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摘要:

本文探讨中华对联翻译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译性.

关键词:对联,翻译

中国是古老的诗国,诗联同步,书画共源。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汇成了浩瀚的文学艺术海洋。如果说诗词曲赋是这海洋的万顷烟波,那么对联则是朵朵绚丽的浪花。在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体制短小、结构灵活、形式纷繁、或雅或俗、亦庄亦谐的对联多姿多彩,佳作如林。它如同连理枝、并蒂莲、比翼鸟一样,给人带来真善美的文学艺术享受。它用途广泛,集教化、启迪、言志、咏物、抒情、娱乐于一体,历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和荣耀的国粹。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还是农工商贾、樵子渔夫,无不喜闻乐见之。直到今天,对联依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挥其颂时抒怀、扬善抑恶的作用,散发着悠悠清香。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及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重视事物成双配对的对称和谐,传统语文教育重视对对子训练与考核,诗文偏爱使用对偶辞格。对对子(属对)的历史其实就是对联发展、盛行之历史。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对联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919~965)的那一副桃符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根据蔡东藩讲,在20世纪初,在我国,“自学校创设以来,课程杂沓,无暇专习国文,目未睹经史,口未辩音韵,有持联对以相属者,彼且瞠目不知所答。小学诸生无论矣,即卒业中学者,亦多敬谢不敏;间或勉强应命,非出诸抄袭,即难免荒唐”。一个世纪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当然今非昔比,但青年一代的传统文化及古典诗文知识确实需要进一步学习与提高。据报道,“最近有一次,香港来了一群大学生到××大学访问,两地学生相聚一堂,香港学生来了兴致,提出和××大学生当场作诗、对对子,××大学生为此面面相觑……”(李征,2004)名校大学生尚且这样,更不用说普通的大中学生了。因此,近年来,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少人开始认真反思我国当今的教育(包括语文教育)现状,进一步挖掘、继承和发扬其中一些好的传统做法。譬如,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增加对偶对联知识的内容,在语文各级考试中设有对偶对联相关考题,在大学设立对联文学研究方向硕士点,等等。

在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深层次理论领域,徐通锵、潘文国等语文界诸先生倡导一种摆脱“印欧语的眼光”、基于地道汉语事实的“字本位理论”。虽然这一理论尚未成熟,但却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现代中国乃至海外,对联仍有相当广泛运用,使用活生生的汉语,是地道的汉语事实,不讲主谓宾定状补的西洋语法。我们认为,对联创制就是以“字本位”为基础。

外语教学界也有很多人反思我们的外语教学法(包括双语教学),提倡学生多记英语单词,扩大词汇量,多读经典文章,提高外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在文学领域,现在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学体裁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除为数不多的专门楹联著述外,在我国历代大量典籍、文论及诗话词话中,很少见到对对联的专门评述,在文学史上难有一席之地。无怪乎,梁章钜早在道光庚子年(1840年)就发出了“何独于楹联,而寂寥罔述”的感慨。对对联的种种偏见也由来已久,对联往往被人视为雕虫小技、旁门左道或是笔墨游戏,甚至连梁启超这样的大师也说它是一种“苦痛中的小玩意儿”、骈文中“附庸之附庸”。更不用说对联的对外宣传和翻译了。

社会文化学认为,一种语言文学形式,越是被广泛地应用,就越应该被社会所重视。我们倡导对联的研究与翻译,就是希望人们重视对联文化,继承和发展对联文学;就是希望在当今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新时代,让更多人(包括英语读者)能够了解和鉴赏对联这一古老的中华文学形式,传承属对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大胆进行对联创作,活跃对联创制局面,光大中华对联文学文化。

古代楹联曾极一时之盛,至今魅力不减。对联讲究对仗、声律平仄,又注重修辞、用典和文采,对联是一种文学创造。中华对联可谓是世界文学百花园中的孤家独苗,但过去对对联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宣传尚嫌不足,加上现在“重外语轻母语”的社会现象,以至出现了多少是“今天在我国人中,能欣赏并进而创作对联的人越来越少”的局面(楼宇栋语,《春游社琐谈·素月楼联语》序),对联知识的传授越来越变成了中老年人的“楹联讲座”。

