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史海威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出现了很多宰相,作为这一优秀群体的一员,魏相并不是很有名的一个,但却是极有特色的一个。他明确地以易学思想辅佐西汉宣帝治国理政,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政绩,从而得以青史留名。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他于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为相,直至神爵三年(前59年)去世为止,共“视事九岁”(《汉书•魏相传》,下文所引若无具体说明,皆出自此传),是汉宣帝朝的第二任宰相,也是宣帝铲除霍氏家族之乱后开始亲政的第一位宰相。魏相为相期间,正处于宣帝一朝各项制度的创制、完善阶段,作为宰相,政事之艰巨、繁重可想而知,不过魏相很好地胜任了这一工作。史载“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魏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

魏相“少学《易》”,“明《易经》,有师法”,这为他以后以易学思想治国打下了良好的学术基础。他本人也以学《易》精明,“为郡卒史,举贤良”,从而走上政治道路的,可谓与易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魏相辅佐宣帝治理国家,主要是采用了《周易》中的“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周易•系辞下》有“一阴一阳之谓道”语,“阴阳和谐、阴阳和合”是《周易》思想的本质和精神内核,而魏相正抓住了这一思想的精髓。魏相曾说:“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者,王事之本,群生之命,自古圣贤未有不由之也。”把阴阳和谐提高到了至尊至高至圣的地位。确实,他的一切政治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本于阴阳。比如,元康年间(前65—前62年),匈奴派兵攻打车师迟迟不能下,于是宣帝和群臣商议是否利用这个机会削弱匈奴。许多大臣都主张出兵,而魏相不赞成,他说:“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敌加于己不得已而用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接着话题一转说,“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把不同意出兵的理由最终归结于会“伤阴阳之和也”,而不是从战争本身的胜负和人力物力耗费的角度来立论。根据阴阳和合的思想,他进一步阐发说,“出兵虽胜,犹有后忧,恐灾害之变因此以生。今郡国守相多不实选,风俗尤薄,水旱不时。……今左右不忧此,乃欲发兵报纤介之忿于远夷,殆孔子所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把思考问题的重心放在国家内部的建设上,着重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应该说,这种分析是很有道理的。经过武帝多年对外战争的巨大消耗,国家疲弊,人民厌战。虽经昭帝朝的恢复,国家的经济基础仍很薄弱。宣帝初年,国家的主要任务还应是继续发展经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生产力,安抚农民,而不是进行新的战争。所以,宣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从其言而止”。

此外,魏相还“数表采《易阴阳》及《明堂月令》”来建言献策。比如他直接引用《周易•豫》卦象辞说:臣闻《易》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王以顺动,故刑罚清而民服。”以此来劝勉宣帝遵守自然界的规律,不要大兴功利,穷一己之欲。这个建议是符合当时社会应该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社会现实的。

具体说来,魏相所理解的阴阳和谐、和合主要是指自然界的“日月光明,风雨时节,寒暑调和”。只有这三者具备、和序了,国家才会“灾害不生,五谷熟,丝麻遂,草木茂,鸟兽蕃,民不夭疾,衣食有余。……君尊民说,上下亡怨,政教不违,礼让可兴。”如若不然,“则伤农桑;农桑伤,则民饥寒;饥寒在身,则亡廉耻,寇贼奸宄所由生也。”鉴于这种危害性和可怕的后果,他力劝宣帝要“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另外,他还建议宣帝“选明经通知阴阳者四人,各主一时,……以和阴阳。”如此,则“天下幸甚”。

如果单从以上这些来看的话,我们不免会认为魏相迂阔,有点把《周易》思想教条化、绝对化的倾向。但是,再看到魏相往往借此把问题引到民生、引到国家迫切解决的问题上来,并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详细的方案与政策的时候,我们就会佩服他的务实、重民与亲民了。比如,他多次劝勉宣帝“垂意黎庶,忧水旱之灾,为民贫穷发仓廪,赈乏饿”。每当看到百姓“背本趋末,或有饥寒之色”的时候,他则认为自己“罪当万死”,深切地表达了他的爱民之心。为此,他曾“昧死奏故事诏书凡二十三事”。

魏相为相,非常尽职尽责,成为有汉一代的名相。宋人刘才邵评价道:“才识卓然过人,必不泥于一偏盖以后王之法,其粲然见于施设之间者,后之人能率由之,因时制宜则易行而收功速者,所以为识治体也。又数表采《易阴阳》及《明堂月令》奏之,欲以奉顺天道师古之意,复见于此可谓两得之矣。”(《檆溪居士集》卷十)既赞美了魏相之才,又肯定了易学思想对他的积极影响,可谓确当之论。

正是由于宣帝、魏相君臣的共同努力,宣帝一朝才创出了中兴的局面。班固在《汉书•宣帝纪赞》中说:“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治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器械之资,后世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对宣帝的统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应该看到的是,这种良好政治局面的形成离不开身居宰相之职的魏相的才识与努力。班固也认可这种说法,他在《魏相传赞》中说:“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览其行事,岂虚乎哉!”把魏相的功绩比作西汉开国宰相萧何和曹参,也可谓是评价非常之高了。

最后,还有必要向读者交代一下魏相为何能够明确地以易学思想治国,并且还能受到当时君臣的支持和信赖。其实,这与当时的时代风潮有关。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学开始占据官方的意识形态领域。到了宣帝元帝之时,儒家经学的主导思想地位得以全面确立,政府出台的选官制度、经济政策、救灾措施、法律制度、民族政策等,都闪动着经学的影子。以经治国成为汉代的时代特色。皮锡瑞在《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中说“孔子道在六经,本以垂教万世,惟汉专崇经术”,并说“三代后政教之盛、风化之美,无有如两汉者”,就是指这种情况。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魏相才能明确地、大张旗鼓地以易学思想治国。唐太宗时期的重臣虞世南曾说:不学《易》者无以为宰相。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也非常喜爱《周易》,“座中置一帙常玩之,……以为六经所载,无非格言,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张居正《答胡剑西太史》)但他们最终都没有把易学思想落实到政策层面上,只有魏相做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魏相可谓是千古一人。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