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波
摘要:
《论语》中所包涵得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和义务。新时期青年人作为思想最活跃,实践最勤勉的群体,无疑是承担这一历史重担的主力军。
关键词:摘 要:论语、历史背景、周游列国原因、仁及其他主要思想、历史演变、青年人传播、结束语。
序 语
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或者说有点过时了。其实不然,《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是作为正统思想出现的。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孔孟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积极的思想至今仍然在我们的习俗和观念里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国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得对象,今年东南亚和美欧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用文言文传承得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究竟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一样在传承中脱臼,就是因为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地作用。现在在青年人中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继续深入地延续下去。
《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及其著作作为现代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深入地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论语》产生的历史背景
谈《论语》,我们就不能不谈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要了解《论语》,我们就应该对孔子及他生活的年代要作进一步地深入了解。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孔子有个哥哥叫孟皮,是个跛脚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残疾人。按照宗法社会的规矩,残疾人是不能继承宗祧的,于是叔梁纥就娶了颜氏女生了孔子。叔梁纥娶颜氏女时,已老矣,而颜氏女尚年轻。由于他们的年龄悬殊很大,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婚姻礼仪,所以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司马迁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有的人望文生义,认为孔子是私生子,那是不对的,野合的本意就是不合礼仪的意思。孔子生下来三岁,其父叔梁纥就死了。叔梁纥死后,孔家的家业就衰落下来。尽管孔子的先辈们是宋国的贵族,尽管叔梁纥也在鲁国一直为官,但据史书记载,孔子“少贫且贱”,这可能是当时世风日下,很少有人关心他们孤儿寡母的缘故吧。
我们都知道,孔子生活在周王朝的末期,所谓“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民风日下、世态炎凉、诸侯混战。现在我们谈中华文明五千年,是从黄帝开始的,其实在黄帝以前,中华民族还有一段很长辉煌灿烂的历史,只是历史资料少之又少罢了,我们年轻一代在这方面还要继续努力挖掘和研究。孔子整理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资料书《尚书》,孔子为什么从尧开始整理历史资料?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尧以前至黄帝历史资料很少,难于修订;二是孔子对尧、舜、禹时期以王道治理天下的思想是很崇拜的,所以《尚书》的第一篇就是《尧典》。
尧、舜、禹三代实行得是“禅让制”。为什么要实行“禅让制”?因为尧、舜、禹时期是以天下为公的,尧为了能够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在自己的宫殿前设置了谏木,这就是华表雏形。全国的老百姓,谁有意见,谁就来提,这在当时要具有何等的胆识和魄力!为了使自己的后继者,也能公心于天下,尧对舜考察了几十年,才把帝位传给了大孝子舜。舜同样为了公心于天下,把帝位传给了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的禹。所以,尧、舜、禹三代传位纯粹是出于公心,而不是个人的私欲。到了禹的儿子启手里,把“禅让制”改为了“继承制”,“公天下”也就变成了“家天下”。
熟知国学的人都知道,夏朝文化尚忠,商朝文化尚质,质就是朴实、诚恳的意思,同时商也尚鬼,周朝文化尚文,就是重视人文文化。这三朝的文化也有个传承性,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有所损益,有所改变,所以,《论语》中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说明在孔子的思想中,历史是有所演变的。孔子之所以被后世尊称为先知圣人,就是因为对周以后的文化传承和演变,他老人家提出的凭借博览群书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去预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夏商统治文化,秉承了尧舜禹时期的治国思想。进入周初统治后,由于历经社会长期动荡,文化在传程中,出现了一种复杂化状态。这种文化的演变,到周公旦时代,周公旦才组织人力把以前的文化加以整理,形成了周朝独有的人文文化。前面讲过,周文化尚文,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天下的,周朝的立国中心思想是“善人是富”。所以,在《论语·尧曰》篇中,有“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而孔子所在的鲁国,就是周公旦的封地,鲁国秉承的文化就是周文化。到了春秋时期,正所谓“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治在事功”,那是一个以杀伐为主的年代,用现在的话讲,那时就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的。在这一点上,与现在美国在处理国际纠纷时采用的经常手段有点相似。孔子非常推崇以道德治理天下,反对杀伐,他的思想就成熟于这样一个思想混乱、道德废弃,凭力量吃饭的历史时期。
游 说 列 国
孔子在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后,周游列国,希望诸侯国君能采纳自己的主张,历时十三载。他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但最终没有一个诸侯国君采用他的学说治理国家。那么,就有读者问了,孔子既然有这么高深的学识,为什么不报效于他的祖国——鲁国,而舍近求远,周游列国货与诸侯呢?
