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山中无所可用而得享天年的巨木,和故人家中不鸣而被宰杀的雁,使庄子的弟子感到迷惑。《庄子》外篇《山木》的第一则寓言似乎为把庄子当作相对主义者的学说提供了极好的例证:看似在此之前的关于材与不材对于保全自身而言的孰优孰劣的确定性被打破了,失衡了,《庄子》提出了一个反题来说明其主要学说的局限性。
尽管出自《庄子》后学的外篇,《山木》被划分入嫡派的述庄派中,也就是说,它是与内篇思想最为接近的篇目。然而《山木》一开始,就反驳了内篇中谆谆言教反复譬喻的不材之用的主题,这一回,是鸣雁保住了性命。关于材与不材,《庄子》内篇的观点是统一的。《人间世》篇中,匠石所见的栎社树,南伯子綦所见的巨木,与形体残陋的支离疏等等,一步步强调不材可以避免“不终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