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医妇人先须调经,故以为首)
第一章,月经序论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天谓天真之气,癸谓壬癸之水,故云天癸也。
然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流通,经水渐盈,应时而下,常以三旬一见以像月盈则亏也。
若遇经行,最宜谨慎,否则与产後症相类。
若被惊怒劳役,则血气错乱,经脉不行,多致劳瘵等疾。
若逆於头面吱体之间,则重庸不宁。
若怒气伤肝,则头晕胁痛呕血,而瘰倁疡。
若经血内渗,则窍穴淋沥无己。
月此方淫外侵,而变症百出,犯时微若秋毫,成患重如山岳,可不畏哉。
愚按
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上为乳汁下为血海,故虽心主血,肝脏血,亦皆统括於脾。补脾和胃,血自生矣。
凡经行之际,禁用苦寒辛散之药,饮食亦然。
诗云:妇人和平,则乐有子。和则阴阳不乖,平则气血不争,故经云三旬一见可不慎欤!
第二章,精血篇论(齐大夫褚澄迫书)
饮食五味,养骨髓肌肉毛发,男子为阳,阳中必有阴,阴中之数八,故一八而阳精升二八而阳精溢。
女子为阴,阴中必有阳,阳中之数七,故一七而阴血升,二七而阴血溢皆饮食五味之实秀也。方其升也,智虑开明,齿牙更始,发黄者黑,筋弱者强。
暨其溢也,凡充身体手足耳目之馀虽针芥之历,无有不下,凡子形肖父母者以其精血,尝於父母之身,无所不历也。
是以父一肢废,则子一肢不肖其父,母之一目亏,则子一目不肖其母,虽雌乌牝兽无天癸而成胎何也?
鸟兽精血往来尾间也。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
阴己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小便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牵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
女人天葵既至,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後虽合而难子,合多则沥枯。
虚入产众,血沽役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
愚按
丹溪先生云:「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馀血常不足。夫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故古人必待三十二十而後嫁娶,可见阴气之难成,而养之必欲其固也。」
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
夫阴气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运用,况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
夫肾乃阴中之阴也,主闭藏者;肝乃阴中之阳也,主疏泄者,然而二脏皆有相火其系上属於心,心火一动,则相火翕然而从之,所以丹溪先生只是教人收心养性其旨深矣。
天地以五行更迭衰旺,而成四时,人之五胰六腑,亦应之而衰旺,如四月居己五月属午,为火大旺,火为肺金之夫,火旺则金衰。
六月属末,为土大旺,土为水之夫,土旺则水衰,况肾水尝藉肺金之母,以补其不足。
古人於夏月必独独宿而淡味,兢兢业业,保金水二脏,正嫌火土之旺百。
经又曰:「冬藏精者,春不病温。」十月属亥,十一月属子,正火气潜藏必养其本然之真阴,以助来春生发之气,则春末夏初无头脚软食少体热注夏之病矣。
窃谓人之少有老态,不耐寒暑,不胜劳役,四时迭病,皆因气血方长,而劳心亏损或精血未满,而早丧,故见其症,难以名状。
若左尺脉虚弱,或细数,是左肾之真阴之不足也,用六味丸。
右尺脉迟软,或沉细而数欲绝,是命门之相火下足也,用八味丸。
至於两尺微弱,是阴阳俱虚,用十补丸。
此皆滋其化源也,不可轻用黄柏知母类。
设或六淫外侵而见诸症,亦因其气内虚而外邪凑袭,尤宜用前药。
附治验
妇人年三上有七,早孀居,两一作痛,晡热体倦,月经不调,或发寒热,数年矣一日颈项两侧结核,两腑胀痛,此系肝经郁火而成也。先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数剂肝症顿愈,又用加殊逍遥散,如泽兰、乳香、没药,三十剂血症渐痊再用加味归脾等药,年馀而安。(原着作「一妇人」,本书「一」字省略加上治验条次)。
孀扫两腿作痛,或用除湿化痰等药,通身作痛而无定处。余曰:「此血症也。」不信乃服流气饮之类而殁。
放出宫人,年四十馀,臀腿内股作痛,晡热囗乾,月经不调,此系肝经血少不能养络而然也。宜用加味逍遥散,加泽兰叶,五十馀剂,诸症稍缓,又以归脾汤兼服二百馀剂而痊。
放出宫人,臀腿肿痛,内热晡热,恶寒体倦,咳嗽胸痞,月经过期而少彼以为气毒流注,服清热理气之剂,益甚。余曰:「此乃肝经瘀血停留所致。」盖肝经七贯膈,布肠肪,循喉咙。下循胭内瞬。绕阴器,抵少腹。主治之法。
但当补其所不胜而制其所胜。
补者脾也,制者肝也。经曰:仍舨其药,遂致不起。「虚则补之,实者泻之。」此定法也,彼不信。
第三章,产宝方序论
大率治病,先论其所主,男子调其气,女子调其血。
气血者,人之神也,然妇人以血为基本,苟能谨於调护,则血气宜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血凝成孕。
若脾胃虚弱,不能饮食,荣卫不足,月经不行,肌肤黄燥,面无光泽,寒热腹痛难於子息,或带下崩漏,血不流行,则成瘕症。
愚按
前症若妇人脾胃久虚,以致气血俱衰,遂而月经不行,宜补其胃气,滋其化凉。
或患中消胃热,津液不生,而致血海乾涸,宜清胃补脾,其经自行矣。
经曰:「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
经日:「荣出中焦,卫出上焦。」卫不足,益之必以辛,荣不足,补之必以甘甘辛相合,脾胃健而荣卫生,是以气血俱旺也。
或因劳心,虚火妄动,月经错行,宜安心补血泻火,此东垣先生治法也。
第四章,王子亨方论
论曰:「经者,常候也。」谓候其一身之阴阳愆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过不及,皆为不调。
阳太过则先期而志,阴不及则後时而来,其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阴阳衰盛所致。
愚按
经云:「脾统血,肝脏血。」此症多因恚怒伤肝,郁结伤脾所致,当从二经为主而叁以前论治之。
第五章,月水不调方论
妇人月水不调,由风邪乘虚客於胞中,而伤冲任之脉,损手太阳少阴之经。
盖冲任之脉,皆起於胞中,为经络之海,与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经为表上为乳汁,下为月水。
然月水乃经络之馀,苟能调摄得宜,则经应以时矣。
愚按
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於脾,脾气散精上归於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东垣先生所谓「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诚、是言也!
