上行之最速者矣。此胸痹之正病正方。单责胸分之阳虚。而未责中下者也。

四条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方栝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煎。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以四升日三服计之。当缺夜一服三字。)

胸痹二字。包上条之脉症在内。后仿此。前条之症。因胸中自虚。下吸胃气。胃家本无上犯之意。犹胸中之谩藏冶容。诲其淫盗耳。故以填阳通气之外。略无余议下及者。此也。本条之症。胸中之虚未甚。却以胃家之浊邪方实。以盛凌衰而贯注之。浊气上浮而不下伏。故不得卧。且胸分虚而客气上乘。犹之盗贼所经。于墙垣门径之低小残缺者。则一往趋之。心后之络。外通于背。阳虚而痹。墙垣之低小。门径之残缺是也。浊气从胸之心后而贯痹。故痛如在心。又从痹之络脉而贯背。故痛彻背矣。于前汤中。减辛温填气之薤白过半。故知胸中之虚未甚。君平胃降气之半夏而用至半升。故知以盛凌衰。为胃中之邪过实也。是此汤即第一条太过不及而两责之者。盖以栝蒌薤白本汤。责胸分之阳虚者十之三。加半夏为君。而责胃中之气实者十之七也。岐黄论卧与不卧。明明说是气伏于阴分。则神明收藏。故得卧。气出于阳分。则灵醒发越。故不得卧。

半夏粳米汤治之。覆杯即卧者。以半夏乘春发生。入夏将半。即归根复命而苗便枯。故名。是圣人取半夏之性降。能伏其气以入于阴分故也。佐粳米者。滋胃中之阴液以覆庇阳神。犹之衣被之用而已。李氏旧注。引甲乙本灵枢之意。而以半夏治不眠。谓半夏入少阳经。已乖仲景用在阳明之旨。至其谓为转运阴阳之药。

阴阳得通。其卧立至。则平人之白日不欲卧者。其阴阳俱不通者耶。冤哉。

五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枳实(四枚)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浓朴(四两)栝蒌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浓朴。取二升。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胸分之阳虚。而下阴上凑。故心中痞。但痞之为病。常随阳气之起伏以为消长。故腹满时减者。痞之候也。今其气逗留而结在胸。以致胸满不减者。此留气也。譬之天地。寒云断脚。冷雾横拖。逗留于太虚。而不收不散之象。是从胃脘中路上浮。而已据胸中矣。加之胁下以肝胆之逆。从旁抢心。而争趋空处。此虽胸中阳虚之所招致。填膈之品。固宜首重。以降逆阴。然其留气结胸。犹之贼据城郭。扫除之法。不得不与抚绥兼施矣。故以散气之枳实。开痞之浓朴为主。而先煮之者。其意以微风荡云雾而去留气也。然后以薤白、桂枝之辛温而甘者。填胸阳以引其气。以栝蒌实之甘寒而润者。走络脉以入其痹。犹之人尿、猪胆及柏叶等之反佐也。

于是留气散而胸阳上复。则不治逆而逆将自靖矣。至于枳实、浓朴。欲并用其苦味以泄土邪。故久煮之以取其重浊。薤桂二味。欲单用其温阳以通天气。故略煮之以取其轻清耳。人参汤亦主之者。盖人参补气。白术填胸。干姜散结开痞。甘草浮缓上托。使一团太和之气。氤氲胸中。上则旁导阳气而治痹。下则照临阴氛而消逆。其于留气之结胸者。舞干羽而有苗格化矣。或曰。前汤是治全症之方。后汤是单治胁下逆抢之方。又曰。服前汤而留气已散。痞结已开。后汤所以愈痹。而为善后之剂也。二说虽与仲景一条。而主两汤之文例不合。然皆近理。故俱存之。以俟有识者之鉴定焉。

六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生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以煮五升。服一升按之。则日三服之下。当缺夜二服一语。盖不瘥更服。是更作一服之谓。若谓即服此二升。金匮前后诸汤。并无一剂分作数服。今日服一半。至明日服完。为更服之例也。)

橘枳生姜汤方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上虚而中下之逆邪有二。湿与寒是也。肺性恶湿复恶寒。湿则肺滞。寒则肺敛。俱能使膈膜之痹处作痛外。而又能令其气塞且短也。湿气上逆者。以茯苓之温胸燥湿者为主。佐杏仁以利肺窍。而以浮缓之甘草。托之上行而留恋之。则湿去滞通。而气之塞且短者可愈矣。故主之。寒气上逆者。以辛温之橘皮为君。温则暖膈。辛则散结也。生姜祛寒止逆。而性复宣通。与犀利之橘皮相济。则成和风爽气之象。然后佐以破留气之枳实。则寒去而肺畅。气之塞且短者亦愈。故曰亦主之。然二汤皆微弦两责之方也。

七条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此即前条茯苓杏仁。及橘枳汤之合症合方也。缓急统胸痹之全症而言。凡喘息咳唾。背痛短气。及不得卧等候。有时而缓。有时而急者。以其人之脾胃。素有客湿客寒之邪。上冲下伏之所致也。夫阴阳五行。生扶囚谢之化。人身之脏腑。与天地准。故火土之气衰。而水木为妖者。得丙丁戊己而持。得壬癸甲乙而甚。持则病缓。而甚则病急者。一也。且湿气浸淫。寒气劲迫。是湿邪为害尚缓。而寒邪为害则急者。又一也。故其谓病痹之人。其诸痹症。或缓或急。此湿寒之气在中焦。以上窥胸阳之往复。而为更迭入寇之象。故主祛湿利水之薏苡者。即上条茯苓甘草杏仁汤之义。配温中行阳之附子者。即上条橘枳生姜汤之义。而进之者也。至杵为散而连服其渣质。则留连胃中。使寒湿既去。而其干温之化。还浮于太虚。则填胸贯络。而痹自愈。此虽似乎单责阴弦之脉。注意在讨贼一边。不知荡平之后。阳微大振。而贺太平者。却正在朝廷也。噫、神矣哉。

八条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痞及诸逆之由于胸阳虚馁者。详已见。心之所以如有根据辅者。真气为之旁薄故也。真气上虚。则心无凭借。

有如空悬之状。故曰心悬。胸为阳位。阴邪留之。则阴阳不相宜。而阴沁作痛。故曰心悬痛也。以辛温之桂枝生姜填真气者。所以治其心之虚悬。以苦温开痞之枳实破留气者。所以除其痛耳。大概即五条枳实薤白之汤意而变易之者也。此及下文二条。又就胸痹之症而推展言之。盖谓胸痹者。见种种等候。固宜主此。

然不必执定胸痹。凡上虚而下气上犯。以致留而不散者。俱主之。故于条端。既不冠胸痹字。而且曰诸逆云尔。

九条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方乌头(一分炮)赤石脂(一两)附子(半两炮)干姜(一两)蜀椒(一两)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三服不知。稍加服。(梧子大者服一丸。恐有误。)

细按症治。其脉亦当阳微阴弦。但微脉固在寸口。而阴弦之脉。当在关以下之尺中耳。人身心胸中之真阳。

外为周身卫气之根。内为中下二焦之主。真阳上虚。而脾胃之邪。就近犯之。则为四、五、六、七等条之症。若夫肾为牡脏。肝居至阴之下。其虚寒之邪。比之吴楚诸夷。周室既衰。而泽国蛮荆。亦来远窥王室矣。然肝肾之阴邪上犯。较之中土之逆为尤甚。故心痛彻背。与四条之症既同。而胸阳内亏。卫气衰薄。寒从背入。且与下阴之逆。起而贯痹者。同类而两相感召。故背痛而又内彻于心也。夫三焦之化。阳从底生。盖以命门之温热。

蒸熟水谷。而化悍气。然后上熏如雾。而贮为胸阳者也。况本症又属下焦之寒逆乎。是非温下以温上不可也。故以乌头之老阳。壮先天之元气。以附子之生阳。发后天之化气。取蜀椒之辛敛者。所以补其阳而封之固之也。取干姜之辛散者。又所以种其根而升之举之也。总交于气重色赤之石中脂髓。以为使者。气重、易致下行。色赤、偏宜阴脏。石中之脂髓。岂非欲其入精血中。而温资始之化源乎。丸非汤散之仅行上中者可比。且先食服之。故知其责在下焦也。弦脉主痛。今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皆由于肝肾之邪。故知其阴弦在尺中。而非三条之所谓关上脉云云者也。凡胸无痹病。而乍中寒者。亦有心背彻痛之症。并主此丸。故曰。此与上条俱就胸痹之症。而推展言之者。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一条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必便难。两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趺阳。足阳明脉也。其脉微弦、微为胃中之阳土虚弱。弦为肝木之脉。木乘弱土。而凌其所胜。则其气尝纵肆于中部。故法当腹满。

若趺阳脉微。而腹又不满。则是微为中气不足。不能传送。弦为寒燥津液。故必便难。两胁曰。少阳之部也。

微为中焦之膈气不足。不能捍御。弦为肝邪有余。上冲少阳。故两胁板疼而切痛。盖便难者。气机不下畅。故变为上逆矣。此虚二字。当少顿。犹云此因中虚。而下焦之寒气上冲阳位故也。温药。当指十五条之大黄附子汤。并理中四逆辈而言。门人问曰。弦脉气削。是为寒诊。夫子言之有素。颇闻梗概。然虚寒之脉。理宜泄泻。今又云寒燥其津液。而有便难一症。是何理也。答曰。阳脏得暴寒。则下生泄注。阴脏得固冷。则内结便干。

此天地之化。当春夏之阴晦。则云行雨施。入秋冬之严肃。则冰坚水涸矣。又曰。同一趺阳之脉。微而且弦。何以有腹满痛之异乎。曰。胃中之腑气微。则弦脉下寒之邪。从中行直上。故腹满。胃外之膈气微。则弦脉下寒之邪。从两旁挟上。故两疼痛矣。

二条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虚痞无形。故按之不痛为虚。热实有形。故按之痛者为实。承上文言寒气上冲而腹满者。当服温药。若实痛者。则又非温药之例。而为可下之症也。胃中热实。则火土之色上浮。故舌黄。未经下过者而下之。则热实下散。而火土上浮之色必消。故黄自去。则既经下之而黄尚未去者。是为虚热。其主竹叶石膏之候耶。

三条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腹满不减。固为热实。即或少减。亦有胃气渐复。而其热实之满。亦渐次消下者。故犹不得直断为寒也。惟时减而复如故。则知人身之微阳有起伏。阳起则如阴晦欲霁。太阳一照。而山岚海氛有卷藏之象。故其满时减。阳伏则又如方晴复晦。阴云郁蒸。故其满复如故。此非寒气上冲之满而何。是当与辛甘之温药。益阳光以消阴气矣。此又申明首条宜温之诊法。

四条病者萎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承上文言腹满之人。阳气垂亡。又有温之而不受温之死症。病者。即上文所云腹满者。是也。萎。指面无生动之神气而言。黄者。脾色外窜之应。躁则浑身毛窍。如有芒刺。亡阳之汗将作也。不渴。则内无阳热可知。胸为阳位。今寒邪固蔽。由腹满而上实胸中。于是寒气凭高鼓吹。而下利不止。夫萎黄为脾阳中绝。躁为肾阳外绝。不渴为胃阳内绝。胸中寒实。为胸分之阳上绝。利不止。为元阳下绝。总以大剂姜附温之。其能使既冷之灰复热乎。故死。

