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激荡的春秋时期,崛起了一支了不起的政治力量——士。
士,在今天就是知识分子。
因为是新崛起的,就特别有冲击力;因为有知识,这冲击力显得格外的大。
整个春秋战国的五百年间,士的冲击波形成了一道特别壮观的风景线。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文化浪潮。
从本质上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完全可以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相媲美。
这时期的百家争鸣,同样波及到了科学技术领域。
作为知识阶层的士,虽然直接从事科技事业的极少,但他们有着广博的学识,有着深邃的洞察力与思辨力,因此他们往往能入木三分地深入到科学技术的本质上,建立起独特的理论思想。
正是这科学思想的理论大潮,不仅丰富了先秦时期整个科学技术的宝库,更是我国早期科学技术体系奠定的标志!
一、儒家科学思想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儒家从他们的老祖宗孔子开始,就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愚夫子,他们与科学技术不仅毫不相关,而且还是一群顽固的反对者。此话确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也不完全如此。
儒家确实鄙视大多的科学技术,把许多发明创造视为“奇器淫巧”,但他们并不反对天文地理、数学、农学、医学等,早期儒家还将天文、数学等列入自己的教学内容中。
对科学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儒家不仅予以重视,而且也有精辟的论述传世。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儒家人物的独到见解。例如,他截然否定了天的宗教意味,认为天地万物只是“气”的演化产物,天也同样是有规律可寻的,可制而用之的。在荀子看来,科学的力量是远胜于一切的。
另外,像曾子对“盖天说”缺陷的质疑(见《大戴礼记·天圆》)、孟子对环境保护的论述(见《孟子·梁惠王上》、《离娄上》等),都在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即使是孔老夫子,也曾总结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的科学生产规律。可见对于儒家的科学技术观必须作仔细的甄别,不能笼统而言。
二、道家科学思想
道家是先秦时期的“显学”(著名学派),在当时与后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与科学技术相关方面,道家的一些理论颇具特色。 一、有无相生,终始无穷的理论。道家认为:道是无生无死、永恒不变的,除此以外,其他一切事物都处于生死的演变之中,没有终结。《庄子·至乐》中曾阐述了几微之物衍生为□、蛙□之衣、陵舄,陵舄又生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叶为胡蝶,胡蝶又化为鸲掇,鸲掇千日后由虫变为鸟,它的沫为斯弥,变为食醯。食醯生颐辂,九猷生黄軦,腐□生瞀芮,不箰生羊奚,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几微。整段的论述虽然几乎没有什么是合于实际的,但它的思想却十分令人注目,李约瑟曾称赞为“非常接近进化论的论述”(《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二、顺乎自然,清静寡欲的思想。道家“无为”的思想人所共知,这种思想在大多的情况下被认为是过于消极了,但在养生学方面别有一番天地。道教认为,生命的保全十分的不易,只有顺乎自然的无为清静,才能实现。这种无为,还必须不贪不侈,清心去欲。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了道家独特的功法,主要有抱一、玄同、坐忘、心斋等等,以坐忘的影响最大。
“道生论”的宇宙起源学说。这一学说出于《老子》,原文极其简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根据前人的研究,一是指气,二是指阴阳,三是指阴阳两气相冲(交)所产生的“和”气(也有人认为是阴阳两气相交而产生的天、地、人三者)。这一学说在学术界(包括天文学界)与整个社会上的影响极大,直到后来被“气生论”所替代,但“气生论”也是受此说的启迪而产生的。
三、墨家科学思想
在科学史上,墨家是建树最多、影响最大的学派。
墨家常年与平民、工匠为伍,并亲操其业,学派中本身就有许多人兼为精工良匠,因此,他们能够取得诸多的科学理论成就。
墨家在科学理论上的建树极其丰富,涉及范围广,开掘度深,立论创见多,是我国科学史上罕见的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哲学派别。
墨家主张观察、实践的研究方法,然后再进行理性的思考。
在宇宙观上,墨家主张统一性与多样性、同一性与差别性融合的整体观念。
在时空观上,墨家提出了时空无限的惊人之说,建立起了时空的四维观念。
在数学上,墨家对于“量”的概念,对于各种几何要素,都有精深的理论探索。
在光学上,墨家对于光影的变化、小孔成像、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这三镜的成像,都有精辟而独到的分析。 在力学上,墨家对力的概念、力的平衡、静力、压力、弹力、拉力、引力以及杠杆、滑轮、斜面、轮子、劈等简单机械都有初步的理论阐述。
在物质结构上,墨家提出了“端”这一近似于原子的观念。
所有这些,墨家在理论上所体现出来的建树,都足以使现代的科学家们为之喝彩、赞叹。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更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与思辨能力的突出显示。
四、名家科学思想
战国时期的名家是一个很小的学派,但却十分的有声望,这是因为他们惯于推出一些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命题。
现在尚存的这些命题,有惠施的“历物十事”(载《庄子·天下篇》)、公孙龙子所著的《公孙龙子》,以及其他名家学者的命题33条(收于《庄子·天下篇》、《荀子·不苟篇》、《孔丛子·公孙龙篇》等)。
在这些命题中,大多与科学技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惠施“历物十事”中提出的“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南方无穷而有穷”、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离坚白”、其他名家学者的“卵有毛”、“鸡三足”、“犬可以为羊”、“火不热”、“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等。
名家的这些命题,表面上匪夷所思,在深层中却隐藏着某种合理的内核。名家实际上是一群逻辑思辨家,虽然他们也玩弄一些逻辑上的把戏,但他们对于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等等的区分与感觉分析,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古代科学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
名家与他们的这些命题,再次显示出了古代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与思辨能力是何等的超群出众。特别是在二千多年以前,足以使整个世界为之惊叹不已!
