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乐爱国
“格物”是朱熹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朱熹建立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朱熹的“格物”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他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1]为了建立起他的思想体系,朱熹一生广泛地“格物”,其中也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如果按照现代自然科学的分类,朱熹“格物”所涉及的科学研究的范围,既有属于天文学、生物学方面的,又有属于地学方面的内容。
一
朱熹对大地形成与地表变化的研究是其对天文学研究的继续。朱熹在天文学上提出了以“气”为起点的宇宙演化学说。他说:“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2]认为宇宙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而大地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朱熹还明确说:“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什么时凝了。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水之极浊便成地。”[3]他根据直观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