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远
1935年,经过一番与家人的据理力争,做了一段学徒生涯的殷海光又重新回到了学校。爱与人辩论的性格,让他对逻辑学情有独钟。因为在他看来,逻辑可以使他在辩论时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在这一年,年仅16岁的殷海光在一套清华大学出版部出版的逻辑学教材上知道了金岳霖的名字。当时,两个人的地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金岳霖是名满天下的大教授,殷海光是籍籍无名的中学生。然而在1935年之后,这两个名字就产生了联系。
联系是这样产生的:殷海光在读了金岳霖的书之后,产生了和这位教授“讨论”逻辑的想法。他直截了当地给金岳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了自己对于逻辑的一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