五条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寸口上应膈气。为肺金之部。寸口脉弦。则肝脉之寒邪。上冲胸分之两旁。不但纵以乘其所胜。而凌趺阳之胃土。并横以乘其所不胜。而犯太阴之肺金矣。故胁下拘急而痛者。肝邪上乘。肺气缩而不舒之应也。肝为阴脏。又寸口之部。亦外应表气。今其脉上乘寸口。则阴气外出以干阳位。故恶寒也。啬啬见伤寒论注。此申言首节两疼痛句。

六条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脏腑诸阳之气。其在人身也。如轻烟薄雾。周流匀满。故经脉安和。中寒。则脏腑之本气。为寒所逼而内伏。经络之余气。为寒所逼而上浮。上下薄引。则经脉乍弛。而络脉乍满。经脉乍弛。故喜实其气而腰欲伸。络脉乍满。故喜引其端而辅呵欠也。李氏引内经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寒清时举。鼽嚏数欠。与此处之欠颇合。其引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上浮。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是平人卧起之欠。并非倦怠欲卧之欠。与本文中寒喜欠者何涉。至其云欲入于阴。或阴加于阳二语。并不知内经所言阴阳上下相引之义。更误。内经之意。盖谓阴气将积于下。阳气未尽上浮。故阴阳各相引于上下。而中虚作欠。则欲入于阴。

或阴加于阳。为何语耶。若倦怠欲卧之欠。则又系阳气将伏于下。阴气未尽上浮。阳引而下。阴引而上。阴阳相引而欠矣。故曰并非倦怠欲卧之欠也。其人、中寒喜欠之人。肺脏恶寒而开窍于鼻。肺寒。则自出其液。而推逐其所恶于上窍。故清涕。清涕者。金寒水冷之应也。肺合皮毛而主气。寒则气郁而不与皮毛相合。故发热。色和为阳气未服之应。嚏从搏击而出。其象为雷。盖肺能奋发而搏击。以出其郁寒之义也。仲景盖谓中寒喜欠之人。肺气不能震作而嚏。但出清涕。则肺已受寒。而其气自阻。与皮毛之气两相拂郁。故必发热。若其人面色冲和。知阳气自胜。肺尚有权。故能奋发而搏击。以出其郁寒矣。然则中寒喜欠者。但得色和善嚏。

其不发热可知也。此及下文三条。又论外寒中入。而成腹满之症。本条言中寒而有嚏以出之者。有不能嚏出而发为表热者。此虽非腹满正文。然实为中寒腹满之来路。故首及之。非泛言中寒之外感已也。二条正言中寒之腹满。三条言中风冷之人。本不腹满。因误下而致成腹满之症也。

七条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之人。但凡下利。则脾胃之阳气里虚。而腹中受寒。故不能分别水谷而下利也。脾肺同属太阴。脾阳不振。肺气可知。故不能嚏以出之矣。曰肚中寒。则腹之作胀。已在言外。

八条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也。

肥人阴津不亏。瘦人阳气不亏。此定理也。今以阳气不亏之人。而绕脐作痛。则知痛非下焦虚寒上乘。明系风冷从脐入腹。而为邪正相持之痛也。但风冷在腹。脾胃之阳。失运动之用。故谷气不行者。常也。是宜桂枝加芍汤。外加干姜细辛。以驱风散寒为合。乃误以谷气不行为积滞。而反下之。则气机因下而下陷者。必反浮而上冲胸膈。以致喘急矣。若不从胸膈上冲。则胃阳亏于寒下之药。而下阴上乘胃脘。遂致痞塞腹满矣。

夫以阳气不亏之瘦人。误下之变。尚如此。则肥人而阳气衰者。其害可胜言哉。前两条是从肩背所感之寒而言。此条又是从口鼻及腹脐所感之风寒而言也。

九条病腹痛。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浓朴七物汤主之。

浓朴七物汤方浓朴(半斤)大黄(三两)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甘草(三两)生姜(五两)大枣(十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此表热日久不解。热伤胃液。以致内实之腹满也。言病腹满之人。发热已十日不解。则津液热伤。是症已可据。其脉浮而且数。夫浮为在表。以应发热。数为在腑。以应胃热。是脉又可据。饮食如故。则所进不少。是水谷又可据。其腹满之为胃实无疑。然因发热十日所致。且其脉尚浮数。则又不得遗表热。而单攻腹满。是宜主浓朴枳黄三物。援承气汤之例。攻症之腹满。并责其脉之数。桂甘姜枣四物。援桂枝汤之例。解症之发热。并责其脉之浮也。于承气去芒硝者。因饮食如故。则知胃为经表之移热。而非邪入中土之候。故不使咸寒者损胃阳也。于桂枝去芍药者。因已有浓朴之降。大黄之沉。少留其走表之性。故不使酸敛者。过牵其发散也。

呕者。下气上逆。半夏降逆。故加之。下利无积滞。而腹满又为虚痞矣。大黄伤胃阳。能令虚痞益甚。故去之。胃阳虚寒。则下阴上塞。故腹为之虚满。生姜能填胸中胃中之阳。排降阴逆以消满。故寒多者加之。曰寒多者加至半斤。则原方之桂甘姜枣。不但解表。并亦填其中气。而助下运之机者乎。仲景之方。真常山之蛇也。

此承六条中寒喜欠。清涕出。发热等句。而言其变症也。

十条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中去声)

附子粳米汤方附子(一枚炮)粳米(半升)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承七条中寒下利而言。故直接此人肚中寒。而曰腹中寒气也。阴阳相搏。故雷鸣。寒邪凝敛。故切痛。胸为太阳之部。胁为少阳之部。实邪上凌阳位。故逆满也。呕吐者。胃中阳气。为寒所逼。而有欲遁之象。夫腹为阳明之署。雷鸣切痛。以及呕吐。是其本症。合胸胁而并见逆满。则太少二阳之署。几几乎有阴寒蔽塞之势矣。

故主附子之大热。交于守中之甘草。温胃之粳米。而引至阳明之腹。盖以扶阳者胜阴也。然后以大枣填上焦。半夏泻阴气。而胸胁自平。呕吐自止矣。七条曰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盖先以里虚。遂中寒而下利。

后以下利。遂寒逆而里益虚。故见种种之候也。

十一条痛而闭者。浓朴三物汤主之。

浓朴三物汤方浓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此及下条。当从上文作一节。盖腹中寒气之症治。上文已完。此又因上文之症。旁及风寒入腹而化热者。与下卷十六篇吐衄门病患面无血色一条同例。金匮之省笔。多用此法。细读前后三条之文气自见。言下利里虚。固宜大温大补如彼。若雷鸣等症全具。其人痛而便闭者。则又以气不下通。而实热之邪势由上逆。故见种种急切之候也。浓朴降气。枳实泄气。大黄下气。则闭者下通。而诸症自息。岂止痛止云乎哉。

十二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半夏(半斤洗)黄芩(三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大黄(一两)

枳实(四枚)芍药(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以一升三服计之。则再煎下。

当有取三升三字。)

若雷鸣等前症具。而按其心下满痛。心下为胃之应。按之满痛。是有形之积聚在胃。故为内实而当下之也。

但不主大小承气。及调胃等汤。而独任大柴者。以前症之胸胁逆满。及呕吐等候。系阳明腑实。因而溢出少阳之部者居多。故以柴半黄芩为主。降少阳部署之逆。所以治胁满。并止其呕吐也。以姜枣填太阳部署之气。使下焦不得上犯。所以治胸满。并止其雷鸣切痛也。然后以大黄之寒下。枳实之消散。总托于酸敛之芍药。而并力下趋耳。此岂大小承气及调胃等汤所能胜任者乎。

十三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芒硝(三合)枳实(五枚炙)浓朴(半斤去皮炙)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一二沸。

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腹满时减。以阳气有起伏。阳起则阴伏。故其满有时或减。此为虚痞。若腹满昼夜并不减动。及些小减去而不足言减。犹曰算不得减。此为胃脘渐下渐实之应。故与腹满不减者同。宜大承下之而无疑也。李注大谬。

方论见伤寒注本方下。

十四条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大建中汤方人参(二两)干姜(四两)蜀椒(二合炒去汗)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此亦口鼻及腹脐所中之寒也。寒从皮毛经络袭入。则先见表症。如头痛、恶寒、发热等类。而后入里。或止病表而不入里者亦有之。详伤寒论中。寒从口、鼻、腹、脐袭入。则先见里症。如腹满、呕痛、下利等类。而后出表。或止病里而不及出表。遂致不救者比比也。条中曰心胸中大寒云云。备言里症而不及表症一语。故知为口鼻及腹脐所中之寒。而未及出表者也。痛呕当指胃脘而言。寒气切责阳位。故痛。胃阳不能自安。故呕。中土虚寒。失运饮化食之用。故不能饮食也。腹中寒冷之气。上冲胸分。言病者之自觉也。阴阳相搏。腹皮鼓起。出见如有头足之状。言旁人之可外见也。阴寒之邪。上则抬高阳气。而令阳位逼侧。故上痛不可触近。下则直入少腹。而与浊阴凝冱。故下痛不可触近也。夫心胸中大寒。与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由于腹中寒气。上充下满之外。而其余气。犹见之于外鼓。而至皮起如有头足。则中焦脾胃之真阳虚极。故令阴寒上肆下横如此。

是不得不大建其中气。而以扶阳者胜阴矣。诚以干姜、蜀椒。大辛大温。大辛散寒。大温聚气。加之甘平峻补之人参。充满姜椒之性。而鼓动之。然后以米汁所成之甘胶。微火煎配以为使。盖取米扶胃气。甘守中宫。遂觉辛甘温暖之神。融成一片。化工春气。其与惟王建中。妖氛自息者。同功合德。此仲景命名之深意也。至其汤后曰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又曰当一日食糜。温覆之。经曰。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所中之寒。其意欲如服桂枝汤之法。将解于阳回之自汗乎。若但云恐中寒挟食。故饮粥食糜。恐感寒复寒。故令温覆。则犹得其浅而未得其深者也。门人问曰。如法服大建中而不得自汗。所中之寒。将何所解散乎。并何变症耶。答曰。此问亦不可少。夫脏腑与经络相通。口鼻及腹脐所感之寒。脾胃先受之。及中焦阳气一转。则内邪托出经络。

且从阳气之化。而发为表热者。常也。此条之症。因中气虚微。不能载出。故不一见表症。服大建中而解于自汗。中气大振。一箭透重铠之力也。倘服此而不汗。如强努之末。不穿鲁缟。将内症消。而发为表热。变桂枝加附子汤。或麻附细辛汤等症居多。否则不发表热。脾家实。腐秽当自去。解于自下利者。亦十之一二也。本门是论腹满。每条当寻腹满处。腹中寒上冲。及上下痛而不可触近。俱有腹满在内。不可不知。

十五条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方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此从首条不满、必便难。两疼痛。此虚寒从上冲等句。而申言之也。人身之心胸。即天之太虚。其两胁、即天之四垂也。心胸之真阳充满。有如日光暄赫。阴氛自化。不特太虚清明高远。即天之四垂。云消翳净。古诗晴川历历汉阳树。颇能道出神境。复何胸满胁满之病乎。惟如首条趺阳脉微弦。微则阳光失德。弦则地气冒明。故曰法当腹满者。岚浮氛起。直上以塞太虚之象也。否则、微为干健不施。弦为坤顺失正。故曰不满必便难。两疼痛者。云斜气横。旁分以阴四垂之象也。知此。则首节与本条。及各条之症。其病机偏正高下。可会其全神矣。盖谓五脏中。惟肝居至阴之下。其性阴寒善逆。本脏中阳神秉政。则冲和调畅。故动则主生。而化则为道。若其脏真之阳自虚。则阴寒之性。上逆而为祸矣。阳明之气虚。从胃外而上犯胃脘。则为腹满等症。

