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冒安林
一、进步媒体的作用有多大

先拿《新青年》说事儿,这是本只要不是文盲就知道的杂志。有关《新青年》的大致概要,网络搜索一下就可以知道的一清二楚,下面我均以百度到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新青年》前身,是陈独秀和群益书社合作出版的《青年杂志》,印刷量1000份。出版了大约6期之后,因为和另一本杂志同名,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但从2月份开始就停刊7个月(也就是说一本发行1000的小杂志被迫改名后随即停刊半年多)。1916年10月到1917年8月复刊,发行了几期,然后又是停刊,到了1918年1月15日再复刊,并且不再向外界约稿,自己写了自己编辑(也就是说很类似于今天的社会团体自己创办的刊物)。随后就是几度停刊几度复刊,到1922年7月停刊的时候,一共发行了54期,半年为一卷的话,是9卷。具体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自己搜索。

根据作家陈明远的著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里的叙述,《新青年》发行量最高的是2万册。那时候发行渠道是怎样的我不清楚,按照每册1分半的邮寄费来计算,购买一本《新青年》杂志需要2角一分半。再引用书里“社会中下层每个月的消费水平在17元左右”的描述,17比:0.215,相当于今天月收入790元买10元一本的杂志。

1919年12月出版的《新青年》7卷1号中,刊登《《新青年》编辑部与上海发行部重订条件》的合同中有这样一句“中国北部约每期可销一千五百份”。当时没有中产阶级,就算穷人买《新青年》、有钱人也买《新青年》阅读的话,受发行量2万册的限制,受众也不会有多少(今天的《京华时报》说自己发行量40万,受众也才200万,只相当于北京人口的十分之一)。

由于当时这些进步书刊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印刷厂的,直接参与《新青年》创刊及出版发行的汪孟邹曾说过“上海印业,商务、中华不愿代印,其余民友各家尚属幼稚……目前是托华丰,尚不如前之民友……使人闷闷,拟明日更至别印所接洽。”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一个校办厂,印刷北大的教材、讲义等等,《新青年》也在这里印刷过。此前因为找不到印刷厂,杂志编辑在北京,印刷还要跑到遥远的上海。

到这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新青年》受发行量的限制,实际受众人数绝对很少。再加上当时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等迅速的传播载体、文盲也相对较多。就算《新青年》在知识界和文人中间影响力再大,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新青年》有时候的确很厚,在第七卷第六号这期,杂志居然厚达400页(和现在的时尚、瑞丽这些女性杂志有的一拼)。

不得不说,民国时期媒体业很发达,报纸有如雨后春笋,一窝蜂的出现了,光北京的报刊杂志就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少年中国》、《响导》、《京报》、《晨报》等等有名的总有近十家之多。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的统计,民国成立后,光北京就涌现了50多家报纸,比如很有名的邵飘萍的《京报》。

二、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很快受到打击

但有句话叫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虽然报纸很多,但就其在全中国范围内发挥的作用,还是相当有限。道理几乎不用阐述,一是文盲居多,有文化的人居少;二是城市人口少,农村人口多;三是传播方式落后,效果大打折扣。阳春白雪的东西,还很难影响到下里巴人。今天的《南方周末》够有名了吧,但我打赌,我老家那个村上千人口,留守人口都不知道这名字,农村人,从来不看报纸。

不否认当时中国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老幼妇孺都想着振兴国家,要渴望寻找到一条出路。而且很多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的确传播到了农村和学校里,不然也就不会有人从农村得知消息投向大城市了。但就算这样的青年有千千万,年幼求学,后来奔波于城乡之间传道授业,但在四亿总人口中还是占了绝小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里,长幼尊卑是有一定次序的。胡适1891年出生,到1915年也不过才25岁,而像这样不到30岁的年轻人了,别说自己的父亲还在,就是祖父甚至曾祖父活的长一点都还没死。像这样的大家庭里,二十多岁的后辈根本就说不上话。

终于谈到问题的核心了,都说五四的“新文化运动”给儒家文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一个新生事物取代旧事物的速度,总没有那么快。起码不会在短短几十年间,浸淫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就彻彻底底从中国每一个普通人的身边完全消失。今天的儒家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普通人只是习惯性的继承了某些习性,至于理论知识,几乎为零,不然于丹也不会这么走红,说明我们太缺。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在很短时间内,改变中国的文化传统,重创了儒家文化?老一辈的读儒家书籍长大的人都还在,那些老秀才、老乡绅、甚至老地主们也都还在世,起码十几二十年不会死。他们的固有的知识结构、习惯的思维、掌握的传统文化也自然会保留一段时间,并且会顽固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或后人。就算不传授,顽固也总会顽固一阵子的。
答案其实真的很简单,两个字:土改。

三、几百万老人的死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为了能让这个帖子发出去,这一节就写的比较简单点,大致让大家明白这个奥秘也就收笔了。

中国伴随儒家文化饱受重创同时发生的,就是土改。土改不是解放后才大规模发生的,而是随着解放区同时进行的。1937-1945,是中国的抗战时期,正常的教育当然受到很大打击,但一般来讲,死亡人数和掌握儒家文化的那一批人群,并不完全重合,儒家文化的传统绝大多数得到保留。1946年、47、48年,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土改运动,加上解放后的1950年的土改运动,有学者说历次土改,造成300~400万人死亡,比“反右”几乎多了十倍。费正清在《剑桥中国史》中说最少也有200万人。

土改的对象是谁?乡绅、地主、有钱人。那时候什么人读书?赤贫的人自然也能读书,但大部分读书的还是有一定财产的地主富农们,比如伟大的Mao家里就是富农。谁是农村最有文化的人?乡绅学究们。谁世世代代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乡绅学究们。家里有藏书、能送孩子读书,写传统书信的,维持传统社会伦理的,都是这些有一定学识、一定财产积累的农村里的上层人群。

没有哪个社会,不会产生一些这样的人。也不是所有的乡绅和地主全是坏蛋。也不是每个贫下中农都对之恨之入骨。但这一场运动,就是直接冲着他们来的,目标明确,不仅仅是分地,而是从政治上、肉体上消灭他们。当一场接一场的土改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几百万的乡绅学究们消失了,那些写的一手毛笔字、做的旧诗,恪守传统伦理的中老年人们,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传统,就在此刻断了。随着这些读过书的人的离去,而中断。一些些德高望重、主持常伦,凝结传统精神的人们,在没有传承到下一代之前,都突然消失。一个这样的人,大概可以影响本村本镇几百人,几百万这样的人,可以影响几亿人。这些农村核心的死亡,再加上以后对知识分子的打击,双重配合一干二净,这才是入骨抽髓,让儒家传统文化突然消失的真正原因。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