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方健
今存世并已影印出版的残本《永乐大典》(下简称《大典》)812卷中,有约5477条明初以前方志佚文,约近180万字;涉及约900种书名之多,去其重复,所见仍约有780余种书名。其所保存的史料中,绝大多数与宋代相关,无疑是宋史研究中尚未利用与开发的资料库。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华书局影印本《大典》797卷刊行之际,笔者就已开始利用《大典》录存的方志史料研究宋代经济史,苦于《大典》方志佚文分散在各卷不同韵目中,查检十分困难,兼之近年病目等原因,这种研究时断时续。今幸张忱石先生等整理点校的《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华书局2004年版,下简称《辑佚》)刊行,给笔者的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唯一的遗憾是《辑佚》未附人名、地名索引。当然,对《大典》的研究和利用,其根本出路在于数字化。作为上述研究的副产品,即对《大典》中宋元方志残卷本身的研究,也已启动,本文即为系列研究中的第一篇。不当之处,尚祈教正①。

一、关于《临汀志》修纂的若干问题

《大典》卷7889~7995凡七卷,收录成书于宋开庆元年(1259)纂修的《临汀志》,按今存宋代方志的惯例,纂修的年号应入书名,故命名为《开庆临汀志》(下或简称开庆志),这是唯一比较完整保存在残本《大典》中的宋代方志。此书卷首目录已佚,卷末附录的序跋各一首,点明了是书修纂的作者及概况。为了行文的方便,以下凡引《临汀志》文之处,仅括注《大典》卷数和《辑佚》页码,必要时出注说明。

今考《临汀志》胡太初序和赵与沐跋(卷7895/页1467~1468),宋代汀州方志凡三修:其一,始修于隆兴二年(1164),这是州郡分置430年来的首部方志;其二,再修于庆元四年(1198),均名《鄞江志》②;其三,鉴于前志的“甚略”、“未备”与“尚疏”,开庆元年(1259),时知汀州胡太初遂命州学教授赵与沐等重修。预其事者乃州学学正钟明之③及陈士安、钟知本、丘一震等。志稿由胡太初亲自窜定,所谓“定科条、订事实、剂雅俗、正讹谬而编成矣。”赵与沐则“提纲”挈领,其余诸人乃“审绎旧志、蒐猎轶闻”。因此,这部《开庆志》乃在二部《鄞江志》旧志的基础上增补考订而成。由胡太初修,赵与沐纂。如按当今的提法,乃胡、赵分任正副主编,与其余四人共同编辑而成。可贵的是,知州胡太初以其学识躬亲其事,予以润色、修订,较今之所谓“主编”只挂名不负责,高明多矣。《开庆志》凡15卷,仅“三阅月”而成,序跋均署开庆元年九月一日,则其发凡起例于是年六月初,完成于八月末。同时编成者还有诗文总集亦15卷,当亦在庆元《鄞江集》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姑亦名之曰《临汀集》。这是胡太初等人对汀州文献整理的一大贡献。不幸中的大幸是:《集》已久佚而《志》却仍存于《大典》之中。唐天宝元年(742),改汀州为临汀郡。宋人嗜古,《志》以郡名,此《临汀志》命名之由来。《临汀志》是否刊刻,序跋无明确记录,《宋史·艺文志》、《通考》、《玉海》等均无记载,但从明代《文渊阁书目》卷4已著录二部、各二册分析,似当时已刊行,此即为《大典》据以录入之本。

胡太初,《宋史》中未见其名,但可据现存宋元资料考其生平宦历如下。胡太初,台州临海人。其父胡余潜(1165~1234),字叔昭。嘉定四年(1211)进士,终官广西藤州(治今广西藤县)知州。太初嘉熙二年(1238)周坦榜进士(《会稽续志》卷6)。淳祐四年(1244)八月,除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教授;六年十月任满(《景定建康志》卷28)。淳祐十一年正月,以国子博士兼景献府教授除秘书郎。十二年正月,出知全州(《南宋馆阁续录》卷8)。同年,徙知处州(治今浙江丽水市西)。宝祐元年(1253),刊其端平二年(1235)所撰《昼帘绪论》一卷于郡治(见四库本是书《自序》、《跋》及《四库提要》)。宝祐六年十一月,以宗正丞、兼吏部郎知汀州(治今福建长汀);景定元年(1260)八月,召为工部郎中(《大典》卷7893引《临汀志》)。景定二年(1261),除判军器监(刘克荘《后村先生大全集》卷63《制词》)。景定三年,在知饶州(治今江西波阳)任,因职事修举而除馆职直秘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70《制词》)。咸淳元年(1265)闰五月,曾以中大夫、直敷文阁、两浙运判兼权知临安府,旋即为李芾所代(《咸淳临安志》卷47)④。胡太初诗今已无可考见,文则仅《临汀志·丛录》(卷7895/页1462~1466)存其知汀州的三道奏札,此外便是其《昼帘绪论》及《临汀志》的各一篇自序,可供《全宋文》编者採辑,余则同其主编的《临汀集》15卷一样久佚失传了。另一位主编赵与沐乃宗室,系楚国公赵从信后裔(《宋史》卷220《表十一·宗室世系六》)。其宦历仅见于《临汀志·郡县官题名·教授》:修职郎,宝祐三年(1255)六月七日到任,开庆元年(1259)八月二十六日满替。则《临汀志》之纂,是他任期中最后三个月内完成的。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研究宋代汀州不可多得的文献,厥功至伟。

《隆兴鄞江志》今已难考其详,唯《庆元鄞江志》,尚略具本末。乃庆元四年(1198)时任知州的陈晔命李皋纂修,同时完成的还有汀州诗文总集《鄞江集》,当时通判林文仲撰序二首,分冠《志》、《集》。知、通陈、李分别于是年八、九月离任,似《志》、《集》成时,陈已赴广东提刑任,故由林序而刊行之。陈氏生平详下考,林之宦历参见注②,勿赘。无疑,庆元《志》、《集》的纂修,为《临汀志》的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般认为完成于宝庆三年(1227)、始刊于绍定元年(1228)的王象之《舆地纪胜》(下简称《纪胜》)卷132《汀州》中,其“县沿革”门引3条《鄞江志》文(方按:前2条作《鄞川志》⑤,疑即一书)、“风俗形胜”门引4条《鄞江志》文,据同书“碑记”门所载,此当即为庆元志之文⑥。在赵万里辑本《元一统志》(中华书局1966年版)卷8的“建置沿革”、“风俗形势”、“古迹”门各有1条《鄞江志》佚文(均辑自《大典》)。其中第1条“莲城县沿革”引《鄞江志》云:“四山环绕,簇簇如莲”,与《纪胜》完全相同。第2条“风俗形势”门云:“郡有三仙二佛,人多好善,艺文儒术亦多。民产薄,故啬用;性直,故少诈。”此条出《大典》卷7890,乃仅见于此之佚文。其第3条《古迹·苍玉洞》引《鄞江志》文比较复杂,留待下文再加讨论。《大典》卷13705(《辑佚》页1201)引《鄞江志·苍玉洞》1条佚文,此乃残本《大典》中唯一幸存的庆元志文。《庆元鄞江志》存上述三书中的佚文去其重复,计9条。可证此书历宋末、元代,明初仍存,约佚亡于明代中叶。但《临汀志》却未见引《鄞江志》文,而且从上引9条《鄞江志》佚文考察,在相关条文亦未有照抄之嫌。但《鄞江志》乃《临汀志》史源之一,毫无疑义。

以下重点考察一下《临汀志》与《纪胜》、《元一统志》、《大典》三书的关系,从正文和注文二方面,看《临汀志》编纂的某些特点及其被录入《大典》后的变动。

《大典》卷7889~7895引《纪胜》卷132州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上下、古迹、官吏、碑记、诗、四六等8门凡42条,均为正文,只有人物、仙释二门内容未被引录。这42条可大致区分为两大部分,“碑记”以下3门20条,《大典》卷7895全部收入,文字可据《纪胜》校补。“碑记”门中两处“林仲文”,均为“林文仲”之讹倒(《大典》卷7895引文及《纪胜》卷132均误),可据《临汀志·郡县官题名·通判题名》改正。除“碑记”、“四六”二门的4条外,其余16首诗(包括佚句),全被《临汀志》採入,由于《临汀志》未专设“题咏”或“诗”门,这16首诗被分散录入于“山水”等门的各有关条目下。可以断言,在今《大典》本《临汀志》所存的100余首诗(包括联句)中,其来源之一即为《舆地纪胜》卷132的“诗”门。另一个来源应是据《鄞江集》⑦增补成的汀州诗文总集《临汀集》。

《大典》所引的其余22条,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纪胜》卷132州、县沿革、风俗形胜三门被《大典》卷7889~7890收入建置沿革、风俗形势二个事目的6条。《临汀志》在相关门中有类似的内容,但其编者甚至没有参考过《纪胜》的相关条目,《临汀志》应是根据隆兴、庆元旧志修订而成,《纪胜》这6条并非《临汀志》的史源。二是见于《纪胜》卷132景物、古迹、官吏门的16条,除个别外,几乎全不见于《临汀志》山水、古迹等相对应的门类所载。以上几种不同情况的出现,与《大典》的修纂原则及凡例相关。《大典》在同一事目中,通常博采各种方志,或并录以相互补阙,或荟萃而区别同异,或详略殊异兼收并蓄,既是决定于其《凡例》,又体现了其尽可能多地保存史料的类书编纂原则。这一问题比较复杂,在论及《临汀志》与《大典》关系时再深入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典》卷7891~7892引《临汀志》的相关条目下,有作为小字注文形式出现的《纪胜》文16条,或考异、或诠释、或补充。从《大典》修纂体例及《临汀志》注文特点看,尤其是其中一条注出现在注引《元一统志》之下分析,似这16条注应出于《大典》编者所加。经校核《纪胜》卷132景物上下、古迹二门,其文字全同。关于《临汀志》的注文,亦详见下论。

一般而言,《纪胜》有州、县、监司沿革、景物(上下)、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又分若干类别)、四六十一门。从今《大典》卷7889~7895收录的正文42条、注文16条考察,已占《纪胜》卷132凡133条的36%,以篇幅论就更达将近一半,有些门如沿革、风俗形胜、诗三门几乎全部被收入,因此,从这一卷的情况看,应能概括出《大典》收录《纪胜》一书的特点:一是通常每条文字全录。二是因《大典》的事目与《纪胜》的门类没有重合,《大典》将《纪胜》条目录入相对应的事目。如《大典》将《纪胜》“景物”门条目录入相近的“山水”。此门如“至道宫”一条则析置于《大典》“寺观”,将“雅歌楼”一条析置于“亭馆”,是因为《纪胜》不设“寺观”、“亭馆”二门。同样,“曾肇”一条,出《纪胜》“人物”,而《大典》卷7894收入“名宦”。此乃不得已而为之,尚属合乎情理。但《大典》与《纪胜》均有“古迹”门,却将《纪胜》原属“古迹”门的“谢公楼”一条改属《大典》“亭馆”,又将原属《纪胜》“景物下”的“三瑞堂”、“圣泉庵”二条割置而改属于《大典》卷7892的“古迹”,则体现了《大典》编者在收入地理总志时,调整其门类中的条目颇具随意性,其中既有调整比较合理的,也有明显失误的。三是即使同一门中的条目,也任意改变了其原有次序。这些情况,在将《临汀志》分条录入《大典》时,也颇有类似的情形,故特先拈而出之。

