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习以不可改也”——楚简《恒先》中有关“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的思想

作者:秦桦林 凌瑜
楚简《恒先》因其形制完整、内容古奥,一经公布,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极大关注。《恒先》大概出自庄子后学之手,【1】深受战国末期道法家思想的影响。【2】道法家主张“形名”之学,建立了自成体系的名学理论。洪诚先生曾指出,中国古代的语言学跟名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些基本理论的研究,因名学发展而出现”,并且“这些理论,直到今天还是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据实以求,沙里淘金”。【3】而《恒先》正是保存了先秦语言学方面的吉光片羽,显得弥足珍贵。有关内容主要集中在该篇第十简:
言名先◆者有疑言之后者校比焉。举天下之名虚(属),习以不可改也。举天下之作强者,果天下
一、校读
对于此简文首句如何断句,众家意见不一,并直接导致对内容理解的分歧。廖明春先生读为:“〔恒气之生因〕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后者效比焉。”【4】董珊先生读为:“〔恒气之生因〕言名。先者,‘有’待‘無’言之,后者校比焉。”【5】黄人二先生、林志鹏先生读为:“〔凡〕言名先者,有疑罔,言之后者校比焉。”【6】赵建功先生读为:“〔凡〕言名,先者有疑,妄言之,后者效比焉。”【7】庞朴先生读为:“〔凡〕言名先者有疑,荒言之后者校比焉。”【8】刘信芳先生读为:“〔凡〕言名先,诸有疑,妄言之后者校比焉。”【9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