窃谓心脾平和,则经候如常,或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则月经下调矣。又丹溪先生曰「先期而至者,血热也。
後期而至者,血虚也。」愚所谓「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燥,有因脾经郁火有因肝经怒火,有因血分有热,有因劳役火动。「过期而至」者,有因脾经血虚有因肝经血少,有因气虚血弱。主治之法:脾经血燥者,加味逍遥散;脾经郁火者归脾汤;肝经怒火老,加味小柴一胡汤;血分有热者,加味四物汤;劳役火动者补中益气汤;脾经血虚者,人叁养荣汤;肝经血少者,六味地黄丸;气虚血弱者八珍汤。盖血生於脾土,故云脾统血,血病当用苦甘之剂,以助阳气而生阴血也。
附治验
妇人发热囗乾,月经不调,两腿无力,或用风渗湿之剂,腿痛体倦,二膝浮肿经事不通,余作足三阴经,血虚火燥,名鹤膝风。用六味、八味二丸,兼服两月形体渐健,饮食渐进,膝肿渐消,半截而痊。妇人月事末期而至,发热自汗或用清热止汗之剂,作渴头眩,手掉身麻。
余曰:「此肝经血虚火动。」火为阳,阳盛则生风。用柴胡炒芩、连、山栀、归、芍、生地、丹皮各一钱,叁、、苓、术,各一钱半川芎七分,甘草五分,二剂汗,更用补中益气而愈。妇人经行劳役,忽然昏愦面赤吐痰。余曰:「此乃去血过多,阳无所附故耳。」
急饮童便碗许,神思渐爽,更用叁、名五钱,芎、归各三钱,玄叁、柴胡、山栀炙草各一钱,一剂。
又用逍遥散,加五味、麦门,二剂。如此月馀渐愈,但体倦面黄又以十全大补,加五味、麦门治之而愈。
妇人善怒,产後唇肿内热,或用清热败毒散,唇口肿胀,日哺热甚,月水不调再用降火化痰,遂令食少作呕,大使不实,唇出血水,又用理气消导,膈痞满头目不清,唇肿经闭,又用清胃行血,肢体倦怠,发热烦躁,涎走水涌出又欲用通经之剂。余曰:「病本七情,肝脾亏损,又数攻伐,故元气之益虚耳法当补阴益阳。」
遂以济生归脾汤、加味逍遥散、补中益气汤调治,元气渐复,诸症痊悉愈。
姜黄散:治瘀血凝滞,肚腹刺痛,或腹胀发热,囗乾等症。
姜黄当归久半各二钱蓬术醋炒红花桂心川芎玄胡索炒牡丹皮各五分右水酒各一半煎服。
醋附丸:治元肚虚冷,月侯不调,头眩少食,浑身寒热,腹中急痛,赤白带下心忡气闷,血中虚寒,胎气不固。用醋煮香附半,焙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
愚按
前症若元脏虚寒,手足厥冷,用八味丸。手足发热,用六味丸。气血不足,用八珍汤。
中气不足,用补中益气汤。脾气不足,用六君子汤。脾气郁结,用归脾汤。
若例用香散之剂,恐伤气而阴血渐衰也。
第六章,月经不通方论
妇人月水不通,或因醉饱人房,或因劳役过度,或因吐血失血,伤损肝脾但滋其化浪,其经自通。若小便不利,若头眩痛,腰背作痛,足寒时痛,久而血结於内变为症瘕。
若血水相并,脾胃虚弱,壅滞不通,史为水肿。
若脾气衰弱,不能制水,水渍肌肉,变为肿满。
当益其津液,大补脾胃,方可保生。
愚按
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二脉,上为乳汁,下为月水。
其为患,有因脾虚而不能生血者,有因脾郁而血不行者,有困胃火而血消烁者有因脾胃损而血少者,有因劳伤心而血少者,有因怒伤肝而血少者有肾水不能生肝而血少者,有因肺气虚不能行血者。
治疗之法:若脾虚而不行者,谓而补之。脾郁而不行者,解而补之。胃火不行清而补之。脾胃损而不行者,温而补之。劳伤心血而不行者,逸而补之。
怒伤肝而不行者,和而补之。肺气虚而不行者,补脾胃。肾虚而不行者,补脾肺。
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谓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暑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清。」皆当审而治之。
附治验
1、妇人停食,饱闷发热,或用人叁养胃汤,益甚,再用木香槟榔丸,泄泻吐痰腹中成块,饮食少思,又用二陈、黄连、厚朴之类,前症益甚,腹胀不食月经不至。
余以为胃气亏损,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三十馀剂,脾胃健而诸症愈又二十馀剂而经自行。
2、妇人饮食後,或腹胀,或吞酸,彼服枳服术丸,吞酸益甚,饮食日少,胸膈痞满腿内酸痛,畏见风寒,又服养胃汤一剂,腿内作汤痛,又二剂,腿膝淫肿,月经不行。