少阳之气虚。从膈旁而斜穿两。则为胁满等症。太阳之气虚。从胃外而上侵宗气。则为胸满等症。夫腹满胸满。除实症用下外。凡下寒上冲者。已立附子粳米。及大建中之法。其少阳之气虚。因而旁穿两。以致胁下偏痛。并膈气微而不能传送。先见便难。后则气浮于上而发表热。其脉紧弦。紧则为寒为痛。弦则主肝主逆。紧从弦断。则寒而致痛者。由于肝脏阴寒之气上逆可知。故曰寒也。因便难而蒸为表热者。宜下之以通其便难之气。则经络之热可解。膈气微而招阴脏之寒逆者。宜温之而填其上焦之气。则逆痛可下。温药下之。两不相背矣。盖大黄之苦寒。与附子、细辛之辛热相偶。膈气喜附子、细辛之温。却暗得大黄以下泻其逆满。贼阴亲大黄之性。却误吞附子、细辛而自化其阴翳。譬之帝王。德礼相成。恩威并济。譬之天地。春雷不怒。

伏雨长生之道也。至其煎法服法。另开生面。与寻常略不相同。寻常利药。必先煎大黄以为主。而后入诸药。

使随其攻下之性。此独同煎。其不注意用下。一也。寻常作三服者。多曰日三服。此独令如人行四五里。即进一服。其罔顾虑并力峻下二也。盖以首节便难二字。不过因阳微不能传送。而难于便。与内实便闭者不同。

又此方以温药牵制大黄之性。而不十分寒下故耳。门人曰。夫子以本文为申言首条之症。本文虽无便难字样。然以胁下偏痛及发热二症。便公然下以温药。其为申说首条似矣。但首条言脉曰趺阳微弦。此条虽亦言弦。却曰紧弦。而并不言微。恐作承首条之语。或失之牵强耶。抑其中另有奥旨乎。答曰。首条兼言主虚。故曰微弦。此条单言客实。故曰紧弦。且微弦。尚有主在。紧弦。则客代主人矣。由微而进于紧。即奥旨也。

十六条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赤丸方茯苓(四两)半夏(四两洗)乌头(二两炮)细辛(一两)

上六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饮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方内止四味。其曰右六味。则六字为四字之讹耶。抑本方失去二味耶、愚窃伤寒直中厥阴及少阴诸方之意而拟补之。或可加干姜桂枝乎。盖干姜散寒愈厥。桂枝通阳、止逆故也。敢存此以质高明。)

厥。谓寒战。如头振齿介及浑身筋惕之类。此出于肝。肝中阳气自虚。又或为外寒所逼。微阳深伏至阴之下。

而逆阴自动。譬之严冬。真阳在泉。日光阴晦。阴风忽起鸣条走叶之象。故厥还者必发热。以阳气伏而必起。

阳起则阴伏也。厥不还者死。阳绝不能自还。故主死耳。四逆者。四肢逆冷。轻则在胫腕。重则至肘膝。此起于胃。胃中饮食所生之精悍。由脾肺而贯手足之四末者为顺。胃为客寒所中。或肝肾之贼阴犯之。或停食贮饮等类。皆能使胃系塞。而其阳自伏。不能外贯手足而逆冷。故曰逆也。若各因其邪而分别治之。令胃中之精悍一通则愈。此厥逆之所由分也。然厥症必兼四逆。以肝木之阴邪。能贼胃气。故言厥者。必曰厥逆。四逆之重症。亦有见厥者。以胃阳自虚而见伏。遂下招肝木之外侮。故言逆者。亦间曰四逆而厥云。要之因厥而逆。则重在厥。厥愈而逆自通。因逆而厥。则重在逆。逆通而厥亦自愈。然则成氏谓厥甚于逆。自是定论。王履乞乞议之。真盲人观剧。而妄述于妇人女子之前也。盖谓肝肾之虚寒上冲。而真阳下伏。因寒战及头振齿介等症而厥。遂致木邪乘土。又趺阳负于少阴。而胃气中阻不贯手足而逆。此责在肝肾之虚寒。故当以治厥为本。厥而致逆。不必责阳明之胃。前所谓厥温而逆自通也。赤丸温下焦之阳。其主之也。不亦宜乎。乌头为隔年之老阳。较附子之性颇缓。而为下行旁行之品。且附子侧子。俱其所生。老阳之气坚定。性缓。则不致水火相激。而厥逆愈张。下行旁行。则直达肝肾。附侧为其所生。则又能通脏真之气。而生之长之矣。阴气上逆。寒饮必升。故用茯苓淡渗之。且即从小便而下泻其逆也。半夏降上焦之逆。细辛通经络之阳。故用以为佐焉。真朱、即水银所烧之朱而不杂假者。水银为至阴之类。烧以为朱。则色红性重。取直走下焦而通阳气。故内此以为色焉。酒性温而通经。盖温以愈厥。通经以愈逆。故以之为下药之使耳。

十七条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乌头煎方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瘥。明日再服。不可一日再服。

腹痛。指脐之上下而言。即下文绕脐痛是也。脉弦而紧。就下文卫气不行。不欲饮食观之。当单指阳明。不概六部而言。以腹痛属阳明病。故就其部位诊之。是知篇首趺阳二字。一直贯至终篇也。弦从浮见。紧从按得。

故以而字断之。且下文言紧。即曰沉紧者此也。疝者。气病也。五脏俱有之。然肾为水脏。肝居至阴之下。故二脏病此者独多。夫阴脏贵阳气。阳腑重阴津。此阴阳各喜配偶之性情。倘本脏之真阳自虚。则阴气与客寒外湿。两相暗召。而伏结于杳冥。若他脏及别腑之阳气各胜。则如太平之世。非无匪类。而潜踪乡曲。不为民害。倘阳明之气虚。则如本条之症。而入犯中州。故腹脐为病。少阳之气虚。则如次条之症。而旁据两辅。故胁下为病。太阳之气虚。则如三条之症。从腹及胁。而又外侵边鄙。故为手足不仁。及身体疼痛等症。甚至阴气上浮阳位。留连不去。变成假热。如四条之脉症。不下其寒。几几乎有怀宗流寇之祸矣。故其字从山。山之为物。阳上实而阴下虚。其卦为艮。阴下连而阳上断。其变为泽。故晴明之候。清泉白石。艮止于覆盂。而阴晦之时。冷雾寒云。兑张而吐气。此古人命名为疝。而从山之意也。仲景谓腹痛之人。诊其阳明之脉。举之见弦。而按之得紧。弦为肝脉。又为气削之应。夫卫气者。阳明腑中谷气所化之精悍为之也。今见肝脉。是土受木邪。

其气削弱。不能行其精悍。而出为卫气。可知。故即当恶寒。紧为病脉。亦为寒诊。是虽应腹中之痛。而寒气在胃。则胃阳之不能化物。又可知。故不欲饮食也。盖胃中正气略胜。则阴脏之邪下伏。胃中正气略负。则阴脏之邪复起。故邪正相搏者。是寒疝之所以为病也。胃当脐之内。故其症绕脐而痛。以下又从邪正相搏句而申言之。盖正胜。则有时不发。若发。则阴邪上乘。而虚阳上遁。故白汗出。肝肾之逆阴起。而胃阳中伏。不但不行卫气而恶寒。且手足厥冷而逆矣。其脉沉紧。沉为在里。沉紧为在里之脏气阴寒。大乌头煎。其可已乎。以老阳坚定之性。用甘缓之蜜。熬以为煎。而尽去其水气。不特柔以济刚。恐水气易渗。盖欲其留连胃中。独扶阳明之意也。白汗。诸经无此名。江浙乡语呼大汗为白浮汗。道家黑白者。阴阳之别名。亦太极之图象也。

意者。黑满而白亏。其阴盛而格阳上浮之谓乎。录此备考。亦礼失而求诸野之意云尔。愚谓白与自颇形似。

白汗者或自汗之讹耶。

十八条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痛。详已见。少阳之气虚。疝气从腹而旁穿两胁。以致胁痛。并胀满而里气急切者。皆阳位不受阴邪之应。羊肉甘温补气。为胃家之所喜。佐以辛温之生姜。不特功能散寒。且温胃而提其气以温肺。然后使以苦温气重之当归。从胸注胁。盖又领肺金之暖气。以达肝胆之乡。因而遂消其寒疝者也。疝虽阴脏之邪。然必合客寒以为内结上冲之势。寒多。谓客寒独重也。生姜既能温脏阴而使下消。尤能散客寒而使外出。本方之外。加至十一两者。其亦通阳气以资自汗。而驱客寒外散乎。疝气逆甚。则痛多而呕。橘皮香细而气散。

味辛而性温。为走肝消逆之品。故加之。凡逆甚者必由膈虚。白术填上焦之空。故亦加之耳。

十九条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乌头桂枝汤方乌头。

上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寒疝腹痛逆冷。详已见。若其人太阳胸分之阳虚。则疝气从腹上胸。且从胸而外出太阳之经络矣。夫手足为阳气之充。寒疝之邪逆之。则其中似有捍格。而为顽浓之状。是不仁也。身体有通阳之脉。寒疝之邪逆之。

则其中如有阻滞。而为胀满之状。故疼痛也。以灸刺治经。其如病之本在脏。以诸药治里。其如病之标又在经。故皆不能治也。惟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者。以乌头及蜜合煮。即前条乌头煎之义。所以温胃阳。而消寒逆之疝。则腹痛逆冷内愈。此治其本也。以桂枝汤解而合服之者。桂枝本汤。为行阳走表之剂。且以乌头煎为佐。则又能从手足身体。而除寒解疝。其不仁、疼痛等症。焉有不外愈者乎。此治其标也。合标本内外而并治之。其主之也宜矣。如醉状。倦怠不宁之貌。盖将飞者翼伏。阳气缩而欲伸之象。得吐中病者。吐能提气。亦大气一转。其病乃散。阳胜而阴自化之理也。名之曰抵当者。与伤寒之抵当汤丸同义。盖伤寒之汤丸。为抵敌其热。而当住攻心之势。且泻热者宜下。故病去于利。此症之汤。为抵敌其寒。而拦当熄火之机。且温上者。

宜提。故中病于吐耳。乌头无枚数。以本方用蜜二斤。与乌头煎之用蜜二斤准之。当亦用五枚耶。或问不仁字。医经之言手足皮肤不等。古人何不从痹重板滞等名。取其一而状之。而独曰不仁者。是何义也。前贤既无确解。子又云似有捍格。而为顽浓之状。则与俗所云麻木者近似。而于不仁何取乎。答曰。少阴君主之官。深藏奥府。而其所发之阳神。充周遍满中。复余灵醒昭觉之用。故虽麦芒隐刺。识痛楚于刀针。而蚤虱微踪。辨驰驱于车马。此心君之阳德。仁被要荒之象。譬之天地阳春无迹。而草根树杪皆通。譬之父母慈爱中悬。而儿隐女微必洞。此皆仁之为用也。若其素夙无病。而手足皮肤。一时但觉格顽浓之状。则是心阳不贯。如人君之不能以仁远被。而天地父母之阳春慈爱。于此独薄者然。故曰不仁。是则不特痹重板滞。不可以名此。即麻木之似是者。亦不得取以相代。以痹重板滞及麻木等。皆一枝一体之自为病。故就病者一边言之。此则手足皮肤。本自无病。盖就心阳不贯一边而言也。古人状病之细密类如此。

