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学是继周代王官学之后的主要学术文化形态。从先秦时期的《庄子·天下》篇,到汉代的《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再到近代的章太炎、胡适的论述,无不在对先秦诸子的起源进行总结与反思。大致来说,影响比较大的诸子起源说主要有“诸子出于王官说”以及否定此说这两种。肯定说法以《汉志》为代表,否定说法以胡适为代表。
《汉志》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