余谓郁结所伤,脾虚湿热下注,清晨用四君子、二陈、芎、归。午後以前汤送越鞠丸,饮食渐进,诸症渐愈,又用归、脾八珍二汤,兼服两个馀月而经行。
3、妇人性耽身多虑,月经不行,胸满食少,或作胀,或吞酸,余以为中气虚寒用中气虚寒,用补中益气气,加砂仁、香附、煨姜二剂,胸膈和而饮食进更以六君子,加芎、归、贝母、桔梗、生姜、大枣数剂,脾胃健而经自调矣。
4、妇人素有胃火,或用清胃饮而安,後因劳役燥渴内热,肌肉消瘦,月经不行。
余谓此胃火消烁阴血,用逍遥散,加丹皮、炒栀以清胃热。用八珍汤、加茯苓、远志以养脾脾血,而经自行矣。
5、妇人久患疟,形体怯弱,内热哺热,自汗盗汗,饮食少思,月事不行,或用通经丸余曰:「此因虚而致疟,因疟以闭经也。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味地黄丸疟愈而经自行。
6、妇人久患疟,疟作则经不行,形虚脉大,头痛懒食,大便泄泻,小便淋沥囗乾唇裂,内热腹膨。盖由久疟,正气已虚,阴火独旺,用补中益气汤治之,寻愈。
惟不时头痛乃加蔓荆子而痛止,又兼用六味地黄丸而经行。
7、妇人因劳耳鸣,头痛体倦,此元气不足,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而痊三年後得子,因饮食劳倦,前症益甚,月经不行,哺热内热,自汗盗汗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顿愈。
8、妇人胃气素弱,为哭母吐血咳嗽,发热盗汗,经水三月不行,余以为悲则伤肺思则伤脾,遂朝服补中益气,加桔梗、贝母、母,夕用归脾汤,送地黄丸而愈。
9、历扫少寐,经水两月馀一至,误服通经丸,展转无寐,午前恶寒,午後发热余以为思虑亏损脾血,用归脾渴作丸,午前以六君送下,午後以逍遥散送下两月馀得寐,半载经行如期,年馀而疮愈。馀详贝各门。
第七章,养生必用论病
初虞世云:「女子十四,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时,於是有子」。
天癸者,彷之自然,月者,以月至。经者,有常也。其来遇与不及,皆谓之病。
若荣血亏损,不能滋百核,则发落面黄,瘦操热,煤气盛则金受邪金受邪则为咳为嗽,为肺肺痿必矣。
但助胃壮气,则荣血生而经自行,须恨饮食,调七情,保神气,庶可得生。
若暴怒气逆,经闭不行,当用行气破血之剂。
愚按
刘宗厚先生云:「荣者,水谷之精,和调於五脏,洒陈於六腑,乃能人於脉也。
源源而来,化生於脾,总统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祝,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注之於脉,少则涩,充则实,常以饮食滋养则阳生阴长,变化而为血。诸芷侍此,则百脉长养,耗竭则百脉空虚可不慎哉若阴气一伤,变症百出妄行於上则吐衄。
衰涸於下则癃闭。血渗肠间,则为肠风。阴虚阳博,则为崩中。湿蒸热瘀,则为带下。
热极腐化,则为脓血。火极似水,则血紫黑,热胜於阴,发为苍伤。湿滞於血则为痛痒瘾疹。
蓄之在上则善忘,蓄之在下则善狂。
琥珀散:治心膈迷闷,肚腹撮痛,月信不通等疾。乌药二两当归酒制一两、蓬术醋制一两,右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
万病丸:治月经瘀闭,脐腹作痛,及产後症瑕等病。乾漆炒烟出青白为度、牛膝酒浸培各一两,右为末,仍叁前论主之。
红花当归散:治经候不行,腰胯重痛,小腹坚硬。红花、当归尾酒拌、牛膝酒制、甘草炙、苏木各二钱、白芷、桂心各一钱半、赤芍药炒一两、刘寄奴去根五钱,右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
第八章,室女月水不通方论
论曰:夫冲任之,起於胞内,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二经为表。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既盈,应时而下,否则不通也。
愚按
前症若禀阴血不足,用四物、叁、苓。
怒伤肝血,用加味逍遥散。
郁结伤脾,用加味归脾汤。
肝火拂郁,用加味小柴胡汤。
胃经积热,用加味清胃散。
馀当叁考前论。
第九章,室女经闭成劳方论
寇宗曰: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若室女童男积想在心,思虑过度,多致劳损;男子则神色消散,女子则月水先闭。