五、法家科学思想
法家有着特别强烈的实用感,他们重视科学技术也是如此。法家中的管子学派对科学技术格外青睐,在《管子》一书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广至宇宙,微至万物,都有涉猎。
《管子·幼官》中记载了一种全年三十个节气的历法,在现代学者中引起了特别的注目;《管子》对土地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情缘,它的《地图》、《水地》、《度地》、《地员》、《地数》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同时还延伸到了农业、生物学领域,甚至在声学、数学等方面也有建树。
管子学派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理论的贡献是极其出色的,这既是法家学派的荣耀,更是古代中国的荣耀。
六、兵家科学思想
兵家为战争的实际需要而对气候、地形、地物、地图、各种兵器与信息手段予以格外的重视,与科学技术关系相当密切。只是兵家更重视实际的运用,在理论的研究上略为逊色,因此创见无多。
兵家对实际运用的重视,毕竟有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因素之一。
七、阴阳家科学思想
阴阳家在战国时期的各家各派中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这个特色就是以气、阴阳、五行学说与宗教相融合,成为一个少有的宗教学术派别。
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著名学者邹衍,内部又有方仙、月令、五运、兵阴阳、数术等分支派系,除了五运派以外,其他各支系都与科学技术关系密切。
方仙道就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他们以长生不死为最高宗旨,因此在不死药的寻访与研制上下了极大的功夫。虽然这只是一种虚幻的追求,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发展了医药学、养生学。
月令派专主时令节气的变化与五行、禁忌等关系,是后世皇历制作的先祖。虽然他们的重点是在宗教内容上,但对于时令节气毕竟还是有所研究的,特别是对农业生产“不违农时”还是有作用的。
兵阴阳家将战争的胜负系于宗教的因素之上,固然只是一种迷信,但他们因此而对天象气候的观察,对地形、地况的探索,同样有着科学的价值。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有彗星图29帧,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彗星图。
数术派就更为庞杂,对天文、历谱、五行、形法都有分派,天文上的成果更多些,而且学术水平相当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所给出的木、金、土三星的会合周期与恒星周期甚至在精确度上有超过此后所出的《淮南子》、《史记》等书的地方。
邹衍本人提出的宇宙观、五行终始说、“大九州”说,在古代中国影响巨大,而在科学技术领域也同样如此。
有趣的是,阴阳家虽然宗教意味浓厚,但他们的学说传入科学技术领域后,并没有给科学技术领域输入多少宗教的内容,没有造成多大的宗教影响。这其中的缘由很值得后人去细细地品味!
八、杂家科学思想
杂家又是一个奇特的派别,他们不以独家之言而行世,而是以综合各家各派来形成一个企图包罗万象的庞大体系。
杂家在战国时代的代表性著作是《吕氏春秋》,也可以说是《吕氏春秋》开创了杂家这个派别。
杂家在学术界(包括科学技术界)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们保存了诸多学派的成就。特别是许多学派的成果在历史的风云变迁中逐渐佚失之后,杂家保存文献的功绩更是居功至伟、德行无量。
后人见到的《吕氏春秋》,果然是记载丰富,内容广博,而其中的许多部分也确实原著早已失传(有的可能连原著也没有),这就是他们的功绩。
《吕氏春秋》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几乎是无所不至,绝大多数可说是独家记载,因此,它的价值也就格外的不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使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理论上得到了系统的、全面的升华,使得一般的、具体的技术上升为科学形态。
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体系的奠定上,作为知识阶层的士作出了特殊的重大贡献,后世的人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