赵万里辑《元一统志》卷8存汀州佚文凡52条,辑自《大典》卷7889~7894,分属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等8门,仅缺人物、仙释2门。与《大典》这6卷中的对应事目比较,仅“坊郭乡镇”作“坊里墟市”、“里至”作“至到”、“宦迹”作“名宦”,其余5门,全相同。即使这名称不同的3门,也无实质意义上的不同。但与《大典》本《临汀志》相同门类文字对勘,却几乎无一相同者。这也许是与《大典》的另一条修纂凡例有关,凡有相同内容者取其详及早者。但令人费解的是:有些有延续性或历史传承性的门类如“里至”(即“至到”,在宋代方志中又常称“四至八到”)其里程数及所到邻近州(路)方向、名称却大相径庭,显然,《临汀志》要可信许多。

更令人费解的是:辑本《元一统志》卷8(页623)⑧引《临汀志》云:“开元二十三年置县于新罗县之外,复迁于城东百步潭二里之外。(注:旧记:开元二十四年开山洞置,初治新罗县之外。)大历四年徙治白石,皆长汀县地。”检《大典》卷7889引《临汀志》汀州及长汀县沿革,竟无一字相同。如果不是《元一统志》编者误引书名,疑开庆以后如咸淳(1265~1274)年间或元初另有一种《临汀志》存在。或此亦《鄞江志》佚文欤?

《大典》卷7890~7892引《临汀志》中,今存10条小字《元一统志》注文,显然,此乃《大典》编者所加。其性质和作用同上述《纪胜》之小注,也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如《大典》卷7890(《辑佚》页1213)“兴仁坊”下一条小注云:“录事司,领在城坊郭”。宋制在州郡置录事参军一员,简称录事或录参,主管州狱(称州院和司理院),兼有纠察诸司参军之职,故又别称纠曹。宋置录事厅,在子城内谯楼之西;此称司,当为元制。但元承宋制,疑宋末以来,录事职司又有扩展。虽仅寥寥数字,但却启示我们,这在宋代职官制度方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又如《大典》卷7891(《辑佚》页1271)“苍玉亭”条下引《元一统志》转录了庆元二到四年(1196~1198)知州陈晔的一联诗句:“阁前横氵矞  水,亭畔列奇峰。”《全宋诗》卷726(12/8400)却据《宋诗拾遗》卷7误收入元丰汀守陈轩名下。

颇富史料价值而更值得珍视的是《大典》卷7891(《辑佚》页1247)引《临汀志·苍玉洞》条下的一条《元一统志》小注:

苍玉洞,《鄞江志》云:“在县东二里,州城外正东一里。洞口二石壁天然成门,其门有亭曰苍玉。石最高处有中亭曰翠微,又有古禅院曰东禅,名僧法密卓锡于此。门左有亭曰横翠,皆为一郡游观之胜概。蒋之奇将漕福建日来游,有诗〔序〕云:‘在宁化县北五十里,洞前重冈叠巘,森列左右,小涧横绝,烟云缥缈,有圣水桃竹,野花异草。’”

这条《鄞江志》的佚文又见于赵辑本《元一统志》卷8《古迹》(页631~632),可与此条相校勘。“县东”前有“长汀”二字,是,当据补。“州城”前有“在”字,似衍。“一郡……有诗云”20字,赵注云原脱,据《大典》卷7891引《临汀志》补。最后引蒋之奇五绝诗一首,而不是“云”以下35字。诗与《临汀志》“苍玉洞”条所引全同。令人费解的是:赵万里先生注出处云“同上”,蒙上文为《大典》卷7891,今复检,已不见此条,疑赵先生笔误失注出处。赵辑本这条《鄞江志》佚文,与《临汀志》注引《元一统志》转引《鄞江志》佚文颇有异同,脱文20字或抄手漏抄一行,唯文末一引蒋诗,一作“在宁化县北……”等35字,疑其尚有夺误,说详注⑨。惜不知赵辑所自出,无从复按验证。无独有偶,《大典》卷13075洞字韵另存《鄞江志》这一条佚文,《大典》列入“山川”事目,与《元一统志》列“古迹”门不同。但其文字则与上引佚文几全同,唯“县东”前有“临汀”二字(方按:“临”,当为“长”之讹,疑亦《大典》编者录入时臆改),“圣水桃竹”误作“桃花”。当为《大典》抄手涉下“野花”而误⑨。《大典》卷7890另有一条《元一统志》转引《鄞江志》佚文(赵辑本卷8页630)云:“郡有三仙二佛,人多好善。艺文儒术亦多。民产薄故啬用,性直少诈。”与《大典》同卷引《临汀志》(《辑佚》页1225)所谓“旧志谓险隘荒陋,(轻)〔民〕生尚武”云云⑩,大相径庭,可补《临汀志》之缺。在《大典》本《临汀志》中没有任何徵引隆兴、庆元《鄞江志》之文,幸赖《纪胜》、《元一统志》等书保存了近10条佚文,虽片羽吉光,尚弥足珍贵。

最后,着重讨论一下《临汀志》被收入《大典》后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又是什么样的变化?有学者以为《临汀志》首尾完整,被编者一字不易抄入《大典》,此说似已成定论。笔者却以为,今存《大典》本已全失《临汀志》原本之旧貌,编者在把《临汀志》打散录入《大典》后多有改写、删节等,导致其书已面目全非。

(1)《大典》事目与开庆志门名  《大典》卷7889~7895今存事目凡33个:建置沿革、至到、城池、坊里墟市、桥梁、风俗形势、户口、税赋、供贡、土产、山川、亭馆、祠庙、寺观、坛□(左土右遣)、衙门、廨舍、仓场库务、邮驿、学校、贡院、营寨、古迹、郡县官题名、名宦、进士题名、武将、遗逸正烈、贞节、仙佛、道释、丛录、题咏。《辑佚》编者以为这就是《临汀志》原有的门(类)名,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大典》在打散录入时已全部取消了其原有的卷帙、门类之分,今无别本可校,而且其中的部分事目名也确实是沿用了原《临汀志》的门名,但可以肯定,《辑佚》以为今存《大典》33个事目即是《临汀志》的门名,实已将两者混为一谈,非是。所幸《临汀志》小注中保留了一些可供探索的线索。

《大典》卷7892引《临汀志》(《辑佚》页1274)及卷7893(《辑佚》页1346、1347)凡四见小注:“事迹详见名宦门”或“事迹见名宦”;同上《辑佚》页1274又有小注:“事迹详见武将门”。这表明《临汀志》确有名宦门和武将门,与《大典》卷7894的事目“名宦”及“武将”相一致,这证明《大典》有些事目,确实就是《临汀志》的门名,两者完全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大典》卷7892(《辑佚》页1273)的一条小注:“事迹详见遗逸门”,似乎与《大典》卷7894的事目名“遗逸正烈”不符,但实际上两者也是完全一致的,上引小注“见遗逸门”云云不过省略了门前之“正烈”二字而已。何以见得?不妨看一下《临汀志·遗逸正烈》(《大典》卷7894,《辑佚》页1437)门的小序或前言:“名禄不及曰遗,志操自高曰逸,守节不屈曰正,见义敢为曰烈”,姑且不论这种概括是否规范,因为这只反映修志者的观念,但考察此门所收的几名人物就发现出了问题。如邓春卿、王格、徐唐、李元白、宣明、邓旦入志六人,均为淡泊名利,不求仕进,安于笑傲泉石的所谓隐逸,即此志所立的“遗逸”。唯一的例外乃雷观,靖康(1125~1127)间以太学生上书痛斥张邦昌,按其言行应入直言极谏之类,也可算得上“正人”之列,或可极牵强归入《临汀志》编者所谓“见义敢为曰烈”之徒。但却无一人当得起“守节不屈曰正”的称号。《大典》卷7894这一事目后又别立“贞节”一事目,所列乃收入《临汀志》之二位妇人:一是长汀县人叶氏嫁赖冲元为妻,夫家在石城县(宋属江南西路赣州)。其夫宦学游岭表未归之际,建炎四年(1130)虔化县(治今江西宁都)人李敦仁起兵,“兇锋直捣石城”,驱迫妇女,叶氏义不为辱,“极口骂贼,以身自触白刃”而死,并其儿女一起遇害○11。此乃不折不扣附合《临汀志》编者所谓“守节不屈为正”的标准。二是清流县人晏氏,适宁化大陂村曾家,寡居。绍定三年(1230)晏梦彪等起兵,横行于汀、南剑州、邵武军境,宁化管下诸堡寨俱陷。唯晏氏率壮丁督战,乡寨得保未被攻破○12。此事正乃《临汀志》所谓“见义敢为曰烈”者。显而易见,《临汀志》编者正将上述七位男子并称“遗逸”,而将这二位妇人合称正烈,合编为同一门,名之曰“遗逸正烈”。《大典》编者不解其意,按照明人的观念,臆增“贞节”这一事目,从而将《临汀志》原属一门的九人臆析为二,硬将原书遗逸正烈门中析出叶、晏两妇,单立为“贞节”事目,导致后人误以为《临汀志》另有“贞节”一门。实际上,宋人并不倡导守节,妇女改嫁、纳妾、买卖婚姻等蔚为时尚,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方志中也从未有过贞节之类的门或传,元编《宋史》也只有《烈女传》。明代,虽社会风气极为腐朽,却仍倡导什么贞节观念。以贞节为标榜的烈女传,贞节门之类充斥各种方志和官修正史。因此,《临汀志》并不存在“贞节”一门,殆无可疑。

顺便指出,世多以为北宋二程倡导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这种贞节观念的起因,由于理学的传播,贞节观始于宋代。此论似是而实非。理学,虽至朱熹集大成,但在他生前却仍受到压制,由于宋理宗的倡导,才开始受重视,真正成为定于一尊的官方哲学是在明代。两宋,是宋学百花争妍,百家争鸣的时代,贞节观,绝非是宋人的倡导。

《大典》卷7895有“题咏”这一事目,似乎也不是《临汀志》原有的门名。因为这一事目下首录《临汀志》胡序、赵跋各一首,按志书的一般情形序应在卷首,跋应在卷末(也有序跋同附于卷末者),绝无将序跋列入题咏者。《临汀志》收诗100余首,均已散见山水、寺观、名宦、进士题名等各门,已无必要再设“题咏”一门。再从《大典》卷7895题咏这一事目看,次收《纪胜》卷132碑记、诗、四六等3门中19条,除碑记外,均为“题咏”中的内容,复又收录唐·韩偓、宋·韦骧、文天祥、元·丁继道等人诗。正是由于这些内容的存在,《大典》编者才归纳而增列为“题咏”事目,也许是《临汀志》的序跋附录在卷末,《大典》收入时已将其卷帙之分,门类之别全部泯灭,序跋无所归属,才将其归入最后一个事目“题詠”之中。从今存《临汀志》的体例和内容看,原本《临汀志》是不需要也不可能有“题咏”一门的。一般而言,如果《大典》这七卷中只收录《临汀志》一种书的情况下,很可能其事目名即为开庆志的门名;如果《大典》某卷中不止收录《临汀志》一种书,就需作具体分析。在引多种书的事目中,凡首引《大明清類天文分野书》者,其“建置沿革”事目即为该书的门名,当然也不排除与《临汀志》门名重合的可能;而首引为《临汀志》的事目中,通常与其门名重合。