二十条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

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若病疝之人。诊其阳明之脉。举之见数。沉之则如两头绷急而紧。此乃弦脉。名虽同紧。而非如转索之谓也。

弦脉状如弓弦。往下按之而不下移。如两头绷急之象。故亦名为紧。其实是数而弦也。下文两紧字同义。盖形如夺索之紧。为真正阴寒。微明将熄之应。大温大灸。九死一生。况敢下乎。凡言弦紧紧弦。俱紧急之紧。弦脉之劲疾者是也。其谓数弦之脉。皆因阴寒之疝。上冲阳位。经久不消。以致微阳失下运之用。而大便不去。

一则积成假热。再则胃液亦枯。故数也。又弦为肝脉。弦而如弓弦之不可下按。则又木得寒而枝劲之象。夫热而液枯者当下。阴木之邪上乘而至劲急者。又非合温药以下其寒不可也。下文两脉。又从数弦而推展之。凡阳明之脉。实弦而似紧。又大而迟者。弦紧为肝气上乘之诊。大则中空而液短。迟则鼓谩而阳虚。心下为胃之脘。胃中阴阳俱虚。而肝木以寒疝乘之。谓非心下坚硬而何。又大为阳明之本脉。按之而见实弦似紧之紧。则阳腑中有阴脏之客气显然矣。曰可下者。犹言皆可以温药下其寒之谓。

二十一条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

大承气汤主之。

此下三条。承前十三条之腹满不减。设为问答。而申言内实宜下之脉症也。胃为水谷之海。其所化之津液。

上之从脾以滋肺。下之从肺以灌肝肾者也。寸口为心肺之应。若其脉举之见浮大。按之见涩。夫浮为气机上郁之诊。大为阳明本脉。涩则津液不滋之象。且浮又底虚。大又中芤。以浮大之反面。与无阴之涩脉正合。

则是阳明之气不下通。而上郁心肺之夹空。并无胃液上滋之应矣。尺中为肝肾之诊。浮之见微。而沉之亦涩。则是胃中无悍气下充。故微无精汁下润。故涩。即经所谓二阳发病。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之理也。夫寸口。则逆热浮而土液不蒸。尺中。则悍气衰而精汁不灌。谓非宿食内结胃腑。阳液不暇自救。焉得有此干浮虚燥之脉乎。此从胃之上下两头。而知宜主大承之脉者。一也。

二十二条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不言部位而但曰脉。盖亦指阳明而言。末后两言脉紧同义。数为在腑。又数为热。滑者。谷气自结。而不灌注四旁之象。夫在腑有热。而谷气自结。非胃实而何。此从胃之本位。而知宜主大承之脉者。又一也。既曰实而又曰有宿食者、非复也。盖以实言症。而以宿食句。还答问语耳。

二十三条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紧承上文脉数而滑句。盖脉不数滑。则下利不欲食。便不得断以宿食故也。言阳明之脉。数而且滑。倘然下利。则数为胃火自盛。而滑为谷气自还之应。盒饭能食。今不欲食。则系宿食占其胃分。而其所以下利者。

为气滞旁流之故。犹云但不欲食。虽已经下利。亦不得为数滑者。宽其下也。此从消息饮食而知宜主大承之症者。又一也。

二十四条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瓜蒂(一分熬)赤小豆(一分煮)

上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亡血及诸虚者。不可与之。

脘。即胃之管。自喉嗓下至胃。作三分。故有上中下脘之别。任脉之经穴以当之而外得名者。李氏援以注此。

未是。若宿食在胃之上脘。而未入胃腑者。大承下之。则宿食高。而攻下之药。低不能及。且徒伤其胃气。不如越而吐之之便矣。瓜蒂蔓生。气味苦寒。且其性属上提。而不容下坠者。蔓生则走胃络。味苦则能使胃系急而自拳。凡气寒者。俱为胃之所恶。其性上提而不容下坠。故能令胃气上涌而致吐也。但吐则伤阴。而火气自浮。此吐家必生烦热懊之症。香豉滋阴降气。故煮汁和服者。盖为预防之计。以济其偏者也。

二十五条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紧为寒。紧如转索。盖索具坚收。转呈短缩之象。夫阳明胃腑中。因寒敛而见坚收短缩者。非宿食而何哉。

二十六条脉紧。头痛。恶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脉紧紧承上文转索而言。头痛。胃中结气上冲之应。恶风寒者。无精悍以行其卫气故也。故知有宿食不化。

此与上条。俱当着眼在脉紧二字。尤当着眼在阳明部中之脉紧。盖紧如转索。即是胃阳虚冷。不能运化。

以致宿食停滞。与二十一等三条之下症大异。故前条但曰有宿食。此条亦曰宿食不化。而俱不出方。则其为宜温胃阳。而资其自化。与不欲攻下之意。已在言外。即或不得已而用下。其亦宜大黄、附子之温药耶。又本文脉症。全是伤寒。而独断为宿食不化。以脉紧为阳明部中之脉紧。而头痛恶风寒等之外症。又为阳明风寒症中之所绝无者。从两经经腑。其脉症之交错处看出。故知表非太阳伤寒之症。而里为阳明宿食之脉矣。以此二者。故曰当着眼在脉紧。尤当着眼在阳明部中之脉紧也。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

一条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此篇就风寒之邪。中于本脏。而言其轻重之不同。以补伤寒论中之所未备也。盖伤寒论中。于直中三阴之外。经脏同病。余俱先病经络。而后递入脏腑。故发热疼痛等候。俱经络之症。此则三时之风寒。单为中脏。故其轻重生死之候。俱在本脏。而不及经络者。此也。五脏之经。各出而附于太阳之表。以与卫气相会。肺之经穴。外走手内之上侧。又肺附于脊。与背贴近。且肺主呼吸。故经穴脊背以及息道。俱能使肺中风寒也。

风为阳邪。善能化热以伤津液。故精气不能游溢而口燥。又肺受风热。则自剥其膏液以塞清虚之管。故喘也。运与晕同。风邪善动。而实至高之肺。故其气上旺下衰而身运。脾肺同主太阴。故轻灵旋转。尝有上下合德之妙。肺病。则天气不下交。而脾土失升降之用。故身重也。肺主气。气为风邪所抟。则上浮外惊。而不与阴气相接。故头目躯壳。殊觉如两层而病冒。又肺病。则不能转运阳气。故肿。不能传送水道。故胀也。

二条肺中寒。吐浊涕。

肺中寒。则叶卷而气结。不能蒸其津液于四布。而上泛为浊涕。且肺寒鼻塞者。出气难、而入气较易。故常缩鼻中之浊涕而见于吐耳。

三条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死脏者。脏中所藏之阴阳。俱将死之候。与下文四脏同义。虚、就脉体之中空而言。弱、就脉机之鼓微而言。凡脉之形体。阴血主于内。故充实。里阴竭。则脉体中空而虚。又脉之鼓动。神气努于下。故内强。里阳竭。则脉机底软而弱。夫肺之精汁最高。浮之虚。是肺中之真阴将绝也。肺之神气在脾。按之弱。是肺中之真阳将绝也。

合而状之。竟如葱叶。盖浮取之。则见上皮。沉按之。则得中芤之象也。下字指关部而言。凡脉之来。俱自下而上。平人重按寸口。本部脉虽不见。而关前隐隐有上引之势者。以脾胃之土气。为肺金之根蒂故也。若得浮虚、按弱之脉。肺中本部之阴阳既竭。已为危诊。而关上寸下。又无上引之机。是无根也。不死何恃乎。古人状肺脉者。曰毛。毛者。非牛、羊、犬、马、之毛。乃禽鸟之羽毛也。盖因按羽毛者。中既有主。而散见于两旁者。常若有不可寻其边际之状。是中实而外虚者。羽毛之象也。夫中实者。积阴而有质可凭。外虚者。积阳而无象可得之妙也。今如葱叶。则外有边皮。而中无主令。正与毛脉之中实外虚者相反。况更无土气以托根乎。故必死也。本篇言五脏风寒伤着者。共十六条。除第九条自愈不用药外。惟七条之肝着。十五条之脾约。十六条之肾着。立有治例。余则并无方药者。以五脏风寒及伤损诸候。俱不治之症故也。所以第一条言中风之死症。第二条言中寒之死症。此条合言其死脉耳。盖一条之口燥而喘属阴绝。与浮之而虚之脉相应。运重而冒以及肿胀属阳绝。与沉之而弱之脉相应。二条之吐浊涕属阴阳两绝。与浮虚沉弱之脉双应。细玩自见。

四条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肝为木脏。与东方风气相通。故肝常出而应风也。脏中阴阳自虚。则肝因而中风矣。目皮之簌簌跳动者。曰。气虚之候也。头目俱者。肝中风。则脏真之气自结。而失其疏畅之用。故不能上贯头目。而气虚动矣。

此与后文浮之而弱之脉应也。肝惟多血。故能养其筋脉。使之调达。肝络内布于胁。风淫血燥。则胁络拘急而痛。伛者、腰屈不伸之貌。正因胁络拘急。故行常伛。而宽其脉以缓痛耳。甘为脾土之味。肝急而遗其苦于所胜。故脾因之而俱急。嗜甘者。纵其所好以自救也。其曰令人嗜甘。则因病而嗜。而非平日之素性可知矣。

三句一意。盖两胁痛句为主。而以行伛。外诊其形。以嗜甘。内诊其性也。此即后文按之如索及不来。或曲如蛇行之应。肝家之死候也。

五条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肝居至阴之下。阳气常虚。而与客寒相召。故中寒也。手厥阴心包。行手之正内侧。得足厥阴上浮之阳。与之交畅。故两臂轻便而能举。中寒。则肝气凝敛而不上充。故其内侧板滞而不能举矣。肝脉络舌本。脏寒。则火不能蒸血以为津液。故舌本燥也。肝木苦急。故喜太息以少伸其寒郁耳。肝之内络。上贯于膈。胸中痛者。寒邪阴沁而拘急也。不得转侧者。合两臂不举。及胸中痛而言。肝寒。则遗其祸于所胜。而脾胃受窘。故食则吐。

吐则胃中之悍气愈虚。而不能摄其津液。故汗出也。此亦与下文死脉的对之症也。

六条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为多血少气之脏。故真阳最贵。真阳内固。则气温而脉体自和。真阳外充。则神完而脉机自满。今以木脉而浮之见弱。是枝叶之不能上荣者。知神去而机将息矣。索者。紧短之状。按之如索。是根株之已经下结者。

知气削而质欲枯矣。此肝死脏之正脉。下文不来。及曲如蛇行两句。又承按之二字。而言死脉中之渐变者也。按。非重按至骨。但比浮而轻取者。略略沉按之之谓。不来者。不特按时断绝。即再浮之。而亦不能乍还。残阳不胜六菽九菽之重也。曲如蛇行者。伏而不鼓。但左右弯曲。如蛇之行走。即俗称屋漏痕者是。真气之有去而不复返之象也。故皆主死。然断期之法。大概浮弱而按之如索者。以月计。浮弱而按之不来者。以日计。

浮弱而按之曲如蛇行者。惟以时计而已矣。

七条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方佚)

