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摘要:
本文略举清代何淡如先生的粤方言趣联,以证对联是清代的主流文体。
关键词:何淡如,趣联

清代的主流对联文学也促进各地民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少“怪联”好手,譬如,四川的刘师亮(1874~1939)、广东的何淡如(1820~?)等。

岭南文化是我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民俗文学极富华南地方特色和方言粤语特点,何淡如其人其联颇有代表性。

何淡如,原名又雄,字淡如,南海湾头乡人(现佛山郊区澜石镇湾华管理区湾何村)。清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举人,一度出任高要县学教谕,其后即在省港以教学为主, 曾设馆于西关九龙城之龙津义学(在昔日之龙津石桥侧),开筵讲课,授徒日众,以书文名于时。他赋性诙谐,才思敏捷,智慧超群,风趣幽默,每每出言,常令人捧腹大笑。其作品(包括谐诗、谐联、妙批等)雅俗共赏,工妙之处,令人捧腹,流传民间逾百年。他喜用广州话写谐对(或称怪联),数量甚多,故有“怪联圣手”、“广东方言联语之祖”、“通俗文人”、“广东谐趣通俗文学家”、“幽默大师”等美誉,几乎是广东人家喻户晓的人物。

何氏不但能诗文,还擅长绘画。他创作的对联很多,以下怪联可窥见其深厚的语文及方言运用的功底:

丛桂有坊含湛露,六榕无寺挹清风。(联嵌广州四地名)

珠江船如梭,横织波中锦绣;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下联对友人)

公乃岭表英才,可惜奋翮未酹,铁血已凝珠海石;我亦国民分子,自愧穷途辍学,灰心羞谒砚山碑。(挽冯如)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题广东旧日佛山春色赛会)

梁羽生(1993:54)这样评后一联:“上联下联都是句句押韵,而且平仄虚实,每个字都对得工整。联语颇有诗词韵味,情文俱佳……甚有文学价值”。

何氏的怪联很有特色。他擅长用广州话写谐对,方言口语的运用自然成趣,丝毫不露斧凿痕迹,操粤方言的本地人深解其趣。例如:

一分衣食一分人,多只香炉多只鬼。

一拳打出眼火;对面睇见牙烟。(题路人打架,“牙烟”相当于“危险”)

四面云山谁作主;一头雾水不知宗。(上联为唐诗,下联为广州俗语,“一头雾水”意为“糊里糊涂”)

周身花果然好样, 一肚草格外大声。(旧历每年二月,广州均搭棚放花炮祭拜土地,他借火炮烟花鸣响,讽“一肚草”者常“格外大声”)

有酒不妨邀月饮,无钱哪得食云吞。(对友人)

风肠煮熟堪餐饭, 云耳切开好会斋。(用食物名对)

打鼓打锣,不过戥人高兴;搬埕搬塔,总之自己破材。[自撰嫁女谐联,戥(读如“等”)人高兴,广东俗语,指为别人添兴之意;搬埕搬塔,搬运杂物,此处指嫁妆]

剩得两撇胡须,此后唔知点算好;养成一身贵骨,从今改过未为迟。(何淡如父子谐对)

三间大屋间间间;九横长梯横横横。(上联最后一字读去声,“间”即“间隔”;下联最后一字读粤方言去声,一“横”梯意为一级一步)

咸月甜月五仁月,豆沙冰月,鹅油酥月;生烟熟烟孖姑烟,兰州水烟,鸦片公烟。(上联为月饼名,下联为烟名)

我本一片慈悲,有时黑面做埋,只系收磨恶鬼;你若十分诚敬,如被红须扭过,何妨直禀神灵。(题观音大士醮棚)

滚滚江山,只为大花面争权,国老无能终散局;纷纷世界,点得正武生执印,奸臣尽灭始收科。(题广州河南关帝庙戏棚)

何氏的许多怪联在南粤民间流传甚广,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本文为拙著《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第一章第五节部分内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