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吉善
《周易》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活水,其中的《易经》属于原典性文化,《易传》以阴阳为纲纪阐释自然变化之理的哲理性思考。由于《易经》本身实际上是一种筮法,西方文化圈的人根本无法理解其奥妙,就称其为东方神秘;即使是在中华文化圈内,对它的看法亦呈现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究其源在于我们的农业文明跟西方的工业文明背景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1、具有极其深厚的天文背景;2、对时间持周期性循环观点;3、对变化和运动持功能说而不是作用论。由于节候的变化对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和收成关系甚大,远古时代的部落首领就都要设置专业的监天官。这些人活动的时间正好跟常人相反,而又只有在主宰地球环境信息的太阳隐退之后,来自宇宙较深层次的信息才会开始发挥作用。所以,由他们口授师承代代相传总结出的理论,一般人都会由于缺乏切身感受而无法理解和不好接受。比如跟筮法直接相关的“青龙东方木,主吉;白虎西方金,主凶”的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就是经常争议的一个焦点。
“从宇宙线的方向看,它有不均匀性,来自西边的比来自东边的多一些,这叫做‘东西不对称效应’”(1-352)。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