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刘源
1
历史沿革
甲骨学殷商史学科是一门以商周卜甲卜骨、甲骨文、商周考古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社会人文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商代及夏、周两代历史文化的交叉性学科。甲骨学殷商史学科是在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后产生、形成、发展、壮大的,经过国内外学者100余年的探索与努力,该学科已成为一门具备严格学科规范的国际性“显学”。
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直接导致了甲骨学殷商史学科的产生。在该学科发展的初期,学者主要从事甲骨文的收藏、著录、文字考释的工作,并已开始自觉地利用甲骨文材料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罗振玉与王国维。罗氏是最早收藏甲骨文的人之一,并积极从事甲骨文材料的刊布与研究。他先后出版了《殷虚书契前编》、《后编》、《续编》等甲骨文著录书,并考释甲骨文字、发掘卜辞中的历史文化内容,著成《殷虚贞卜文字考》。王氏是最早利用殷墟卜辞深入讨论商代世系、地理、礼制的学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对比卜辞与《史记·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证明了《殷本纪》的真实性。
1928 1937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开展的科学考古发掘工作,极大地促进了甲骨学殷商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史语所原是以发掘甲骨文为目的,在小屯开展实地工作后,陆续获得卜甲卜骨、甲骨文、建筑基址、墓葬、青铜器、玉器等大量珍贵的商代遗址、文物。这时期的殷墟考古工作不但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基础,而且也将科学的考古学方法和丰富的考古材料引入了甲骨学殷商史学科,对该学科的建设和拓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当时史语所专门从事甲骨学研究的学者是董作宾。他利用第一手考古材料,撰成《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一文,以贞人、称谓、书体等项标准将甲骨文分为五期,开创了科学研究甲骨文的新局面。此外,他还发现了甲骨文中的“五种祭祀”,即周祭,并对殷历进行了研究。
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工作也对甲骨学殷商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把殷墟卜辞分类排比,再加以考释研究,将庞杂的甲骨文材料理出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