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望空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自我意识而且这种自我意识是极为强烈的。《圣经》中以亚当和夏娃的例子作为开头仅以告诫人们:人生来便是有罪的,人因为有了自我意识而有罪。

自我意识使人执著于自身,时刻追逐着自我利益,从而将自身与万物区分开来,即是佛教中讲到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自我意识是人之为人的基础,它将动物、植物以对象的形式在人的面前展现出来,使之成为人的认知对象、价值需求对象、实践应用对象等。着眼于人自身,自我意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自我意识使人类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寻求满足其需求的东西,从而使人独立于并高于其他事物,以主宰者的姿态居于世界上。于是,人成为了“羁马首”“雒马蹄”之类,时时饱尝着灵肉分离的痛苦,处于一种非自然的状态。
自我意识更是人与人之间争斗不息的根源。人的自我意识与植物、动物的本能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植物、动物的需求是纯粹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下是很明确的,如植物的光和作用、呼吸作用,动物的觅食行为、求偶行为,均是在一种各自的本性下极其自然的行为。然而,人的自我意识使得人无法知晓自身需求的范围,时刻处于一种盲目性、扩张性的状态之中。个人在社会中,追逐着永无止境的服装、钱财、名声、地位等,这些东西在一个社会中是有限的,一人获得多意味着他人获得的少,从而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这种的生活模式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苦恼、灾难,使人的生活就像风雨中飘在汪洋上的一叶孤舟,浮浮沉沉却不知路应该怎样地行走。佛教中讲的“十二因缘”大致就是对此的概括吧。

海德格尔曾说过:“真理的本质是自由。”我们的中国的先贤们也一直致力于对自我意识下“不自然”的人生进行批判,并试图指明一条人通向永恒自由的道路。

据今所知,中华民族的文明源于“易”。易有三种“连山”“归藏”“周易”,而今天止存有“周易”一种。《周易》是一部占卜用的书,这是被学界广泛认可的。研究《周易》,我们不妨先放下它成书的原因这个讨论已久而没有答案的问题,而直指《周易》本身所蕴含的信息。不管它是缘何而作,但它的目的却是为了“人事”的。这一点通过《周易》中的卦爻辞很明显的看出。

周易将征伐 ,如师卦,“师:贞,丈人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六三:师或舆尸,凶。六四:师左次,无咎。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周易讲婚配,如,屯的六二爻:“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蒙的九二爻:“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六三爻: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周易讲做官的前途,如,随卦的初九爻“: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用《周易》进行占卜,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在一种天命的指导下进行活动,顺天而行,背天匪作。这样。人的行为便处于一种自然的境界之中了。

中国文化史上对自然最推崇的莫过于道家了。道家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老子和庄子二人身上。

《道德经》是以“道”为核心,以“自然”为目的展开论述的,即是一种“道化自然”的过程。“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本体,“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道冲 ,用之或不盈 。渊兮 ,似万物之宗 ;湛兮 ,似或存 。 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老子在讲自然是所采取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既不执着于此也不执着于彼,在此与彼之间寻找到一个完美和谐的点,即“虚而不屈 ,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他讲要“持而盈之 ,不如已 ;揣而锐 之 , 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功遂 身退 , 天之道也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多则 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 ,故明 。”“将欲和之 , 必故张之 ; 将 欲弱之 , 必故强之 。”这无一不是在寻找这个“点”。可以说,只有认识到了这个点才是真正的“无为”,真正的“不争”。

庄子更是对种种“非自然”的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庄子认为人真正的生存状态应是这样的:“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13),鸟鹊之巢可攀援而居。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他痛斥“蹩躠为仁,踶跂为义”的圣人,认为他们的行径造成了“天下始疑”“天下始分”的“非自然”状态的形成。

“逍遥游”是庄子自然观的集中体现,他告诉人们真正的自然是“无所御”的,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人取消了自我与万物的差异,是一种“无我”“无争”“无为”的状态。这与大乘佛教中讲到的“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而后修得“无上正等正觉”是一致的,均是摆脱了自我意识之后,游于天地而不违。

荀子也对人自我意识的罪恶性进行了反思。荀子认为,人之命在天,“无天地,恶生?”天地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于天情,同于天情。出于天情同于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这样,荀子通过“化性起伪”的思维方式直接指明人的本性是恶的,也即人的自我意识就其本质而言是恶的。

提到对于自我意识的批判不可避免要涉及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们。这些思想家对束缚人的条条框框施尽了嬉笑怒骂。这些人中有高举“贵无”大旗,号召人的自然生存状态的王弼;有高声喊道“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阮籍、嵇康;有骗妻买酒的刘伶;有“兴起而去,兴尽而归”王子猷。他们的思想是对道家的继承和发展,他们的传奇的经历更是中华文化史上一曲曲迷人的佳话。

成仙是道教的最终目的。其实无论是早期道教的外丹理论还是后期道教的内丹说,这里面蕴含的成仙的理想无不是对自我意识的超越,对于生存的自然状态的向往。后来,道教发展到重玄学阶段。重玄学无疑借鉴了佛教中“空”的理论。它讲“非空非非空”,即是让人既不执着于“空”亦不要执着与“非空”,从而“任自然”。这就是说道教也是围绕着自我意识—自然的模式展开的。
对自我意识做出的超越式的阐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之一,也是主干之一。时下,我们主张复兴中华的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将之发扬光大。笔者认为,我们古典文化中包含的对人自身的这种终极关怀的深刻思想在面临着道德迷失、价值困惑的后现代思潮时,是能启迪现代人深思的。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