还需指出:《大典》卷7892有“衙门”一目,所录仅《江浙须知》一种书,则其显非《临汀志》门名。《江浙须知》另有文字被《大典》卷7890收入“至到”、“户口”二目,应即与《临汀志》重合的门名。《大典》的事目与宋代方志的门名未必一致,因为《吴郡志》和洪武《苏州府志》的存在提供了验证鄙见的机会。残本《大典》今存记载苏州的凡3卷,为卷2367~2369(据《大典》目录则卷2349~2389,凡41卷记述苏州)。依次列有封爵、冢墓、贡举题名、旌表、牧守题名5个事目。前4目先录《苏州府志》,《大典》事目照抄府志门名;而封爵、冢墓二目,《吴郡志》卷10、卷39亦有,《大典》事目与收录二书门名吻合,仅为巧合;贡举题名,《吴郡志》卷28作进士题名;旌表一目,乃《吴郡志》所无;“牧守题名”一目,乃《大典》编者捏合《吴郡志》牧守、题名二门而成。其内容则又首採《吴郡志》卷10“牧守”前言及卷11“题名”注引叶梦得《题名记》。再採《苏州府志》作正文,又以《吴郡志》牧守门内容作附注。《大典》事目无一与范志门名相同。如果再稍扩大一下考察范围,看一下今存残本《大典》尚存相对集中保存的以各地府州名为字目的其余16个州府的情况○13,发现凡存“建置沿革”这一事目的府州,无不首先引录《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书》,则无疑“建置沿革”乃明人是书的门名,而今存宋代方志与此对应的门名,仅作“沿革”。另外,这16种府州志所在的《大典》事目,“风俗形势”,宋代方志一般作风俗或风俗形胜。因此,颇疑《临汀志》这二个对应的门名亦应作沿革和风俗形胜。

综上所述,《大典》卷7889~7895凡七卷中出现的33个事目名中,衙门、贞节、题咏肯定不是《临汀志》的门名,乃《大典》编者所增。建置沿革和风俗形势,很可能其门名作沿革和风俗形胜或风俗、形胜(嘉靖《汀州府志》分作风俗、形胜二门,疑即沿《临汀志》之旧)。其余28个《大典》事目名则有可能多为《临汀志》的门名,但也有可能不是,如“至到”也有可能作“四至八到”,“供贡”或作“上供”等。

(2)《大典》本《临汀志》不是足本  《开庆临汀志》除比较集中保存在《大典》上述七卷中的内容外,在今存《大典》各卷中还有15条佚文○14,经一一检核,除《大典》卷7240(《辑佚》页1305)引“清心堂”一条外,其余14条与上述七卷中条目重出,这乃《大典》系于不同韵目、事目的修纂体例所决定的。其文字基本相同,亦具互有异同者,可供校勘。也许这种假象正是论者判定七卷本开庆志乃足本的依据之一,但他们却忘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今存残本《大典》仅是原书的4%左右。而在徐松等辑出的《宋会要辑稿》礼20之134中就有一条《临汀志》佚文,不见于今传《大典》本开庆志,成为此书并非完本的力证。这条佚文原文如下:

《临汀志》:靖王祠,在临汀(蓬)〔莲〕城县南,嘉定间勅赐庙额。按:王,淮阴人。张有严之子。唐开元元年八月十八日生,十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入灭为神。护国救民,封成济侯。(宋)太祖亲征太原,川水泛滥,上忧之。冰忽合,师遂济。空中见神来朝,加“征应护圣使者”。熙宁五年,陞济物侯。宰相王荆公令有司勘会灵显事迹,再封“忠懿文定武宁嘉应侯”。南渡以来,神复响答于浙间。而此方尤显著,累封东平忠靖王,邑人尊事之。殿基旧卑隘,淳熙九年重建○15。

对照《大典》卷7892(《辑佚》页1284)引《临汀志·祠庙》,此条仅存18字:“勅赐东平忠靖王行祠,在莲城县南,嘉定间创。”此似更象原文,疑上引转录于《辑稿》之文,《大典》编者已有删改,如首句,仅存“靖王祠”三字,“临汀”、“宋”又为臆补。毋庸置疑的是:“按”以下近200字无疑为《临汀志》原有,已被《大典》编者删去。联系宋代方志如《吴郡志》卷12~13、《景定建康志》卷44、《咸淳毗陵志》卷14,尤其是《咸淳临安志》卷71~74祠祀或祠庙门所载不厌其详,还多附录相关诗文来看,似开庆志中此门的许多条目均已被《大典》编者删节。另外,从《临汀志》行文的字里行间也可以考见《大典》编者的类似删节。如《大典》卷7892(《辑佚》页1315)云:“其详见本仓(均济仓)规约”,今考《大典》本《临汀志》,此《均济仓规约》已荡然无存,显而易见,亦已被编者一刀砍去。相信类似情况还有一些。总之,即此三例足证今传开庆志已非完本无疑(另一例即上举“清心堂”佚文)。

(3)是否存在开庆志以外的另一种《临汀志》  这已是尚难确证的一个问题。临汀作为汀州的郡名,自唐已然,宋、元、明均可用其古称,名之曰临汀。在残本《大典》各卷中还存在标作书名为《汀州志》及《汀州府志》的条目○16。这些条目经校核,与七卷本开庆志文字基本相同,《临汀志》应是其史源。从其“福建汀州府”等行文语气及《临汀志》所无的“人物”门的出现,应是明初修纂之志,姑置勿论。

值得注意的是:《大典》卷7892(《辑佚》页1337)引《临汀志·营寨·汀州屯田》一条,据其“见于汀州路上杭县立屯”及“延祐七年终合有见在种田军人”云云,则此条绝非开庆志中文字,不知何以会窜入?这里似乎有两种可能:一是将元修《汀州志》或《汀州路志》的书名误写成《临汀志》;二是元代确实存在另一种也名曰《临汀志》的方志。两者必居其一,因书阙有间,难以确定。另外,《大典》卷9764(中华书局影印本页4205下)有引《临汀志·山水·滴水岩》一条佚文云:“在汀州府上杭县东北七里,石窦有线,留直透泻岩下……。”校《大典》卷7891(《辑佚》页1269)“汀州府”三字原无,有可能是《大典》编者所加;“留直”,乃“溜直”之讹,极有可能是抄手之误。令人费解的是开庆志中的“莲城”,被改成了“上杭”。检点校本《闽书》卷22(册1页533)将“滴水岩”条系于明成化年间新划的归化县北五里,与连城(明改莲城为连城)交界处。是否有可能,因明初行政区划的变动,滴水岩已不在莲城县,而修志者无所适从,将其误系于上杭县。如果《临汀志》书名确非误书,则同样不能排除明初也曾出现过另一种不同于开庆志的《临汀志》之可能。不过仅此一条,同样不足以论定。因此,这是一个很难作出是非判断的问题。

(4)《大典》编者对开庆志文字的改动  这实际上包涵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删节,二是增加,三是窜改。增删以上已举了些例证,所增的不仅有上述“汀州屯田”一条正文,还有10条《元一统志》佚文小注等。即使是开庆志以前的宋代方志如《纪胜》、《郡县志》、《寰宇记》、《广记》等用作注文,既有可能是《临汀志》原有的,也有可能是《大典》编者所加的,或两者兼而有之。这类注文,合计有百余条之多。至于《大典》编者对开庆志文字的改动之处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因为《大典》的读者是明人,故自称“国朝”,凡开庆志所涉及的国朝、皇朝等字样,一律改成宋或宋朝;对宋朝诸帝,其庙讳前统统加上“宋”字。另外,在一些县名前加上“汀州”或“汀州府”字样,尚可理解;最不可思议的是将开庆志中的汀州、长汀改成“临汀”等。这些文字改动至少在100处以上。加上增注等,合计200余处。

总而言之,由于《大典》“用韵以统事,用字以系事”的编纂原则,及凡例中“悉以国(明)朝所立州郡之名为正”的规定等影响,《临汀志》在被《大典》收入时,已将原书打散,重立条目,改变次序,分门别类录入相关事目,从而使开庆志尽失其原本之旨。具体而言:一是原有卷帙次第、门名归属已全部删除,其行款、门名编排发生变动。既有一门析而为二,也有改变原属门名,甚至增加原无的门类。二是内容既有删节,也有窜入他书。三是文字有大量改动,又分为编者煞费苦心的有意改动及抄手的无意讹夺衍误两类。四是注文的增删,开庆志中有数以百计的小注,大致可分为四类:对正文诠释或补充;引他书以考异或说明;引唐宋人之诗文;见于郡县官、进士题名等门的人物小传。《大典》编者对前二类尤其是第二类有为数不少的增删。有些是必要的,有些则有蛇足之嫌。当然,由于原注与增注在形式上的完全一致,要确定《大典》编者所出增注的具体数量相当困难。但以上的考析足以证明,所谓《临汀志》完整无缺、原封不动保存在《大典》之中,或《大典》一字不易收录《临汀志》之类的论断,是缺乏依据的耳食之言,可以休矣!

