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医方集解 >查看详情

《医方集解》前言·利湿之剂第十二

明朝 医方集解 汪昂 著

湿为阴邪。经曰:地之湿气盛,则害皮肉筋脉。又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者,土之气坐有知人感者

利湿之剂第十二

五苓散

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汤主之(脉浮为表证仍在,便秘热渴为腑证已急,用此两解表里);及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表以外证未罢言,里以烦渴属腑言,邪热挟积饮上逆,故外水格而不入);及伤寒痞满,服泻心汤不解,渴而烦躁,小便不利(功擅荡热滋燥,导饮生津,故亦为消痞良方。程郊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四库全书

更多>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