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最具有齐国特色的政治理论——道法结合的稷下黄老之学

作者:姜建
摘要:

稷下黄老之学产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黄是指黄帝,老是指老子。它的基本体系是由稷下先生慎到、田骈、环渊等创造的,其主要著作是《黄老帛书》和《管子》一书中的《白心》、《内业》、《心术》上下四篇以及《慎子》、《田子》、《蜎子》等。学术特征为道法结合、兼采百家。作为最具有齐国特色的政治理论,稷下黄老之学曾两度成为“显学”,战国中后期曾是田齐政权的官学,西汉初年特别是文帝、景帝时期曾一度成为西汉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田齐政治和西汉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稷下黄老之学产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黄是指黄帝,老是指老子。它的基本体系是由稷下先生慎到、田骈、环渊等创造的,其主要著作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黄老帛书》(或《黄帝四经》)和《管子》一书中的《白心》、《内业》、《心术》上下四篇以及《慎子》、《田子》、《蜎子》等。学术特征为“道法结合、兼采百家”,道家是其哲学基础,法家是其基本的政治主张,兼采百家则是其政治主张的辅翼。作为最具有齐国特色的政治理论,稷下黄老之学曾两度成为“显学”,战国中后期曾是田齐政权的官学,西汉初年特别是文帝、景帝时期曾一度成为西汉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田齐政治和西汉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稷下黄老之学之所以产生于齐,兴盛于齐,是因为田齐统治者大力提倡的结果。为什么田齐统治者一上台之后就不遗余力、大张旗鼓的尊崇黄帝、宣扬黄帝的学说呢?除了尊祖之外,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找代齐的政治借口。田氏代姜齐后,为了摆脱篡逆的指责,也为了笼络民心、巩固政权,他们抬出了自己的祖先黄帝,想借黄帝战胜炎帝的历史,为自己正名(田齐的祖先是黄帝、大舜、陈国国君、陈完;姜齐的祖先是炎帝、伯夷、四岳、姜太公)。为什么田齐统治者又尊崇老子,褒扬他的道家思想呢?因为田齐统治者与老子是同乡。据《史记》记载,老子是“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而苦县本属陈国,只是到了春秋时期陈国被楚国所灭,才属楚国。老子的故乡是陈国,田齐统治者的故乡也是陈国;老子的学说是“道”,而齐国从姜太公起就有重“道”、“道统”、“道术”的传统;田齐统治者将同乡老子的“道”与齐国本土的“道”加以整合、扬弃,借同乡老子的招牌,推行一种讲究通权达变的新“道”——黄老之学。

稷下黄老之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骈、环渊。

慎到(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15年),赵国人,著名稷下学者。 齐湣王时,曾经在稷下讲学,与田骈等人齐名,一度当过太子傅(辅相)。他注重“以道变法”,因法重势,认为“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诎贤者”,强调治国以法为准绳,把君主的权势看作行法的力量。认为“法之所以加,各以其分”,使事无大小,一概断于法。如果君王不能“以道变法”,也就不能要求臣、民“以死守法”、“以力役法”。他尊君,但不主张独裁,反对“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提出“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汉书·艺文志》中有《慎子》四十二篇,列入法家,其著作已不全,现仅存七篇。

田骈(约公元前356年—公元前280年),又称陈骈,齐国人,著名稷下学者。齐宣王时已声名显赫。田骈学识渊博,善于言辞,时有“天口骈”称号;他曾与宋钘等稷下先生进行学术交流,干预齐国政治;还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据说其弟子达百人之多。直到晚年出奔薛时还率有徒属;其思想主要是“因性任物” 和“贵齐”。著有《田子》一书(早佚)。

环渊,生卒年不详,又称涓(juān捐)子、蜎(yuān冤)子,楚国人,著名稷下学者。《史记》说他曾著书上下两篇,阐述道家的学说;《汉书·艺文志》称他的著作为《蜎子》,十三篇(或《琴心》)。  

稷下黄老之学虽属道家思想,但它与老子、庄子的“人生”派道家注重修身养性、回避政治的思想不同,主体基本上是“君人南面之术”,即主要是讲政治,讲执政之道的;与同样讲政治,讲执政之道的儒家学说相比要“务实”,具有可操作性;与纯法家如商鞅、申不害、韩非子的“严而少恩”的学说相比又要温和、民本一些,而且主张道法合一,德刑并重,恩威并举,更全面更科学。

稷下黄老之学的思想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道生法”(《黄老帛书·法经》)、“法出乎权,权出乎道”(《管子·心术上》)

在这里,“道”指的是客观规律;“法”指的是法律、法规、政策。所谓“道生法”、“法出乎权、权出乎法”,就是说客观规律产生法律、法规、政策。也就是说,客观规律是法律、法规、政策产生的基础和依据,人们在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时要按照、遵循、顺应客观规律。