二、《临汀志》的史料价值和存在问题

由于《临汀志》是今存为数极少、相对比较完整的宋志,胡太初是宋末名流,所据多为可信资料,所纂不失为一部善志,因而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提供了许多沿革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方面的重要资料,给宋代经济史、制度史、社会史和地方财政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可供深入採掘的宝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聊举数例以证。

其一,其人口数据,有助于探索宋代人口研究中的户、口不成比例或户多口少问题  对这一老大难问题,前贤时人提出了许多观点,但迄今仍未能得到解决。目前学界主要是男口说与丁口说之争,《临汀志·户口》提供的数据却发人深省。先据《大典》卷7890(《辑佚》页1225~1226)及其他史料所载数据列表如下:

汀州户口表(惟宋代口数为男口数)

户口              年代  户数 口数 户均口数 资料出处及备注

唐开元间  4680  13702 2.9 《寰宇记》卷102

唐贞元间  5330  15995 3.0 《大典》卷7890引《临汀志》○17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 24007    《寰宇记》卷102

宋元丰元年(1078) 81456    《临汀志》引《九域志》;点校本《九域志》卷9作81454
南宋初   150331  321080(其中成丁:175362) 2.1 同上引《临汀志》,据祖帐。方按:此应是绍兴年间的数字。《八闽通志》卷20作口数327380

隆兴二年(1164) 174517   《大典》卷7890引《郡县志》

庆元三年(1197) 218570 453231 2.1 同上引《临汀志》据《庆元鄞江志》。此志成于庆元四年,户口数为上一年数

宝祐六年(1258) 223433 534890 2.4 同上引《开庆临汀志》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 41423 238127 5.7 《元史》卷62《地理五》
明成化末弘治初(1486~1488) 43307 252871 5.8 《八闽通志》卷20页395○18据8县合计数为:户43272,口254873

古代中国,户口通常被视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赋役征发的主要依据。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古代的各种经济数据(包括户口)可信度很低,只能表达大概的趋势。基于这种情况,本表主要根据《临汀志》再参考其他资料制成上表。拟对汀州人口作二项比较分析,一是对有确切年份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据今人研究,《寰宇记》撰于雍熙、端拱之际(984~989),所用资料乃太平兴国(977~984)后期○19,姑取五年(980)立说。比较的内容主要是户数年均递增的环比,大致是一个中时段的比较,约与两宋立国的320年间相始终。⑴980~1078年,年均增长(下同)24.4‰;⑵1078~1164年,13.3‰;⑶1164~1197年,7.6‰○20;⑷1197~1258年,0.4‰。如以前二项的平均数为北宋年均增长率(实际应更高),后二项为南宋的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18.9‰和4‰。事实上,北宋的年均增长率可能超过20‰,两宋时期(980~1258)的平均年户数增长率为11.4‰,远远超过福建路和全国的增长幅度。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是因为汀州的情况较特殊,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始置汀州,仅移民逃户3000余,唐时不过5000余户,宋初约20000余户,即人口基数相对较低,这是增长率高的客观条件。北宋的高增长率显示,社会生产力发展较快,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但由于其交通条件极差,在南宋初和宋元易代之际的移民浪潮中,人口没有太多的增加。又因为南宋百姓赋役负担远较北宋苛重,汀州处三省交界的山区,是所谓“盐寇”的经常出没之地。如绍定年间,晏梦彪攻破州县,导致“饥馑流亡”,户口“几近减半”(《大典》卷7890,《辑佚》页1225),直到宝祐末才恢复到庆元中的水平。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导致南宋汀州人口增长率急剧降低。但即使如此,南宋末,仍分别为元、明中叶的5.4倍和5.2倍。仍然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古人不懂的是:人口是一把双刃剑,人口增长过快,消费需求同步剧增,必然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汀州在福建八州军中,人口密度较低,在北宋中期为4.5户/平方公里,居福建路末位;在南宋后期为12,仅次于漳州○21。

关于汀州人口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临汀志》不仅分别记载了主客户,主客丁;坊市户和乡村户数,还特别注明各项中的成丁和不成丁的人数,其不成丁中则包括老小、单丁、残疾三项。值得深思和玩味的是中或半丁未提及,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拟另文探讨。但这足以证明:成丁和不成丁两项之和,才是男口;即上表“户均口数”一栏即为男口,加上约略相同的女口,即为户均口数。即以南宋末的最高数据也仅户均5口左右。这方面汀州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唐代户均口数就已低得不合情理,这可能开元中唐循忠诱逃户来置州时,户均口数就较少,尤其是女口较少,是导致男口户均数只约略与其他地区丁口数持平的原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为:汀州是全国生子不举陋习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且屡禁不止。乃至汀州各县遍设举子仓,以鼓励生育。采取这样的措施,全国也罕见。
《临汀志》还独家披露了南宋后期基层户口登记、勘验制度,尤足珍贵。据胡太初奏云:“令沿门点定人户丁口,以籍申上。”在其所草《请诸乡隅总规式帖》中又云:“止要沿门点定户口人丁,置簿抄上。各三本:一申州,一申县,一付隅总。”这二道公文均胡太初为倡导立保伍法而上奏及下达,实即本王安石保甲法的遗存。其法:以五家为一甲,五甲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五〔大〕保以上为一都,合诸都为一乡或一团,各有长,乡团之长即为隅总。则一都约在600户以上。根据各县乡的多少,可以约略推知该县的乡村户数。这种保甲制度直到1949年才寿终正寝,自王安石倡导始,风行了近千年。当然,要推究其起源,就更早得多。这是就其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被广泛推行而言。

这里的“人户丁口”,与“户口人丁”是意义完全相同,可以置换的同一词语。这意味着:宋代基层的户口登记制度中必备的两大要素是户与丁,胡太初的这二道公文无意中为宋代户口统计制度中的“丁口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州郡正是根据这种来自基层的簿历,汇总编制出各种簿册上报路监司及户部。无疑基层统计数据的正确与否,事关重大,故须上门点对,但执行中往往大为走样。《临汀志·户口》篇幅无多,却提供了如此丰富而重要的信息。

其二,仓场库务:调节地方财政收支,发挥救荒赈济功能  汀州为福建路上四州之一,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南宋以来,更是“经界未行而赋役偏,舟车不通而商贾窒。农罕以耕稼自力,未免有旷士游民;妇不以蚕丝自工,惟事乎治麻缉苧。”○22在这种环境下,仓场务库除上供、赋税外,还起调节州县经济的作用。宋代的仓和库,已远远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储藏粮食的仓廪概念○23,有着与前朝迥然不同的功能及性质。《宋会要辑稿》食货62之53~72有极为详尽的论述,惜其仅止于嘉定十四年(1221),关于南宋中后期的仓库规约则例等,正可据《临汀志》此门补其阙。如其记载均济仓有平抑市价,调节粮价的功能,也有防止与克服“钞铺掌揽之家,交纳扛量之吏,相倚为削,渔蠹无厌”(《大典》卷7892,《辑佚》页1315)的作用。更可贵的是:其“早禾谷八十升,折白米四十升”的记载(同上,页1314),验证了南宋出米率为50%的定论。又可见端平元、二年间(1234~1235)汀州的米价为每石1.2缗。其均济“仓造桶斛,每桶计五十足升,两桶准为一石”,“止收斛面二升”(同上,页1314)。这表明,宋代各州均可据文思院所颁样斛自制量斛,是计量史上难得的珍贵史料。

军资库,各州多有。汀州军资库,设在州衙西庑后,其内设十一所子库:夏税库、常平库、免税库、盐钱库、大礼库、物料库、免丁库、赃罚库、犒赏库、衣赐库(原注:以上并在库内);抵当库(宝祐六年奉朝旨移创州门前西庑)。又,设在州衙东厅之东的公使库,亦设子库二:陈设库、鞍鞭库(皆同上,页1315)。军资、公使库均设子库,乃仅见于《临汀志》的独家史料,应引起研究宋代经济史的学者所重视。

在汀州各县除普遍设置常平仓、盐仓外,最具特色的即为举子仓。其始置于绍兴五年(1135)。因福建路建、汀、南剑州、邵武军四州军“细民生子多不举,于逐州县乡村置举子仓。遇民户生产,人给米一石。”如长汀县有5所,约贮米共200石,则平均每处为40石,官给,无偿提供给产妇家。宁化县有6所,清流、上杭县各4所,莲城县2所,武平县1所,汀州6县凡设举子仓22所。如仍以每仓40石计,则可救助880名婴儿,不失为一大善政。惟后官不再拨发,即使拨付,也责偿于耆长,反为民害。后经绍定兵祸,遂废○24。这是行之于南宋汀州等四州军的鼓励生育,克服杀婴陋俗行之有效的义举。
此外,还有一些颇具特色的仓也值得注意。如嘉熙四年至淳祐三年(1240~1243)任宁化知县的刘焕,捐俸3000贯文省,置淳祐平粜仓,旨在以籴本买田岁积子利禾,遇歉发以赈民。无疑,荒年可平抑粮价,如得人提领,“可为经久之利。”设光严、黄土、安远、宝池、中定等5仓,凡岁收禾2380秤(以上见《大典》卷7892,《辑佚》页1317)。所谓“子利禾”,即租谷,其计量单位乃“秤”和“把”,既有以钱折计的,也有以米折计的。《临汀志》有载,“乡例以三贯二百文中为一秤”(同上);又载:子利禾550把,每把纳见钱70文(同上页1314)。如上述3.2贯文为77省陌,则每秤为60把。而每秤可得米4升○25,则南宋末汀州的折租米价相当贵,高达每升800文省。这种子利禾及其计量单位秤、把之类,当是仅使用于福建汀州一带的专有名词,赖《临汀志》的存在,得以解读其含义。

此外,《临汀志·税赋》称:“汀山多田少,土瘠民贫,二税视他郡为重。”“业去产存,或业轻产重”等税负不均的现象较严重。尽管有识之士请行经界,终未果(《大典》卷7891,《辑佚》页1227)。此门载“二税”的色目及各县明细数极为详尽。所载“盐课”也十分苛重,每年解纳本路漕司盐息钱7605贯416文省,提举司吏禄钱312贯文,支拨通判厅头子赡学钱1284贯720文省(同上页1232~1233)。合计9202贯136文省,几近万缗。经济史料在《临汀志》中数量较多,史料价值极高。如“上贡”“土产”等门均有既详尽又独到的记载。

其三,题名录:宋代职官、科举制度研究的宝藏  《临汀志》今存两份题名录,一是“郡县官题名”,二是“进士题名”。前者又分子目:郡守、通判、教授、判官、推官、录事、司理、司户、司法、训练禁军、驻札寨正将题名及各县令、丞、簿、尉题名,几乎囊括了州县官的全部。其中尤详知、通,县令以下稍为疏略。虽错讹不少,但提供州郡官员名目之多,又详注其官品、到罢具体时间,实乃为宋元方志中所仅见。“进士题名”也极具特色,仿《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宝祐四年登科录》,进士名下注有其小传。而且时间跨度长达282年(978~1259),其体例之善,录登科人数之多,亦为宋元方志中所罕见。

这两份名录提供了宋代职官制度和科举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如据其到任、离任时间可知:一般情况下,南宋汀州知州、通判,二年一任○26,当然再任、宫祠、罢免、致仕、守丧等特殊情况例外;而教授以下幕职官则三年一任。宋元方志中多载有进士题名,通常仅注寥寥数言,字号、籍贯而已。而《临汀志》的进士小传却详略得宜,有的还记载了其生卒年、宦历、交游、师从、逸事、学术、著作等,甚至还录有其诗文或交游的诗文。宋初的郑文宝、伍祐,北宋末的谢潜、郑立中、王宗哲,南宋初的汤莘叟、杨方,南宋中期的郑应龙,宋末的刘并等无不如此。足以补《宋史》等史传之阙,也不乏可据补《全宋诗》的佚诗及补正该书小传的史料。其南宋中后期的这二份名录尤具史料价值,今人修纂《全宋文》、《全宋诗》,其小传可供採辑者甚夥。

《临汀志》的史料价值远不止此,以上仅举其要者。他如《风俗形胜》所载:“汀山峻水急,习气劲毅而狷介,其君子则安分义励亷隅,耻为浮侠;其小人则质直果敢,不以俊靡崇饰相高。”而北宋元丰时守陈轩诗却云:“地有铜盐家自给,岁无兵盗戍长闲○27。”这与《纪胜》、《胜览》所述汀州风俗大相径庭。迹其缘由,诚如《元一统志》卷8所云:“江右、广南游手失业之人逋逃于此”;“数十年间,此风方炽,古岂有是哉!”(赵辑本页630)南宋以来,盐课日重,贩盐失职的流民逃匿于汀州山区,导致了“弄兵珥笔”、“民生尚武”(《大典》卷7890,《辑佚》页1225)新风俗的形成。

