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中庸 >尚纲

《中庸》·尚纲

南宋朝 子思 著
shīyuējǐnshàngjiǒngwénzhīzhùjūnzhīdàoànránérzhāngxiǎorénzhīdàoránérwángjūnzhīdàodànéryànjiǎnérwénwēnérzhīyuǎnzhījìnzhīfēngzhīzhīwēizhīxiǎnshīyúnqiánsuīkǒngzhīzhāojūnnèixǐngjiùzhìjūnzhīsuǒzhěwéirénzhīsuǒjiàn!shīyún:xiāngzàiěrshìshàngkuìlòujūndòngérjìngyánérxìnshīyuēzòujiǎyánshíyǒuzhēngshìjūnshǎngérmínquànérmínwēiyuèshīyuēxiǎnwéibǎixíngzhīshìjūngōngértiānxiàpíngshīyúnhuái怀míngshēngyuēshēngzhīhuàmínshīyuēyǒumáomáoyóuyǒulúnshàngtiānzhīzàishēngxiùzhì

注释

(1)衣锦尚絅:来自《诗经·卫风,硕人》。衣(yì)在这里是动词,意为穿,锦是指五彩缤纷的衣物。尚是加的意思,絅(jiǒng)同“裟”,指用麻布做的罩衣。

(2)暗然:意为隐秘不显,幽暗。

(3)的(dí)然:鲜明、明显。

(4)日章:日渐彰显。章,通“彰”。

(5)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引用自《诗经·小雅·正月》。孔:非常。昭:原文为“沼”,和昭、搁同音,意为明显。

(6)无恶于志:心中无恶。志:心志。

(7)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引用自《诗经·大雅·抑》。相:注视。屋漏,代指神明。不愧屋漏喻指内心无愧,不做不可见人的事情。

(8)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引用自《诗经·商颂·烈祖》。奏,进奉,假(gé),通“格”,即感通,意为真诚能与神或万物相通。靡(mǐ),没有。

(9)鈇(fū)钺(yuè):古时执行军法时用的大斧。

(10)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引用自《诗经·周颂,烈文》。“不”为“丕”,大,不显即大显。辟(bì),诸侯。刑,通“型”,效仿。

(11)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引用自《诗经·大雅·皇矣》。声:号令,色:面色。以:对。怀:向。明德:有美德的人。

(12)德輶如毛:引自《诗经·大雅·杰民)。輶(yǒu),一种古代轻便的车,此处引申为轻。

(13)伦:比较。

(14)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引自《诗经.大雅·文王》。臭(xiù):气味。

译文

《诗经》中说:“虽然穿着华丽的锦衣,也要穿上朴素的罩衣”,这是因为它厌恶华丽的装饰过分突出。因此,君子的道路虽然隐秘但却日益明显;小人的道路虽然显眼但却日益消失。君子的道路淡泊却不会使人厌倦,简单却富有内涵,温和却有条理,知道远处的事情如同近在眼前,知道风向的变化,知道微小的事情会显露出来,这样才能进入道德的领域。
《诗经》中说:“虽然潜伏着,但依然明显!”因此君子内心深处无愧疚,心中无恶。君子达不到的地方,恐怕只有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吧!
《诗经》中说:“即使在你的房间里,也不会因屋顶漏水而感到羞愧。”所以,君子即使不动也能使人敬畏,即使不说话也能让人信任。
《诗经》中说:“即使没有奖赏和言语,也没有争论。”因此,君子即使不奖赏,人民也会自发地努力,即使不发怒,人民也会畏惧他如同畏惧斧头和大刀。
《诗经》中说:“只有德行才能真正显现,百辟都会效仿。”因此,君子恭敬而严肃,天下才能够平静。
《诗经》中说:“我怀抱明德,不大声喧哗。”子曰:“声音和色彩对于化民,是次要的。”
《诗经》中说:“德行轻如毛”,即使是轻如毛的,也有其次序。“上天的负担,没有声音,没有气味”,这是至高无上的境地。

评析

这段文字摘自儒家经典《中庸》,它深入探讨了君子的道德风范与行为标准。借助《诗经》中的诗句,文章对君子之道进行了细腻入微的解读和拓展,使我们得以认识到君子风范的深厚内涵与广泛外延。文章开篇以“衣锦尚絅”为引,形象地描绘了君子内敛且不炫耀的品性。随后,通过鲜明对比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的不同风貌和发展走向,文章凸显了君子之道的卓越与重要。进而,文章又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君子之道的诸多特质,如“淡而不厌”的超脱,“简而文”的雅致,“温而理”的谦和等。这些特质共同勾勒出了君子高尚的品质与崇高的精神风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巧妙地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君子之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整篇文章逻辑清晰,层层深入,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君子之道的独到见解和执着追求。这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通过学习和理解这段文言文,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