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伟
虽然《论语》是孔子的学生编篡的语录集,其中的言论也不尽是孔子本人所说,但从里面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孔子一以贯之的政治思想。那就是礼制、仁政和教化。而这三个方面又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其中,"礼制"是孔子所期求的社会秩序;"仁政"是这一社会的精神气质;教化是这一气质得以形成的途径,从而也是理想社会秩序得以实现的方式。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对孔子的政治思想进行一番梳理,以期在此基础上探寻孔子政治思想的内在联系。
一、礼制--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生活在一个动乱不堪的失序年代;其时,礼乐崩坏,人心不古。这让孔子着实苦恼。从个人在民间的生活经验出发,他思考着改进的妙方,并期望着一个有序社会的重建。齐景公向他请教施政方针,他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即,维持最基本的纲常伦理,社会就能够达到一种有序状态。也就是要各就其位、各安本份。子路问他:卫君想请您去治理国政,您首先想干的是什么呢?他简短地回答道:"必也正名乎"。而且,在下面他继续论述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2]也就是说,孔子志在建立一个名正言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一切都遵循礼而和谐有序地进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孔子礼制主张的来源和参照系是已经逝去的西周--"郁郁乎文在,吾从周"[4]:在孔子的观念中,西周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时代,"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5]或者至少是一个可以假托的理想状态--"礼"在其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调节中发挥着主导而有效的作用。孔子对未能梦见作礼乐的大圣人周公而耿耿于怀:"甚矣吾哀哉!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6]。可见,周公和礼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但时代毕竟不同了,旧制度的灭亡已无可挽回,孔子对此也很明了。虽然他四处奔波,宣传自己的主张,但总是碰壁。现实让他不得不承认"道之不行,已知之矣"[7]。甚至悲观失望,"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8]这就说明孔子的主张并不能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式和各政权当局的需要。
二、仁政--理想社会的核心精神
以礼制来整合社会秩序,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上的手段。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必须以仁为内在精神。"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得,齐之以礼,有耻且格。"[9]在孔子看来,德和礼是引导人民最好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而其中,德是最为重要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0]德是为政的根本原则,也是最基本的法则;其它的治国方略都必须围绕着它而展开。可见,孔子追求的政治状态是一种仁政。实际上,这一点也是孔子仁的理念在政治领域的展开。在孔子的哲学观和社会观上,"仁"是一个最高范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1]仁才是最根本的,礼和乐都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因此说,前述孔子所向往的秩序井然的礼制社会,其精神支柱是仁德。"克己复礼为仁。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2]"天下归仁"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3],没有争讼的理想社会。
而要实现仁政,就必须"泛爱众","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给百姓以实际的惠泽。[14]他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15]他称赞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德。"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6]在这段话里,孔子表达了两个观点:一,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则危及社会稳定,统治者应力图避免之;二,对于远方的异族,不能靠武力而是要靠文德将他们统一过来。不管对内还是对外,统治者的战略应当是仁德和宽厚。仁政的基本内容就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足。"子贡问政,子曰:'足兵,足食,民信之矣。'"[17]在统治者品德方面,当然是要求他们能宽宏大度,注意自己的修养和品德。"宽则得众,敏则有功,公则说(悦)"。[18]孔子认为这是对他们最起码的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儒者从政或是儒者对当政者的教育和感化。这就是下面要谈论的问题。
三、教化--仁者的培养和仁政的实现
孔子将理想政治实现的愿望寄托在读书人即"士"的身上,这也是儒家的一大特色。学而优则仕,这是读书人的应当选择:"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19]而士子的责任也就很重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0]竭尽全力将仁德推行到全社会,才是合格的士子之所为。因为只有通过这条道路,仁德的精神才能波及全社会并深入人心,也只有在此基础上,仁政和礼制社会的实现才成为可能。
当然,士自身的修养和品德是应首先予以强调的。也就是说,士子在人格的自我塑造上应当严格要求。他们首先要在基本的人伦上作出表率,做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21],尊老孝悌、洁身自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2]。同时应当心怀高远的理想并能为理想而践行,"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2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25]。并且,君子应当对利益持超脱的心态,而致力于道义的实践--"君子喻与义,小人喻于利"[26]。如此等等,方能培养出仁政需要的完美的人格操守。有了君子如此的人格,然后通过他们从政后对周围人的影响或他们的教育活动,就能实现仁政的理想或至少接近了这一理想。"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7]仁人君子的德行在社会中能起到普及仁德的效果。"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28]也就是要诲人不倦地对统治者进行说理教育。如果他们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政治局面就很容易实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9]而政治就是一个实践仁德的过程,"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30]所以当政者的个人德行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仁德的传播上,孔子强调了推己及人的机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1],每个士子从自己做起,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实现仁政:"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33]孔子似乎对个人的努力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不管时代怎样,士子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仁政的建设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有着一个内在逻辑:通过士子对仁德的实践,在礼制的外在规约下,就能实现一个以仁德为特征的理想社会,一个仁政的社会。这基本上概括了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2001/3/10-2001/3/20注释:
[1],《论语颜渊》。[2],《论语子路》。
[3],《论语颜渊》。[4],《论语八侑》。
[5],《论语泰伯》。[6],《论语述而》。
[7],《论语微子》。[8],《论语微子》。
[9],《论语为政》。[10],《论语为政》。
[11],《论语八侑》。[12],《论语颜渊》。
[13],《论语公治长》。[14],《论语季氏》。
[15],《论语学而》。[16],《论语季氏》。[17],《论语颜渊》。[18],《论语尧曰篇》。
[19],《论语微子》。[20],《论语泰伯》。[21],《论语子路》。[22],《论语学而》。[23],《论语宪问》。[24],《论语述而》。[25],《论语里仁》。[26],《论语里仁》。[27],《论语颜渊》。[28],《论语子路》。[29],《论语子路》。[30],《论语颜渊》。[31],《论语雍也》。[32],《论语颜渊》。[33],《论语述而》。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