肝以阳气为贵。木得春而枝叶融和。性情舒畅之理也。着者。留滞之义。脏中阳虚。而阴寒之气。不能融和舒畅。且肝络从少阳之胁而上贯于胸。故其粘滞之气。留着于胸也。夫肝之阴气。既着于胸。则其胸中。常有似板似紧之候。重按之少可者。其理有三。盖按则以动而微开肝气之郁者。一也。按则以实而下驱着气之浮者。二也。又按则以他人手足之阳热借温至阴之寒逆者。三也。曰常欲蹈其胸上。甚言其欲得重按之意。苦。

即胸中所谓扳紧者是。先未苦时。常欲饮热者。热乃阳类。胸将着而求救于外火也。不言食热而曰饮热。从木性之喜水。而尤宜伏雨也。旋复花从春以及秋杪。丛生而繁花。得阴阳之气最胜。故为肝经之气药。且体轻(体轻、就其瓣落。而花蒂如耳捻之状而言。)味盐。体轻、则盘旋于上焦。味盐、则终覆为下润。故又为胸中之降药。以之主胸上之肝着宜矣。独是名存方缺。深为恨惜。以愚鄙拟之。或合桂甘姜半。及细辛等味。以为佐使乎。或问肝在下焦。何以病肝着者。其症却在上焦耶。答曰。肝木藏精汁于下。而浮神气于上。胸中者。神气之所荣也。木衰而巅顶之枝柯。先见枯劲。此肝着之象也。

八条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手少阴经脉。外见于手内之下侧。又口鼻之息道。内络心包。故心中风寒也。心为火脏。以善于化热之阳邪中之。则风从火化。而脏中之真阴。不足以胜之。故浮而发为表热也。翕翕。见伤寒桂枝症注。风火交煽之象。风木之邪。实于君火之脏。则飘忽如运枢。故不能起矣。饥出于胃。曰心中饥者。真阴受伤。干热之燥化。而非真饥也。邪热剥心血于上。而中焦之阴。在悉索上供。而犹不敷之候。则连渣带汁以上奔。故食即呕吐也。

条中凡四症。前发热等三症。应下文四条浮之实之脉。食即呕吐一症。应按之益躁疾之脉。盖风火之邪上盛。故浮之实如麻豆。真阴之液下竭。故按之益加躁疾。亦死候也。

九条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心为君火之脏。体阴而用阳者也。中寒则阴邪剥阳。其一种阴沁克削之候。常有似疼非疼。似空非空。令人愦愦然无奈。而莫可名状者。蒜性辛辣耗削。多啖、则心中之非疼非空者似之。故以之为喻也。然此犹苦之未甚者。若剧、则寒邪已中于心。因从心而痛彻于背。或寒邪先中于背。因从背而痛彻于心。此中寒之最重。

又非啖蒜之比。竟如蛊毒之虫。连心及背。走注穿啮之象。夫心部之脉。浮主心气。按主心血。心气中寒则邪实。故浮之实如麻豆。心血无阳则拘急。故按之益躁疾。与上条同为死症。但上条为心中真阴先死。此条为心中真阳先死之异耳。脉浮二句。又就中寒者之活症而抽言之也。盖谓中寒之症既具。倘其脉得上浮。则浮为阳热未服之应。又为大气上转之应。夫阳热未服。则能自振以驱寒。大气上转。则能高越而提气。故自吐而愈可必也。其曰脉浮者。自吐乃愈。则不浮者之不能愈。已在言外矣。

十条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此条当与虚劳及惊悸门参看。心伤者。指心气、心血、两伤而言也。劳倦、因劳而倦。凡外而劳形。内而劳神者皆是。头面赤者。劳则生热。心血虚而不足以胜之。故浮其热于头面也。下重者。因劳而心气愈馁。不能上提。

而有下脱之机致也。气削则不能自温。故心中塞痛。血虚则不能内润。故干烦也。发热者。即头面赤之理。而外发为表热也。当脐跳者。心气虚于阳位。将下招浊阴之上乘。而当脐之气自动也。脉指左寸而言。弦者。气虚脉削。(从横处而言其减瘦)气寒脉急(从直处而言其拘紧)之应。夫症则阴阳两亏。脉则神气顿减。岂非心脏受伤之所致乎。细按此条。俱系活症。其不出方者。或以虚劳中已详之也。今援虚劳之例。拟之以小建中。而加参归麦。其庶几耶。

十一条心死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之为脏。于卦属离。常外阳而内阴。外阳则为气为火。其象有光焰而无形质。故其脉浮而举之。常似大而且散者。以心中阳气之充周也。内阴则为精为水。其性宜流利而尤喜安顿。故其脉沉而按之。常似滑而且缓者。以心中阴血之静镇也。若浮之实而如芝麻小豆之状。是火无光焰。而形质代呈。则知脏中之真阳外亡矣。按之而麻豆之形仍在。但觉益加躁疾。夫躁者。浮散而不返。疾者。坚搏而不和。是水源倾注而出之象。

则知脏中之真阴内竭矣。故主死也。前中风中寒之死症。配合此条之死脉。另是一种解法。非与此条之实脉及躁疾者。自相矛盾也。盖本条为正解。前二条从风寒之贼阴贼阳而言。故实脉为邪实。躁疾为无阳无阴之诊。确有至理。识者辨之。

十二条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无因而哭。如妖邪之状。故曰邪哭。独言哭者。血虚则咽塞。气虚则卑陷。二者并合。故好为无端之哭泣矣。肝主阴血。血中阳神为魂。肺主阳气。气中阴精为魄。气血两充。则魂魄各安其宅。且相抱而入心。以神其神。反此、则魂魄不安。而妄哭如中邪矣。故曰血气少也。二句先言肝肺中之血气虚。心为离象。外阳而内阴者。气表而血里也。气表。故与主气之肺相属。血里。故与统血之肝相属。是肝肺血气之多少。与心相连属。故曰血气少者。属于心也。二句。言肝肺虚而心气相应而亦虚。心为神脏。而神以气之虚实为盈缩。心血虚而致心气虚者。则神气损削。而灵道扩窃。譬之孤舟夜泊空江。孤身夜入荒山之象。故其人常自畏也。又气盛。则神起而喜外用。旦昼之象。气虚。则神倦而甘内藏。暮夜之象。故合目欲眠。即足少阴喜寐之候。以手足少阴之情性颇同故也。三句。单言心气虚。是此条入心脏之正文。心血内虚。则神窘于所宅。有如国难出亡。家贫流荡之义。故梦作远行。夫心神之所梦者。要不出乎本身之脏腑经络。虽相去仅经尺寸。而神劳气阻。遂生关山间隔之境。至其虚幻泡影。却根据金木水火土之相冲。与恐惧震怖之妄情相合。而各为类应者也。精神离散两句。又合心肾肝肺而言其俱虚。且自注梦远行之故。盖因心中之神。托根于肾精。抱一于肝魂肺魄。而成合德之妙者。今精不根神。而两相离散。魂魄不抱一。而妄为上升下坠之行。梦则神明欲内伏而不得。故见种种之境也。阴气两句。又从正虚、而推言客气之上并也。癫者。颠倒。狂者。狂悖之义。但癫属阴病。阴气惨毒。狂属阳病。阳气高迈。盖心中之气血偏衰。自为病者。如上文所云。若下焦肝肾之阴阳。各因其类而并之。

则神君逊位而出。故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矣。然亦有阴阳互并者。阴衰见阳并。则大笑大乐。好登高远行。而日夜不寐。阳衰见阴并。则大惊大畏。好深藏畏避。而终不自安。此又癫狂之变症。不可不知者也。

其互并而不病癫狂。即吐衄惊悸中之所论者。是也。

十三条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

足太阴脾经。外走足内之上侧。故脾从经穴而内中风也。风邪化热。由内而外蒸。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者。就其面赤。及肢体倦怠而言。盖面为阳明胃腑之应。脾移热于胃。故面赤如醉人。又肢体者。脾阳之所贯也。脾中真气。受伤于风热。则真阳痿顿。故肢体倦怠如醉人。热伤津液则烦。土气沉困则重。腹中为脾胃之应。脾热。故液干气滞耳。皮者。周身之皮肉。目、指眼眶而言。经气虚而灌注不匀。则移宫易位而动。皮目俱者。脾病而气馁于外也。脾肺同治手足之太阴。而相为呼应。故息道深长。今肺吸而脾中邪实。艰于纳受。故短气也。细玩全文。自是活症。亦不出方者。岂因风寒论中。已列借主桂枝之例乎。肝肺及心三脏。中风条后。俱有中寒论。脾脏独不及者。盖因脾中寒之大法。已详腹满中。故不再论。同志者。不得认为漏且缺也。

十四条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脾为黄泉之己土。其一种生物之善气。和柔相杂。不可得而见者也。若其脉中空散漫而大浮土灰尘之象。

真阴之欲绝也。凝冱切责而坚结土沙石之象。真阳之欲绝也。浮之、为在上在外之应。浮之大坚。是阴阳不能蒸被之诊矣。如覆杯者。即上文大坚。而加以形圆、体空之象。盖形圆。则关下无来踪。关上无去迹。体空。则底面无根脚。按之如覆杯。是为离绝之土矣。夫离绝而犹见余动者。譬之全蟹已经熟食。而生遗之腿足。其动机尚在之应。故必死也。洁洁。孤洁无与之貌。摇者。言上下不见来去。底面不见鼓发。但觉从两旁摇动而已。状之覆杯。不亦宜乎。此句。又仲景自注覆杯之义也。

十五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杏仁(一升)芍药(半斤)大黄(一斤)枳实(一斤)浓朴(半斤)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此条见伤寒阳明篇。入此者。从脾病之类也。论条方意。详伤寒中。以脾家治例。不论风寒杂症俱同也。

十六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

身劳汗出。

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亦名肾着汤。)

甘草(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白术(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肾着者。寒湿之邪。着于肾而不去之义。盖肾为水脏。其气多寒。常与寒湿之外邪相召。故入则直着于肾者。

从其类也。肾中之真气。上贯周身。而轻便干健者。以先天之丙火胎于水。而庚金亦伏于水故也。寒湿着之。

寒则阳微。湿则气滞而不上贯。则失其轻便干健之用。故身体重也。腰为肾之府。肾着寒。故腰中冷。湿为水之渐。肾着湿。故腰以下如坐水中。三句。言病患之自觉者。可从问诊而得之也。阳虚而寒着之。则浮肿如水状。气虚而湿着之。则黄润如水状。故曰如水。而非真水也。夫如水而知其非水者。盖因不渴。则水之入者既少。小便自利。则水之出者又多。而中无所蓄矣。三句。言旁人之共见者。又可从望诊而得之也。脏腑之阳虚者。俱能病积滞痹着等候。身重如水。上焦之肺与膻中。不能呵嘘水道。及中焦之脾胃。不能分理。俱能病此。

而何独知为肾着乎。盖以其人之饮如故。故知非属上焦。食如故。故知非属中焦。而属下焦之肾脏矣。二句。

言辨肾着之确切处。里字。当是裹字之讹。肾为强力之官。所以任劳者也。身劳汗出。则肾虚矣。衣冷裹湿。则冷湿之邪。乘虚而着之。况担延久久乎。二句。推言肾着之病因也。冷痛者。阴沁切责。冷气逼阳之象。腹重者。

