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摘要:《五行》中的施与型很准确的概括了客体对主体的影响以及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系辞》中的型则是道与器联系的中介,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就是对于道的模仿。《老子》的“天象无型”已经深刻地概括了自然生成与人工生产的联系与区别。由《老子》到郭店简《五行》、《成之闻之》,再到《系辞》,有关“型”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五行,系辞,型,天型
《五行》云:
仁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义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礼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智行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圣行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德之行。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以上依简本释文录出。帛本“型”字作“刑”,“智”字作“知”。简本依仁义礼智圣为序,帛本依仁知义礼圣为序[1]。
无论是“型”还是“刑”,似乎都浅显易懂,因而研究《五行》的学者尚未将其作为问题提出。不过“型”、“刑”作为中国先秦哲学的重要术语,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而且与道、器等构成一组形上形下的范畴,成为著名的形上形下学说。弄清楚什么是“型”,不仅对于我们揭示五行认识学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理清有关型的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形成。以下我们主要依据《五行》和《易·系辞》,对型与刑的含义作一说解。
一、《五行》之型
简本五行之型的本始意义是指模型[2],帛本刑读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