(二)“因道全法”、“因道变法”(《慎子》)

“因道全法”是稷下黄老之学的核心理念。“因”的意思是“按照、遵循、顺应”,全的意思是“健全、完善”。因为“道生法”,客观规律产生法律,所以要按照、遵循、顺应“道”(客观规律)来制定、健全、完善“法”(法律),而且要根据客观规律的变化来相应的调整、改变法律。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实事求是制定法律,与时俱进完善法律”。

(三)“因循天道”(《慎子》)、“因性任物”(《田子》)、“因人之情”(《慎子》)

制定法律要“因道”,按照客观规律;完善法律也要“因道”,按照客观规律。那么客观规律(道)包括哪些内容呢?稷下黄老学家告诉我们,世间的客观规律(道)可大体分为三类,即自然规律(即“天道”)、物理规律(即“物性”)、人的规律(即“人情”)。所谓因“道”,就是指要遵循、顺应天道、物性和人情。所谓“因道全法”,也就是指要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物理规律、人的规律来立法、变法、执法。用现在的话来解释,也就是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

(四)“贵齐”、“贵均”、“齐万物以为首”(《田子》)

道生法,因道全法,“道”(客观规律)在稷下黄老学说中极为关键。那么,怎么样来把握“道”,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呢?稷下黄老学家认为,要把握“道”,必须要“贵齐”、“贵均”、“齐万物以为首”,也就是说首先要平等的看待一切事物,要整体思维的、和合思维的、多元化思维的去认识事物和问题,才能把握客观规律。

(五) “君臣贵贱上下皆从法”(《管子·任法》)、“官不私亲,法不遗爱”、“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慎子》)

稷下黄老学家认为,因为把握“道”要“齐万物”,平等的看待天人、人物、人际关系,而“道生法”,所以在守法的过程中也要同样遵循道的平等精神,即要求人人重法、守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国君、官吏,即使是亲人,也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应该说,这种法制观念在封建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君要从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更是需要极大的理论勇气。这也是与晋法家明显不同的地方。

(六) “立公去私”、“弃智去己”(《慎子》)

稷下黄老学家认为,既然推行法治,那就必须要反对、杜绝一切形式的人治。因为法是“公”的体现,所以要求统治者“立公去私”,即君主个人不能因个人好恶,因为维护个人的私利来损坏法律的尊严;因为实行法治,有法律、法规,君主只需按照既定的法律法规行政、办事就可以了,不需要再于法律之外耍个人聪明,另搞一套,这就是“弃智去己”。

(七) “君道无为”、“大君任法而弗躬”、“臣事事而君无事”(《慎子》)

稷下黄老学家认为,既然推行法治,一切都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所以作为国君,依法施政,照章办事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心血来潮,乱搞一些法律之外的活动。一些具体的执法工作,完全可以放手让臣子们去做,自己只在宏观调控、驾驭全局、监督保障上下功夫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稷下黄老之学的思维逻辑是:只有平等的看待一切事物,才能准确的把握客观规律;因为客观规律产生法律,所以要按照、遵循、顺应客观规律(天道、物理、人情)来制定、完善法律;法律一旦制定,那么人人平等,包括执法者也要遵守法律。执法者怎么遵守法律呢?首先摒弃个人私欲、私智,不跳出法律的圈外自作主张、自认聪明,其次依法办事,不事必躬亲,充分发挥别人的积极性。

西汉初期,黄老之学的研究中心由临淄稷下学宫转移到了齐国的高密、胶西地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师承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乐毅列传》中作了记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东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可见汉初黄老之学很兴盛,以至于汉惠帝时齐丞相曹参特意用厚礼将精通、传播黄老之学的盖公请到相府,向他虚心请教治齐之术。盖公回答说:“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于是以黄老之学治齐,使西汉时期的齐国社会安定,生产力恢复很快。惠帝二年,曹参为相国,把“清静无为”这一治民方针定为治国之策。以后,黄老之学对汉初历代统治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真正将黄老学说确立为政治统治指导思想的,是汉文帝。文帝以庶子藩王而至九五之尊,深知民间疾苦、民心所盼,故其先后除诽谤、妖言法,除肉刑,减笞刑;又除田租;实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去繁礼”政策,因作露台需费百金而罢作;身体力行,贯彻黄老清静无为说,确定了文景时期任用黄老的基调。文帝死后,其妻窦漪(即窦太后)继续信奉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的黄老之学。在她的影响下,其子景帝刘启也以黄老之学治国,勤俭治国,仁厚爱民,减少赋税、刑罚,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其统治期间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一派盛世景象,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并称“文景之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其实就是“黄老之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