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涛
【提要】竹简《唐虞之道》“孝之杀”一句中的“ ”应释为“杀”,指减杀。竹简主张为了“爱天下之民”而可以适当减杀、牺牲孝,这在儒学史上可说是前无古人,后世也罕见来者。竹简这一思想的提出,与战国中前期出现的禅让思潮有密切关系。在传世文献中,与其接近的是《礼运》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郭店竹简《唐虞之道》是战国时期宣传禅让的一篇重要文献,它的出土,为我们了解战国时期出现的禅让思潮提供了重要材料。目前学术界关于《唐虞之道》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对于其中“孝之杀”一句的思想史意义却尚未涉及,故有必要提出来做进一步讨论。
一
竹简《唐虞之道》第六至第七简说:
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杀,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
“孝之杀”一句中的“杀”,原文为“ ”,整理者释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