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邹广文
经济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跨越空间障碍、在全球范围内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的一种自然历史进程。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尊重每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传统和个性,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乃是经济全球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实践看,却呈现出种种不尽人意的情形。对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其居于文化交往中的强势和主导地位,因而对经济全球化往往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则呈现出种种扭曲的、甚至是异化的态势,它并非对每个民族和国家说来都是福音。

基于这一理解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现实,一个紧迫而艰巨的历史课题便凸显出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育中华文化发展的个性以及如何在现代化文化追寻中保持对中华文化传统血脉的认同。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一种文化形态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最持久动力,莫过于体现该文化的内在精神及其个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内在精神及其个性,使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展示出独特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独特的部分,其中所凝聚的生活、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继往开来、重铸辉煌的挑战,因此,着力于中华现代文化的特色培育就显得尤为紧迫。第一,积极探寻不同文化的“交汇点”。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在于: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谐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所以,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应以我为主,倡导平等交往和对话,在沟通中取得共识。显然,这种“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坚持“和而不同”原则,就能有效实现“促进全球文明,光大民族文化”的目的。第二,着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是一个老问题,然而却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问题。从文化个性化培育的视角要求,就是如何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作出独特的贡献。在当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在与外部环境、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中得到锤炼和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像对待古文物那样把它与周围世界隔绝开来,相反,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中华民族文化必将显示出其勃勃生机,成为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魅力的部分。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