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国学 >国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学术与政治的内在互动:两汉春秋谷梁学的命运演替

作者:文廷海

《谷梁传》是解《春秋经》五传之一,在汉代才有文献定本。汉代前期,《谷梁传》因汉武帝偏爱《公羊传》而处于在野私学的地位,仅在学者内部传授,且习者可数,处境堪忧。至汉宣帝时,在统治者的扶持下春秋谷梁学登上官学的殿堂,出现短暂的繁荣,其后至东汉一直又处在私学地位。学术界以往的研究,仅对关乎《谷梁传》命运的石渠阁会议以及春秋谷梁学在西汉的传授有所关注,但对其在西汉的升降沉浮与在东汉的衰落及其原因则论之较少。笔者将从长时段来考察春秋谷梁学与政治的内在关联,以及春秋谷梁学私学与官学地位之间的交替变动,以加深对两汉春秋谷梁学的命运演替的研究。

《谷梁传》在汉代地位的升降,与政治关系密切。《谷梁传》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均讲《春秋》的微言大义,在争夺官学地位的过程,先后得到政治权势的强力干
预。据《史记·儒林列传》:“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①],对《谷梁传》与《公羊传》之间的第一次争夺记载较为简略。《汉书·儒林传》记之颇详:
瑕邱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义,卒用董生。于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