坚癖沉坠。湿气下注之象。如五千钱者。正气不能上提。故着久而愈觉其重耳。二症。就上文之腰中冷。身体重。而甚言之耳。主本汤者。原为肾中冷湿。而所以温之、燥之者。其用药注意。却又在中焦之脾胃。故君辛热之干姜。以除冷。淡渗之茯苓、以除湿。而以甘温守中之甘草、白术佐之。盖因暖土。可以祛寒。而燥土。尤能胜湿故也。观夫阳春回于大地。而幽壑冰消。堤岸固于江乡。而浸淫患息。仲景制方之意。概可知矣。他脏之例。先言风寒。次及死脏。此独缺之者。以详少阴伤寒之直中也。

十七条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万物以阳火为绵软。胶饧糕饼之属于蒸烙。可证也。浮之坚。是水无阳而冰冻之象。按之如转丸者。按处仍见坚硬。更加无来无去。而形圆体滚。即脾脏如覆杯而微较数小之状。但彼则如两边动摇。故曰摇。此则如上下圆转。故曰乱、曰转。是水泡上泛。水气底散之象。下入尺中。则其气已尽。不能远出。常有就地涣散之义。

故死。第他脏之死。俱合阴阳而两言之。肾脏独言阳绝者。以肾为水寒之脏。其阳气尤为贵重故也。

十八条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

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竭者。非竭尽之谓。盖指一时虚乏而言。观下文未和。及不须治自见。噫。嗳气也。三焦竭部。当是古医经之篇目。长沙借为问答。以发其奥。曰。三焦竭之篇部中。有云上焦竭则善噫者。夫噫出于脾胃。似在中焦矣。而谓由于上焦者何也。不知谷食之在中焦。虽由脾胃之运化。而实成于上焦之呵嘘蒸被。二便之在下焦。虽由脾胃之提挈。而实成于下焦之关键纵送者也。故曰上焦氤氲之气。虽受之于中焦腐化中。而其下炎之用。

复能运饮熟谷。以为中焦之助。譬之太阳。聚万物之晶光。而还以照临万物。譬之人主。总万民之推奉。而还以君临万民之道也。若此气一时虚乏而未和。则不能助理消谷。而谷停于胃。谷停则败。败气上熏心主。故能噫耳。三焦竭部之所谓上焦竭而善噫者此也。夫胃腑如沤。化臭腐为神奇之气。从脾历肺而达于胸者。

纯是一种温暖轻灵。虚无恬淡之妙。故上焦喜之。若谷停未化。其直从胃脘而上逆者。惟渣质滞浊之气。为清宁灵府之所见恶者。此噫而出之之所由来也。答语止此。推之下焦受中焦气。而以禁制助中焦之提挈者。与上焦同义。倘下焦一时虚乏。则前阴遗溺。后阴失便者。亦非单责之中焦也。当知因下焦之气。不与中上相和。故不能自禁制耳。禁制合守送两边而言。不禁。如热急后重之类。不制。谓传送不畅快也。不须治两句。是双承上文。非单指下焦也。盖上焦之气。如遇惊恐嗔怒等类。则一时上虚下乘而不和。下焦之气。如遇泄泻热淋等类。则一时后坠前结而不和。二者。俱常有之症。久则中气分贯之。而上下之不和者复和矣。故久则愈也。

十九条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闭不通。大肠有寒者多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篇首至肾死脏。言五脏病。自上条及此。

言六腑病。言六腑而独详三焦者。以三焦虽属六腑之一。而其余五腑。俱丽三焦之部。如上焦如雾。虽单指心肺夹空之气。而其实膻中一腑。亦属上焦所管。且阳明之脘。少阳之系。其上半截俱穿膈上。而为上焦之所属也。中焦胃腑之外。下焦膀胱之外。可类推矣。此长沙以三焦该六腑之意乎。下焦独抽言大小肠者。以四腑之病。散详别见。而大小肠二腑。合伤寒金匮中。未尝论及。故备言之耳。上条以虚竭言三焦之轻病。

此条以寒热言三焦之重病。不言死症者。以诸病入脏者死。入腑者愈也。热在上焦。火气逼清虚之管而作痒。故咳。咳多则肺劳。劳热相并。故肺气痿顿。热在中焦。则脾胃之液渐干。而糟粕结滞。故肠胃殊觉坚硬。

热在下焦。膀胱之血分受伤。则吸入脬中。而血与尿并见。故尿血。若其气分受伤。自邪热燔炙而论。如煎饧成质。煮海成盐之象。而为膏砂等淋。自真气不布而论。则传化艰涩。而闭塞不通也。至下焦所属之大肠有寒。则不能以湿化燥化。收摄渣质中之余水。故粪与清水。两不融和。而便如骛鸭之溏屎。如大肠有热。则燥化大过。刮下肠中之垢如白脓。其实即大肠所挂之津液也。又下焦所属之小肠有寒。则见下重便血。盖因人身之大气。逐节相提。故宗气提脾胃。脾胃提小肠。小肠提大肠。而形脏不至沉坠者此也。小肠寒不能提。

而大肠之气陷下。故下重也。气者。血之主令。气不升举。则大肠之血。亦下脱而见于便矣。若小肠有热。除正传膀胱而为癃闭等症之外。其热气又随渣质而贯注大肠。肛门者。大肠之尽处也。尽则无所传卸。故结为瘿乳等类之痔矣。六腑之候。其统于三焦者如此。

二十条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

展转痛移。为可治。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

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在左。积在左。

脉在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积者。久积不行。聚者。暂聚未散之义。二者。皆脏腑之阴液。因阳衰、气寒而不能运动。故沉着于脏腑之内者也。气者。谷气也。胃中饱食过度。或久停未化。于是胃实气满。不从下行。而由胃络旁溢者是也。但积聚以及气。其症俱能作痛。而其名义。颇相似而难辨。故问其所以为积、为聚、为气之谓也。不知积为脏病。脏者。收藏之象。其精常住而不散。故积之为病。亦因其脏精之居守。而始终不移。聚为腑病。腑者。府库之象。其气既入而亦出。故聚之为病。亦因其腑气之流行。而发作有时。展转痛移。夫发作有时。则未发者。为阳气犹有自振之机。展转痛移。则所聚者。为病邪已见腾挪之渐。投以辛甘。治以攻发。迎而导之。则聚者自散。宁与脏积之始终不移。正邪相服。而无隙可乘者比哉。故可治也。聚曰可治。则积之不可治者。在言外矣。胃之络脉通于胁。故实满之气。溢于胁下。而作如刺如胀之痛也。按则其气复从络而还于胃。故其痛则愈。复发者。指按起而言。不曰可治不可治者。其意或以减谷则愈者乎。此所谓气之症也。下文二十一句。就五脏之积而言其脉。且广言积之在募原内络中者。其诊法亦准脏积之例也。盖谓五脏诸积之大法。俱属有阴无阳。而其阴液沉着之候。故其脉来必细以应无阳。必沉以应脏。必伏以应阴液沉着。此细而沉伏附骨者。

乃积脉也。若此脉见寸口。积在胸中。胸中者。心肺之所托也。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喉中者。心肺上出之络之所经也。见关上。积在脐旁。脐旁者。肝脾之所托也。上关上。积在心下。心下者。心肺下行之络之所经也。微下关。积在少腹。少腹者。肝肾之所托也。见尺中。积在气冲。经名气街穴。针灸大成作气冲。在脐下横骨两端毛际中。动脉应手者是。足阳明脉气之所发也。但于脏无取。未详其义。岂阳明之气。与阴会相合而通于肾脏者乎。脉与积应。其左右中央。各根据其部者。如寸口左见。则积在心。右见。则积在肺。左右两见。则积在心肺中央之内络。而穿于前后之募原者是矣。又如关上左见。则积在肝。右见。则积在脾。左右两见。则积在肝脾中央之内络。而穿于前后之募原者是矣。下焦及寸关尺之微上微下者俱仿此。以五脏之系及络俱能病积。

故曰广言积之在募原内络中者。其诊法俱准脏积之例也。或曰。条端明列三病。仲景独言积脉。而不及聚与气者。何也。答曰。气为一时之轻病。减谷则气消而痛愈。故可不必言其脉也。然愚尝试之。其人尺寸俱平。关脉实而滑于右。弦而细涩于左者。乃气之脉也。若夫聚之为脉。已具积脉中。而俟善读者之自悟久矣。如诸聚大法。脉来细而于不浮不沉中见者。乃聚也。下文十九句。文则易积以聚。意则易脏以腑。而细按之。则三焦之所属。六腑之所经。左右中央之所寄托。不与积脉同一彰明较着乎哉。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一条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痰为脏腑之津液所化。譬之循良之民众。因激变而为贼者也。而所以激津液之变者。大概不越寒热两因。

如肺受热而金有烊化之象。则伤其阴。阴伤。则喉嗓间如有物粘紧而不可出。微痛似喊破之状。一二日咳出胶稠黄色之痰。不过七日。以形稀色白为渐愈者。一也。肺受微寒。则阳郁而叶紧。郁极怒发。寒邪又随阳气之变动而化热。寒热交蒸。则自剥其液以送之。咳出成块白色。状如米粥之痰。而外裹粘涎清水者。此寒本热标。两因并见者。二也。先从便难。渐致燥结。下气浮停。肠胃中热。衬托上蒸。肺干液竭。火熏作痒。因而致咳。大口稠黄。朝暮不绝。此为胃中之热痰者。三也。而诸症坏痰不与焉。若夫本篇之所谓痰饮者。虽与寒因之粘涎相似。而其实另是一种。不可不辨也。以其由于饮水所积。故曰饮。以其与痰同能致咳。故亦曰痰饮。

以痰饮渗在胃脘之外。不走小肠膀胱等腑。而悬于胁下。故曰悬饮。以痰饮久悬。而经气虚者。遂乘虚而溢于经脉。故曰溢饮。以痰饮不旁渗两胁。而中屯心下。如有物支撑之义。故曰支饮。饮久曰留。饮深曰伏。饮以形质入脏。则猝死。其初症。但以水气射之则病。故于五脏。则直谓之水而已矣。要皆起于肺冷气结。而不能呵嘘。成于脾寒气滞。而不及分布者。与前所云津液所化之痰不同。故其阴冷似清水。粘滑似薄胶。药宜辛甘温暖。治宜发汗利水。此为定例。而间或参以苦咸寒润者。特其变症变法焉尔。盛。指肉胜而言。看今瘦自见。凡阳衰者肉胜。素盛。则阳衰可知。今瘦。则并肠胃中之阴液亦虚。故内削而瘦也。阳衰。则不能运饮。阴虚。则借资于外水而留恋之。夫水走肠间而不下渗。故沥沥有声。而所谓痰饮者如此。四句当着眼肠间两字。饮后。犹言痰饮之后。非指饮汤饮水也。痰饮不行。后必由肠而浸淫于胃。由胃而横鼓于胁。盖下衬则上浮。中满则旁注。以胃络通于胁。故水流肠胃之外而在胁下。胁下为少阳、厥阴之部。肝胆善逆。故咳唾。胁络得水而作胀。故咳唾则振而引痛也。夫胁下之水无去路。如悬阁之象。故谓之悬饮者如此。四句当着眼胁下两字。饮水与饮后同义。言悬饮之水。久而不去。则从经络而流于四肢。夫经络之水。阳气运动。可从汗解。