其实,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鲁国的政权、军权、经济权都掌握在季氏三家即孟孙、仲孙、季孙手里,鲁国的国君已经是个傀儡了。《论语·八佾》篇中,曾有详细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雍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佾”,指的是古时舞蹈的行列。根据周礼,天子欣赏的舞蹈是八个人一排,共八排的“八佾”,诸侯是六个人一排的,大臣们是四个人一排的,而当时季氏作为鲁国的权臣,只能在宴席中用“四佾”,但季氏这帮奸党竟然使用了“八佾”。孔子感到很气愤,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宴罢后,竟然又使用了“雍”这个天子才能使用的音乐,孔子更是感到世不可救,伤心至极。
季氏曾到泰山旅游。在那个时期,泰山是国之名器,季氏到泰山旅游,实际上是祈求天之保佑,含有造反的意思。这时候,孔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求自己的学生冉有,看能不能阻止季氏上泰山,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叹到:“泰山都不如林放这样一个普通人”。可见当时鲁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状况是何等的恶劣。孔子在看到传承周文化的鲁国政权已经操纵在季氏这帮奸党手里,社会也已衰败而变质,只好潸然含泪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到列国去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所以,在《论语》中,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桴”,就是把木头中间掏空后做成的小筏子。孔子说:“哎,既然没有人能看得起咱们的主张,那就只好出国去吧”。孔子可谓生不逢时矣,使孔子九泉之下可以欣慰地是,在他去世几百年后,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了统治阶级独尊的治国理念,传承了两千余年,孔子因此被奉为至圣先师。孔子游说列国诸侯,在自己的主张得不到采纳后,就返回故里,著书立说,辛勤育人。他用自己的不朽思想,成就了他的千秋伟业。
《论语》宣扬的“仁”及其他主要思想
《论语》是孔子、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记录。在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版本前,有《鲁论》、《齐论》、《古论》三论。这三论都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都反映了儒家学说及孔子思想的。在历史演变中,西汉的张禹据《鲁论》、《齐论》修订出了《张侯论》。现在我们看到的版本,是东汉郑玄根据《古论》、《张侯论》修订而成的,共二十篇。由于在《论语》中所反映的孔子思想较为庞大,在这里笔者只能就自己的理解简明地作以介绍。
孔子的主要学术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有人说“博爱谓仁”,这也是“微言大义”。在《论语》里,孔子对“仁”的表象和运用提出了看法。孔子有六位弟子先后向其问过“仁”。以下分别作以说明。
首先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对于颜渊问仁,说道,一个人只要克服自己的心理斗争,净化心灵,保持克己的诚敬,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境界了,这种境界就是“仁”。同时,孔子还告诉颜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那就是只要不符合礼的境界,你只要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就是冉雍,他比孔子小二十九岁,是平民出身,孔子认为仲弓具有领袖的气质。孔子对于仲弓问仁,他说,一个人在外,要有礼貌,要诚心诚意地与人相处,做事情要有责任感,自己不愿意的,就要想到可能别人也不愿意。对于自己和别人都要没有怨言。仲弓说,自己虽然不聪明,一定照老师说的去做。
下来是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这里的讱,具有忍让的意思。孔子说,有仁道的人,不是随随便便发表自己意见的,并且说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孔子之所以对司马牛这样讲,也许这位老兄平时有说话不大注意的毛病吧。
下来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问仁。子曰:居于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这位老兄会驾车,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就是懂驾驶技术,有驾驶执照,名樊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大概孔老夫子周游列国时,就是樊老兄当司机吧。樊迟两次问到仁,第一次,孔子说,能够尊敬别人,爱护别人,就是仁,并且说,知人善任的人就是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第二次,孔子说,自己平时说话办事,要恭恭敬敬,诚诚恳恳,为人处世,要忠人之事,要尽责任。对于平平常常的人,也要尽心尽力。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这个人,用现代话说,他是个外交家,也会做生意,善于辩论,孔子死后,子贡为他的老师守墓六年,可谓诚孝。子贡问,怎样做才是仁呢?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呢?孔子说,一个人要把事情做好,就要先把做事情的本领学好。在这个社会中,想要有所贡献,有所作为,必须结交主流社会各种贤达的人,和这些人做朋友。只有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姓颛孙,名师,比孔子小四十八岁。子张问为仁,孔子说,恭、宽、信、敏、惠。对于自己的行为要严加约束;对于别人要宽宏大量,要能够包容于人;对于别人要有信任感,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于自己也要有信心;做事情要聪明,要理智,要反应快;对于家人、朋友、同事,要多做有利的事。这样才能与人相处,创出一番大事业。
