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波
摘要:
《论语》中所包涵得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和义务。新时期青年人作为思想最活跃,实践最勤勉的群体,无疑是承担这一历史重担的主力军。
关键词:摘 要:论语、历史背景、周游列国原因、仁及其他主要思想、历史演变、青年人传播、结束语。 序 语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或者说有点过时了。其实不然,《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主要经典,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是作为正统思想出现的。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孔孟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积极的思想至今仍然在我们的习俗和观念里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国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得对象,今年东南亚和美欧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用文言文传承得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究竟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一样在传承中脱臼,就是因为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地作用。现在在青年人中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继续深入地延续下去。
《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及其著作作为现代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深入地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论语》产生的历史背景谈《论语》,我们就不能不谈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要了解《论语》,我们就应该对孔子及他生活的年代要作进一步地深入了解。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