再如《税赋·商税》所载:仅州城商税一务祖额为1359.183贯文,政和八年(1118)收钱1416.564贯文,绍兴十八年(1148)收钱4999.167贯文,递年收钱6263.838贯文(《大典》卷7890,《辑佚》页1235)。据《宋会要辑稿》食货16之21:熙宁十年(1077)在城商税务收钱5823.784贯文,宁化县务收钱6837.820贯文。上述祖额,似为崇宁元年(1102)所立,25年后,其商税仅及熙宁旧额的23.24%。商税,历来是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当然,商税额的多少,还与税种、税目、税率及场务的设置等因素有关。但汀州商税的锐减却有特殊原因。原在长汀、宁化、上杭、武平境内的银场、银务、银坑及金场、铅矿、铁矿等坑冶场务○28,除金银坑场外,相继在北宋末以来因资源枯竭等原因而被废罢、关闭,至南宋末则已成荒山古迹,名存实亡。绍兴新额达到近5000缗,已是政和商税额的3.5倍,除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外,与为筹集军费而开征新税色目,提高税率有关。终南宋之世,亦不过达到熙宁旧额的117.55%,略过北宋全盛时的水平。宁化县商税务乃六县中商税钱最高的,祖额2711.127贯文,超过了州税务,这种情形与熙宁十年(1077)的情形略同,其税额也只是熙宁旧额的39.6%。宁化境内有银场、银坑各二所,还有铁矿及黄连等特产,采矿工业和药材贸易,必然带来商贸、服务业的同步发展,商税额也就必然随之提高,乃至超过州税务。同样,由于采矿业的沦落,导致南宋末比崇宁祖额157年间(1102~1259)仅增加了16.25%。

又如“上贡”一门,所载上供钱、银数量之多,色目之滥,令人惊心怵目。如旧额上供银13000两,其中6065两,乃代江西路建昌、抚州二州军代输上供银。作为交换,建昌岁出绢4537疋,紬335疋,绵2000两,抚州出绵7050两,以供本州官员之衣赐。这本来是因汀州“银货易得,不宜蚕桑,衣赐难办”,故与盛产绢帛绵的江西二州军代为置换,两相得宜之计。但南宋初“一更兵火,乘此失约”,导致代输上供银照旧解发,而所拨绢帛绵却无着落,无形中,加剧了地方财政的负担。此外,如大礼上供银、僧道免丁钱、铅本钱、牙契钱、解发诸监司钱、经总制钱、六县搬盐纲头钱、铅本折茶钱、三司钱(原注:官户役钱、统置官供给钱、减利让钱)、赡学钱等,形形色色、名目繁多,对于一个资源匮乏,农桑业落后,交通不发达,经济水平不高的远恶僻小州郡实在是一个不堪重负的负担。还有随秋粮拘收的常平义仓米,标准由祖额的每石五升,提高为宝祐四年(1256)的一斗。即以解发上供行在的通判厅经总制钱纲而论,嘉定十七年(1224)达到52717.710贯文,宝祐四年虽一度减为5万贯为额,但开庆元年(1259)旋即增至58932.414贯文,三年内即增加了近9000贯文。而南宋每年六县解州仅13488.93贯文,不仅数量逐年提高,百姓负担越来越沉重,还导致州财政严重的入不敷出窘境。至宋末,上供额是解州额的4.37倍(本节据《大典》卷7890,《辑佚》页1235~1238)。其出路只能是加紧对百姓的榨取和掠夺,这也许正是晏梦彪等所谓“盐寇”能成气候的原因之一。

复如《临汀志·城池》记载,嘉熙四年(1240),知州戴挺视察城防,决定招“窑户军50人,置官窑于郊东,烧造砖瓦,以备包砌城墙。”后因继任者赋窑薪于里长,扰民尤甚。宝祐六年(1258),知州胡太初亟除窑薪之弊,“只令窑军于未兴工前自相採伐。”(《大典》卷7890,《辑佚》页1210)使这一巩固城防的措施得以延续。以砖石包砌城墙,这在南宋后期的多事之秋乃抗击元军,巩固城防的重要措施,始见于两淮○29,后为各地效仿,是中国古代城池建筑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里出现的“窑户军”或“窑军”,当为征集的厢军,不失为一个创举。后来一度赋窑薪于民,且移官窑专项生产的砖瓦为增筑台榭的不急之用,此乃奸吏扰民之举,幸得胡太初予以纠正。

总之,《临汀志》有毋庸置疑的史料价值,于南宋中后期的经济史、地方财政史、官制史、科举史的研究尤有裨益。此外,如沿革、至到、坊里墟市、寺观、邮驿、学校等门也不乏可供採撷的史料。

《临汀志》虽为善志,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大典》卷7891《汀州府·山川·郡城内》事目中,首引《临汀志》所载卧龙山、金乳泉等12条;次引《纪胜》所录之二老峰、飞来石、鄞江等3条。又引《九域志》、《皇朝郡县志》作注云:鄞江,“即东溪水”;复引《元一统志》补注:“三溪水”;再引《胜览》之文作增注:“东溪水自鄞坑来”。最后,引《郡县志》:“临汀大溪四:曰东溪,曰西溪,曰南枝溪,曰横溪”。意犹未尽,仍小字注云:“《寰宇记》载白石溪水,《鄞江志》无之。”《临汀志》失载具有重要意义的“鄞江”条,不是无意的疏忽。也许是不满意或不能苟同隆兴、庆元志及地方总集均名之曰鄞江之故,故灭其名。但不废江河万古流,作为汀州标志性的鄞江,自然应在方志中有一席之地。故《大典》编者煞费苦心,为其补益。不见于开庆志山水门的远不止《大典》所引二老峰、飞来石、白石溪等数条,仅《纪胜》景物、古迹二门为开庆志失收的就有近20条之多。按情理,州郡志所收条目应远胜于总志,而不是相反。

开庆志中存在的失考现象比较严重,集中体现在郡县官题名等门。先看二个前后自相抵牾的例子:其一,《大典》卷7892(《辑佚》页1287)引开庆志曰:“嘉祐间,使(方按:原误史)君林公东乔有诗”;同书卷7893(《辑佚》页1347)则云林东乔治平三年(1066)知州。嘉祐为仁宗年号,治平乃英宗年号,必有一误。《长编》卷196载:嘉祐七年(1062),林已在知州任所,则题名录所谓治平三年知州误矣。同样,《大典》卷7892(《辑佚》页1288)称知州石英民,实乃石民英之讹倒,而卷7893(《辑佚》页1347)亦正作石民英。惟《长编》卷178亦载:至和二年(1055)二月,石民英已在知汀州任上,但题名录却称石熙宁五年(1072)始知,前后三朝,相隔17年。开庆志题名录显误无疑。其二,《临汀志·道释》(《大典》卷7895,《辑佚》页1451)云:“靖康己酉五月不雨”;其下又有“郡倅许公端夫争曰”云云。己酉,乃建炎三年(1129),此乃误书年号为靖康(1126~1127),核开庆志通判题名录正有许端夫建炎三年四月到任之记载(《大典》卷7893,《辑佚》页1356)。但其名却又形近而讹为“许瑞夫”,疑为《大典》抄手之误。这就启示笔者对知、通题名进行了复核,发现了更多的问题,今择要综述如下。仍按知州通判题名之顺序,仅括注《辑佚》页码,如《临汀志·题名》阙载,则括注“补”。相比较而言,其北宋部分错误更多,这也许是南宋尚有隆兴、庆元二志作依据而然。本文或纠谬,或考异,或补证,考证重点在北宋。

(1)黄吉甫(页1346)  注:天圣二年(1024)以朝请郎、殿中丞知汀州。似误。《长编》卷91载,天禧二年(1018)四月,黄已在京殿中丞任所,似无六年后始知汀之理,疑天圣乃天禧之讹。

(2)萧律(补)  约天禧间知。见《江西通志》(四库本,下同)卷73:萧律,字调元。新喻人。景德二年(1005)赐明法及第。守汀州,徙润州。历大理少卿、夔峡路转运使。终官金部员外郎(隆庆《临江府志》卷10同)。考《长编》卷112,明道二年正月前,已除夔路转运使。方按:据《宋会要辑稿》职官64之32,萧代张正中,到任劾张不称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张降知太平州。则萧使夔路应在明道元年(1032)。其知汀州,远在此前,似应在天禧(1017~1021)中。

(3)王彬(页1347)  注:治平元年(1064)知(又,序官“监丞”二字误衍),误。《长编》卷97天禧五年二月戊辰条载:知抚州王彬有政迹(绩?);同书卷109天圣八年四月甲午条载其为河北转运使。《淳熙三山志》卷26称其乃福州长乐人,淳化三年(992)进士,授校书郎、知汀州、抚州,终太常少卿。则其知汀州在知抚州前,即天禧五年(1021)以前。如非仁宗、英宗时另有一同名之王彬,《临汀志》必误无疑,因为断无进士及第72年后仍在仕宦之理。此王彬乃高丽宾贡,在一千余年前就留下了中韩交流的佳话,也是中国科举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

(4)刘有方(页1346)  注:嘉祐六年(1061)知,误。今考《福建通志》卷24,称其大中祥符(1008~1015)间知漳州;《浙江通志》卷115则云其真宗末再知台州,仁宗初知衢州。庆历初知建州(《福建通志》卷25)。则其知汀州应在真、仁之际无疑,决不可能在其知漳州后近50年之久的嘉祐六年。疑编者误将神宗时内侍刘有方与此同名者混为一谈。神宗时内侍刘有方屡见于《长编》,司马光、苏轼文集等。

(5)王稷(页1347)  注:熙宁七年(1074)知,误。《通建通志》卷26今存王稷“汀州苍玉洞题名”,署“皇宋庆历八年岁次戊子季春望日”。则其庆历八年(1048)三月十五日已在知汀任所。《临汀志》将其任职时间推迟了26年之久。又,《浙江通志》卷123称其天圣二年(1024)进士;《福建通志》卷24云其皇祐末知南剑州,均其证。

(6)石民英(页1347)  注:熙宁五年(1072)知,误。《长编》卷178载,至和二年(1055)二月前,已在知汀州任所。

(7)蓝丞(页1347)  注:熙宁元年(1068)知,误。胡宿《文恭集》卷26有《赠知汀州蓝丞平江西贼敕书》,同卷有赠福建漕使秦玠、提刑施元长两道制词。另,施元长《喝水岩题名》:“嘉祐辛丑岁(六年,1061),施元长题”;又施氏《鼓山题名》云:“宛陵施元长,阳夏李宗孟,嘉祐五年十月三日同游”。则其时施元长在福建提刑任所无疑。胡宿制词所谓“江西贼”,指虔、汀州所谓“盐寇”,即贩盐失职的盐贩,与官兵武装对抗。其事在嘉祐年间连续未断,于七年二月最后平定,乃继任知州林东乔建议放私盐而然。则胡宿制词应草于嘉祐五、六年间,其时,蓝丞为知州无疑。开庆志题名推迟了8年。

