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作品中共出现了18种星宿,即:摄提、天津、太一、司命、咸池、彗星、天矢、天狼、天弧、北斗、角宿、傅说、辰星、轩辕、太微、旬始、玄武、文昌。历代注家对这些星宿的认知不尽相同,尤其对摄提、轩辕、辰星三星,分歧更大更多,故特考之。
一、“摄提”考
《离骚》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游国恩先生《离骚纂义》一书汇集甚详,并归纳为“五义”、“五说”。游先生最后的结论是:“是摄提格本又可称摄提”,“而摄提之为纪岁,而非星名,又可知矣。”此说影响巨大。然而却不无探讨之余地。
《尔雅》曰:“太岁在寅曰摄提格。”《淮南子·天文训》曰:“太阴在寅,岁名曰摄提格。”游先生引石氏《星经》曰:“摄提格之岁,摄提在寅。”据此可知,“太岁”、“太阴”、“摄提”三词,本是同一星体(今称之为木星)之不同名称;另外,“摄提格”是岁名,其前提是“摄提(或曰“太岁”、“太阴”)在寅”,如果只有“摄提”,而没有“在寅”这个先决条件,那么,也就没有“摄提格”。“摄提格”不能与“摄提”简单地画上等号,因为如果“摄提”不“在寅”而在别的支序,那么岁名就不叫“摄提格”。《尔雅·释天》云:“(摄提)在卯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