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逆竭,神色先散,月水先闭,且心病则不能养脾,故不嗜食脾虚则金亏,故发嗽,肾水绝则木气不荣,而四肢乾痿,故多怒,髯发焦,筋骨痿。
若五脏伤遍则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持,庶可保生,切不可用青蒿偝?必D血行血,宜用柏子仁丸、泽兰汤,益阴血,制虚火。
愚按
经云:「五谷入於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於胸中出於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及。
荣气者,秘其津液,注之於,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养五脏六腑,若服苦寒之剂复伤胃气,必致不起。
附治验
室女年十七,历久不愈,天葵未通,发热咳嗽,饮食少思,欲用通经丸。余曰:「盖此因禀气不足,阴血未充故耳。但养气血,益津液,其经自行。」彼惑於速效仍用之。余曰:「非其治也,此乃彪悍之剂,大助阳火,阴血得之则妄行脾胃得之则愈虚。」
後果经血妄行,饮食愈少,遂致不救。
柏子仁丸:柏子仁炒别研、牛膝酒制、卷柏各半两、泽兰叶一两右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泽兰叶:泽兰叶二钱、当归、芍药炒各一钱、甘草炙五分,用水煎服。
劫劳散:治劳嗽发盗汗,体瘦,唾中有红,或成肺痿。白芍药炒三钱、黄炒、甘草炒、人叁、五味子炒、当归、半夏姜制、白茯苓、熟地黄自制、阿胶炒各五分,右姜枣水煎,日三服。乡人杨元鼎女及并,病此甚危百药无效,偶遇名医,得此方服三十馀剂,遂愈不发。
第十章,血枯方论(出骆龙吉方)
腹中论曰:「有病胁满,妨於食,病至则先问腥臊臭,出清液,四肢痛,目眩时时前後血,病名曰血枯。此年少时,因大脱血,或醉而人房,亏损肾肝。」
盖脏血,受天一之氛以为滋荣,其泾上贯膈,布胁肋。
若脱血失精,肝气已伤,肝血枯涸不荣,而胸胁满,妨於食,则肝病传脾而闻腥臭出清液。
若以肝病而肺乘之,则脱血,四肢痛,目眩,时时前後血出,皆肝病之伤症也。
愚按
前症若食起居矢宜,而睥胃虚损,当滋化,而佐以乌贼丸等药。
若因睥土虚寒,而不能生血,宜补命门火,若服药,郁火内作,而津液消烁宜清热养血。
脾胃亏损而气血虚,宜补中益气。
若胃热消中而血液耗损,宜清脾胃之火。
若大便秘湛,小便清利,而经不行,宜清胞络之火。
若劳伤心火,血而经不行,宜补心养血。
附治验
妇人久患血崩,肢骷消瘦,饮食到囗,则闻腥臭,日出清液,每食少许,腹中作胀此血枯之症。肺睥胃亏损之患,用八珍汤、乌贼骨丸,兼服两月而经行百馀剂而安。
乌贼鱼骨丸:乌贼鱼骨去甲四两、兰茹一两,右为末,以雀卵丸,小豆大每服五丸加至十丸饱鱼煎汤下,以饭压之。
熟地黄汤:治大脱血,或醉人房,月事不行,以致前症。熟地黄、泽兰叶、白茯苓人叁、五味子忤炒、附子炮、禹馀制、当归酒制各五分,右为末每服三钱,水煎,空心服。
茯苓补心汤,治妇人心气虚耗,不能主血,又不能制乎肺,金气得以乘乎肝木肝即亏损,则血不能藏,渐致精血枯涸,月事不调,此方专补心元之虚抑其肺气,调和荣卫,滋养血脉。前方叁苏饮内,除木香与四物汤对匀和,每服四钱,以姜枣煎温服,此方常进,用以治宫娥多敕。
第十一章,月水不利方论
妇人月水不利者,因劳仍气血,体虚而风寒客於胞内,伤於冲任之脉故也。
若寸弦,关脉沉,是肝病也,兼主腹痛,孔窍生疮。
滑,血气实,经络不利,或尺脉绝不至,兼主小腹引腰痛,气攻胸膈也。
愚按
前症属肝胆二经,盖肝胆相为表,多因恚怒所伤。
若本经风热,用补肝散。血虚,用四物加酸枣仁。
若肾水不足,用六味丸。
牛膝散,治月水不利,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攻胸膈。牛膝酒制、桂心、赤芍药炒、桃仁去皮尖、玄胡索炒、当归酒浸、牡丹皮各一两、木香三钱,右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谓下,或每服三五钱,水煎。
第十二章,月水行止腹痛方论
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於胞络冲任,或仍手太阳少阴经,用温经杨、桂枝桃仁汤。
若忧思气而血滞,用桂枝桃仁汤。地黄通经丸。