今阳虚而当汗不汗。于是身体中。水热则疼。水坠则重。而谓之溢饮者如此。五句当着眼四肢两字。若夫咳而气逆。但可坐倚而息。且水饮屯心下。抬高膈气。以致吸不能入而短气。所以不得卧倒。又水浮则气迫而鼓于外。故其形如肿。而所谓支饮者又如此。五句当着眼在倚息短气四字。是则饮虽四名。理同一辙。先由痰饮悬饮。终归溢饮支饮。而四者之传变。亦视其胸胁经络之虚实。以为偏全迟速耳。

二条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此合下文二条。俱是详言支饮。盖支饮屯积心下。故其水气。得以上射心肺。而成水在心肺之症也。心下者。

心之下。胃脘及脘外之总名。饮积于脘中。故坚硬如筑。吸气不能下引。故短也。但下条为水在胃脘之外。系悬饮之所传变。饮久化热而烫于外。故欲饮水。此条为水在胃脘之中。系痰饮之所抬高。水饮内顶。故恶水不欲饮也。

三条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饮支于肺下。而水气上逼之。则肺气不得展于下而上逆。故涎沫因之上泛而见于吐也。余见上条注。

四条水在脾。少气。身重。

此详言溢饮之症也。凡痰饮悬饮。其传变俱能病此。盖痰饮则内从胃络而外传于脾。悬饮则旁从胁络。而下传于脾。故皆能使水气在脾也。脾土之阳衰而至水气射之。则不能运布而溢于四肢者。势也。故曰此言溢饮之症。脾滞而精悍不升。故少气。脾湿而水土沉坠。故身重也。少气是呼气少。短气是吸气短。

五条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此详言悬饮之症也。胁下为肝络之所止经。饮悬于此。则从其络而下射于肝。故水在肝也。水饮实于胁下。

如有物支鼓之状。故曰支满。即所谓支饮之义也。嚏出于肺。肝以水邪犯所不胜。肺恶湿而欲出之。故嚏。但嚏者。下实其气而始得奋为上迸。则支满者益满。而且振痛矣。与咳唾引痛同义。

六条水在肾。心下悸。

此四饮之外。另是一症。即后文十一条所谓伏饮之未发者。长沙于脏中列此。其为防微杜渐之意深矣。夫肾为水脏。犹之天地之海。与水原相感召。肾阳盛而小便利。则真阴固密。而外水流行。亦何伏饮之有哉。倘阳德虚微。则水灾祸伏。苟不见微知着而早图之。则平成无日矣。盖四饮为病。是从上而下积。有盈科后进之渐。其症缓而较平。伏饮为病。是从下而上突。有怒潮直决之机。其症急而尤烈故也。悸是水悸。与虚悸之跳摆嘈杂不同。水悸者。神境中戚戚然如有不测之患。又时时惕焉自警者是也。盖心肾同主手足之少阴。

而其气尝相通于窈冥。肾中伏水。而心君恍惚。譬之黄河未决。而洛城中之神机暗烛。未免形诸筋惕肉间也。此自其初症而言。若就已成论。四饮亦低从上泛。而极于支饮。伏饮亦起从下传。而极于四脏者也。

七条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自此合下文八九十共四条。言除却溢饮之外。(溢饮不愈则死。无久留之候。)其余三饮。久而未去者。俱名留饮。此条言支饮之久留者也。心系附背。心下留支饮。则水寒之气。从系而托于背。故其背当寒冷如手大。内外形气所必应之道也。

八条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

此言悬饮之久留者也。缺盆。足阳明经脉第十二穴。在项下膺乳间。气舍下。气户上。左右凡两穴。痛引缺盆。

咳嗽转甚。注见首条悬饮。并五条肝水下。

九条胸中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此亦言支饮之久留者也。但七条曰心下有留饮。则饮当胃脘之部。此曰胸中留饮。则比心下又高而逼肺矣。逼肺。故气机艰于下引而短也。渴。详三条肺水下。四肢历节痛者。人身以历节为溪谷。痛则饮将外溢。而其气先为郁冒之候也。

十条脉沉者。有留饮。

此统言留饮之脉也。水性趋下。且饮留于中。则其气机重坠而不能浮。故凡脉沉者有留饮也。然诊法各从其部。如沉脉见寸口。饮留胸中。即上文九条之症。微上关。饮留心下。即前七条之症。微下寸口。而于或左或右单见。则饮留胁下。即前八条之症。其余脏腑。各以其部处之。而于十二篇积脉为准则也。脉沉。并于沉处见滑细为是。

十一条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

此发明六条水在肾。心下悸之候也。夫伏饮者。伏而未见之谓。此其欲发而犹未全发。特比六条之但悸者较重耳。其曰必有伏饮。此长沙之独见若神。而人犹不及觉者也。膈上病痰。言膈上素有痰病之谓。喘满咳吐者。言因病痰。所以胸满而喘。咳嗽而吐也。二句是主。以其为上工之诊窍故也。发者。言有时而甚之谓。

发字直贯下文五症。目泣。眼泪也。振振剧。阳虚而上奔之象。详伤寒并别注。言寒热等五症。一时发作。大似阳虚而外中寒邪之候。但其膈上素病痰气。而为满喘咳吐者之所发。则知其非一时之暴病。而为肾中必有伏饮所致也。盖水饮虽伏于下。而其水寒之气。必凭虚而射于上。肺性恶湿而忌寒。故膈上病寒湿之痰。湿气上逆。故满而喘。寒气上逆。故咳而吐也。有时而发者。肺病寒湿。寒则持于丙丁。湿则持于戊己。而伏饮惟张于壬癸故也。寒热者。寒为饮之本气。饮气上张故寒。寒起而格微阳于外。故寒而且热也。背者。胸之府。胸满而咳。故其气彻于背而痛。腰为肾之府。肾中微阳。为饮寒所迫而外鼓。故腰疼也。目泣虽为肝液。饮寒上擗而不能摄。故自出也。寒气上浮。而诸阳奔避。故振振自战而剧也。十八条之苓桂术甘汤。并肾气丸二方。其可缓乎。盖苓桂术甘汤。所以去伏饮。而肾气一丸。又所以补肾阳而不使饮之再伏耳。门人问曰。六条注云。此四饮之外。另是一症。即此条之伏饮是也。夫自二条至六条。明似列言四饮之传五脏者。何以知水在肾一条。独为四饮之外者。一也。又六条但曰水在肾。并无伏饮字样。此条言伏饮。并无在肾字样。

何以知肾水即伏饮者。二也。且四饮传变。各有灌注道路。自肠胃而递及胸胁经络。皆饮汤饮水。从口而入者也。即如夫子之言。肾水便是伏饮。而谓在四饮之外。倘为亦从口入。则安得谓之四饮之外。敢问此饮是从何道而入伏肾中者。三也。又痰饮传变。其名则有悬饮、溢饮、支饮、留饮之不同。其症则有胸中、心下、胁下、四肢之各别。伏饮之传变。长沙并不详论。而夫子以为急而尤烈。将终伏而为病、仅如本条者。即谓之急烈乎。抑别有所为变症者乎。四也。请得而各闻其义。答曰。此问自不可少。夫水在心肺肝脾。俱是从四饮以后。

传射入脏之重症。独水在肾家。是四饮以前之轻症。即后文十八条之微饮也。以肾为水脏。肾阳一微。即召水而伏饮。故曰在四饮之外也。凡伏而不见者谓之伏。脏腑中不特心肺肝脾四脏。即上中二焦诸腑。俱不能容伏饮。非无饮也。以有饮则必明见外症。而不得谓之伏故也。惟肾与膀胱。一脏一腑。有河海之象。饮伏其中。颇能隐藏得住。而少耽时日。故知水在肾。即所谓伏饮也。四饮皆从口入。伏饮亦何曾不从口入乎。但四饮之病。是因上中二焦。阳气不能分运。故其水气。渐积渐高。愈满愈鼓之候。伏饮之病。上中无恙。惟肾气衰冷。而腑化寒停。膀胱之络通于脏。则水寒之气。由腑络而入伏肾中者也。痰饮之变。至溢饮、支饮。而其势已剧。若再传肾则死。盖水源从海出。而其横流。复淹没于海。为大地失陷之象也。若夫伏饮之变。大概不越三症。一则伏而未发。每遇羽水之运。寒水之气。及壬癸月日。间发而如本条之症。一则饮伏黄泉之下。而其寒气每上干太虚。俾肺气缩而不能运布。则水积肠间。而即为痰饮之症。我故曰。是四饮以前之轻症。及水源从海出者此也。一则伏饮上射。而脾肺之阳交困。以致不能传送。而小便不行。饮从上突。日肿一日。皮肉青紫而死之症。即六条所注怒潮直决。其症急而尤烈者是矣。

十二条夫病患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此暴饮也。与前悬饮支饮之留饮不同。此暴饮之在上者。与前伏饮。并十八条之微饮又不同。凡两段。前二句为一段。言病患胸膈热而饮水多。则水不及渗而停于心下。于是水迫肺气而喘。水浮胸分而满。虽非四饮之已成者。而其为病亦暂与支饮同也。后四句为一段。言不必病患。凡属胃虚而食少。膈热而饮多者。俱能病此。悸及短气。详已见。其意以为虽属暴饮。倘不主猪苓五苓等汤以止渴除饮。则渐成四饮等候矣。

十三条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虚。脉偏弦者。饮也。

此及下文共三条。总言四饮之脉。而本条当是言悬饮也。夫弦为阳虚气削之诊。饮以阳气不能呵嘘下渗所致。故饮脉必弦。但两手双弦。阳气当虚于中。又另为中寒之脉。盖因大下后里虚。而其气中馁之故。不可误认为饮脉。唯一手偏弦。则左见为左胁之悬饮。右见为右胁之悬饮也。然以十二篇积脉之例准之。则左右双见。饮在中央。支饮之在胸膈心下者。其脉未尝不双弦也。第以其症辨之耳。盖饮症则有喘渴短气等候。而下后里虚者无此也。十条言留饮之脉曰沉。此条言悬饮之脉曰弦。则饮脉其沉弦兼见者乎。然愚尝试之。大概饮之初病。其脉多弦。饮之久病。其脉多沉。长沙分别言之。岂无意耶。

十四条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肺饮者。支饮之上浮胸膈。而肺已受伤者是。弦为气削之脉。水饮屯胸膈。则其气不得下展。而自聚于饮上。

故气削之弦脉不见也。喘与短气。详已见。言饮脉弦。而肺饮独不可以不弦自误。但凭其外症为合。与胃有宿食而脉见滑者同义。

十五条支饮亦喘。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支饮者。就支饮之在心下而言。盖谓同是支饮。却有高下。高者逼肺。故为肺饮。下者在心下。与肺较远。故以支饮概之。但胃脘聚饮。气机便艰于下引。故亦喘。不能卧者。卧则胃脘横。而注饮迫肺故也。短气一症。为肺饮之候。言饮支心下。其脉还弦。饮略高而见短气一症。则气亦高而聚于肺。气聚。故其脉平而不弦削也。

十六条痰病者。当以温药和之。

此总言用药之治例。病痰饮者。当合四饮而言。以诸饮俱由痰饮传变。故以痰饮统之耳。夫饮之由来。大概起于肾及脾肺之脏阳衰冷。成于三焦之腑化虚寒。温药和之。则阳回气化而饮自去矣。盖指后文苓桂术甘、肾气、及大小青龙等剂也。

十七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此言诸饮。除溢饮之外。俱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方。盖痰饮是其总名。心下及胸支满。为支饮之症。胁下支满。

