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郑瑛珠

《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记录着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各种生活细节,而在《论语·乡党篇》中重点记载了孔子的一些生活细节,如饮食习惯、着装方式、容貌和行为礼仪等:“此篇所记于夫子言语容貌衣服饮食之际,可谓察之精矣。”(宋,张撰,《癸巳论语解》,卷五)而“乡党篇”中关于饮食营养的最著名的一条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饩;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至今看来,仍与现代的营养观念相吻合,对现代人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正是针对孔子提出的诸多“不食”的营养理论,以营养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并揭示其与现代营养观之关联。

一、“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

此一条“不食”是指性质上已发生变化的食物,比如粮食因潮湿而发霉,鱼肉因污染或存放不当而腐烂就不能再食用。朱熹言:“饐,饭伤热湿也,餲,味变也。……鱼烂曰馁。肉腐曰败。”(宋,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7,p173)而对于“馁”与“败”的腐烂方式古人又有详细的区别:“吴氏曰馁自内出,如人饥馁,败自外入,如败坏。物先外而后内也。”(元,胡炳文撰,《论语通》卷五)从此可以看出孔子时代就有了对食物性质的辨别,而且有了对食物腐坏的原因的认知,孔子正是在掌握了这种知识之后指导人们通过食物的气味、色泽来辨别此食物是否还能入口,如果食物已发生了性状上的变化,是绝对不可食的:“物坏而食必伤人,常人且谨况圣人乎?”(元,胡炳文撰,《论语通》卷五)从现代营养卫生学的观念来看,当食品出现了变色变味、腐烂时食品的组成成分已发生了变化,如蛋白质的分解、脂肪的氧化、糖类的酵解,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的大量破坏。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受到了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就会在食品上大量繁殖,甚至产生了毒素。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食物的“饐”“餲”“馁”“败”等现象。

二、“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这一条“不食”是指食物不美观的颜色和不雅的气味:“色恶、臭(就读作嗅,作者注)恶,未败而色,臭变也。”(宋,朱熹,《四书集注》,p173)“色恶臭恶,广言众物,物害而食必伤人。或问圣人讥此恶食者何也,曰恶食曰蔬食菜羹之类,以其粗菲故曰恶。尔非曰腐烂之物不可食而食之也。”(明,胡广等撰修,《论语集注大全》卷十)由此可见“色恶臭恶”的食物与“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的食物有明显的不同,“色恶、臭恶”的食物指的是并没有腐烂、但气味不好闻、色泽不好看的食物,孔子把它称之为“粗菲之物”,而古人进一步解释为:“色恶,色之变也,臭恶,气之变也。然臭恶不特气之变而已,若牛庮羊膻犬臊乌狸鱼腥马蝼之类皆是也。”(宋,陈祥道撰,《论语全解》卷五)从现代营养观的角度来看,食用菜蔬讲究色香味俱佳,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会影响到食用者的胃口和食用的效果,因此,从视觉与嗅觉的效果上去品评食物的好坏是有道理的。正如袁枚所言:“目与鼻,口之邻也,亦口之媒介也。嘉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清,袁枚,《随园诗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p3)

三、“不时不食”

此一条“不食”是针对植物的生长节令而言的,一般植物生长期未满,果实未熟,果实里所包含的成份就会与成熟期里的成份大不相同。“不时,五谷不成,果实未熟之类。此数者皆足以伤人,故不食。”(宋,朱熹,《四书集注》,p173)。“五谷不时,谷实未熟,不粥于市。召信臣曰:‘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供奉养。汉之取后以禁不时之。”(宋,陈祥道撰《论语全解》卷五)这就是说,要在果实最合乎时令的时候将其采集并食用,节令不足过早采摘,果实中的成份含量会有很大差异,所以不合时令的果实特别禁止老年人食用。《随园食单·须知单》曰:“凡物各有先天,凡人各有禀性。……所谓四时之序,成功者退,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也。”(清,袁枚,《随园食单》,p1,p5)

四、“割不正不食”

这一种“不食”是指在烹饪时的刀功而言:“割肉不方正者不食,造次不离于正也。汉陆续之母,切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宋,朱熹,《四书集注》,p173)。孔子所说的“割不正”中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指要讲究入食原料的部位。有些原料根据其结构特征和性质,可分为若干部位,而且每个部位的原料品质特点以及食用方法都不同。袁枚有云:“选用之法,小炒肉用后臀,做肉圆用前夹心,煨肉用硬短勒”。(清,袁枚,《随园食单》,p19)如果“割不正”选用原料的部位不恰当,不仅会影响到烹调结果,而且可能会使食料中带有动物甲状腺、肿块或寄生虫等有害的东西误入食物中,食后可发生不良反应;另一层意思是在烹调中刀工的正确运用,例如炒菜由于加热时间短,必须把原料切成细丝或薄片,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炒熟,只有细丝薄片才能大火急炒,而只有大火急炒才能保留较多的营养素,可见刀工是与这道菜的整个烹调工艺有机地结合着的,所以精细的刀工具有很重要的营养学意义。