(8)王田(页1348)  注:政和五年(1115)知,似误。《长编》卷175,皇祐五年七月戊午,兵部员外郎王田为京东转运使,御史俞希孟言其昏耆不胜任,寻罢之。既言“昏耆”,则年事已高,除京东漕使之资序远比知汀州为高。王田知汀当在皇祐五年(1053)前,当然也有可能为北宋末之另一人。

(9)林东乔(页1347)  注:治平三年(1066)知,误。据《长编》卷196,林嘉祐七年(1062)二月前已在知汀州任上。

(10)周约(页1347)  注:熙宁元年(1068)知,误。据《玉海》卷197及《宋史全文》卷10,治平四年(1067)六月前已在知汀任所。《宋会要》刑法1之6治平四年十月九日,审刑院、大理寺言:知汀州周约起请事,是其证。

(11)陈轩(页1347)  注:元丰六年(1083)知,疑有误。这可从郭祥正(1035~1113?)的宦历及诗中得到考证的线索。《青山续集》卷二《浪士歌·序》云:“郭子弃官合肥,归隐姑孰。……居五年……上即召之……监闽汀郡。寻摄守漳南,上复召之。行至半道,闽使者状其罪以闻,遂下吏,留于漳几三年。” 又,《长编》卷344:“元丰七年三月壬子,前汀州通判、奉议郎郭祥正勒停。坐权漳州日补僧道亨住持,不当受金悔过还主;及违法差送接人。”则可知至迟元丰四年(1081)秋冬间,祥正便以汀州通判摄守漳州。今考《青山集》卷23《渊卿席上和李天贶四韵》云:“四十三时便弃官”,此指熙宁十年(1077),祥正时为殿中丞、庐州节度推官而致仕。即上引诗序所谓“弃官合肥,归隐姑孰”(宋太平州,治今安徽当涂)。至迟元丰四年初夏,他已到汀州通判任,这从《青山集》卷17《挥扇》:“四月长汀郭”句可知。致仕至复出,首尾为五年,故上引诗序称“居五年”,实仅三年有余。其时,陈轩已在汀守任。据郭诗“明年茶熟君应去”,(《青山集》卷13《卧龙山泉上茗酌呈太守》)则似陈轩元丰三年(1080)已到汀守任。“应去”,指任满交政。总之,开庆志题名系陈轩知汀于六年,非是。但其六年或仍在汀守任。

(12)余中(页1346)  注:嘉祐八年(1063)知,似误。《长编》卷243熙宁六年(1073)三月,余中状元及第,释褐大理评事(同上卷244)。或“嘉祐”乃“元祐”之讹,另一种无法排除的可能是有二同名余中者。

另外,《临汀志·知州题名》中的曾孝总,乃曾孝宗之误。见《长编》卷284,周必大《文忠集》卷80《汀州定光菴记》,高似孙《剡录》卷6下《送越帅程公闢》诗作主。谢洞,乃谢泂之讹;陈定,系陈定国之夺误;董革系董苹之形近而讹(见《系年要录》卷172)。此均有可能为抄手之误。惟上官惇复、《福建通志》卷26、《江南通志》卷101、《万姓统谱》卷134均作上官复;疑宋本《临汀志》因避宋光宗赵惇名讳,作缺字,《大典》编者已补“惇”字。而诸书未审乃避讳。当然,也有可能为《临汀志》衍字,姑考异存疑。

《临汀志》北宋知州题名录收39人,其中11人时间有误,其原排列的到离任时间表全被打乱。另有2人乃漏录○30,《临汀志》知州北宋题名录至少半数以上人有问题。南宋知州题名也有一些问题,限于篇幅,勿再一一罗列。通判、县令题名则尤为疏略,姑置勿论。进士题名虽有小传,却也颇成问题。这就启示我们:即使是宋元方志,在使用时也需考证。

三、从《临汀志》看《全宋诗》的修纂

《大典》本《临汀志》收宋人诗凡100余首(包括联、句),涉及作主50人。就当时《临汀集》所收的宋人汀州诗而言,可谓十不及一。如郭祥正和陈轩的唱酬诗就多达100余首,郭氏汀州诗今存《青山集》、《续集》者就有数十首之多,而陈轩诗则多已佚。其中郭祥正、洪刍、蒋之奇、李纲等4人或因文集尚存,或因数量较多,未及考核,仅对只有少量佚诗或联句的其余46人对照《全宋诗》进行了查核。就发现小传失考、误收重出、失收漏辑、版本校勘等四方面的许多问题。《大典》是《全宋诗》编者辑佚的主要来源之一,《临汀志》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大典》中,是《全宋诗》编者使用较好的一部书,但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憾。今分述如下。首列作者姓名,标以《全宋诗》卷数,括注是书册、页码,以斜线分隔,再加考订。

(1)方开之  《全宋诗》卷1661(29/18602)方开之小传云:“后通判汀州”。据《临汀志·通判题名》为政和七年(1117),此失考时间,应补。《南安岩》诗,据《纪胜》卷132收入,开庆志失收。

(2)张宪武  《全宋诗》卷1661(29/18610)收张宪武诗、联句各一。其小传可补:字演翁,绍兴九年(1139)知汀州。编者小传未用始出史料(《大典》卷7891引《临汀志》),殆失考。其所录诗《临汀志》题作《题六柳堂》,极是。宋人无直呼交游名之理,诗拟题中“王宗哲”三字应删。诗中首联“鸣”字,开庆志作“名”,“归家”,作“归来”,义胜。见《大典》卷7894,《辑佚》页1426。又小传称其南平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而《福建通志》卷33却作瓯宁人,宣和二年(1120)进士。特录以考异。

(3)林乔  《全宋诗》卷3420(65/40657)小传称其泉州人,开庆志则称其三山(福州)人,俟考。(《大典》卷7891,《辑佚》页1245)。

(4)蔡隽  《全宋诗》卷2888(55/34442)据嘉靖《汀州府志》卷17录其诗一首,拟题有误。应作:《追和前守陈元舆题汀州苍玉洞》或去“和陈轩”三字。次句“崩云”,《临汀志》作“穿云”,义长。据《大典》卷7891,《辑佚》页1247校。

(5)朱诜  《全宋诗》卷3755(72/45283)据《诗苑众芳》收其诗二首,作者小传失考宦历及时代,误系于不知时代者流。今考《大典》卷7893引《临汀志·郡县官题名》:宝祐四年(1256)十月,以朝散大夫知汀州,六年十一月任满交政。《大典》卷7240引《临汀志》存其佚诗《清心堂》一首,为《全宋诗》失收,今补录如下:“千里有余刃,一堂聊赏心。庭虚延远吹,簷敞受繁阴。休吏帘初下,忘怀机自沉。人间足尘土,无路到滑襟。”

(6)刘峤  《全宋诗》卷1405(24/16165)小传中“北部”,乃“比部”之刊误;又,“朝散大夫”下应加顿号。其宦历时间多可考,如其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乃绍兴元年(1131)十一月(《北山集》卷27制词);除福建提刑,为绍兴二年六月到任(《淳熙三山志》卷25)。

(7)林东乔  《全宋诗》卷780(13/9035)小传称:“治平中知汀州”,误。如上所考,据《长编》卷196,林嘉祐七年二月前已在知汀州任。小传不应误据后出之光绪《长汀县志》。

(8)李存贤  《全宋诗》卷1264(21/14250)据光绪《长汀县志》作元祐间知县,但《大典》卷7893引《临汀志·知县题名》作元祐三年(1088),应据改。另,编者拟题作:《和林东乔东禅院》,大误。应作《追和前守林公东禅院》。

(9)刘弼  《全宋诗》卷3772(72/45499)无小传,列入生平无可考者。殆失考。检四库本《福建通志》卷33《进士题名》:刘弼,治平四年(1067)进士,龙溪县人,赠朝奉郎。则其为北宋中期人。可按时代前移入编。

(10)石民英  《全宋诗》卷671(12/7831)小传云其熙宁元年(1068)知汀州,但核《临汀志·知州题名》乃熙宁五年(1072)知,且误录《大典》卷数为7892,知州题名,实在卷7893。照抄已有二误。据上文所考:石民英至和二年(1055)二月前已在知州任所(见《长编》卷178)。

(12)宋思远  《全宋诗》卷2669(50/31352)小传首句“思远”,刊误作“思达”;“汀州”,又误刊为“汀洲”。亟应订正。

(13)汤莘叟  《全宋诗》卷1971(35/22085)据《方舆胜览》卷13收其《马上吟》诗一首,第三句“日欲上”,乃“日初上”之讹,惜编者未能据《大典》卷7894引《临汀志·进士题名》校改。据同上收其《幽居》一联,又将《临汀志》编者之语“晚年自述”四字阑入诗题。又,其小传云“为饶州推官”,《临汀志》“为”作“终”〔官〕,文义大相径庭。《大典》卷9764今存其《震山岩》诗一首,《全宋诗》失收,今补录如下:“地胜藏无隐,能来有化成。酒无多酌我,物有不平鸣。水涸双溪断,烟空叠嶂晴。云霄期万里,胸次得纵横。”岩在袁州宜春县,则汤似曾宦游其地。

(14)赵善晤  《全宋诗》卷2785(53/32975)据《八闽通志》录其诗一首,实乃同题诗二首之二联。见《大典》卷7892引《临汀志·贡院》:“壬子科郡倅赵公善晤董试,留题二诗,甚脍炙人口,略云……。”此乃不引始出资料之失。

(15)陈晔  《全宋诗》卷2660(50/31187)小传至少还可补:嘉泰二年(1202),除四川总领(《朝野杂记》甲集卷16《钱引兑监界》);开禧二年(1206)五月,因籴军粮粗恶,贻误军机,追三官放罢,沅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74之2)。《全宋诗》(页31189)录其所谓《义松亭》诗一联,实大误。其诗今存,惜编者失考,又误将前四句题为《苍玉亭》误收于《全宋诗》卷726陈轩(12/8400)。乃既误收又重出之例。《舆地纪胜》卷132(中华书局影印本页3799)题作:《我爱汀州好》,诗云:“我爱汀州好,山川秀所钟。阁前横氵矞  水(云骧阁),亭畔列奇峰(苍玉亭)。古驿森慈竹(临汀驿),莲城挺义松(莲城县有义松)。”方按:括号中为原注,疑仍佚一联。另外,又失收《东山堂》佚句“常留绿野春光在”,见《大典》卷7892(《辑佚》页1306)。令人费解的是:同页之同题诗佚句一联却又被收入。

(16)施子安  《全宋诗》卷1031(18/11782)据《大典》卷7892引《临汀志》录其二联诗句,小传云:约神、哲宗时人,未审何据?此赋《东禅院》(联句)诗者凡6人,分属不同朝代之人。林、石仁宗时已知汀州,刘、李乃英宗、神宗、哲宗时人,洪刍乃两宋之际人。也许编者据此推测,但学术应凭考证立论,而不是臆测。