“仁”是孔子的思想中心,历代对于“仁”的理解和解释是众说纷纭,理论很多。在《论语》中,孔老夫子只是对于怎样做才是“仁”和如何运用“仁”的思想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仁”的境界,是一种高度修养的体现,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和偏差的观念,完全走向正思。所以说“仁”是一个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存在的境界,而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是一种内心实际的修养。但要做到这一点,个中艰苦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孔子之所以对于“仁”,分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回答,是与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关。孔子的弟子众多,相传有三千余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余人。根据《论语》中孔子自己的总结,弟子中性格、学识有所不同,即: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贡;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不同的学生,孔子告诉他道理的方法不同,指导他做事的方法也不同,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当然,《论语》中反映的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仁”,即忠恕之道,但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出了自己的其他重要思想。例如:要重视人的力量。在生活、学习、事业上采取积极的对待态度。在认识问题和教书育人上,主张实事求是的态度,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老师讲的,也不能全盘接受,老师不对,学生也可以明确地提出来,所谓“当仁不让于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坚决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以“仁”、以“德”教化天下,即用王道治理天下。当然,他的有些主张,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有的甚而至于用革命的观点看,是反动的。但我们不能因言、因事废人,对于糟粕,要加以剔除;对于积极方面,要加以有效地利用,也就是说,我们要以唯物和历史的观点对待孔子学说,对待儒家思想。
以上,是笔者对《论语》中所包涵的孔子的“仁”的初浅理解,及其他主要思想的扼要介绍。至于笔者对孔子其他主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留待以后和大家继续研究和探讨。
《论语》及儒家思想的历史演变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其门人继续传播他的学术和思想,形成了不同的门派,荀子这一派就是从子夏这一派流出来的。对嫡派的孔门道统是由曾子来进行的,所以,后世尊称其为“宗圣”,曾子,名参,比孔子小四十六岁,著有《大学》、《孝经》。孔子的孙子子思师从曾子,著有《中庸》,子思被后世尊称为“述圣”。孟子是子思的学生,是孔子的三传弟子,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大学》、《中庸》,后来被列为儒家“四书”、“五经”。这两本书,后世的人们认为这是孔子的思想,其实不然,这仅仅是对孔子学说在传播过程中的思想演变。在《论语·子张》篇中,同样记载的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受孔门教育后,对儒家学说的思想演绎。儒家思想到孟子的手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孟老夫子提出要“仁”与“义”相结合,孟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七雄混战的时期,他提出的“义”,有点侠义之气,与孔子的“温文儒雅”有一定的区别。这也是时代不同,学术的发展也有所不同,用现在的话说,这也是学术思想的与时俱进。
《论语》的传播,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历代的学者们对它的注解在不断地进行。秦汉统一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汉武帝刘彻的坚决支持。在经过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之间的重大社会变革,文化思想及学说,已经支离破碎,急需重新加以整理。于是,汉代的儒学大师们在考据、训诂、疏释的工作上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形成了汉代儒学思想的朴实风格,这就是被后世人们所称道的“汉学”,儒家学说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到南宋朱熹时,理学又开一端。应该这样说,理学是对儒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改变,理学家们自称是真正传承孔孟学说的正统,大讲心性微妙的义理。理学的发展使儒家的学术思想,更加贴近封建地主统治阶级的实际和需要,以致于理学在明清两代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理论工具。科举选拔人才,主要以“四书”、“五经”为主,以朱熹的注解为判断认知的标准,真正达到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程朱理学主要是以心性来研究儒家思想的,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人们的思想桎梏。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亭林把明朝亡国归罪于理学,理由是南方的官员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北方的官员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更有甚者著文写道,“理学酸的连狗都不吃”。难怪新文化运动要将孔孟学说打倒,说儒家思想误国误民。这其实就是后来的儒生们把孔老夫子学说传播发展得不象话了,脱离了孔子著书立说的本意,使儒家学说没有跟上时代步伐。