然而,由于汉语汉字的固有特点,及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审美观,汉语骈偶联对的运用可谓历千古而不能废。可喜的是,中国楹联学会及其各级学会骨干和许多有识之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联学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如今,海内外出现了“华人世界楹联热”,对联征集和宣传活动频频不断;出现了许多“楹联之市(县、乡、村、街、学校)”;宣传和研究对联的对联报、对联杂志、对联网站(页)也粉墨登场,好不热闹;上世纪70年代香港学者赖恬昌(T. C. Lai)翻译出版了《中国对联》(Chinese Couplets)一书,共翻译了200副对联;最近,中南大学文学院(2002年)和南昌大学文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楹联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我国文学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新近翻译了云南大观楼长联。种种迹象表明,当今的对联学习与创作、对联研究与翻译方兴未艾, 大有作为。

本书分上篇和下篇,共十章。上篇五章,介绍和讨论对联研究的方方面面;下篇五章,探讨对联英译的相关问题。为方便读者对对联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书还附录了对联研究与宣传的主要报刊及其地址和主要网址(页),对联翻译主要论文索引,云南大观楼长联原文和注释、白话译文及其英译二例,“‘对对子’的意义”原文及部分名联墨迹。书中有少部分引用章节,均有出处说明。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我国楹联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一部分,也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接受洗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或双语教学)的矛盾,对包括对联教学与研究在内的语言文学界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华文化、汉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西语言文化之间有诸多不容忽视的个性。对传统语文教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将中国现代的语言教学(包括外语教学)和西方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新时代,新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思想理念的出现,应该促使对联在原有基础上迎来新发展,跃上一个新高峰。新世纪,我国社会巨大发展给对联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之中,多极世界需要多元文化的发展,需要东西方文化的更多交流,这就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碰撞、交融与互相借鉴中,显示出独特光彩。党的十六大确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语言教育工作者可以理直气壮地肩负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连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和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形式,生发了多方位吸纳中华优秀文化的强烈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江苏省和吉林省把对联写入中学生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教材中也加入了对联内容,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增加了对联内容,这些都对对联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为在学校乃至这个社会普及对联文化提供了良好契机。

外语界同仁的任务有两个:一是研究和介绍外国语言文学;二是向世界翻译和传播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任务同样重要,不可偏废。大地回春,中华崛起,“华人世界楹联热”预示着中国这一古老文学形式的复兴和持久生命力。我们外语教师肩负着大力弘扬与对外传播包括对联在内的中华文学文化的历史重任。加强对联研究与翻译,有利于弘扬中华对联文学,有利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本书读者对象主要是广大诗歌对联爱好者,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是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生力军和接班人。

近代学者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用三句宋词描述了治学过程的三种境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尽管他指的“大事业”、“大学问”与我们如今所理解的不完全一样,但其亲身体会道出的治学精神却具有普遍意义。谈到这三种境界,国学大师季羡林解释说:
如今,“要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应该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理论;二,知识面;三,外语;四,汉文”。(转引林祥,1999:88)对联研究与翻译概莫能外。

对联文学是一门综合性学问。研学对联,不仅要了解平仄对仗等对联常识,还要了解古典诗词知识、诗词理论、文学理论、美学知识及其他百科知识,需要努力用功,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百折不回,方能有所成就,甚至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联种类多,数量大,学联、对联、评联、译联,应是对联研究与翻译的四步曲,需要更多深入研究。

圣经翻译钦定本(1611)译者在序言中对翻译做了一番形象比喻,至今读来仍然让人感到亲切:“翻译就是把窗户打开,让光线进入房间;翻译就是把贝壳撬开,这样我们便可以品尝里面的肉核;翻译就是撩开窗帘,这样我们便能窥见最圣洁的地方;翻译就是打开井盖,这样我们便可获得水源”。这一连串比喻把翻译与人们生活必备的东西挂钩:光线、食物和水,说明人类生存须臾不能离开翻译活动。我们还可以这样引申这些比喻:翻译给了我们了解世界文学和文化的途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使我们民族文化获得进一步丰富养分。
翻译对联就是打开中华对联的门窗,让外国人了解对联文学艺术,品尝这一国学瑰宝,了解汉语汉字的特点,了解对联文学艺术的特质,以弘扬中华对联文化。对联研究与翻译任重而道远。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值得上下而求索。作者的点滴努力仅仅抛砖引玉,希望本书能引起更多更深的研究探讨,唤起更多学界同仁关心对联文学,乃至热心对联翻译,也让英语读者“知联、好联、乐联”。能达到这样目的,作者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作为英语教师,笔者写作翻译时常感到英汉语语言和文化“底气儿”不足,加上参考文献不全,本书的“外行话”及错漏之处在所难免。一己之见,见笑大方,敬求剀切教正。

——本文为拙著《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前言。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