(17)陈孔硕  《全宋诗》卷2649陈孔硕(50/31043),编者据《大典》卷7894(《辑佚》页1428)收录佚诗句一联,拟题为《挽杨方》,乃误。宋人交游及挽诗无直呼其名之例,此乃常识。应改题为《挽杨运判子直》。通常称其官衔或字,或两者连用。

(18)邓春卿  《全宋诗》卷1149(19/12975)小传乃据《大典》卷7894引《临汀志》删润而成。但由于编者对宋代选举制度缺乏常识,将崇宁间诏举隐逸和大观年间诏举八行二事误合为一。举隐逸,乃崇宁间知州陈粹所为;举八行,为继任知州章清所为,判然二事,不应混为一谈。据《宋史·徽宗纪二》(卷20/页376):崇宁五年(1106)六月,诏求隐逸;同上书页378:大观元年(1107),立八行取士科。是其证。另外,邓春卿虽卒年不能确考,但大致上能定其生于宋真宗时期,《全宋诗》按生年序次,应前移至第8册,此显属误系。

(19)释从密  《全宋诗》卷1302(22/14795)小传问题多多,可据《大典》卷7895引《临汀志·道释》改写如下:释从密(1067~1136?),俗姓郑,汀州长汀县人,自号未埋翁。法号祖镜大师。建炎二年(1128),知福州江常延主东禅寺法席,历九年卒。其临终遗颂一首示众云:“阅尽人间七十秋,万缘今日一时休。虚空扑破浑闲事,惊起全身露地牛。”这首《临终颂》,《全宋诗》失收,今补录如上。

(20)释了证  《全宋诗》卷1379(24/15828)小传疏误甚多,如时以汀州通判摄郡守的许端夫,竟误作“漳州通判”,开元寺也随之自汀移漳;更荒唐的是:竟将《临汀志》“桴鼓之警”句,臆解为“金兵南进”。金军未至福建,此乃常识。此指建炎四年(1130)虔州虔化县(治今江西宁都)李敦仁等聚众数万攻破石城等县,绍兴元年(1131),又冲击汀州宁化县、清流县,兵锋直逼汀州。故了证避乱“亟归灵洞,结茅以居。”(《临汀志·道释》)是年岁末李敦仁被官军剿灭,事见《宋会要辑稿》兵10之27~28。今重作小传如下:释了证(?~1035),俗姓钟,汀州武平县人。年十九,师从礼果院道松,云游四方,参黄龙禅。绍兴元年(1131)以通判摄郡守许端夫延主开元禅寺,适兵祸起,避乱归灵洞,结茅自居。五年卒,有语录行世,今已佚。

(21)陈铸  《全宋诗》卷3162(60/37936)小传乃南宋末之陈铸(字鼎臣),但所收《任仙公台祠堂》(又讹倒为“任公仙台”)诗乃北宋陈铸(字师回)之作;而《云骧阁》诗一联佚句乃南宋中期陈铸(字伯冶,曾任汀州知州)之作。诗与佚句分属二人,均非小传中之陈铸所作。编者在小传中云“后通判福州”,所据为乾隆《福建通志》卷22,但核其题名下仅注“有传”;而在其后之一人下注:“俱绍圣间任”。虽有误,但清楚地指出此福州通判乃北宋陈铸无疑。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所载皆淳熙前事,仅“进士题名”等淳熙九年后内容为后人所补。其所录诗文无一为淳熙九年(1182)以后者。而且,可以断言,这个南宋末陈铸既未通判福州,也无任何诗作传世。《全宋诗》编者实在错得离奇、出格。今亟应将这一诗一联佚句分析为二,并分别增补北、南宋两陈铸之小传,将这诗和联句分别前置于相宜之卷册。顺便指出,两宋名陈铸者还远不止这三人。

陈铸小传㈠:陈铸(?~1068)○31,字师回。兴化军兴化县(治今福建莆田)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宝元元年(1038),知南雄州(《元宪集》卷24《知南雄州陈铸可殿中丞制》)○32;康定元年(1040),以母老养亲求通判福州(《潞公文集》卷3《送福州通判陈铸殿丞》诗题注:“时为殿中〔侍〕御史,河东转运使”)○33。移倅陈州(治今河南淮阳),历知潮州、汝州、登州,终官光禄卿。事具《万姓统谱》卷18,乾隆《福建通志》卷44《名臣传》、卷33《进士题名》。据《淳熙三山志》卷38收其《任仙公台祠堂》诗一首,据其卒年,可前移置于《全宋诗》卷401张田(7/4942)前○34。

陈铸小传㈡:陈铸,字伯冶。台州临海人,举善子。乾道八年(1172)进士。历宦大理寺主簿、司农寺丞。嘉泰四年(1204),知汀州(《大典》卷7893引《临汀志·知州题名》)○35。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除工部郎中,终朝散大夫、主管冲佑观。事具《嘉定赤城志》卷33。此陈铸仅存《云骧阁》佚诗一联,並其佚句可前移置于《全宋诗》卷2612,是卷首列状元黄定(48/30346),均乾道八年进士及第而又生卒未详者。

(22)杨方  《全宋诗》卷2466(46/28608)据《宋史翼》卷21立传,其疏误颇多。特排比史料,重撰小传,以补其阙,以证其误。杨方(1134~1211)○36,字子直,晚自号淡轩老叟。汀州长汀人。隆兴元年(1163)特奏名进士。除弋阳尉。乾道六年(1170),调广州清远主簿(《晦庵集》卷42《答胡广仲》),广东提刑姚孝资檄摄曲江坑冶。淳熙初,徙隆兴府武宁丞;八年(1181),摄靖安令(《后村诗话》)。十三年,应赵汝愚辟,充四川制置司主管机宜文字(《宾退录》卷7)。召对,权宗正寺簿。通判吉州,知建昌军(治江西南城)。绍熙五年(1194),召为秘书省秘书郎;庆元元年(1195),出知吉州(《南宋馆阁续录》卷8)。二年,降二官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73之65)。三年,入“伪学逆党籍”(《道命录》卷7下,《两朝纲目备要》卷5)。嘉泰三年(1203),起知抚州,旋移惠州(《昌谷集》卷13《论事札子第三》),力请丐祠,归。嘉定元年(1208),召为侍右郎官,进考功郎中,旋又罢归。三年(1210)加直宝谟阁除广西运判兼提刑。四年,巡历属郡,病卒于象州,年七十八。撰有《赵忠定公谥议》一卷(《书录解题》卷7)、《朱子语录》(杨方录)等。事见《大典》卷7894引《临汀志·进士题名》,《宋元学案》卷18。今见杨方《题王才臣南山隐居》佚诗一首,为《全宋诗》失收。特补录:“南山高且明,其下有深谷。文豹识显藏,终朝雾如沐。”(《晦庵集》卷84《跋杨子直所赋王才臣绝句》附录。)又《全宋诗》(46/28609)编者拟题《送张振古二首》应改为:《送长汀张簿纳印而归二首》。

(23)陈轩  《全宋诗》卷726(12/8398)据《宋史·本传》而撰小传,颇有挂漏及疏误。今考订如下:其一,生卒年可考。据黄庭坚元祐二年(1087)诗“五十天涯一秃翁”(《山谷集·再答元舆》),则生于宝元元年(1038),《宋史·本传》称“年八十四”,则卒于宣和三年(1121)。可据补括注生卒年。其二,可补早期宦历。熙宁六、七年间(1073~1074),知蒙县。(《苏魏公文集》卷12《窃意旧游再赋一篇》诗中自注:“某守亳日,元舆知蒙县。”苏颂知亳州时间,据颜中其撰《年表》,见《文集》附录。)其三,知汀州时间有误,至迟应为元丰四年(1081),说详上考。其四,又可订补元祐中宦历。小传云:“元祐中,为礼部郎中”,时间及官称未确;应作元祐初,为祠部郎中,二年八月,改主客郎中(《山谷内集诗注》卷8《戏答元舆》题注引《实录》,《山谷年谱》卷22)。其五,著作可补。撰有《纶阁集》、《临汀集》各六卷,《荣名集》二卷,编有《金陵集》(《宋史》卷208《艺文志》,《景定建康志》卷17),皆佚。《全宋诗·陈轩》(同上页8400)据《宋诗拾遗》卷7收入《苍玉亭》诗四句。此陈晔诗,编者误收,又脱二句及诗注。上文陈晔条已考,勿赘。又此页引《拾遗》诗5首题注,皆编者元·陈世隆所加,误甚。编者失察,多题“原注”,非是。《云骧阁》一首,诗题误;应作《清阴阁》。此阁名乃绍兴初(1132~1134)福建提刑刘峤所改,元丰知州陈轩不可能用此而名诗。同样,下页之诗题《熙春堂》亦误,应改题为《北楼》。编者拟题《赞僧宗祐真》未允,应作《宗佑真赞》(“佑”又误作“祐”)。这首诗作主系于陈轩是大成问题的。编者在附引出处时,有断章取义之嫌。《大典》卷7895引《临汀志·道释》(《辑佚》页1452)云:“郡守黄御史彦臣入境之初,亦作是梦……贻之诗曰……。陈侍郎轩踵至,尤雅重之,赞其真容曰……。”编者故意删去十分关键的“踵至”二字,踵至者,接踵而至也,承上文,即为继黄彦臣知汀州者。据《临汀志·知州题名》,继黄彦臣任知州者为陈粹,此诗当为陈粹之作。《全宋诗》失收陈粹其人其诗,亟应据《临汀志·名宦》补小传及据同书《道释》收其这首佚诗。《临汀志》编者已自相抵牾,将相隔近20年的两位陈姓知州混为一谈了。《全宋诗》编者不过沿讹踵谬,疏于考证而已。令人费解的是上述陈晔诗,《临汀志》明明称为“庆元使君”之作,不知何以编者却系之于元丰知州陈轩○37?《临汀志·邮驿》(《大典》卷7892,《辑佚》页1326)称陈轩秩满离任抵嵩溪铺有《寄清流宰赵通直》诗云:“寒日尽时山未尽,却随明月到嵩溪。”这联佚句,却又被《全宋诗》卷726所失收。

必须指出,《临汀志》中收录宋人诗而被《全宋诗》失收者,还有胡咸秩、梁颜、郑强、释·契照等四人○38。其四人均可据《临汀志》及其他宋代史料撰成小传。由于篇幅限制,姑从略。

综上所考,笔者对《临汀志》今存宋诗作主50人中的46人进行了复核,失收者5人,有各种问题的23人,占54.9%,比率高得惊人。有些错得实在太离谱、出格,如陈铸、陈轩等人。由此可见《全宋诗》的编纂是何等地鲁莽灭裂之一斑!此所论犹冰山之一角而已。宋诗总集,质量如此,令人扼腕叹息。



○1张忱石《《永乐大典》方志辑佚·前言》(中华书局,2004)称宋元方志凡170种,黄燕生《《永乐大典》征引方志考述》(刊《永乐大典编纂60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则云宋元编修的方志在740种以上。由于《大典》编者对宋元方志中的地名和朝代名按明初的标准进行了全面的篡改,要确定现存《大典》中的方志分别修于宋、元或明初已变得十分困难和复杂。又,5477条佚文,据上述黄文统计为5411条,《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17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中存66条,均不包括总志。