若血结而成块,用万病丸。
愚按
前症若风寒伤脾者,六君加炮姜。
思虑伤血者,四物加叁术。
思虑伤气者,归脾加柴栀。
郁怒伤血者,归脾、逍遥兼服,馀叁前後论治之。
附治验
妇人经行腹痛,食则呕吐,肢体倦怠,发热作渴,此乃禀气血不足用八珍汤二十馀剂而愈,後生子,二年而经不行,前症仍作服八珍汤、逍遥散百馀剂方愈。
地黄通经丸:治月经不行,或产後恶露,脐腹作痛。熟地黄自制四两、芒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右为末蜜丸桐子夫,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
温经汤:治寒气客於血室,以致血气凝滞,脐复作痛,其脉沉紧。当归、川芎、芍药桂心、蓬术醋炒、牡丹皮各五分、人叁、牛膝、甘草炒各七分右水煎服。
桂枝桃仁汤:治经脉顿然不行,腹中作痛,或上攻心胁欲死,或因经脉不行渐成积块,脐下如覆杯。桂枝、芍药、生地黄各二钱、桃仁七枚去皮尖、甘草一钱,右姜水煎。若因七情郁结,血随气滞者,宜服此汤,如不瘥,用地黄通经丸。
已成血块者,用万病丸。
愚按
前症若肝经怒气,用加味逍遥散。若肝经血虚,用四物、叁、术、柴胡、牡丹皮。
若肝经血热,用四物、牡丹皮。若肝肾虚火,用六味地黄丸。若肝脾血虚用八珍加牡丹皮。若肝脾郁怒,用气虚血弱,用补中益气汤。若脾不能摄血用六君子加川芎、当归。若脾虚不能藏血,用补肝散。
第十三章,月水不断方论
妇人月水不所,淋沥腹痛,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或因径行而合阴阳以致外邪客於胞内,滞於血海故也。
但调养元气,而病邪自愈,若攻其邢,则元气反伤矣。
愚按
前症若郁结伤脾,用归脾汤。
恚怒仍肝,逍遥散。
肝火妄动,加味四物汤。
脾气虚弱,六君子汤。
元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热仍元气,前汤加五味、麦门、炒黑黄柏。
附治验
儒者钱思习子室,年三十馀,无嗣,月经淋沥无期,夫妇异处几年矣。
思习欲为娶妾,以谋诸余,余意此怒伤肝,脾虚火动,而血不归经,乃肝不能藏脾不能摄也。
当清肝火,补脾气,遂具加味归脾逍遥二药四剂,送至其家,仍告其姑曰服此病自愈,而当受胎,妾不可娶也,果病愈,次年生子。
妇人性急,每怒则太阳耳项喉齿胸乳作痛,则胸满吞酸,吐泻少食,经行不止此皆肝火之症,肝自病则外症见,土受克则内症作。余先以四物加白术、茯苓、柴胡炒栀、炒龙胆,清肺养血,次用四君加柴胡、芍药、神、吴茱萸、炒黄连以焙土制肺,渐愈。惟月经不止,是血分有热,脾气尚虚以逍遥散倍用白术、茯苓、陈皮,又以补中益气,加酒炒芍药,兼服而安。
妇人多怒,经行旬馀力止,後淋沥无期,肌体倦瘦,囗乾内热,盗汗如洗日哺热甚,皆由肝脾亏损,无以生发元气。
用叁、、归、术、茯神、远志、枣仁、麦门五味、丹皮、龙眼肉、炙草、柴胡、升麻,治之获痊。
妇人怀抱不舒,腹胀少寐,欣食素少,痰涎上涌,月经频数。余曰脾统血而主区涎,此郁闷伤脾,不能摄血归源耳。用补中益气、济生归脾而愈。
第十四章,妇人杀血心痛方论
妇人血崩而心痛甚,名曰杀血心痛,由心脾血虚也。
若小产去血过多而心痛甚者,亦然,用乌贼鱼炒为末,醋汤调下,失笑散亦效。
愚按
前症若阴血耗散,用乌贼丸收之。
若瘀血不散,用失笑散行散之。
若心血虚弱,用芎归汤补养之。
若郁结伤血,用归脾汤调补之。
附治验
妇人血崩兼心痛三年矣,诸药不应,短痛甚,虚症悉具,面色痿黄,余曰心主血,盖由去血过多,心无所养,以致作痛。宜用十全大补汤,叁术倍之三十馀剂稍愈,百馀剂全愈。
第十五章,暴崩下血不止方论
妇人冲任二脉,为经脉之海,外循经络,内荣脏腑,若阴阳和平,经下依时。
若劳伤不能约制,则忽然暴下,甚则昏闷。
若寸胀微暹,为寒在上焦,则吐血衄血。
尺胀微迟,为寒在下焦,则崩血便血。
大抵数小为顶,洪大为逆。
大法当谓脾胃为主。
愚按
经云,阴虚阳搏谓之崩又云,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又云脾统血,肝藏血。
治法:前症因脾胃亏损,不能摄血归源,用六君加芎、归、柴胡。
若肝经之火而血下行,用奇效四物汤,或四物加柴、栀、苓、术。
若肝芷民热而血妄行,用加味逍遥散,或小柴胡、栀、芍、丹皮。
若怒动肝火而血沸腾,亦用前矣。
若脾经郁结而血不归经,用归脾加柴、栀、丹皮。
何若悲伤胞络而血下崩,用四君加柴、栀、升麻。故东垣先生云凡下血症须用四君子以收功。厥有旨哉!
