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杨波

儒家学说自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至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程朱理学的提出,更是将儒学奠定为国学的主流。《论语》作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必读的《四书》之一,其影响更是深远。《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更是国学中的经典之经典,值得年轻的学俊们研读,以下是笔者在研究《论语》时,自己的所知所识,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    而
《学而》是《论语》二十篇之首篇,共十六章,反映了孔子当年授与学的目的、态度、宗旨及方法等,是儒家道学的入门,成儒家道德之基础。读者读《论语》,要把孔子诸弟子之所问当作自己之所问,把孔子对诸弟子之所答当作对自己之所答,这样读起来,方趣味无穷,枯燥无味便荡然无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讲,学习是讲求效果的。学习有先后,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是有先后的。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运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说文解字?习部》中对习字这样解释“习,数飞也”。孔老夫子是说,学习的态度,就象鸟初飞一样,不停地温习。因为时时习之,那么所学的东西烂熟于心,道理也就明白了。道理明白了,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