○2隆兴、庆元两志均名《鄞江志》据以下史料考定。其一,赵与沐跋称:“鄞江旧志始纂于隆兴者颇略,继修于庆元者尚疏”(卷7895/页1468)。其二,《直斋书录解题》卷8:“郡守古灵陈晔俾士人李皋为之,时庆元戊午(四年,1198)。”其三,《舆地纪胜》卷132:“庆元戊午,昭武李皋诠次,林文仲序。”方按:《纪胜》原讹倒作“林仲文”。据《大典》卷7893引《临汀志·通判题名》、《淳熙三山志》卷30、张扩《东窗集》卷13《林文仲太府寺主簿制》、李刘《四六标准》卷24《代回成都林漕文仲》乙正。林文仲,字次章,福州闽清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庆元四至六年通判汀州。

○3钟明之为州学学正,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2《汀州重修学记》。

○4袁桷《清容居士集》卷33《先大夫(袁洪)行述》则云胡太初景定三年(1262)已任两浙转运使,不应三年后却为判官。两者必有一误,书阙有间,姑存其疑。

○5宋另有一种方志名《鄞川志》。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1著录:《鄞川志》五卷,朱翌撰。其“寓居四明,故曰鄞川。”

○6《舆地纪胜》卷132引这7条《鄞江志》佚文,依次为(据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清惧盈斋本):⑴《县沿革·上杭》引:“自至道三年至咸平二年凡二徙,天圣间徙钟寮,即今之县治也。”⑵《县沿革·武平》引:“县在唐时为两镇,曰南安,曰武平,相距百二十里。伪闽交(秦)〔泰〕元年(方按:时南唐已灭闽,交泰乃后主李璟年号。元年,为公元958年;《临汀志》作四年)省南安(方按:原讹倒作安南,据《临汀志》乙正)入武平。”⑶《县沿革·莲城》引:“四山环绕,簇簇如莲,因以为名。”⑷《风俗形胜》(下同)引:“今汀,〔在?〕闽越西南,其地与赣、潮、梅接。崇山复岭,民生尚武。”⑸“岛居者,安鱼盐之利;山居者,任耕织之劳。”⑹“闽部所隶八州而汀为绝区。山曰灵蛇,曰鸡笼,曰  荷;水曰九龙,曰寅湖,曰鄞江。”⑺“西邻赣吉,南接潮梅,实江西、二广往来之冲。”核《胜览》卷13页229(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其⑸、⑺条全同,唯后者“潮梅”讹作“潮海”,且无“西邻赣吉”四字。
○7《宋史》卷209《艺文志》著录《鄞江集》九卷,当亦庆元四年(1198)与《鄞江志》同时编成,由时任汀州知、通的陈晔、林文仲主持修纂,林文仲序。

○8中华书局1965年版赵万里先生辑佚本。《元一统志》,原书全名《大元大一统志》,据许有壬序,初修本进呈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增修本完成于大德七年(1303),凡1300卷,已佚。赵辑本《前言》则云:始修于至元二十二年,三十一年成书,大德七年修订,至正六年(1346)刻版于杭州(据元·王士点《秘书监志》)。

○9潘自牧《记纂渊海》卷10:“灵隐洞在宁化,有圣水桃竹,野花异草。”是“竹”误“花”之证。《纪胜》卷132页3790“灵隐洞”条下亦载:“在宁化县北五十里……野花异草”凡35字,亦可证。似《鄞江志》已将灵隐洞条下之文误系于长汀县“苍玉洞”条下,故《临汀志》已删,而仅录蒋之奇诗一绝。这也许正是序跋所谓旧志“疏略”之证。

○10《纪胜》卷132和《方舆胜览》卷13皆引作“民生尚武”,据改。此似《大典》录入时抄手之误。

○11引文见《大典》卷7894,《辑佚》页1440。赣州虔化县李敦仁起兵及被平定事,详何竹淇辑《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第3册第183~191页,中华书局,1976。

○12晏氏事具《大典》卷7894引《临汀志》(《辑佚》页1440)。晏梦彪事见上引何竹淇所辑之书第4册第559~575页。又,《宋史》卷460《列女·曾氏妇传》亦载晏氏事,且较《临汀志》为详。

○13除苏州府、汀州府以外的15个州府名是:《大典》卷665~666南雄府,卷2217~2218泸州,卷2275~2277湖州府,卷2337~2344梧州府(无缺卷),卷5199~5205太原府(无缺卷),卷5245遼州(无缺卷),卷5343~5346潮州府(无缺卷),卷5769~5770长沙府,卷6697~6701九江府,卷7602~7603杭州府,卷7963绍兴府,卷8506~8507南宁府,卷8647~8648衡州府,卷10949~10950抚州府,卷11905~11907广州府。

○14这15条复文分见《大典》卷2261、2266、3525、3527、7240(二条)、7507(二条)、7513、7514(二条)、9764、9766、11981、13075。

○15见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页831。版心《大典》卷数阙,据上下文及《大典》目录判断,似应为卷1237,是卷已佚。最早指出《宋会要辑稿·礼》误录入《临汀志》文的是王云海先生,见其遗著《宋会要辑稿考校》页14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另外,佚文中的“临汀”,应作“汀州”;“宋太祖”,应无“宋”字。均《大典》编者补、改之证。

○16见于《大典》卷13175引《汀州志·山川》的1条;见于《大典》卷9763~9766引《汀州府志·山川》的11条,见于《大典》卷8782引《汀州府志·人物》的1条,凡13条。因《大典》引录书名较随意,疑此《汀州志》与《府志》当为同一之书。

○17《临汀志》称此数据杜佑《通典》,但核《通典》卷7《食货·户口》实未载各道州郡人口,疑误引出处。即使《通典》真有汀州户口数,也应是乾元三年(760)数据。《通典》虽完成于贞元间,但所载乃肃、代(公元756~779年在位)间事。开元间户数,应是开元二十八年(740)之数,实出《旧唐书·地理志》。另外,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9载元和汀州户数为2618,似有误,今不取。唐、元、明代户口数只作参照,不作比较。

○18《八闽通志》,明·黄仲昭(1435~1508)修纂。其人名潜,以字行,号未轩,福建莆田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因疏谏遭廷杖贬责。是书始修于成化二十一年,成于弘治二年(1489)。故定其户口数据出此数年间。始刊于弘治三年,次年又有递修本,是福建现存最早的省志。另,仲昭还编有《邵武府志》、《兴化府志》、《南平县志》,著有《黄未轩先生集》等。

○19王文楚《太平寰宇记·前言》(影宋残本),中华书局,2000。

○20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3卷第15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隆兴二年户数误录为174574,又,由于计算有失,年均增长率误作6.8‰。

○21参见同上《中国人口史》第3卷第500页表11-11。但依笔者拙见,南宋中后期不同年份间的各州数据,似不具备可比性。

○22《大典》卷7890引《临汀志·风俗形胜》,《辑佚》页1225。

○23这种概念可用《大典》卷7506引蔡邕《月令章句》:“谷藏曰仓,米藏曰廪”来概括。

○24本节据《大典》卷7892,《辑佚》页1316~1320。

○25据《大典》卷7892(《辑佚》页1313):“禾一十称(秤?),计米四十升”推算。

○26宋制: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知州(府军)的任期是不同的,如北宋前期,知成都一任为二年半。

○27影印本《纪胜》卷132页3798,点校本《胜览》卷13页231。

○28见《元丰九城志》卷9页405,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29参见拙译:《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日〕斯波义信著)页313~318,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0另一人为汪天任。据《江西通志》卷87引明嘉靖志称:汪天任,字莘老,浮梁人,大观进士。历知汀州,时方行王安石《字说》。则似其人《临汀志·题名》漏录。鉴于四库本总志可信度较低,勿计入。

○31陈铸卒年据以下史料考定:其一,《苏魏公集》卷34《光禄卿陈铸遗表第四男公彦可试秘书省校书郎制》。其二,颜中其编《苏颂年表》(《文集》点校本页1240附录)称苏颂熙宁元年(1068)知制诰,熙宁三年五月,因封还李定词头罢外制官,时有“三舍人”之誉。其三,撰陈铸遗表恩制词的同时,有《知广州张田遗表男辅之可试将作监主簿》制词(见同上《文集》卷34页512)。其四,张田卒年可考。《宋史》卷333《本传》:熙宁初,知广州,暴卒。《宋会要辑稿》选举33之10:熙宁元年四月二十三日,知桂州张田为太常少卿、直龙图阁、知广州;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王靖为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因张田暴卒,而王靖代之。故陈铸遗恩制词在稍前,必为此年张田卒之同月或稍前。

○32据《学士年表》,宋庠宝元元年(1038)三月已以知制诰除翰林学士,故陈铸至迟在此年已知南雄州(详制词)。《万姓统谱》卷18等称其康定初知州,误。

○33今考《长编》卷126载:康定元年三月戊寅,命殿中侍御史等就河中府置狱;《长编》卷127又云:康定元年六月己亥,从〔河东〕转运使文彦博所请也。与诗注全相合。

○34据注○31拙考,张田生卒年,亦可考定为:(1015~1068)。《全宋诗》凡例:收宋人按生年先后为序,次则进士及第或卒年。但先后失次或失考者可谓不知其数,犹如一团乱麻,亟待修订。

○35《宋会要辑稿》职官74之19:开禧元年十月十一日,以岁旱图献瑞禾,诏知汀州陈铸降一官。此事又见于《两朝纲目备要》卷8、《宋史全文》卷29下等,惟《宋史》卷48《宁宗纪》误汀州作“江州守臣”,中华书局点校本已出校,似应据以校改。

○36杨方卒年可据以下史料考定:其一,《大典》卷7894引《临汀志》:嘉定更化,以侍右召进。阅二年,广右开漕,加直宝谟阁兼宪(方按:原误“庾”)事。循历属部,入象州,以疾终。其二,《粤西丛载》卷2《白龙洞题名》:“嘉定辛未(四年,1211)中元后四日,计台临汀杨公子植复出按未历之郡。”其三,《宋会要辑稿》职官74之40:嘉定四年八月二十二日,知亷州长幼厚、知贵州江邦佐各降一官,从广西运判杨方之请。其三,《宋会要辑稿》蕃夷4之56:“嘉定(四)〔五〕年三月十三日,诏以广西运判陈孔硕充吊祭使。”方按:“四年”,乃“五年”之误。《宋史》卷488《外国·交趾传》:“嘉定五年,龙翰卒,诏以广西运判陈孔硕充吊祭使”,是其证。陈有挽杨诗,必替杨。据上所考,杨当卒于四年(1211)秋冬间无疑。

○37此诗,《记纂渊海》卷10亦误作主为陈轩。

○38四人诗或佚句各一首,分见《大典》卷7892(《辑佚》页1296、页1297、页1328)、卷7895(《辑佚》页1451)。文繁不录。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