若大吐血,毋以脉论,当急用独叁汤救之。
若潮热咳嗽脉数,乃元气虚弱,假热之,尤当用人叁温补,此等症候无不由脾胃先损,故脉洪大,察其有胃气,能受补则可救,苟用寒凉止血之药复伤脾胃,反不能摄血归源,是速其危也。
附治验
大尹王大成之内,久患崩,自服四物止血之剂,或作或辍,因怒发热,其血不止服前药不应,乃主降火,更加踣腹大痛,手足俱冷。余曰:此脾胃虚寒所致。
先用附子理中杨,体热痛止,又用济生归脾、补中益气二汤,崩血顿愈若泥痛无补法,则误矣。
锦衣杨永兴之内,患前症,过服寒凉之剂,其症益甚,更加肚腹痞闷,饮食不入发热烦燥,洪大而虚。余曰:此脾经气血虚而发躁也。当急用八珍汤加炮姜以温补之,缓则不救。彼不信,乃服止血降火之剂,虚症蜂起,始信余言缓不及治矣。
妇人面黄或赤,觉腰间或脐下作痛,四肢困倦,烦热不安,经行即发寒热两肋如束,血涌如崩。此脾胃亏损,元气下陷,与相火湿热所致。用补中益气加防风、芍药、炒黑黄柏,间以归睥汤谓补,而血始归经。
妇人因怒,崩血久不己,面青黄而或赤,此肝木制脾土而血虚,用小柴胡合四物清肝火,生血,又用归脾、补中二汤,益脾气生肝血而瘥。
此症若因肝经风热而血不宁者,防风为丸,以兼症之英煎送。或肝经火动而血不宁者炒条芩为丸,以兼症之药煎送。若瘀血为患,用五灵脂为末,烧铁器淬酒调服无不效者。
奇效四物汤: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崩久不止。当归酒拌、熟地黄自制、白芍药、川芎、阿胶炒、艾叶炒、黄芩各等分,右每服四钱,水煎。
治血崩血瘕,或经行产後心腹胁,五灵脂炒炳尽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或用三钱,水、酒、亡便无服。
治风热血崩,荆芥穗,灯火烧焦为末,每服三铉,童便谓。
独圣散:治肝经有氏血崩,用防风去又芦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食前,酒煮白面清饮调下极验。
神应散:治血虚内热,血不归源而崩,用桂心烧存性为末,每服一二钱米饮调下。
又方陈槐花、百草霜,每服一二钱,烧红秤锤酒下。
第十六章,带下方论
妇人带下,其名有五,因经行产後,风邪入胞门,传於脏腑而致之。
若伤足厥阴肝经,色如青泥。伤手少阴心经,色如红津。伤手太阴肺经;形如白涕。
仍后太阴脾径,黄瓜。伤足少阴肾经,黑如血。
人有带胀,横於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於此,故名为带。
愚按
徐用诚先生云:前症白属气,而赤属血。东垣先生云,血崩久则亡阳故白滑之物下流,未必全拘於带,亦有湿痰流注下焦,或肾肝阴淫之湿胜或因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为筋痿。戴人以六滑大有力,用宣导之法此泻其亡也。
东垣以胀微细沉累,或洪大而虚,用补调经,乃兼责其虚也。
丹溪用海石、南星、桩根皮之类,乃治湿痰也。
窃谓前症,皆当壮脾胃,升阳气为主,以各经见症之药。
包青者后肝,用小柴胡加山栀、防风。
湿热壅滞,小便赤涩,用龙胆泻肝汤。
肝血不足,或热夙热,用六味丸佐以各经见症之药。
色赤者石心,用小柴胡加黄连、山栀、当归。
思虑过伤,用妙香散等药。
色白者属肺,用补中益气加山栀。
色贲者属脾,用六君子加山栀、柴胡,不应,用归脾汤。
色黑者属肾,用六味丸,气血俱虚,八珍汤。
阳,气下陷,补中益气汤。湿痰下注,前汤加茯苓、半夏、百术。黄柏。
气虚痰饮下注,四七汤送六味丸。不可拘把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而以燥湿泻火之药轻治之也。
附治验
孀妇腹胀胁,内热喃热,月经不调,肢体酸麻,不时吐痰,或用清气化痰喉间不利,带下肯黄,腹胁膨胀。又用行气之剂,肪膈不利,肢体如麻。
此乃郁怒伤损肝脾。朝用归脾汤,以解脾郁,生脾气,夕用加味逍遥散,以生肝血清肝火,百馀剂而愈。
妇人久疟,兼带发热,口乾体倦,用七味白术散,加麦门、五味,大剂煎与恣饮再发稍可,乃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十馀用而愈。
妇人头晕吐痰,胸满气喘,得食稍缓,苦於白带,二十馀年矣,诸药不应。
