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林志鹏
《論語‧子路》:「仲弓爲季氏宰,問政。」皇侃云:「仲弓將往費為季氏采邑之宰。」[1]邢昺《疏》:「冉雍為季氏家宰,而問政于夫子也。」按,邢氏說是。「宰」在殷卜辭及金文中已見(如「宰丰」、「宰甫」),至西周中晚期,宰在政治活動中日益重要,其職掌在金文所見主要有二:一是管理王家內外,傳達宮中之命;二是在錫命禮中作儐右或代王賞賜臣下。春秋時期,各國多置「太宰」,除職司公室內外事務,還出納國君之命、出使列國,甚至執國柄,其基本執掌為諸侯公室之總管[2]。《禮記‧曲禮下》:「問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當時協助卿大夫統治的家臣亦稱「宰」,分家宰和邑宰二種:家宰掌管全家的政務,邑宰則掌管某邑的政務,包括財政和軍政[3]。《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4]孔子門人任宰者如子夏為莒父宰(《論語‧子路》)、子游為武城宰(〈雍也〉)[5]、宓不齊為單父宰(《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6]等。從上博三〈仲弓〉所謂「為之主謀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