五、“不得其酱不食”

此一种“不食”是指佐料在烹调中的使用,“酱”是古人食肉食全的主要佐料,故古人云:“鱼脍非荠酱不食。”(魏,何宴集解,《论语注疏》卷十)合理使用“酱”这种调料,不仅能达到去除异味,突出本味、增加滋味、丰富口味的效果,而且还能增加食物的营养价值:“厨者之佐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蓝缕,西子亦难以为容。”(清,袁枚,《随园食单》,p1)例如在现代的烹调中加醋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还可以溶解食物中的磷和钙等矿物质,有利于人体的吸收。相反由于大多数维生素在碱性环境中损失较大,如果在烹调过程中过多地使用碱,则食物的维生素会受到影响和破坏。因此,合理的烹调过程是保持食物营养价值的关键,故朱熹有云:“食肉用酱,各有所用,不得而不食,恶其不备也。”(宋,朱熹,《四书集注》,p173)

六、“肉虽多,不使胜食饩”

此一种“不食”指的是食肉要适量,朱熹云:“食,谷为主,故不使肉胜食气”。(宋,朱熹,《四书集注》,p173)古人认为吃肉的量不应超过谷物果品的量。《本草纲目》中明确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明,李明珍,《本草纲目》卷一下)的配膳原则。《闲情偶记》也认为:“丝竹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李渔笠翁撰,《闲情偶记》卷十一)从现代的营养观来看,自有人类至今,谷类食物一直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但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正倾向于食用动物性食物,以抵消了谷物的摄取量。这种膳食结构提供的能量和脂肪明显过高,而膳食纤维偏低,已经开始对我们生命构成了不良影响,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肉虽多,不使胜食饩”的道理。

七、“沽酒市脯不食”

此一种“不食”是专指饮食卫生之面的,“沽、市,皆买也。恐不精洁,或伤人也。与不尝康子之药同意。”(宋,朱熹,《四书集注》,p174)孔子是重视生活细节的人,所以他不赞成随便从小市场买食物来食用:“酒不自做,未必精洁,脯不自作,不知何物之肉,故不食也。”(魏,何晏集解,《论语集注》卷十)这说明在孔子时代,人们已知在小市场上买的食物卫生得不到保证,市脯制作的原料可能会掺假,所以孔子主张不食“市脯”。而《唐律》中有明确的关于食物中毒法的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或出卖令人病者徙一年,以故至死者绞,即人自食至死者从过失杀人法。”(唐,长孙无忌撰,《唐律疏义》卷十八)

八、“不撤姜食”

此一种“不食”是指食物与佐料搭配的好处。姜是一种非常好的与药食同源的食物。姜有独特的辛辣芳香,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能使各种菜肴鲜美可口,味道清香。食欲不振时在菜蔬里放上嫩姜,即能改善食欲提高食物的口感:“不撤姜食,撤,去也,斋禁荤物,姜辛而不臭,故不去也。”(魏,何晏集解,《论语集注》卷十)而古人看来,姜还是芬芳的香料,具有通神之功效:“姜通神明,云秽恶,故不撤。”(宋,朱熹,《四书集注》,p174)

而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生姜具有不凡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欬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辟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清,徐大椿撰,《神农百草经百种录》)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姜含有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所以孔子主张在饮食上要“不撤姜食”。

综上所述,可见至少在周朝时期先民们已有了较完整的饮食营养观念,并在《论语》“乡党篇”中得以总结式的体现。故古代学者云:“饮食所以存生亦所以害生,所以养生亦所以累形也。为其有以累形,不耻恶衣恶食,为其所以害生,故食不厌精。”(宋,陈祥道撰,《论语全解》卷五)存生与害生、养生与累形,是饮食营养中的双刃剑,把握其度,运用其法,则能以饮食调节中得到健康的提升和长寿的希望,故古代学者精辟地总结为:“食精则能养人,脍则能害人。”(宋,蔡节撰《论语集说》卷五)

参考文献

[1]魏,何晏集解,《论语集注》

[2]宋,朱熹,《四书集注》
[3]宋,赵顺孙,《四书纂疏-论语纂疏》

[4]宋,张撰,《癸巳论语解》

[5]宋,陈祥道撰,《论语全解》

[6]宋,蔡节撰《论语集说》

[7]元,胡炳文撰,《论语通》
[8]明,李明珍,《本草纲目》
[9]清,袁枚,《随园诗单》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