此气虚而痰饮也,痰饮愈而带自愈,遂朝用六君子渴,夕用六味地黄丸,不月而验。
妇人耳呜胸痞,内热囗乾,喉中若有一核,香吐不利,月经不调兼之带下。
余以为肝脾郁结,用归脾汤,加半夏、山栀、升麻。柴胡,间以四七汤下白丸子而愈。
妇人香酸饱满,食少便泄,月经不调,服清气化痰丸,两膝渐肿,寒热往来带下黄白,面痿伍倍。此脾胃俱虚,湿痰下汪,用补中益气,倍用叁术加茯苓、半夏、炮姜而愈。
妇人带下,四肢无力。余曰:四肢者土也,此脾胃虚弱,湿痰下注。补中益气济生归脾二药治之可愈。
妇人带下黄白,怒则胸膈不利,饮食少思,或用消导利气之药,痰喘胸满大便下血。余曰:此因脾气亏损,不能摄血归源。
用补中益气加夜苓、半夏、炮姜四剂,诸症顿减,又用八珍渴加柴胡、山栀而痊。
第十七章,崩中漏血生死脉方论
妇人崩中漏下之症,已见前论,按其寸囗脉弦而大,弦则为累,大则为花紧则为寒,芤则为血,虚寒相搏,其胀为革。
妇人半产而下之症,已见前论小虚滑者生,脉大紧实数者死。
又脉急疾者死,退者生。
又云:尺寸虚者漏血,脉浮者俱不治。愚按
前症门内经微旨,济无穷夭札,须固胃为善,盖胃为五脏之本源,人身之根蒂所用治法,当叁前後论。
附治验
1、妇人年将七十,素有肝脾之症,每作则饮食不进,或胸膈不利,或中作痛或大便作泻,或小便不利,余用逍遥散加山栀、茯神、远志、木香而愈,後壬女居不时吐紫血,其病每作,先倦怠而後发热。经曰:积忧伤肺,积思伤脾。肺睥受伤致是令子舟俱病,不能摄血归经而致前症,遂以前英加炒黑黄连三分,吴茱萸二分顿愈。复因怒吐赤血甚多,躁渴垂死,此血脱也,法当补气,乃用人叁一两苓术、当归各三钱,陈皮、炮黑乾姜各二钱,炙草。木香各一钱,一剂顿止。
2、妇人年六十有四,久郁怒,头痛寒热,春间乳内肿痛,服流气饮之类益甚不时有血如经行,又因大惊恐,饮食不进,夜寐不宁,此因高年去血过多至春桀以生衮木,血虚火躁,所以至晚阴旺则发热。经云:肝脏魂。魂无所附故不能寐,先以逍遥散、加酒炒黑龙胆草一钱,山栀一钱五分,二剂肿痛硕遇又二剂而全消,再用片脾汤加炒栀、贝母,诸证悉愈。
3、表弟方健甫内,五十岁,辛丑患血崩,诸药罔效,壬寅八月,身热体痛,头晕涕出吐痰少食,众作火治,展转发热,绝粒数日。余诊之曰:脾胃久虚,过服寒矣中病末已,寒病复起。遂用八味丸料一服,翌早遂索粥数匙,再服食倍,热减痛止乃服八味丸而愈。癸卯秋,因劳役忧怒,甲辰夏,病复作,肪炮发热,脊痛腰疼神气怫郁,或作内仍,或作中暑,崩血便血,烦渴引饮,粒米不进,昏愦时作。
脉洪大,按之微弱,此无根之火,内虚寒而外假热也。以十全大补加附子一剂遂食粥三四匙,崩血渐减,口服八味丸,始得全愈。
柏叶散:治元气虚弱,崩中漏血,年久不愈,亦治白带。柏叶炒、续断酒炒、川芎、当归、生地黄、鳖甲炙、禹馀粮各一两五钱、阿胶炒、赤石脂炒、艾叶炒、牡、地榆、鹿茸炙各五钱,右为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地黄丸:治足三阴亏损,经行数日不止,或兼带下无子。熟地黄自制、山茱臾肉芜夷仁各一两、乾姜三钱炮、白勺药微炒代赭石各一两、白僵蚕炒、厚朴姜制各三钱,右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日三服。
许学士云:凡妇人有白带,多致不产育,宜速治之。故扁鹊过邯郸,闻妇人有此病遂自鸣带下医以就治之。
白芷散:治下元虚弱,赤白带下,或经行不止等症。白芷一两、海螵一枚烧、胎发一团煅,右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附方
东垣益胃升阳汤:治血脱当益其气,盖先补胃气,以助生发之气,故曰阳生阴长诸甘药为之先务,举世皆以为补气,殊不知甘能生血,此阳生阴长之理故先理胃气,则血带於脾矣,故曰脾统血。
东垣升阳益胃汤:治肺脾胃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身伍汗宦;囗乾,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食少,食不消,酒淅恶寒,而成微热,崩带不止。
第十八章,妇人白浊白淫方论
妇人小便白浊白淫,由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用金锁正元丹。
若心虚而致,用平补正心丹、降心丹、威喜丸。
