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万般皆下品,惟有论文高?——析“论文全民化”现象的弊端、根源

作者:嵇立群
“论文”的殊荣与学术的傲慢

在大学校园里,有一种现象,即写论文的看不起写出优秀大众读物的同行。这绝非来自简单意义上的文化偏见,这一情形的造成和强化,靠的是强大的体制保障与促成。

在大学体制内,一个教师发表了几篇论文一二专著,便被评为副教授、教授,从此稳拿着高级知识分子的工资、津贴,随之而来的还有种种或显性或隐性的好处,终身受益,衣食无忧。每篇论文值多少钱,你可算得清?但写的若是随笔短论、通俗读物,哪怕犀利无比入木三分,哪怕文采斐然洛阳纸贵,哪怕出类拔萃好评如潮,对不起,“不是学术”,连填进“成果”表格的资格也没有,体制内的种种好处,你一丝一毫一分一文也休想得到。

在此情况下,一篇为评职称而写的论文,远远压倒十篇一流的时文随笔或通俗小书,“惟有学术高,其他皆下品”的感觉,在一些人心中怎能不自然而然地滋生、膨胀。

从这一角度去观察“另类”学者如余秋雨、易中天们屡遭到来自学界的密集炮轰,或圈外文人如刘心武“误闯大观园”遭一些专家轻蔑贬斥的现象,便一点也不难理解了。甚至,一些学者面向社会多说几句话,就有了“学术稀释,水准下降”的评语。对他们,来自学界的否定最多,笔者以为,除少数批评见识不凡外,更多的是傲慢与偏见的产物。不仅如此,“论文中心”的导向还在全国上下蔓延,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师都对写“论文”趋之若鹜,似乎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因为论文是人们赖以分高下、评职称、拿工资的基本依据和硬指标,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命根子。

以文本样式论高下是一种谬误

我绝无贬低学术论文的意思。身在大学校园,我也做研究写论文,深知学术研究之不易。无疑,真正的学术研究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哪怕是一个小选题,从资料的搜集、梳理,到学理的辨析、阐释,都需要建立在学问坚实的基础上。“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范文澜语),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当然价值不菲,对那些黄卷青灯下苦求真知的学人我敬佩万分。我所不以为然的,是“惟有论文高”的体制架构,以及被它所强化了的偏见。况且,现有体制下“职称论文”、“拼抄论文”、“买版面论文”登堂入室不可遏制,有不少所谓“学术”和现今极尽奢华包装的月饼盒子的功效一样,鲜有内容而装腔作势,却因此获得了某种资格。

有人只见到学术研究的长期与艰辛,却不懂得看似一挥而就的随笔短论、通俗读物同样是一生一世的功夫,未见得一定比专攻一处更容易。京剧前辈盖叫天演武松,尚未亮相就“后背有杀气”,那片刻的招式靠的是毕生的功力。同样,那些看似灵感突发信手写来的随笔札记,若无丰厚的积累是断然写不好的。君若不信,请某些自视不凡的“学者”写写看,不要说三年五年,怕是给他一辈子的时间,也写不出一篇像《燕山夜话》里那样漂亮的短文,写不出一册可圈可点的通俗读物。他们说是不屑写,其实是不能为。

应促进评价机制科学化、多元化

“论文全民化”的出现,与文化评价的论文中心体制密切相关。正是僵化的论文中心体制的固若金汤,使得导向失衡,论文无论好坏,都得以高高在上,获益无穷。反过来说,一个人无论擅长使用什么样的文化表达方式,都必须削足适履,向所谓“论文”靠拢,否则必然自取灭亡。我猜度,倘若倔强的鲁迅转世为“张迅”、“王迅”,不识时务地坚持写杂文,怕是早被大学以“无科研成果”的理由逐出校园而落魄万分,更不可能被承认为“思想家”。(他大约只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可作为“教材”,填写进大学里的“成果表”。)其实,真正的大家倒是持“英雄不问来路”的态度,一点也不小看那些看似非正宗而有真内容的文章。

大约九十年代后半期以来,学术界日益体制化,体制内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两重天地,“计划学术”还制造出数不清的名目,细分出城中之城、圈中之圈:“城内”是吃国家饭的盛宴,靠的是体制保障;“城外”是农民工似的文化劳作,大多无望得到应有的回报,其间的不公平十分类似城乡之差别。并且,一旦后者中极个别最出色的人露了头角,在体制外有了些物质与精神回报,便引得那些养尊处优者恼怒不已,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礼崩乐坏——这“礼”,便是体制内秩序造成的尊卑高下。

改革在曲折艰难地进行着。但愿我们的体制及其评价机制日趋科学、合理,不再是造成偏见与歧视的温床。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