说句公道话,新文化运动真正要打倒的是程朱理学中的糟粕部分。因此,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理学,理学在发展儒家思想上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当然我们这里主要是说《论语》,对于理学积极的方面,只有另外与大家探讨和商榷了。
在青年人中传播《论语》的重要性
《论语》中所包涵得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和义务。新时期青年人作为思想最活跃,实践最勤勉的群体,无疑是承担这一历史重担的主力军。
青年人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但每一种新的事物总是伴随着它相应的价值观出现的,举个例子,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今天,社会中拜金主义思想比较浓,由此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了许多不好的比如贪图享受、奢侈浪费、摆阔气、讲排场观念,而儒家思想恰恰是反对这些糜费的观点的。在《论语》中,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藏文仲姓藏孙氏,名辰,是鲁国的大夫。“居”,是收藏的意思。“蔡”,是玳瑁,也就是乌龟中的精品。“藻”,是天花板上海藻形的花纹浮雕。“棁”,是建筑物的梁柱。“山节藻棁”,是古代木质建筑物中最好的一种,它的栋梁都雕刻和绘画的很华丽。孔子在这里是说,臧文仲这样一个很有名气,很有修养的人,居然为了专门收藏一只乌龟而建起了一座华屋,这样的人,不能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或者说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从这一点上来看,孔子是一个反对奢华,反对摆阔气的人,因为玩物可以丧志。孔子在《论语》中这方面的积极思想还有很多。
另外,青年人的精力充沛,做起事情来,往往雷厉风行,表面上看,给人一种风风火火的感觉。但是这样的作风,容易使人产生浮躁的情绪和不稳定的心理。在《论语》中,孔子对于青年人,也提出了忠告。例如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阙党”,是鲁国的一个社会团体。“童子”,是一个青年人。“将命”,就是带着命令来了。有人就问孔子说,这个年轻人怎么样呀?孔子说,我只是看到了他处于这样一个位置,担任这样一项任务,看到了他背后的领导或者叫主管。他不是一个积极求上进、求学问、求经验的年轻人,他只是寻求出头露面的机会。孔子之所以谈这样一番话,就是要告诉我们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一番磨练和努力。那种追求急功近利,喜欢出风头的年轻人是没有出息的。从这些方面看,《论语》中对青年人的教育是积极的,如果青年人在读了《论语》后都能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对于改善社会不良风气,具有决定性地促进作用。
现在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加强青年人的德育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青年人能够接受《论语》中许多好的思想,并结合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养成朴实的学风和工作作风,防止不良文化的侵蚀,那将是终身受益的事情,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充分利用,文化的延续性得到了增强。
结 束 语
《论语》是伴随着儒家学说的诞生而诞生的,它所表现的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地影响。史学家司马迁将无侯伯之位的孔子列为世家,正是因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于夫子,可谓至圣”、“至圣至贤,教化之主,又代有贤哲,故列为世家”。至今,国人在工作学习上还在受其潜然地影响。现在国外许多著名大学和知名企业,把研究中国的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时尚。他们为什么对中国古老的文化如此热衷?除了中国国力不断在增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影响力不断扩大外,更重要地是,他们意识到“急功近利文化”和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用讲求道德、公正和廉洁的儒家思想来解决。其中,孔子伟大的教育思想,更是他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俊,应该将宣扬国学视为己任,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延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论语》作为研究儒家学说的主要书籍和资料,儒家思想作为国学的主流更应引起大家十分重视,这也是笔者著此文的初衷。
(写于2006年5月4日青年节)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