苦思虑伤脾,用四七汤,香白丸子,更以乌沉汤,加茯苓、益智。
愚按
症若元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渴。
脾胃亏损,六君加升麻、柴胡。
脾经郁结,归脾加黄柏、山栀。
肝经怒火,龙胆泻肝汤。
虚则用加味逍遥散,宜兴带下叁看主治之。
附治验
好人善怒,或小腹痞闷,或寒热往来,或小便频数,时下白淫,药久不愈面青囗苦。余以为积愤而不能发散所致,用龙胆泻肝汤而愈用加味逍遥散、八珍汤而安。
锁精丸:治下元虚弱,小便白浊,或白带淋沥,小便频数。破故纸炒、青盐白茯苓去皮、五味子炒等分,右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或酒下。
固精丸:治胞气虚寒,小便白浊,或小便无度等症。牡蛎、兔丝子酒浸蒸炒、菲子炒、龙骨、五味子炒、白茯苓去皮、桑酒炙、白石脂煅各等分,右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许学士云:妇人经过期不及,腰腹疼痛,或七七数尽而月经下者,宜肝当归散治之。
愚按
前症若肝肾虚热,用当归散。
肝血虚热,四物加柴、栀、丹皮。
肝火内动,小柴胡加山栀、丹皮。
肝火血燥,加味逍遥故。
脾经郁火,加味归脾汤。
肝脾郁火,归脾、逍遥兼服。
肝肾亏损,归脾、六味兼服。
仍与前後月经不调,治验同用。
附治验
妇人年五十,内热晡热,经水两三月一至,此血虚有热,用逍遥加山茱萸治之而愈。
後有痰作渴,或小便不调,或头晕白带,用六味丸而安。
当归散:当归酒洗、川芎、白芍药、黄芩、白术炒各半两、山茱萸肉一两半,右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日三服。气虚去芩,加桂心。
第二十章,妇人血分水分肿满方论
妇人经水不通,则化为血,血不通,则复化为水。
故先因经水断绝,後至四肢浮肿,致小便不通,名曰血分,宜用椒仁丸。
若先因小便不通,後身面浮肿,致经水不通,名曰水分,宜用葶苈丸。
经脉不通而化为水,流走四肢,悉皆肿满,亦名血分,其症与水症相类,实非水也用人叁丸。
愚按
前症或因饮食起居失养,或因六淫七情失宜,以致脾胃虚损,不能生发统摄气血乖违,行失常道。
若先因经水断绝,後至四肢浮肿,小便不通,血化为水,名曰血分,宜用椒仁丸治之。
若先小便不利,後至身面浮肿,经水不通,水化为血,名日水分,宜用葶苈丸治之。
此属形气不足,邪淫隧道,必用此药,以宣导其邪,而佐以补辅元气之剂庶使药力有所仗而行,则邪自不能容,而真气亦不至於复伤矣。
大凡月永不通,凝结於内,久而变为血瘕,血水相并,亦为水肿。
附治验
妇人月经不调,晡热内热,饮食少思,肌体消瘦,小便频数,或用济阴丸,月经不行四肢浮肿,小便不通。余曰,此血分也朝用椒仁丸,夕用归脾汤渐愈服人叁丸两月而愈,仍专用归脾汤,五十馀剂而平。
妇人面目浮肿,月经不通,此水分也。朝用葶苈丸,夕用归脾汤,渐愈更用人叁丸兼服而全愈。
妇人素性急,先因饮食难化,月水不调,或用理气化痰药,反肚腹膨胀,大便泄泻。
又加乌药、蓬术。肚腹肿胀,小便不利,加猪苓、泽泻。痰喘气急,手足厥冷头面肢杠肿胀,指按成窟,脉沉细,右寸尤甚。余曰:此脾肺虚冷,不能通谓水道则为泥矣。得和气暖日,水湿去而阳化,自然万物生长。喜其脉相应遂与金匮加减肾气丸料服之。小便即通,数剂肿胀消半,四肢渐温,自能转侧又与六君加木香。肉桂。炮芷,治之全愈,後不戒七倩,不调饮食,顿作泄泻仍用前药,加附子五分而安。
椒仁丸:治血分。椒仁、甘遂、续随仁、附子炮、郁李仁、黑牵牛炒、五灵脂去石、当归、吴茱萸、玄胡索、芫花、石膏各二钱、信砒、胆矾各一钱、斑螯糯米炒、芫青各三十个糯米炒黄去头足,在为末,面糊丸,豆大每服十丸,陈皮杨送下。
人叁丸:治月经不利,血化为水,流走四肢,悉皆肿满。人叁、当归、大黄蒸熟切焙、桂心、瞿麦穗、赤芍药、白茯苓各三两、葶苈炒别研一两。
右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米砍下。
葶苈丸:治水分。甜葶苈炒别研五钱、续随仁五钱别研、乾漆末右用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七丸,煎扁竹汤下。如大便利,减续随子、苈苈各一钱加白术半两。
小调经散:治经水失道,流入四肢浮肿。