为悬饮之症。目眩者。饮高而水载木气以浮也。以淡渗去饮之茯苓为君。佐辛甘之桂枝以行阳。甘温之白术以培土。然后用甘浮平缓之甘草为使。所以高托诸药。而令其徐徐下渗之意。此苓桂术甘。为诸饮之要剂也。

十八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此承上文苓桂术甘汤。而补言肾中微有伏饮。以致上干肺气者。亦主此汤也。盖肾有微饮。则其气上射于肺。而见短气之候。故短气者即知有微饮也。微饮即伏饮。以其在肾脏。故更当利其腑而从小便去也。苓桂术甘为利水之剂。故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者。盖苓桂术甘。温上以御下。而化机下被。故小便利。肾气丸。温下以蒸上。而化机亦下被。故小便亦利也。方论见虚劳。

十九条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芍药(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病者。病痰饮者也。饮脉多弦。留饮之脉则沉。今其脉忽然不弦不沉而伏于骨。几几有不可见之象。夫伏脉为收束下趋之诊。以胸胁心下之饮症。忽焉收束下趋。岂非欲自利乎。反快。对利而言。利症多因利而不快。

如膨闷、疲困及疼痛、沉坠等候。此则脾肺之阳。乘日辰之官旺而偶振。故水饮不安于上而下利。利则水去气展。故反以利为快也。然虽利而方以不坚满为快。其心下续又坚满而仍不快者。以胃脘及肠间之内水一空。而胁下之悬饮。先从中满而由络脉以外渗者。今复因内空而还渗心下。(心下当胃脘之部。)故曰留饮欲去。因其去机而扫荡之。其为功不较易乎。主甘遂半夏汤者。甘遂去水最速。主病之谓君。故以之名汤。又恐性急之品。下趋甚力。而留遗胸膈之饮。故以甘草、蜂蜜、之甘浮者。托之在上而留恋之。然后以辛燥之半夏。从上降抑。以酸敛之芍药。从下直坠。而水饮安有不去者哉。不主苓桂术甘。而主此犀利者。恐和平之药。少延时日。而脾肺之阳仍伏。则饮将欲去而终留。其机岂不以因循坐失耶。甘遂性急。甘草性缓。相反者、言其缓急之性也。俗解谓二药自相攻击。谬甚。

二十条脉浮而细滑。伤饮。

此言十二条暴饮之脉也。盖饮水多而其水停心下者。皆谓之伤饮。水停故脉滑。阳微不能运水。故脉细。暴停之水。阳气未负。故脉浮也。则脉浮而细滑者。非伤饮而何。

二十一条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先因阳虚而停饮。故其脉弦。后则积饮化虚热而复伤其阴。故其脉弦而且数也。冬夏难治者。盖治饮之例。

惟宣发渗泄二义。冬则虚阳内伏。既非大小青龙宣发之所宜。且又有碍于弦脉之阳气虚也。夏则虚阳外应。既非苓桂术甘温燥之所宜。且亦有碍于数脉之阴液短也。谓之难治宜矣。此合溢饮、支饮而言脉症与天时不顺。其生死相半也。

二十二条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大戟芫花(熬)甘遂(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此言悬饮之脉症治例也。脉弦为饮。又为痛。脉沉为留饮。故知为悬饮而胁下并缺盆内痛也。重言病悬饮者。又推开内痛而广言之耳。盖谓凡属胁下有悬饮。无论内痛与否。俱以十枣汤为主治也。方论见伤寒注。

二十三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三两炙)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半夏(半升)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言溢饮之治例也。饮溢于经络四肢。非从汗解不可。故主大青龙以宣发之。小青龙汤于宣发外。尤能渗泄。故亦主之。方论见伤寒。

二十四条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汤方木防己(三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木防己桂枝(各三两)人参茯苓(各四两)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此言支饮久留之脉症治例也。夫饮症自肠间下积。逐渐上满。由胃而心下膈间。支撑鼓塞者。俱谓之支饮故合膈间、心下而历言之也。沉。为留饮之脉。紧。即弦脉之急者。盖自其两旁之细削而言曰弦。自其两头之绷急而言曰紧。与寒邪之紧不同。辨详腹满寒疝。虚实。就胃中之虚实而言。非指正气也。犹云饮外无干结者为虚。饮外有干结者为实之义。长沙盖谓膈间支饮。抬气上浮而喘满。心下支饮。聚水中实而痞坚。面则因水色外浮而黑。脉则从水性下坠而沉。且水饮鼓塞。则经脉绷急。而沉中带紧。得之数十日。则饮久而所谓留饮者是矣。医见喘满痞坚。故吐下之。不知饮之为病。吐则膈气愈虚。而水逆更甚。且由小肠而水归膀胱者为正道。下则直奔大肠而中气愈虚。水愈积矣。故不愈也。木防己。蔓生而中通。性寒而味辛苦。且其形色。又外白内黄者。夫蔓生中通。则走脉络之内道。性寒则沉降。味辛则散。苦则泄。外白内黄。又上泄肺。而下泄脾胃者可见矣。以之为主病之君。则支饮之在膈间心下。以及肠胃脉络。岂有不尽下者哉。但饮久必化标热。故以石膏之辛凉下行者佐之。然后以人参提气。桂枝行阳。趁水饮之下落。而胸中之阳气。得参桂助之。而下展有力。倘胃中但有水饮。而无干结之积聚。是谓胃邪未实。故水饮一去。别无余累而愈矣。然又有水饮虽满。而曾经先结之宿垢自在者。是谓胃实。实者水去而结粪未下。则肠胃之气。滞而难行。三日之水饮再聚。故复发。复与原汤而并不暂愈者。以水落水起。而干结者较胀。以为水饮之根据辅故也。仍主此汤者。始终以去饮为本治也。特去石膏者。饮新复而无化热之标病也。加芒硝者。所以软坚化硬而并去其宿垢也。更加茯苓者。恐芒硝下润之外。其味咸寒聚饮。故以淡渗之品。补救其偏弊也。长沙诊法之玄微。制方之妙义。直有鬼神所莫测者乎。客有难余者曰。本文言医吐下之不愈。彼吐之不愈。宜矣。子言下之不愈。

以饮归膀胱为正道。下则直趋大肠而中气愈虚。水愈积之故。是医下之而不愈者。长沙以渗法愈之则得矣。及按防己汤。并无渗水之药。独非从大肠而下者乎。何以虚者即愈也。即如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一汤。其汤后曰微利则愈。是亦从大肠而利下者。何以实者又愈也。夫以医下之而不愈者。长沙两下之而皆愈。此不解者。一也。且本衣冠文物明曰医已下之矣。长沙又下之矣。安得尚有胃实者。而俟加芒硝以软坚化硬乎。此不解者。二也。答曰。我固知子之所疑者。其以余注为未是也。夫水归膀胱为正道一语。是言去饮之常例。故治饮者。以利小水为正法。至若水势大张。汪洋澎湃。与其从小便吹嘘渗泄之。而耽延时日。其势复不能减。

毋宁从大便扫除涤荡之之为直捷痛快乎。且小肠以上之水可渗。小肠以下之水。则水低而失膀胱之部。

非下不可。故立甘遂、半夏、十枣、葶苈以及防己等汤。俱不得已之变方变治焉而已。我故曰。水归膀胱为正道者。此也。至于下药多寒。寒则中气愈虚。而水愈积。故不愈。不观防己二汤之重用人参桂枝乎。又何疑于仲景下之。则中气不伤而皆愈也。若夫攻下之理。显而易见。苦寒趋下。咸寒破结。医虽以苦寒下之。而遗咸寒之性。故结者未下耳。此长沙独用芒硝之精意也。语未及终。客唯唯而退。

二十五条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此言支饮在心下之病症治例也。眩者。晕眩。冒者。蒸冒。皆虚气上冲外鼓之候。心下支饮离膈不远。而水饮渐迫。以致气高气郁。故苦眩冒也。泽泻利水。而决之于沟渠。白术培土。而防之于堤岸。则水饮下注。而浮鼓之气自平矣。故主之。

二十六条支饮胸满者。浓朴大黄汤主之。

浓朴大黄汤方浓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此条支饮。另有来路。与诸条之所谓支饮之由于痰饮者不同。故其治法。亦与温药和之之例自别也。盖心肺间之膈气虚者。不能鼓努传送而便难。便难既久。则肠胃液短而干结。渐致胃实矣。液短。则借资于外水而饮积心下。胃实。则不能通过结硬而下渗小肠。与寒饮之上支心下者同。故亦谓之支饮也。然支饮虽同。

而其所以致饮者。因胃实胸满之故。则攻胃实之大黄。开胸满之枳朴。其可缓乎。此开壅水之地以治水之道也。

二十七条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支饮不得息。见首条倚息下。主本汤者。泻其水饮上射之气也。方论见肺痈。

二十八条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小半夏汤方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胸寒致呕。然呕能提气。呕则阳起而善渴者常也。故渴为呕家欲解之候。今虽呕而反不渴。是呕为寒饮上逆。而不渴为内饮拒水之故。岂非心下之胃脘。有支饮乎。半夏辛燥而降逆。生姜温膈以祛寒。俾胸阳一展。

则饮去而呕将自平矣。此亦暴饮之少留者也。

二十九条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己椒苈黄丸方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李氏曰。服一丸疑有误)

此言素盛今瘦。肠间痰饮之治例也。盖瘦则液短。而其便必干。故积聚停滞而腹满。又瘦则液短。而外水必积。故饮热而口舌干燥也。夫宿垢下瘀而腹满。积饮上烫而干燥。岂非肠间有水气乎。主本方者。大黄苦寒逐瘀。用之治腹满者。实所以开行饮之道路也。然后以去水三将。同心合力。而共收犄角之全效矣。盖水在肠间。防己蔓生中通。具大小肠之象。而利水性悍。以之治肠间之水。允为确当。但恐性悍之品。迫水妄行。以致上激旁渗。故又以辛温纳下之椒目。引之顺流。苦寒利气之葶苈。押为殿后。而水饮宁复有留遗者乎。先食而服。取其直下肠间。而不使饮食中隔也。日三服而逐渐稍增者。但徐试之。而以中病为度。不使峻药过剂以伤正气也。口中有津液者。饮去而真气上通。得蒸被之化也。渴者以下。非指服丸以后而言。犹云若腹满口舌干燥之外。更加渴者。于本方中加芒硝半两。夫渴与干燥有辨。干燥是内饮拒水。而饮久化热之气。

上熏廉泉。故不渴而但觉干燥也。渴则肠胃中已有结粪。而真阴短少。故求救于水而作渴。此正将作支饮溢饮之渐。故加软坚破结之芒硝。佐大黄之逐瘀。即前二十四条木防己汤加芒硝之义也。

三十条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半夏加茯苓汤方半夏(一斤)生姜(半斤)茯苓(六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此支饮暴停之症治。从卒呕吐、心下痞二症。诊其有水也。卒然呕吐者。膈寒而上涌也。心下痞者。膈虚而下逆也。夫呕家必渴。而其所饮之水。又因膈气虚寒而不能下运。则膈间之有水可必矣。眩者。晕眩。水抬气浮之应。悸者。惊悸。水凌心火之应。与六条心下悸同。非虚悸也。姜、半温膈降逆。故能成止呕开痞之功。茯苓渗水去饮。故能收伏气安神之效。与前二十八条相为发明。盖呕而不渴。是因先有寒饮而致呕者。卒呕而痞。

是因先见寒呕而致水者。症虽颠倒不同。而其能成支饮则一。故皆主此汤。而特为加减焉耳。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