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尤小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近代中国历史研究已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范式(paradigm)转移。如果说,八十年代文学界的“重写文学史”的诉求,曾经让历史研究显得相对封闭、滞后与保守,那么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历史研究的悄然变革已经全面展开了。

虽然我们可以看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历史研究的视野就不再局限于狭窄的政治史一隅,社会史的引入,文化史的昌盛,人口史的异军突起,已经冲破了正统主流的单一模式,但那只能算是史学变革的前夜,因为从观念上说,“以论代史”的现象未及彻底剃除又穿上了“皇帝的新装”而流行于学界,“借古讽今”的风尚由于时代的需要依旧十分盛行,“为现实服务”也自然成为治史者的唯一目的。

但九十年代以后情况似乎有了质的变化。其显著特征,就是史学的实证方法的恢复。其实,史学实证方法恢复的意义不单是在研究方法的变动方面,它首先提示了某种观念的恢复。当年胡适所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治学原则,又努力从乾嘉考据学派那里挖掘科学精神和方法,其着眼点就是要在反对空疏学风的同时,提倡一种“拿证据来”的科学的理性态度。恢复实证方法,不仅是恢复科学理性的责任义务的体现,对每个有良心、有道德责任感的史学研究者来说,也是为了满足情感上抚慰先人、抚平历史创伤的需求。

历史研究从来不拒绝诠释,但问题是这种诠释所坚守的立场是建筑在“心无古人”(此处“古人”,盖与今人相对而言)还是“心有古人”之上的。应该说,经过近大半个世纪的“过度诠释”以后,近代中国的历史日益脱离历史的原有轨道的原因,主要就是历史研究者的“心无古人”的立场造成的。这样说,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二十世纪初以来“反传统”思潮以及由此引发的学术倾向的意义,因为在“反传统”的阵营里实际也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本质上的差异的。现在所以要提倡还原历史,并非是一种矫枉过正的策略,也不是简单地向西方传统的客观主义史学靠拢,而是为了在实证与阐释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并实实在在地延续和坚守一种治史的理性态度和原则。
点击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