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涂宗流

陆九渊,姓陆,名九渊,字子静,号象山,是南宋荆门军的知军,相当于现在荆门市的市长。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是他生命的起点,湖北省荆门市是他生命的终点。公元1193年元月,陆九渊因血疾大作,在荆门军知军任上逝世,享年五十四岁。陆九渊任荆门知军虽只有一年零三个月,但却给荆门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被称之为陆夫子,世世代代设祠供奉。
陆九渊是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陆九渊与门徒彭世昌等结庐于贵溪应天山,收徒讲学。因应天山形似大象,便将应天山易名为象山,自号象山翁。门徒们称他为“象山先生”。他住的地方称象山草堂,讲学的地方为象山精舍。平时在象山精舍就读的学生约百人,五年中先后到象山精舍求见、问学的人“逾数千”。象山精舍时期,既是陆九渊讲学的鼎盛时期,也是陆九渊心学思想体系完成时期。
陆九渊心学是教人做人的哲学,针对什么是人、如何做人的问题,提出了张扬人的主体意识的“人才”论、关照现实人生的“本心”论、实现人生价值的“格心”论。“人才”论是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本心”论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格心”论是对人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讨论。“人才”论、“本心”论、“格心”论三位一体,构成其心学体系,教人如何“大做一个人”。陆九渊在象山精舍的办学宗旨是:“明理”、“志道”、“做人”。教人“大做一个人”既是陆九渊心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他办教育的根本目的。
为什么必须“大做一个人”?
广阔的宇宙中有天,有地,有人。“位乎上而能覆物者”,是天;“位乎下而能载物者”,是地;天地间,“灵于万物,贵于万物”者 ,是人。陆九渊认为天、地、人,是主宰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为三才” :“能覆物”,是“天”之才;“能载物”是“地”之才;“灵于万物”是“人”之才。陆九渊说:“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间。须是做得人,方不枉。” “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
“大做一个人”,从语法上来讲,是一个短语,“一个人”是“做”的宾语,“大” 是“做”的状语。“大”在这里用为副词,表示“做”的姿态、气度。“大”与“小”相对,“大做一个人”就是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地“做人”,而不是小里小气、私私躲躲地“做人”。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地做人,就是做大人;小里小气、私私躲躲地做人,就是做小人。陆九渊曾经对他的学生说:“大世界不享,却占个小蹊小径子;大人不做,却要为小儿态,可惜!”这就是对不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地“做人”的批评。“大世界不享”、“占个小蹊小径子”都是比方,指小里小气、私私躲躲地做人。“大人”、“小人”是以思想品德划分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是“大人”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